【分享】北一制服演進史


Recommended Posts

制服

創校之初,未明確規定制服式樣。

明治39年(1906年),上身可以自由穿著和服,規定下身穿茶紅色褲裙,裙襬飾有三條0.4公分寬的白線,腳上著草鞋或木屐均可。

ug.jpgu05.jpg

大正6年(1917年),制服延續明治39年的規定,但裙長較前大為縮短,內穿運動褲,禁止穿草鞋、木屐。規定夏天穿白短靴,冬天穿黑短靴。

大正12年(1923年),為歡迎皇太子來臺,由老師指導學生利用裁縫課裁製新款式校服。4月,全校學生改穿新款服飾,迎接皇太子來校參觀:夏天的制服是頭戴白帽,身穿白色外套,藍領上有三條白色飾線,下穿水藍色褶裙。冬季戴藏青色毛帽,穿同色系衣裙,衣領上也有三條白色飾線。據88歲校友林黃彩霞醫師說,這三條白色飾線,即代表校訓正強淑三字。

ug4.jpgug1.jpg

昭和9年(1934年),為配合學校北側新校舍(即今日光復樓)落成,入學新生改穿水手服與百褶裙,上衣繫有固定型的領帶,口袋繡有校徽。夏天戴白色燈芯絨帽,冬天戴藏青色法蘭絨圓形帽,帽緣有藏青色花邊。

u07.gif

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軍經常轟炸臺灣,學生上、下學及參與校外服務時,為躲避空襲,遂於昭和18年(1943年)將學生的制服改為卡其色長褲,上衣可自由穿著,顏色不顯眼即可。昭和19年(1944年),日本政府開始令百姓疏散到鄉下,物資不足,無暇顧及服裝,只要別上校徽以資識別。

uwar.jpg

日本投降後,美術老師藍蔭鼎暫管校務,為學生設計新校服,夏天白衣配藏青色百褶裙;冬天白襯衫繫暗紅色領帶,藍色雙排釦西裝上衣,下身穿黑色百褶裙。

1952年,因校區靠近首要行政區,江校長考慮防空之便,擬以綠上衣代替各校通行的白上衣,但老師多以顏色深沉不美為由,群起反對,江校長於是召集老師全體票決,結果以一票險勝,是為名噪一時的「一票制服」。這襲綠衣日後成為北一女既獨特又醒目的印記。

在當時,學生制服的規定嚴格,初中、高中同是綠衣黑裙,學號上方再別一個姓名牌,著白襪白球鞋,冬天著黑長褲,加件黑外套,外套金釦子上鐫有「北一女」字樣。

初中配合童軍課程,另繫銅環上刻有「智、仁、勇」的皮帶。高中部綠衣衣領兩邊各縫上校名與「學生」的小圓牌,上軍訓課和週會當日,須著軍訓服、戴船型帽,軍訓制服於1992年廢除。

體育服

日治時期,上體育課時,學生頭戴白色小圓帽,身著白色短衣、黑色燈籠褲。運動會當日,學生可直接穿運動服到校,有人則加穿黑色絲襪。

光復後,並沒有全套體育服裝,只是換掉裙子而已,夏天黑燈籠短褲,冬天白長褲。1979年,改穿墨綠色運動短褲,1987年,改以淺綠色運動衫配墨綠短褲。1997年,改穿黑色運動短褲,白色圓領衫,直到現今。

u8.jpgu10.jpg

書包

光復後,北一女一直採用墨綠色帆布材質的書包,從右至左橫書黑色楷體字「北一女」。1979年,鄧校長上任次年,決定改採鮮綠色書包,圓形圖案裡印著黃色的「北一女」字樣。由於書包顏色鮮綠,引起南海路友校揶揄,撰文諷刺。以至有學生把書包放在洗衣板上用力刷,把顏色刷淡,並把書包蓋的下襬抽成流蘇。因反對與批評聲音不斷,這特殊的書包旋即退隱,成為該屆學生的獨家記憶。

1989年,班聯會開始製作紀念背包,送給學姊作為畢業禮物。其中配合著「青城心事、綠光盒子、醉詠青嶺、天使之綠、草履蟲….」等刺繡字樣,標示著北一女多元風貌。這份代表綠衣文化的紀念書包,往往成為大學校園中最醒目的隨身風景。

greenworm.jpg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天 發表

為躲避空襲,遂於昭和18年(1943年)將學生的制服改為卡其色長褲...

好難想像...

主要是為了顏色不顯眼

而且當時應該是風塵很大...

所以改為卡其色正常(?)

還是你的意思是說...北一穿卡其色很怪?

好像是.....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8 months later...
  • 2 weeks later...
我來亂的(汗)

說到書包啊......

我覺得我們學校的制服很容易跟其他學校搞混耶

這個時候呢,看書包就對啦!(彈指)

我從小一到現在制服都是白上衣黑褲子

有多少制服是這樣的呀...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我們制服=v=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