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建青有必要一人發一本嗎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109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原文違反版規遭刪

容我分析一下。

西卡紙或者象牙卡紙:年輕氣盛少年人專用。

雲彩紙:最接近衛生紙,老少咸宜,吸水性也高。

一般刊物用的模造紙:太粗了,完全不適合。

錢:通常有塑膠材質、不易分解,有害環境;一百元者例外。

還有一堆舉都舉不完。不奉陪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個人好像對evadne有著強烈的執著= =

----------------------------------------------------------------------------------------

我不小心在畢業那天把建青帶回來了,裡面還是有幾篇一般建中生也會想看的(like:太陽國度一隅/從社協會說起/淺談社協的成立及運作) 其他篇我覺得還是把時間花在Touhou Project以及我飼養的十幾隻6mm/8mm發射器以及十幾把邪惡刀具好了 因為看不太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好吧......要想想該愧疚的是誰......

晦澀的傳統不是近年的事,

但一百多期了還是沒有人抱怨,

身為一個紀念性質的刊物,

建青有必要表現一些建中的特色,

在大家沒有多餘的時間成為社員(及懶得去提廢建青)的情況下,

決定如何表現的責任就落在主編的身上了,

當然要編得平易近人、親切好懂也是可以,

但是大家何不用諒解、正面的態度看「選擇編較難的內容」這件事?

這不但是延續了傳統,

也讓我們看到事情更深入的一面、促進我們的思考,

而且以前人看的懂的東西,

為什麼現在看不懂?

還是希望大家踴躍來稿,

並請下期主編把文集篇幅擴充,

這才是讓建青改頭換面的不二法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聽來非常有趣,謝謝。如此一來,立法院若舉辦施政結果的公聽會(?),是不是也得叫做立法委員的成果發表會?

我同意建中青年社的模糊定位,目前它是一個學校內享有特權的團體,編出來的東西也歸學校所有。他們也是自願加入幫忙的。跟去校史室幫忙掃描舊的東西,是一樣的。

校刊的功能不管在紙本上、在電子版本上,都能夠發揮。因為它只是一個媒介。但是紙本媒介有的好處--閱讀起來很舒服,以及可以隨便帶著……等,都不是電子的東西可以輕易做得到的。所以你最後的段落有一半不對,而只能夠說,如果不想交錢的話你贊成使用電子平台。

一個人一百塊,一天三餐,或者兩天的食物,加起來也差不多需要一百塊以上,對吧?

另外,我相信人還沒完全習慣電子化的知識。我們傾向把印出來的東西看得比較重要(因為摸得著、隨時看得見、爛掉了也會立刻發現),而電子化以後刊物會失去記憶的重量。我在上面講過,應該建構成校內論壇,而平台的持續由學校出力(校刊者也)。出不出紙本,其實不是錢的問題,而只是看見紙本,它又讓你讀不懂的問題--這個問題就算電子化了也無法解決,因為問題出在稿件上。沒有人說不能深入淺出講清楚一個主題,所以若文章講得不好、讓你無法理解,通常是作者的問題。(當然,有時發現了複雜的東西,得花好幾個世代的人力去解釋,才能讓大家終究都了解。)

總歸來說,如果建中青年從此電子化後,群眾參與的門檻降低了,但大家還是不來、不寫東西,那也只是徒勞無功。我們需要的其實是四場以上的公聽會,而且必須要請足夠代表「校刊」裡頭的「校」的所有同學都出現。

另外,目前的編輯流程本來就已經得要先有檔案、才有印刷品。檔案就是電子化的東西(文字與樣式),只不過它當初設計的時候就是為紙本刊物設計好的,有獨特的分頁、字體、段落、……等等,可以造就一本書的氛圍的設計語言。電子化的東西失去這些語言,它只會是純粹文字(樣式消失了),是好或者不好?問你自己!然而我相信,純粹只是把建青處理稿件的平台放到網路上做、把發表稿件的平台改成校園網路、……並不可能有任何實際的改變。要改變,必須改變觀念:你必須參與這本刊物的製作,你必須參與稿件的撰寫,才可能讓這東西真的變成校刊。屆時誰要買、誰不要買?簡單啦,網路訂購系統寫一寫、整本丟到數位印刷裡,就可以搞定了。但我們同時失去規模經濟底下的設計語言、失去一個學校三個年級共通的記憶。

那麼大家認為,記憶的重量值不值得一百元?或者建青有沒有辦法真的成為一份夠格擔當「紀念品」責任的刊物?如果都不值得、無法擔當紀念的重責大任,那我就要肯定地說不管它電子化了沒有,都不可能對實質有任何改變。

我是屬於校內少數會認真把建青看完的怪類

我看完 是出於對 [建中青年] 這幾個字的憧憬

並不是我對他的肯定 (話說我對我建中生涯的最後一本中的社協文舉大拇指)

這裡我只想先提一點 (我不全盤否認引用文中的觀點)

我們不能不買建青 (繳100)

我同學曾去學務處吵過 這是不允許的

我真的很痛恨誰誰誰說你不喜歡你可以不要買阿

這感覺跟陳小扁說 『 阿不然我就是選上了 你是要怎樣 』

一樣不舒服

我深深的覺得建中生該學學蘋果日報黎智英對待主編的手段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贊成網路平台

我的看法是每ㄧ本建青都是當學期建中青年社的成發,其他社團成發都是自己尋找贊助,那建青可不可以也朝這方向發展?

