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建青有必要一人發一本嗎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109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校務的地方做的很棒

有些採訪或是參與者的文章觀點深入

分析又精闢,

如果能多一些這種文章就好了

至於文學的部份

小說的部份真的是看不太懂

或許是文學素養的關係吧

但是這部份也還是有讀者群

也有其價值,不能隨便否定

這一期真得太多這種東西了

上期我倒是覺得很好看

容許我說一句話

我總覺得建青130這本會讓大家都覺得建中好像是一個很惆悵的地方

為什麼會這麼黑白= ="

除了"文米妮"那頁以外我真覺得很黑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一期真得太多這種東西了

上期我倒是覺得很好看

容許我說一句話

我總覺得建青130這本會讓大家都覺得建中好像是一個很惆悵的地方

為什麼會這麼黑白= ="

除了"文米妮"那頁以外我真覺得很黑暗......"

同意+1

129那麼多的詩文

怎麼130變那麼少?

是不投稿踴躍嗎

小說那裡真的好深

敝人才疏學淺

撐了3分鐘4頁就不行了

倒是130讓我了解了建中目前的社團大致情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同意+1

129那麼多的詩文

怎麼130變那麼少?

是不投稿踴躍嗎

老實說,

投稿真的不是很踴躍...

而且也有審稿的問題。

如果我們擺一些寫得真的不是很好的詩文上去,

恐怕也是會被婊的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喔原諒我現在在鄉下,沒辦法用很長時間的電腦。

其他比較根本的問題恕我有機會再來回覆。

先談關於《建青130》。

文學專題的部分。我相信之所以介紹新小說、新電影,編輯群應該有他們的原因,我相信「為什麼要分享這個東西給建中人?」是他們思索過的問題。但我也認為呈現的篇幅、形式有很大討論空間。這部分的確該被批判。

至於其他。這期編輯針對過去一個學年紛紛擾擾的社團管理問題上也費了不少心思,做過社協會同學的訪談,並向涉身其中的同學邀稿,讓許多比較細緻的社團論述有機會在刊物上並陳對話。我想,這也是編輯們促進校園對話、校園公共參與的努力。

上頭許多篇討論批判多針對文學專題。我比較好奇的是,類似社團議題這樣的討論,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喔原諒我現在在鄉下,沒辦法用很長時間的電腦。

其他比較根本的問題恕我有機會再來回覆。

先談關於《建青130》。

文學專題的部分。我相信之所以介紹新小說、新電影,編輯群應該有他們的原因,我相信「為什麼要分享這個東西給建中人?」是他們思索過的問題。但我也認為呈現的篇幅、形式有很大討論空間。這部分的確該被批判。

至於其他。這期編輯針對過去一個學年紛紛擾擾的社團管理問題上也費了不少心思,做過社協會同學的訪談,並向涉身其中的同學邀稿,讓許多比較細緻的社團論述有機會在刊物上並陳對話。我想,這也是編輯們促進校園對話、校園公共參與的努力。

上頭許多篇討論批判多針對文學專題。我比較好奇的是,類似社團議題這樣的討論,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讓人更了解建中的生態和問題

個人主義的冷漠、付出的人之少

還有那幾篇文章的作者可以看出是很有能力的

談吐、想法、具體可行方法都能讓人學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謝謝,三問題請教。

一、何謂親切?

二、何謂「看不懂」?

三、何謂「不可以不讓我們不交錢」?即我們可以選擇性交錢?好多「不」,您的意思是我們可以不交錢?

另,如果只是讓你看懂,但沒辦法讓你有任何共鳴的東西,還要不要放?是不是以後的建中青年,都改成各科考古題與逍遙遊大匯集,這樣一定看得懂?

一,二==>當一個人沒有接觸新文學的時候,怎麼可能期待他看得懂新文學的評論呢?也就是說,在國中生的校刊裡放上"積化合差的應用",會有多少人能感到親切?

