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連環 10 發表於 June 8,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8, 2009 書寫我並不煩惱而是疑惑孤單的春天悄悄走遠沒有光芒的太陽攀上屋簷金色日子被隨意翻閱所能見的季節穿越人行道排隊等待日曆與紅綠燈公園有人枯坐白雲如鴿啼唱清晨然後是夜晚老畫家的色盤更多的渾濁與不安乾涸的生活行程。清洗乾淨火葬場緩慢升起煙雲而我總想交易些什麼桌前吵嚷的筆心裡擁擠的聲音:憂傷擺滿地攤遠方舶來笑意的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許久沒發帖。最近讀了不少作品,也跟不少朋友談過新詩甚至是文學的話題。在板上各種詩觀交雜,或者發文動機歧異的風氣下,或許該一起想想書寫文字最初的動機。依鞭詩堂慣例歡迎討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陳若詰 10 發表於 June 8,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8, 2009 書寫這個題目比較有冷靜觀望的感覺,這首詩就圍繞在作者的觀察之中鋪展沒有光芒的太陽攀上屋簷金色日子被隨意翻閱這裡有了種無光芒的光輝的矛盾的語感卻是詩的意像的呈現第二段有個缺點是只有末句很亮,其他卻太生活化了第三段火葬場的意像可以有更多發揮的地方末段的結尾是我最喜歡的,連個四句看似沒有連結的句子,在末句整個亮了起來問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解連環 10 發表於 June 9, 2009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une 9, 2009 多謝若詰賞詩。一直認為,多數作品的表達節奏,跟所使用的意象有極大的關係。弱以顯強、虛以顯實,作品也才更有立體感。而在節奏獲得調整的更上一層境界或許要回歸意象本身。即是虛有虛的強調,實有實的意思,如古典樂強弱各有其美與必要,在上面就是合諧。約略的看了板上多人的作品,有許多新奇美好的意象,但往往失之於節奏。從而在造成閱讀的不流暢,甚者更讓人讀不出個所以然。或許可以一起努力。問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