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籃球有這麼差勁嗎


Recommended Posts

湖人和魔術打得正火熱時

不曉得有沒有人注意到一項國際賽事

--亞洲盃籃球的東亞資格賽

今天比完了

中華隊第四名

無緣晉級亞洲盃

但令我不解的是

今天的對手冤家路窄

剛好就是對岸老共

我們竟然輸了!!!!!!!!!

名次分別是

3中國

4台灣

...我想問

台灣的籃球怎麼了

棒球輸

籃球也輸= =#

SBL的人呢

他們的拼勁呢

怎麼台灣自己玩完

到日本就輸得一蹋糊塗(雖然有贏蒙古啦= ="")

重點是還輸給最不能輸的對岸!!!

不是批評台灣球員怎麼如此差

而是痛心地想問

到底怎麼了

誰能給我一個明確的答案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這幾年中華籃協與SBL 一直在亂的情況來說

籃球輸給中國應該在預料之中吧

就算兩邊都是國家隊等級也會被有姚明的中國隊電...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MAIN_ID=109&f_SUB_ID=709&f_ART_ID=199120

中華男籃兵敗名古屋 誰該負責?

2009/06/14

【特約作家朱子】

中華男籃兵敗日本名古屋東亞資格賽,只獲第四,無緣參加2009年大陸天津亞籃賽。這是中華男籃自從1985年重返亞籃賽以來第一次失守。

取得東亞區參賽資格的日本、南韓,一直是中華隊在東亞主要敵人,大陸做為天津亞籃賽地主,直接晉級。本屆亞籃賽一共16隊參賽,除了地主和史坦克維奇杯前五名外,另10個參賽名額分別從東南亞、東亞、西亞、中亞、灣區等五個分區前兩名產生。

中華隊無緣亞籃賽有幾個原因:

1、中華男籃本身實力不進則退,從CBA中華職籃解體到SBL打了六季,台灣籃球實力、競爭、機制並不完備,球隊戰力、球員實力、教練能力並沒有提升。

2、中亞、西亞、灣區球隊的快速崛起,西進旅美取經,球員歸化,近10年已經取代傳統東亞的中、日、韓三強,成為亞籃主流球隊。

3、亞洲籃協ABC一直是個怪異、不全的組織,但亞籃協還是亞籃協,負責亞籃事務決策和組織,中華籃協10幾年來從不派隊參加史坦克維奇杯、亞洲冠軍杯(俱樂部聯賽),資訊和關係也和亞籃主流勢力脫節,進而失去掌握參賽機會的主動權。

內、外在形勢遽變,讓中華男籃逐漸在亞籃被邊緣化,實力停滯不進,2001年大換血之後,8年來中華籃協選訓機制、教練培養、球員養成、籃球競爭環境都沒有提升,非常被動,內除異己,外則封閉,造成今天台灣籃球嬴弱的體質。

中華男籃換血8年,亞籃競爭力每況愈下,戰力不進反退,有兩大罪人。

中華籃協領導人王人達,領導籃壇20年,領軍無方,效率低迷,難辭其咎。負責技術層面的副秘書長王啟先,01年迄今執掌選訓賽、教練、球員遴選,以及監督審核機制,中華隊戰力下滑,連年戰績不彰,居然不用負責,輸球、敗戰,錯都在別人,令人遺憾。

中華隊輸掉東亞資格賽,無緣亞籃賽,這是所有關心籃球的球迷、媒體、籃球人最痛心的一刻,面對這樣的困窘與難堪的結局,該說的真話,不該隱瞞,該負責的人事,不能姑息,該內省的檢討,不能忘本。

這會不會是台灣籃球最糟糕的世代,我們並不清楚,但如果中華籃協還是不能內省,還要繼續內除異己,老大自居,那麼台灣籃球還會有更艱難的狀況。

【2009/6/14 聯合新聞網】

大部份的同學也許不清楚CBA 中華職籃是什麼吧...