三==>(說別人的看不懂,自己寫的也是....)我認為學校(其實誰都一樣)本來就不能強迫我們買什麼,就算是課本,學校說"沒帶課本就把你當了"是合理的,但是聲稱"沒買課本就把你給當了"就有問題了

最後,各科考古題我看就免了,但我想很多人都會對逍遙遊大匯集有共鳴的xd(共鳴很重要,這我贊同)

------------

社團議題我倒認為他們編得不錯啦

雖然我認為"一定可以不繳錢,不買"

但我覺得光社團議題那段就值得讓我考慮掏腰包了

------------

最後,我希望各位學長,同學思考一下建青的定位,它究竟是"校刊"(以學生投稿,校務偏重?)還是"文學作品集"(哪裡來的不管,但如果是這樣,希望能多樣化一點)"雜文"(可能有點像現在這樣)還是"建青社作品發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讓人更了解建中的生態和問題

個人主義的冷漠、付出的人之少

還有那幾篇文章的作者可以看出是很有能力的

談吐、想法、具體可行方法都能讓人學習

大推第一句

我認為既然要在建中生活那就不能不了解建中

同理,要在建中玩社團那除了對社團的投入外也多少要了解社團外部的、學校的政策之類

以這次社團議題討論來說,我覺得一年級有要認真經營社團的同學都該好好看一看

(其他同學當然也是,多了解學校的事情總不是壞事)

畢竟下學年開始,我們這屆就成了各社團的主力,不能對這些事情完全都不了解吧?

另外關於主題的部分,我覺得建青電子化是非常不錯的想法

想看的就看,不想看的也不會浪費印刷的紙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一,二==>當一個人沒有接觸新文學的時候,怎麼可能期待他看得懂新文學的評論呢?也就是說,在國中生的校刊裡放上"積化合差的應用",會有多少人能感到親切?

三==>(說別人的看不懂,自己寫的也是....)我認為學校(其實誰都一樣)本來就不能強迫我們買什麼,就算是課本,學校說"沒帶課本就把你當了"是合理的,但是聲稱"沒買課本就把你給當了"就有問題了

最後,各科考古題我看就免了,但我想很多人都會對逍遙遊大匯集有共鳴的xd(共鳴很重要,這我贊同)

------------

社團議題我倒認為他們編得不錯啦

雖然我認為"一定可以不繳錢,不買"

但我覺得光社團議題那段就值得讓我考慮掏腰包了

------------

最後,我希望各位學長,同學思考一下建青的定位,它究竟是"校刊"(以學生投稿,校務偏重?)還是"文學作品集"(哪裡來的不管,但如果是這樣,希望能多樣化一點)"雜文"(可能有點像現在這樣)還是"建青社作品發表"?

多謝。我有幾點觀感不知道你覺得怎樣。

首先來講當然我們不可能對不熟悉的東西感到親切,但終究如果作者先介紹一下他要講的主題,那是不是在我們跟著其文字了解了主題以後就可以開始追上他的理解?相信這是所謂的先備的知識--好比,我若要跟你用中文說話,我們都要有點中文程度。作者要說什麼是作者的自由,而就我所知建青並沒有退過寫得好的專題論述……反而,都沒什麼辦法邀到稿子,只好自己填滿那些空位。

校刊,只是代表它是學校的刊物。不代表刊物應該是怎樣的。就好比「台灣人」可以是各式各樣;但就我所知,的確就如同上面講的,要求主編成為候選人同時,提出一份完整企劃,是完全不正確的。這侷限了徵稿的範圍。我們應該要配合作者,而作者不一定是編輯。

如果接下來的建青主編真的大膽到放整本逍遙遊,他一定會紅。那也說真的啦,有何不可?現在的建青制度讓主編可以遂行個人意志,必然有好有壞。如果你不同意,那得告訴決策的人。

建中青年電子化以後,根本不需要一個學期出一本,而可以隨時有一篇新的稿件,就上一篇。我把建中青年認識為一個媒體平台,這個平台長久以來都只跟它觀眾的少部份互動。我之前寫的(有贅字,抱歉):

