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風 軒 10 Posted December 3, 2005 Report Share Posted December 3, 2005 我想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光是國民年所得被超過就可以略見端倪更不要說他們的LG和三星在全球攻城掠地<其實我們的acer也不錯>但是總歸來說,捫心自問我們輸了但是 輸在哪裡呢?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a920725 10 Posted December 3, 2005 Report Share Posted December 3, 2005 嗯...問了 因為政府的政策 所以台灣..orz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足恭 10 Posted December 4, 2005 Report Share Posted December 4, 2005 可以看看這期的商周韓國.....還是有危機在的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Shih 10 Posted December 6, 2005 Report Share Posted December 6, 2005 韓國的經濟一下好一下壞似乎不太穩定...不過他們最近的政策很有前瞻性(例如武術文化村.爭取端午文化起源...)不論在經濟.文化上都採取主動出擊積極往中國靠攏在大陸崛起下共生報紙的社論都很看好他們的努力方向...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nokia2401 10 Posted December 7, 2005 Report Share Posted December 7, 2005 最初由 Shih 發表韓國的經濟一下好一下壞似乎不太穩定...不過他們最近的政策很有前瞻性(例如武術文化村.爭取端午文化起源...)不論在經濟.文化上都採取主動出擊積極往中國靠攏在大陸崛起下共生報紙的社論都很看好他們的努力.............(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我也這麼覺得台灣的政策常常朝令夕改沒有未來的考量我覺得台灣輸就是輸在這裡一些研發新科技的資金還被立法院大幅刪減.......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姓韓者 11 Posted December 10, 2005 Report Share Posted December 10, 2005 那個“挑戰2008”我看也是說說罷了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Voglish Dafole 10 Posted December 11, 2005 Report Share Posted December 11, 2005 韓國的策略很明顯:大舉進華,搶攻市場〈甚至我覺得...積極到不可思議的地步,韓國的民族性真的是...令人傻眼〉然而台灣雖然有語言,文化,地區,位置的優勢。但是政治〈又是政治〉的因素讓我們不能太早佈局,甚至無法佈局。照理說,兩岸間的資金流量應該要是十分熱絡的,但是政治又是打擾的因素。怎麼說呢...反正大家都心知肚明,結論,差距就這樣出現了。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lampbulb 10 Posted December 12, 2005 Report Share Posted December 12, 2005 买手机买电器不买韩货,不喜欢高丽人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思緒。延長 10 Posted December 30, 2005 Report Share Posted December 30, 2005 韓國對自己國內的大財團的積極扶植是非常顯而易見的而台灣?政策的更動性太大且台灣淨是一些"政客"相較於韓國首都<首爾>市長:李明博對首爾的貢獻台灣真的看不太到幾項真正是為讓台灣進步而推動的法案而且扁政府限制產業往大陸發展造成工資較高於他國 所以淨利減少(以相同品質而論)如此 台灣競爭力理所當然降低再者 以台灣的重要產業:科技多以代工 而缺乏自行研發的技術再以求最大淨利的標準 下單公司會慢慢轉向所需成本更低的新興工業國家台灣現有的(位置)是需要重視的一點但 高雄港也被大陸較大商港搶走了優勢地位所以台灣應當增加企業自行研發的補助 積極打開台灣的國際市場搶回台灣的位置優勢(另帶一提..星國的強勢交通地位可能不保)政策應以最佳方向配合人民 最大幅度配合產業韓國雖然在所得上贏了台灣但他們本身的貧富差距 嚴重失業問題及企業獨立撐起全國70%甚至以上的收入來源這都是台灣應當學習 避免的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a26732300 10 Posted January 30, 2006 Report Share Posted January 30, 2006 你們說的是南韓吧~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獨孤墨客 10 Posted January 30, 2006 Report Share Posted January 30, 2006 這....