但如果以社員的財力發行紙本刊物,"建青"就會變成"成發本"了,那就不是校刊了

若想要兼具"不想交建青費"及"保有校刊的功能"

我贊成使用網路平台

+100

自己去成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對喔

號碼小的比較粗

400大概是水砂紙了吧

磨一磨就平了~

嗯,

不過我記得好像1~10號的砂紙是反過來是嗎?

其實有點想問為什麼心泉不能每個人都發一本,

不過後來想想好像也沒必要一個人發一本的...

PS.(我是#167主編之一,

但我也得說那一期做的並不怎麼好...

在這討論心泉好像有些離題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就像學校在冬天強制開冷氣

然後收冷氣費的意思

是阿,你繳錢了,所以你必須吹到冷氣

這是什麼邏輯?

因為我們無法關掉它

所以只能發發牢騷

讓掌管遙控器的人

把風調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溫度

或許有些人體質優異酷愛0度的風

但是我們芸芸眾生只看得懂逍遙遊...

我覺得應該提供選擇權

包刮選擇購買與否

跟選擇內容的的權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就像學校在冬天強制開冷氣

然後收冷氣費的意思

是阿,你繳錢了,所以你必須吹到冷氣

這是什麼邏輯?

因為我們無法關掉它

所以只能發發牢騷

讓掌管遙控器的人

把風調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溫度

或許有些人體質優異酷愛0度的風

但是我們芸芸眾生只看得懂逍遙遊...

我覺得應該提供選擇權

包刮選擇購買與否

跟選擇內容的的權力

我很同意你的說法,但如果沒有提案送交班代大會,就沒有用;

我維持原本的建議:提案送交班代大會,辦理四場公聽會後,表決實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我覺得建青可以朝另一個方向發展

大多數的人其實不會去看裡面較與生活無關或是說較嚴肅的事情

並不是說不好

只是沒有完全貼近到生活的細節很難引起大家注意

所以建議可以面向更生活化更多細節

更多圖片更多歡笑的表情

比賽或是引人注目的趣事

建青這東西我敢說

沒有最後一頁的逍遙遊大概有七成以上的人不會去翻

我自己有仔細看過

很多的想法真的很好

我同學自己一次就寫了九頁吧==他網誌的文章

可是其實很多人不會去觀看

以後把這種文章的比例調低一點或是說摻雜更多的生活圖片和輕鬆文章

或許會好一點

只是這樣是否又會偏離建青的本意??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討的議題,

不過我在此有個疑問:

請問最後的校稿程序是怎麼執行的?

不是我在說,

本期的技術性錯誤似乎遠超過以往,

更何況以往的錯誤也不少,

是不是制度上的問題啊?

有沒有誰認真去想怎麼解決它?

------------------------------

evadne,我要128啦! 都已經畢業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我想...建青...

可以制定成:逍遙遊全及 = =

不然就是直接把建青改成逍遙遊好了 = =

因為老實說...

拿到他...就先往後翻

翻完...往後傳 = =

我覺得

要批評之前要先搞清楚這本建青的流變

學弟你沒發現你一竿子打翻129期以來這麼多努力的學長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

要批評之前要先搞清楚這本建青的流變

學弟你沒發現你一竿子打翻129期以來這麼多努力的學長嗎?

他說的是事實啊

每班約有80%的人拿建青

其中又有80%的人只看逍遙啊

我始只看逍遙的那部分

沒有人否認建青的努力好嗎

只是努力的方向似乎有問題

建青理探討的一些議題都很有深度

寫得也很詳盡

但重點是 引不起我的興趣

這本刊物有些主題給我的感覺就是

它代表建青社 而不是建中

(說的白一點 請勿見怪)

那這麼一來他與架上的各式刊物有何差異?

到書店我還能自由選擇

但今天我被強迫推銷建青 自然心有不甘

像校園小故事這種主題就能很簡單得把校刊變得比較像校刊

不然就把建青拿來賣

(雖然閒聊很不道德...)

砂紙的號碼指的是一平方inch有幾粒沙吧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