這本書是一本書,其源頭註定了它的生身,但它的血肉則是由我們所賦予的。因此,它可以是任何東西,但不一定能讓所有閱讀它的人同意它的存在性質。在敘述它的來源之前,我必然先署明:它是一種實驗品,而且只是一種實驗品。

一切的源頭是建中,是建中的青年社。姑且以神話的態度來證實:建中是一所負載著過多的社會關注的學校,青年社屬於其中,而且在很多時候掌握了校內的「媒體」。他們的官方工作是編輯校刊,但這份校刊逐漸地成為了一種比校刊更多的東西。換句話說,在時間推移之後,它逐漸地自體變形了。它成為一種反叛的標記,因為青春需要發洩自己的力量,而反叛是最適宜的姿勢。它成了犯規者的庇護所,成了一切思想上的動力的提供者。它成為一種神話性的標記,成為一種想像力得以攀附的高塔。不可諱言地,一切加入此社的成員可能只是因為它--這個社團--所顯露出的意識形態、所散發出的反逆氣質剛好與個人心中的某條弦共振了一番而已。那麼,假如這假說為真,我們便必然能說建青對自己要做的工作其實是存有與其不相當的認知的。然而,這種不相當的認知超越了期待。超常成為一種通常規則。校刊成為社刊,不再與群眾交流。我們要說這句話,必然探討這交流的停歇狀態是否存在。而,它是必然的。觀察這本刊物的投稿頻率與內容,在已經設定了一個絕對的主觀標準之後,便可以發現近日由社外人士投稿入建青的稿件,論及質與量時都較為差。換句話說,現實與神話是不一致的,而神話時代較為美滿。

我們開始瞻仰神話時代,因此失去了如同那個時代一般的創造力。他們無所畏懼的原因,在於他們並無任何武器。他們只能夠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創造一切的尺度。我們畏懼的原因,在於我們已經見過太多尺度。然而,這種說法是與本身互相矛盾的。這樣的說法,頂多只能證實現況是與過去不同的而已。要進一步地說明或者勾起任何情感性認同或否定,是需要說明、列舉這差異性的。這差異性存在以下幾個方向。首先,文稿的關注點是不同的。最初期的校刊的確是一種由學生群體集體創造成的著作,然而它由於吸納了過多的人與過少的腦漿,無法給予什麼深度。最早底三十幾期應當真切如此。後來,它之中逐漸出現了一些更富有高度的文稿,而這些文稿必然來自較為少數的深刻思想著的頭腦,也必然呼應了這些稿件陽春白雪的事實。社內文稿數量多過社外文稿,原本是一種權宜之計,但卻成為了今日新主編必然要面對的規則。在社內有一定規,亦即主編採選舉制度(參選名額不限),且需要候選人提出主編企劃,定下整份刊物的走向與風格。

這可以說是一種滿載缺陷的制度。

首先,這種制度的訂立是由於獵奇心理。在建中青年成為一種獨立的東西,自己將自己的思考深度與廣度提升之後,它便不成為能夠被廣泛地閱讀的東西了。它成為自己,成為一本刊物,而非一本校刊。換句話說,它從自己的本業脫出了,成為另一種東西,但這另一種東西成為社員所認為的自己的本業。他們的信仰已經移動了。而獵奇,便由此開始。奇異的文采並非能夠後天培養的,觀眾也只能被慢慢教化。亦即,讀者被分裂成合格與不合格的了。而在七十數期之後,楊照主編時任內創立的逍遙遊欄次更取代了所有其他欄位,至今仍然有讀者閱完該欄位的校園笑話後便將整本校刊送進回收箱的記錄。這在在顯示著,這份刊物本身的內容量與它之於讀者--限定的、建中學生為主的--的連結基本上是失衡的,並未發揮其功效。它的存在已經不是因為這些讀者,而是因為它自己,或者它認為的合格的讀者。但,讀者的範圍已經無法被重新定義,也因此使得這份刊物陷入自行其事的窠臼。