難道有可能是北韓嗎....orz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冬風 軒 10 Posted January 30, 2006 Author Report Share Posted January 30, 2006 南韓通稱為韓國北韓就是北韓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凌藍*sea 10 Posted February 1, 2006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1, 2006 我認為˙˙˙他們的經濟成長迅速是跟政府刻意培植有關舉個例子說: 韓國打出的品牌通常都是那幾個牌子吧??我是想~這與政府背後的推動力量應該是有相關的這和台灣以中小企業起家有些不同而政府推動的大企業便能站的較穩也因政府關係 比較不會跑掉中小企業向心力比較不足所以常常有"債留台灣"的現象發生說˙˙˙(個人淺見˙請多多指點=ˇ=)希望懂更多的人能說的更深點~我實在是無法表達的很好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chrisnice79 10 Posted February 3, 2006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3, 2006 樓上的不錯,有眼光!韓國有他們的問題他們的成功也有背後的風險長期來說數家大企業領導整個國家產業方向並不是好事如果LG出個問題說不定GDP就掉了一個百分點所以我認為他們的官商關係複雜到無法想像台灣如果以中小企業為主能發展的比較健全(前提:要能發展!)畢竟如果LG倒了韓國基本上就快完了但是台灣如果面臨強大競爭倒了一半另一半的體質將會變得更堅強而且快速的補足倒掉的部分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Mithradir 10 Posted February 6, 2006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6, 2006 其實台灣和韓國之間體質的不同已經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明顯無疑了為什麼台灣所受到的創傷比南韓小很多.....不應該說.....天差個地政府美其名稱讚自己說是台灣的金融體系的健全其實是中小企業在於善打''游擊戰''的關係在這金融危機上大型財閥所遇到的危機反而面臨被放大的跡象一般人都會想既然是大型財團怎會碰到所謂的資金危機?大型財團的企業人脈不是很廣嗎?但如果反向思考不難發現大財團所需要的資金反而需要更多的調度和使用債權者自然會害怕他所投資的收不回來而產生了恐懼謹慎的心理而中小企業的規模相形之下就小的很多資金運用較靈活再加上管理者的睿智他的''速度''反而恢復的很快這個時候大財團反而需要國際貨幣基金的出面協助國際貨幣基金在亞洲金融風暴中的幫忙不可磨滅至今韓國仍是國際貨幣基金的觀察國國際貨幣基金對於韓國最近經濟成長出現高峰狀態一則喜一則憂喜的是韓國逐漸站起來憂的是韓國資本家和勞工之間的貧富差距逐漸擴大三星集團在韓國勞工眼中恨之入骨但政府仍是站在大財團那邊的而且大財團與其說政府的支持.....也應該說韓國國會的直接監督在每期韓國國會中國會議員有權利發出傳令票點名財團負責到國會接受委員的諮詢要是不到....是可用法律逮捕的這也或許是在經濟政策上政府的經濟方向會和國會一致不會遭到國會的背葛或是在野黨的反對而阻撓國家經濟發展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alicepink 10 Posted February 7, 2006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7, 2006 韓國的中小企業因為國家政策而合併而擴大,而台灣的中小企業互相競爭然而資金的有限,所購即的設備當然不即韓國。但反過來想想,台灣又真的適合由政府來領導企業嗎?我們缺乏人才,像最近與台商之間的問題,更明顯的看出台灣還需要時間,目前若要以政府領導企業走向可能只會徒增政治與經濟的衝突!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alicepink 10 Posted February 7, 2006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7, 2006 韓國的中小企業因為國家政策而合併而擴大,而台灣的中小企業互相競爭然而資金的有限,所購即的設備當然不即韓國。但反過來想想,台灣又真的適合由政府來領導企業嗎?我們缺乏人才,像最近與台商之間的問題,更明顯的看出台灣還需要時間,目前若要以政府領導企業走向可能只會徒增政治與經濟的衝突!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意念翱翔 10 Posted February 10, 2006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10, 2006 黨的競爭 黨的利益似乎已大於國家人民的利益這幾年似乎沒有什麼重大的民生經濟突破經濟奇蹟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政治角力激烈因素導致國家的經濟民生國防科技都逐漸落後韓國的民族凝聚力愈發強烈這是台灣島所欠缺的生命脈搏呀真是佩服韓國人 東亞經濟圈的潛力股呢 Link to post Share on other sites
Recommended Posts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
You will be able to leave a comment after signing in
Sign In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