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 10 發表於 July 8,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8, 2009 因為他說:「沒有台獨就沒有戰爭」所以?他就可以被圍著打?你今天說圍著他抗議、罵他一串髒話就算了,對方手無吋鐵的老人家一個欸。如果真的那麼有種的話爲什麼不敢去天安門前踩坦克?爲什麼不去中南海推胡錦濤?然後再跟他說都是樹根。張銘清除了說那句屁話很行以外,他有多大決策能力?有時左派的思維我真的不敢恭維。而且這不更應証了前面單純你是政治人物就一定會有反對聲浪的說法?最後還不是回歸龍應台說的蒙眼布的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風雲白爛 10 發表於 July 8,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8, 2009 所以?他就可以被圍著打?你今天說圍著他抗議、罵他一串髒話就算了,對方手無吋鐵的老人家一個欸。如果真的那麼有種的話爲什麼不敢去天安門前踩坦克?爲什麼不去中南海推胡錦濤?然後再跟他說都是樹根。張銘清除了說那句屁話很行以外,他有多大決策能力?有時左派的思維我真的不敢恭維。而且這不更應証了前面單純你是政治人物就一定會有反對聲浪的說法?最後還不是回歸龍應台說的蒙眼布的問題?呃這和趙翊安有關嗎?我想我只是敘述事實而已。還有龍應台的蒙眼布是什麼=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godgoodgirl 10 發表於 July 8,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8, 2009 而至於第三....每個孩子面對的問題都會有所不同,例如:同學排擠...等但由於趙翊安面對的問題與孩童面對的問題有極大的不同是範圍極廣、牽至整個社會問題,很理所當然你不能用意一般情況去做對代,如同單親家庭的孩子需要受到特別觀護、家暴孩子需要輔導關懷,事情可大可小,而教育機構確實應該給予符合狀況的幫忙才對。我比較好奇你說的牽至"整個社會問題"。單親家庭的小孩需要受到特別觀護,是因為家庭資源不足,也就是說,因為只有一個親職,往往在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之下,孩子可能會有疏忽照顧的情況,對應的資源屬於補充性的服務。家暴孩子也要視情況給予"替代性"(例如麵鍋女孩事件)或"支持性(例如因失業而出氣在孩子身上)的服務。小安安的情況,家庭資源豐富,父母無不適當照顧,學校也不能拒絕入學,我不知道給予"符合狀況"的幫忙是什麼?至於他們家決定要出國或是找南部國小就讀,這都是他們家的決定,我認為無權干涉,但如果要入學的小學拒絕他入學,這才影響到小安安的受教權。我自己比較想關心的應該是這社會對於"特殊"孩童(被貼標籤)的偏見與歧視的防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vincent江 10 發表於 July 8, 2009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8, 2009 我比較好奇你說的牽至"整個社會問題"。單親家庭的小孩需要受到特別觀護,是因為家庭資源不足,也就是說,因為只有一個親職,往往在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之下,孩子可能會有疏忽照顧的情況,對應的資源屬於補充性的服務。家暴孩子也要視情況給予"替代性"(例如麵鍋女孩事件)或"支持性(例如因失業而出氣在孩子身上)的服務。小安安的情況,家庭資源豐富,父母無不適當照顧,學校也不能拒絕入學,我不知道給予"符合狀況"的幫忙是什麼?至於他們家決定要出國或是找南部國小就讀,這都是他們家的決定,我認為無權干涉,但如果要入學的小學拒絕他入學,這才影響到小安安的受教權。我自己比較想關心的應該是這社會對於"特殊"孩童(被貼標籤)的偏見與歧視的防治。對不起,表達的意思有點糢糊我所謂的"符合狀況"的幫忙,其實牽涉到陳幸妤在法律上,一個作證偽證是沒有限制出境的必要陳幸妤的限制出境,只是讓人感覺有太過嚴苛與過分的標準。該讓孩子的母親有個照顧孩子最好的環境,我想就是一種"符合狀況"況且陳幸妤本來就要帶孩子出國,卻被法院限制出境。當然不是家庭資源缺乏。這個眾所皆知。學校不能拒絕給予入學,這已經確定的事情,也是本來就不該發生的事情。而學校自始自終也沒拒絕過讓趙翊安入學。只是那些在留言板上的人,對趙翊安的攻擊時屬不該。所以讓人質疑,趙翊安是否能夠受到完好的受教權?(其實我所指的受教權當然不只在於老師在課堂上講課,還有包含一個孩子完好的身心發展...等諸如此類。)我還是強調,在這種狀況之下,趙翊安已經不適合在臺灣唸書。