《建中青年》128 是建立在這些條件之下的實驗品。又或者,只是眾多實驗品之中最新的一份,只是之前幾本或者幾十本長輩不稱自己為實驗品。它試圖重新定義自己,創造新的觀眾。因為,舊的觀眾早已不關心這份刊物的內容,他們只是貢獻了刊物的印刷費。如果要讓這貢獻與所得的回報成正比,且造就這些觀眾的良好自我感覺,必然要讓刊物成為大眾化的、有趣但低俗的東西,因為建中人作為一個刊物的讀者時,其平均水準並不非常高。

因此,它面臨的選擇是屈服於大眾,或者創造小眾。這本實驗品選擇了後者。這個選擇冒的風險,就是拿了一些讀者的投資,卻無法滿足他們。

仍然有效。拜託,上面的東西看完先不要急著放砲。我認為,討論串進行到這裡很明顯的幾件事情誰都不能反駁:

一、建中青年的走向已經背離了大眾。

二、大家並不喜歡這樣的刊物。

三、建中人對建中青年的態度普遍而言是「那是我不需要理解的高深東西」。

把建中青年給全面電子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法。昨日的編輯選稿、退稿、上稿、刊登,今日可以由將討論區主題置頂來替代;昨日礙於尺度、不能見光的稿件,也能因為網路的特性而出現。但是,電子化以後隨著群眾參與的面越來越廣,也當然好東西壞東西都會增加。這是大家必須一起承擔的,而我相信建中青年社裡面的社員會有這樣的認知。

最後,如果你真的覺得建中青年的走向不是你想要的,就要告訴所有人你想要的東西是怎樣的。與其堅持紙本刊物,大家在有限空間內能裝與不能裝的東西間繞來繞去,倒不如直接改革成為網路論壇,所有的東西都能被看見。爛東西呢?放心,都要掛名、讓全世界看見的話誰敢亂搞?而且亂搞又不一定不好。

如果你要說話,你必須誠實。我不一定擔保自己很勇敢,但我說的東西都是誠實寫出來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們上面那串文字跟建青的內容有得比

看都不想看就直接跳過

其實以前的想法跟你們一樣 畢業之後卻覺得沒有留下來很可惜

不然以後你們什麼時候要發 我去學校拿好了

不然建青可以跟女校的刊物社團多多交流內容阿

就專欄這樣

我相信賣相會好得多 建青這種問題應該不只在建中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每個人收錢OK

但可否定一個便宜的價錢來控制出版量 10~20元?

每班能先發一兩本當作試閱 覺得好看的再買

能節約紙張 銷售量也能反映當期建青的內容可看性

只想討論標題

每個人十塊錢,就有 45000 元,大概只夠印個兩百本書。接著要再版則再交錢這意思嗎?

但,可看性不等於銷量,銷量不等於可看性。請思考一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建議電子化

或許取消紙本爭議太大

但我想線上版跟紙本並行就沒那麼大爭議了

也能讓其他學校看看建青的「水準」 (褒意!)

或許跟學生有脫節 

但內容的質量卻是直得他人學習的

一想到之前看到某白衣友校(男)

那本像國小校刊的東西

嘖嘖 打冷顫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贊成網路平台

我的看法是每ㄧ本建青都是當學期建中青年社的成發,其他社團成發都是自己尋找贊助,那建青可不可以也朝這方向發展?

但如果以社員的財力發行紙本刊物,"建青"就會變成"成發本"了,那就不是校刊了

若想要兼具"不想交建青費"及"保有校刊的功能"

我贊成使用網路平台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贊成網路平台

我的看法是每ㄧ本建青都是當學期建中青年社的成發,其他社團成發都是自己尋找贊助,那建青可不可以也朝這方向發展?

但如果以社員的財力發行紙本刊物,"建青"就會變成"成發本"了,那就不是校刊了

若想要兼具"不想交建青費"及"保有校刊的功能"

我贊成使用網路平台

聽來非常有趣,謝謝。如此一來,立法院若舉辦施政結果的公聽會(?),是不是也得叫做立法委員的成果發表會?