那是球賽精彩度遠勝於SBL 的國內籃球聯盟啊... (遠目)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http://udn.com/NEWS/SPORTS/BREAKINGNEWS7/4964008.shtml

【聯合報╱記者彭薇霓/即時報導】 2009.06.15 08:00 pm

轟轟烈烈打完東亞資格賽,原本無法取得亞錦賽資格的結果讓籃球迷無法接受,但今天事情確定出現變化,全國籃協表示,已經接到國際籃總的通知,中華隊確定可以參加亞錦賽。

籃協副秘書長王人生表示,明天就會有正式公文來函,中華隊在亞錦賽現身不成問題,詳細情況明天就可知道。

【2009/06/15 聯合報】@ http://udn.com/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http://udn.com/NEWS/SPORTS/BREAKINGNEWS7/4964008.shtml

【聯合報╱記者彭薇霓/即時報導】 2009.06.15 08:00 pm

轟轟烈烈打完東亞資格賽,原本無法取得亞錦賽資格的結果讓籃球迷無法接受,但今天事情確定出現變化,全國籃協表示,已經接到國際籃總的通知,中華隊確定可以參加亞錦賽。

籃協副秘書長王人生表示,明天就會有正式公文來函,中華隊在亞錦賽現身不成問題,詳細情況明天就可知道。

【2009/06/15 聯合報】@ http://udn.com/

搞什麼嘛

難怪只贏一場...

(鄭教頭:「我們故意保留實力

讓對面阿共贏我們

因為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中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根本問題在於培訓的球員用的都是明星球員,

明星球員固然能力很強,但個人意識也會很強,

假如田壘跟林志傑都很會得分,卻在同一隊,

那就中鋒不中鋒得分不得分啦,

我認為應該要用一些不是很明星,數據卻很不錯的球員,

這樣才能打出團隊,而不是個人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男籃不是一直都輸給中國嗎?

中國籃球在亞洲算是數一數二的

1997年南韓釜山東亞運拿到金牌

1208963131.jpg

從左至右 球員位置依球員當年打法判定 歡迎資深球迷指正

PG #4 周俊三 173cm 宏國象

SG #10 許智超 190cm 達欣虎

SG #13 羅興樑 182cm 宏國象

PG #5 林建平 170cm 裕隆恐龍

PG #7 顏行書 183cm 泰瑞戰神

SF #9 李雲翔 189cm 宏福公羊

SF #12 鄭志龍 192cm 宏國象

C #6 朱志清 198cm 宏福公羊

C #8 劉義祥 201cm 宏國象

PF #11 邱宗志 198cm 裕隆恐龍

PF #15 黃春雄 200cm 宏國象

PF #14 賴國弘 196cm 幸福豹

平均身高 189.3cm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灣的籃球太綜藝化吧

你看外國打籃球的有誰比賽前把頭髮弄那麼帥?

(我承認Anderson是例外)

一些行銷手法 把球員搞得像演藝人員

他們的本分不是打球嗎?

再來

一些所謂的"天才型"球員

沒有拼勁

在台灣神的跟什麼一樣

出國去還不是去一下訓練營就打包回家

還有一直存在所謂的裁判問題

裁判又不是機器人

一定會有誤判

感覺球場上好像教練最大似的

我只能說

內行的人

看HBL看NBA

SBL

騙騙小女生吧

((如果有冒犯在這說聲抱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根本問題在於培訓的球員用的都是明星球員,

明星球員固然能力很強,但個人意識也會很強,

假如田壘跟林志傑都很會得分,卻在同一隊,

那就中鋒不中鋒得分不得分啦,

我認為應該要用一些不是很明星,數據卻很不錯的球員,

這樣才能打出團隊,而不是個人秀。

就是苦力型吧

但其實球員本身的觀念也很重要

你像USA

Kobe LeBron Melo Wade 在同一隊

正因為他們有對冠軍 對金牌的渴望

所以更能凝聚在一起

拋開個人數據

以球隊利益為先

Wade 還坐板凳當地六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是苦力型吧

但其實球員本身的觀念也很重要

你像USA

Kobe LeBron Melo Wade 在同一隊

正因為他們有對冠軍 對金牌的渴望

所以更能凝聚在一起

拋開個人數據

以球隊利益為先

Wade 還坐板凳當地六人

說的真好!

雖然Kobe最近個人得分下降

可是團隊卻上升了

但台灣的SBL呢...都嘛是個人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女子高爾夫世界第二曾雅妮給媒體的一封信

【羅開新聞中心Thomas綜合報導】敬愛的各位媒體先進們:您們好!我是曾雅妮,剛參加完泰國女子及新加坡公開賽返台。看到今天的新聞,我覺得非常的痛心和難過。

痛 心的是我國棒球隊參加世界經典賽,輸給韓國、中國被淘汰出局,行政院劉院長震怒,要求體委會振興棒球、籃球和撞球。八年前,陳總統不也信誓旦旦的承諾要振 興足球嗎?投入多少經費?結果呢?我們的政府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且還沒把病醫好;請問政府還要投入多少經費來振興這三項運動?難道是因為媒體報導。 「國人抗議」政府就出面來滅火!事過境遷,船過水無痕;沒提到的運動項目就不需要振興嗎?高爾夫已經在世界嶄露頭角為台灣發光,政府卻毫不重視,還談什麼 振興呢?