上面有講到陳進興,就如他兒子一般,其實他們家大有人可以接替陳進興父親的位置,繼續扶養小孩。甚至於台灣社會也有願意領養小孩的人。為什麼不讓他留在台灣?只是因為怕留在台灣,孩子之間會有相會的譏諷,讓陳進興的兒子有父親這個犯罪包袱的存在。我不確定趙翊安在父母都被媒體緊逼的條件下,可能會有良好的照顧,甚至有所質疑。以上淺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godgoodgirl 10 發表於 July 8,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8, 2009 我所謂的"符合狀況"的幫忙,其實牽涉到陳幸妤在法律上,一個作證偽證是沒有限制出境的必要陳幸妤的限制出境,只是讓人感覺有太過嚴苛與過分的標準。該讓孩子的母親有個照顧孩子最好的環境,我想就是一種"符合狀況"況且陳幸妤本來就要帶孩子出國,卻被法院限制出境。我不確定趙翊安在父母都被媒體緊逼的條件下,可能會有良好的照顧,甚至有所質疑。這部份可能要再討論,因為陳幸妤本人並不是"為了孩子"而出國的,而是"為了讀書"而出國,甚至他還有公開表明說"要把孩子留在台灣"以表示不會逃走,所以我不認為這有什麼好"幫忙"的。至於法律上的裁定,說真的,也不是"法外情"可以改變的,除非上訴;另外,當陳幸妤承認偽證時,同時已經違反美國移民法,也就是說就算台 灣沒有限制他出境,對方也不願讓他入境。至於小安安要不要出國?這又會比台灣好嗎?我也有所質疑,畢竟就連國外的藝人都可以大作文章,我也不覺得出國會比台灣好(比較不會被同學欺負?);另外,小安安出國的話,他媽媽一定不能跟在旁邊,我不覺得待在沒有父母在旁的國家,人格會有正常發展?這也是我的疑問。回文太客氣了~單純討論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Vincent stay 10 發表於 July 8,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8, 2009 (已編輯) .. 此內容已被編輯, January 27, 2010 ,由 Vincent stay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godgoodgirl 10 發表於 July 9,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9, 2009 陳幸妤不想逃走才怪,她應付媒體口是心非的話妳也信,這是母性暫時屈服於現實的鐵証好嗎?老實說我對於他的"用心"不了解,也不太想了解,但我跟你分享的是,他公開表明的場所是在"法庭"上。出了這種牽扯不清的事,第一時間把小孩送往國外是最好的選擇~我很想知道到底是誰逼他們做這個決定的?假設我是反對派,我也希望他出國,因為至少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孩子成長。但這樣做又是好的嗎?問題也沒有解決,只能說他被"逼"到要出國躲政治、媒體,讓他"從小"就得過著沒有父母陪伴的"快樂"童年。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vincent江 10 發表於 July 9, 2009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9, 2009 老實說我對於他的"用心"不了解,也不太想了解,但我跟你分享的是,他公開表明的場所是在"法庭"上。我很想知道到底是誰逼他們做這個決定的?假設我是反對派,我也希望他出國,因為至少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孩子成長。但這樣做又是好的嗎?問題也沒有解決,只能說他被"逼"到要出國躲政治、媒體,讓他"從小"就得過著沒有父母陪伴的"快樂"童年。其實在哪裡通開想法不都一樣然後,想要評斷就要了解一件事情的始末。陳幸妤的想法在在牽動著趙翊安在國內或國外的就讀。雖然似乎在法律的不允許下,他已經選擇遷離台北。說實在,我感覺這樣還蠻悲哀的。你或許沒看清楚我說的陳幸妤因為被限制出境,所以無法讓陳幸妤帶著孩子出國就讀。其實不只自身就學的關係,也包含趙翊安。並不是說要把他送到寄養家庭。還有我不懂什麼叫至少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孩子成長。可以解釋一下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NA 10 發表於 July 9,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9, 2009 我需要趙翊安的心理評估還需要他父母親的審判結果沒有這兩樣東西,其實很難討論(對我而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風雲白爛 10 發表於 July 9,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9, 2009 我需要趙翊安的心理評估還需要他父母親的審判結果沒有這兩樣東西,其實很難討論(對我而言)說難聽的,有那個白癡會把趙翊安的心理評估貼出來?