我同意建中青年社的模糊定位,目前它是一個學校內享有特權的團體,編出來的東西也歸學校所有。他們也是自願加入幫忙的。跟去校史室幫忙掃描舊的東西,是一樣的。

校刊的功能不管在紙本上、在電子版本上,都能夠發揮。因為它只是一個媒介。但是紙本媒介有的好處--閱讀起來很舒服,以及可以隨便帶著……等,都不是電子的東西可以輕易做得到的。所以你最後的段落有一半不對,而只能夠說,如果不想交錢的話你贊成使用電子平台。

一個人一百塊,一天三餐,或者兩天的食物,加起來也差不多需要一百塊以上,對吧?

另外,我相信人還沒完全習慣電子化的知識。我們傾向把印出來的東西看得比較重要(因為摸得著、隨時看得見、爛掉了也會立刻發現),而電子化以後刊物會失去記憶的重量。我在上面講過,應該建構成校內論壇,而平台的持續由學校出力(校刊者也)。出不出紙本,其實不是錢的問題,而只是看見紙本,它又讓你讀不懂的問題--這個問題就算電子化了也無法解決,因為問題出在稿件上。沒有人說不能深入淺出講清楚一個主題,所以若文章講得不好、讓你無法理解,通常是作者的問題。(當然,有時發現了複雜的東西,得花好幾個世代的人力去解釋,才能讓大家終究都了解。)

總歸來說,如果建中青年從此電子化後,群眾參與的門檻降低了,但大家還是不來、不寫東西,那也只是徒勞無功。我們需要的其實是四場以上的公聽會,而且必須要請足夠代表「校刊」裡頭的「校」的所有同學都出現。

另外,目前的編輯流程本來就已經得要先有檔案、才有印刷品。檔案就是電子化的東西(文字與樣式),只不過它當初設計的時候就是為紙本刊物設計好的,有獨特的分頁、字體、段落、……等等,可以造就一本書的氛圍的設計語言。電子化的東西失去這些語言,它只會是純粹文字(樣式消失了),是好或者不好?問你自己!然而我相信,純粹只是把建青處理稿件的平台放到網路上做、把發表稿件的平台改成校園網路、……並不可能有任何實際的改變。要改變,必須改變觀念:你必須參與這本刊物的製作,你必須參與稿件的撰寫,才可能讓這東西真的變成校刊。屆時誰要買、誰不要買?簡單啦,網路訂購系統寫一寫、整本丟到數位印刷裡,就可以搞定了。但我們同時失去規模經濟底下的設計語言、失去一個學校三個年級共通的記憶。

那麼大家認為,記憶的重量值不值得一百元?或者建青有沒有辦法真的成為一份夠格擔當「紀念品」責任的刊物?如果都不值得、無法擔當紀念的重責大任,那我就要肯定地說不管它電子化了沒有,都不可能對實質有任何改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非常非常不喜歡建青編輯者在編輯建青時的態度,

尤其以129期為甚。

很多時候,我認為建青最令我不舒服的地方在於,

幾位主編常常讓人覺得自以為擁有比別人高的文學素養或人文精神,

(當然,也有某位主編在部落格中表明就是覺得自以為有比較多的什麼 )

企圖要「教育」其它的同學什麼叫作文學、人文bla bla bla 之類的。

這種思想在建青中竟然隨處可見,

非常讓人不舒服,

我也會猜想這可能是許多和我一樣鼓起勇氣翻開建青後,

翻沒幾頁就放下來的原因,

可能這才是建青真正不受歡迎的地方吧!

一個刊物,尤其是全校性的刊物,

固然有難以定位的問題;

然而,不管建青的性質被如何定位,

知識本來就應該是被本著「分享給大家」而非「教育他人」的態度,

不論今天主編者有多高的權位、知識水準或教育程度,

都不該將自己的傲慢涉入文章,

而如果屆屆主編繼續那種自以為是、被批評時又一副高處不勝寒的態度,

會讓建青永遠都令人難以接受。

大推!

相信很多人都在為這回覆拍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