傷心的是我在泰國、新加坡參加比賽時,無論泰國、新加坡、甚至中國等國家在國際上沒有一位出色的女子選手,但他們仍然為了推動高爾夫運動而舉辦世界級的女子公開賽。反觀我們台灣好不容易培養出一批世界級的精英女子選手,在全世界各地單打獨鬥努力的為台灣闖出名號。

去 年底我們非常難得爭取到舉辦2009年台灣LPGA女子公開賽的賽事權利,我返台後在12月8日於立法院舉行的記者會中,呼籲政府爭取主辦2009年台灣 LPGA女子公開賽,今年1月19日在美國時還寫了E-mail到馬總統的信箱,卻完全沒有獲得任何回覆,充份顯示政府對高爾夫運動的漠視。

最近在雅虎新聞上看到了今年七月份將在高雄所舉辦的世界運動會,因高雄市政府浮報經費而被體委會砍了近達兩億五仟多萬元;而舉辦像「台灣LPGA女子公開賽」這樣能讓台灣向世界發光的比賽,總經費不到兩億元,政府卻毫無回應棄之不理!

最 近看到協會為準備亞運經費短缺而著急,也看到潘政琮、陳彥寧、洪健堯、劉臻霖等青少年好手們紛紛到美國尋找發展,我真為我們青少年高爾夫運動擔憂。他們會 不會是下一個高爾夫運動出走的吳珈慶!?最後我衷心的期盼全國媒體、民意代表、廣大社會大眾一起向政府施壓,來挽救已有成效的高爾夫運動,不要像棒球一樣 使高爾夫淪為第二個亡球的運動項目。

敬頌時祺

曾雅妮敬上98年3月10日

只是想說.......政府真很不重視特殊才能的培養= =

(不管是體育還是藝術都一樣啦)

又不是沒人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徵招不到球員

頂上的也要負責

為什麼會讓他們不想加入中華隊???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美國球星為了奧運擠破頭

KOBE也負傷打奧運

但台灣的卻是傷病一堆

藉口也一堆

...真的該有人好好解釋這個現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說難聽點,台灣的明星球員個人能力有可能到kobe那樣嗎?

能到ncaa的水準就偷笑了,所以我才說台灣寧可要認真的球員

不要只會搞得很帥,隨便投投球,然後把名模,

就像前幾年,ncaa球隊來台灣打友誼賽,

他們的總教練說,緯來的李偉民應該是中華隊的代表吧

記者很訝異的說他在台灣根本不出名,

而對方則回答,他在場上做好的本分,而不貪分也不愛秀

這才是真正球員該做的事,不是嗎?

看到這篇報導我感同身受,是否長的帥就是好球員,

而那些認真打球的球員為什麼台灣的球迷不重視,

唉,中華隊要加油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還是說SBL的"大牌"球員沒有競爭壓力?

為什麼就不肯好好的打團隊籃球勒?

籃球之所以好看,

不就是因為可以看到場上球員間的默契配合嗎?

要這樣耍的話,

我不如去看一年一度的灌籃大賽就好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有個想法

如果把李偉民擺先發會怎樣???

其實我不敢看台灣的灌籃大賽

我國中班際籃球賽時

請了一位校方稱是達欣的球員(誰我就不想說了...令人失望的表現)表演灌籃

目測少說也有190~210cm之間(這樣提示有夠嗎)

表演開始...

「大車輪!!!拉竿!!!胯下啦!!!...」大家都很期待的鼓譟著

結果呢

起跑了...跳!!!碰!!!沒灌進...「喔...」大家有點失望

後來共計灌籃10次

只灌進一球= =""

從此我發誓不看灌籃大賽...

後來我下一屆的學弟又請他來

表現更差勁(對不起喔陳述故事...)

十次都沒灌進

最後一灌還把籃框灌爆

影響賽事進行...

連個人秀都這樣了

團體也不能看

唉...我茫然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什麼辦法

那些所謂的"天才型"球員

不更加努力

仗著自己的優勢或技巧

在台灣當神

但出去呢?

還不是連渣都不如

我個人滿欣賞樸園的

至少他們的球員沒有多大名氣

為了晉級季後賽很拼

讓我看到了像HBL對於冠軍那種拼勁

不像某些對花重金請有名氣的球員

搞一堆有的沒有的活動

有這種時間還不如練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