=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瑞祥肉鬆 10 發表於 July 10,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10, 2009 小孩是無辜的那些批評的老師到底沒有沒把孔子的有教無類念進去?沒有沒想過今天換成是他自己的小孩是怎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godgoodgirl 10 發表於 July 10,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10, 2009 其實在哪裡通開想法不都一樣然後,想要評斷就要了解一件事情的始末。恩,我認同,評斷的部份留給"當事人"及處預的"負責人"吧!(畢竟我也沒跟他接觸過)陳幸妤的想法在在牽動著趙翊安在國內或國外的就讀。雖然似乎在法律的不允許下,他已經選擇遷離台北。說實在,我感覺這樣還蠻悲哀的。尊重他們的決定。你或許沒看清楚我說的陳幸妤因為被限制出境,所以無法讓陳幸妤帶著孩子出國就讀。其實不只自身就學的關係,也包含趙翊安。並不是說要把他送到寄養家庭。你也或許沒看清楚我想表示的:1.你怎麼知道陳幸妤真正的想法?(因為...所以....)2.如果真的是照你所推論的,那為什麼(客觀證據)陳幸妤要在"法院"公開表示"讓他出國就讀,把孩子"留在台灣"以表示不會逃跑?3.已經確定的事實是無法改變的,除非修法。(例如殺人就得要判刑,就算是未滿六歲的兒童,他的父母也要受罰。)還有我不懂什麼叫至少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孩子成長。可以解釋一下嗎?我的意思是"如果我是反派"(也就是我跟那些留言反對小安安的家長們一樣),我會怕這樣"特殊"的孩子"影響"我的孩子(例如殺人犯的孩子跟我的孩子在同一班就讀,那我是不是會怕他帶我的孩子去做什麼"壞事。),而且又"沒有人"可以確保這樣"特殊"的孩子是"不會"影響到我的孩子(也就是說,萬一我的孩子做壞事,誰負責?)。反思1:如果我們的"行為"單純是受到"情緒"的操縱,那是否我們也和那些留言的人沒什麼不同?(因為同情而判無罪?因為討厭而排擠?)反思2:現在不是講求性別平等嗎?那為什麼不能因為會影響到小安安,而把他爸的罪免除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kingflyer 10 發表於 July 13,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13, 2009 因為他說:「沒有台獨就沒有戰爭」為什麼?煩樓上解釋。因為他背負了一般人幾乎不可能存在的原罪他不像是死刑犯一槍一了百了他擁有一般人不依定會擁有的知名度以及不可能結束的罪惡這樣都不會影響到他並且能夠像教徒一樣捨己為人我想不到有比他更偉大的人了如果作得到簡直就是耶穌在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學渣小工 17 發表於 July 16,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16, 2009 小孩是無辜的那些批評的老師到底沒有沒把孔子的有教無類念進去?沒有沒想過今天換成是他自己的小孩是怎樣?政治是政治,教育是教育,孩子是孩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蔣介石 10 發表於 July 16,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16, 2009 呃這和趙翊安有關嗎?我想我只是敘述事實而已。還有龍應台的蒙眼布是什麼= ='把牠併到上一篇就有關了。野火集的文章,指有些人顏色對了(政治色彩),什麼都對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ke】☆↙ 10 發表於 July 25,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25, 2009 管他到哪裡讀書媒體不報=大家不知道=就沒人煩他=有合理的受教權所以只要媒體不報就萬事太平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路人囧 10 發表於 July 25,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25, 2009 管他到哪裡讀書媒體不報=大家不知道=就沒人煩他=有合理的受教權所以只要媒體不報就萬事太平了!!'但是,大眾已經知道有"趙翊安"這個人就算媒體真的不再報導也沒有人知道他去哪間學校但,他還是有可能受到同學或家長的騷擾而且其他也叫趙翊安的人也有可能會被波及會被他人過問他的家庭背景其他也叫趙翊安的人還好,至少他們能坦承自己的家境而別人得知他並非"趙翊安"本人,也就不會怎樣那麼,"趙翊安"本人呢?難道要他說謊,不能說出自己真實的家境嗎?如果實話實說,同學跟家長又會怎麼看待呢?而且現在網路是相當發達的就算媒體不報,還是有可能會被某些得知的人給傳出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kingflyer 10 發表於 July 26,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ly 26, 2009 政治是政治,教育是教育,孩子是孩子家事及國事,國事及政治...天子無家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875118 10 發表於 August 5,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5, 2009 ↑ 這才是正解。騙誰沒當過小孩子:你喜歡皮卡丘、我喜歡小叮噹,所以我不跟你好,然後小叮噹是一國的,皮卡丘就是「討厭」;他昨天和我喜歡的女生一起回家,所以是我朋友的就不要理他。就這麼點雞皮蒜毛的事情,但多半都是排擠圈的形成原因。再說,上一代的價值觀,你僅僅是單親家庭,別人的爹娘也是不準他小孩跟你有來往啊。誰沒這種經歷?他受一點點挫折就要整個社會大風大浪?這邊沾一點政治,張銘清來的時候,他殺人放火了?姦淫擄掠了?還不是照樣一批人圍著他、踩他的車子,然後他就....「被樹根絆倒。」有時候這就是命啊。政治人物,政治人物的小孩。蔣經國被留放到西伯利亞去他怪誰沒有?乙武洋匡有哭喪著臉怪說為何他殘缺麼?你繼承了那逃不掉的宿命,應該是勇敢的走下去、活出更亮麗精采的人生吧?說的好像別人都沒生活一樣。對啊你說的沒錯這是命只是趙翊安這事件只是被特定色彩拿出來放大檢視有許多小孩都有相同情況卻沒被提出來討論但即使被放大檢視一樣要保障她的受教權....就像張銘清事件也是被某色彩拿出來放大檢視阿扁之前被愛國同心會某人踹一腳也沒多少輿論譴責但我們一樣要保障張銘清不受非法的侵害這就是台灣藍綠把事情拿出來炒作的弊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NA 10 發表於 August 5,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5, 2009 說難聽的,有那個白癡會把趙翊安的心理評估貼出來?= ="也就是說,我們只是在討論型式上的處理方式或者是根據特殊狀況所發展出來的處理方式所以這篇其實已經沒什麼好討論了因為沒有關鍵人物的想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拯救世界 10 發表於 August 5,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5, 2009 現在沒辦法論及他們的對錯 十年後的回來這段歷史才能獲得結論我已經覺得他們已經跳脫了司法 有點已經跟政黨扯上關係可以說 不判死刑 他們就是會繼續炒作 這些雜七雜八的案件 因為找不到證據 :^)讓名嘴和立委們發揮自己的專長 幫忙找證據 左右司法 甚至於到底是立委在查案還是檢察官在查案他們當立委幫忙查案 而自己任內工作似乎都在停擺 去轉任檢察官也不錯我覺得這件事搞到2012年都弄不完~ 拖愈久 對趙翊安的傷害愈大或許送出國外是個還不錯的方法因為在台灣的壓力會很大長大後再回國 有可能會好一點蔣友柏是個蠻好的例子已經沒再碰政治~對父母親所做的事做一些表示或許可以被接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麵筋 10 發表於 August 16,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6, 2009 破壞趙翊安受教權的是他的爸爸 爺爺 外公!!!這跟我們都沒關係這就是所謂的禍延子孫 怪他家裡那些會念書的人 笨 愛貪汙沒想到以後子孫在台灣要承受你們這些豬八戒的罪名還有 對於趙翊安 就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我覺得沒意義為什麼要為了這樣一個人 花大筆心力 這樣又讓報紙新聞更有話說對於他長輩犯罪的事實 他有權利知道 他被排擠 嘲笑 欺負 他的長輩該負最大責任我們班上也有立委的兒子也沒有出現排擠的情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