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留下一張「為什麼不讓我讀高職」的紙條,17歲高一生上吊


Recommended Posts

傷心母親節 17歲高一生上吊亡

「為什麼不讓我讀高職」母哭:怎可以這樣對我

昨天是母親節,但台北縣一位媽媽卻在喪子的悲傷中度過!這位母親讀高一的兒子昨留下一張「為什麼不讓我讀高職」的紙條後,在房內上吊,媽媽發現後送醫急救仍回天乏術;媽媽在兒子被送往太平間時,崩潰地哭喊著:「今天是母親節,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不要你送下去(太平間)!」

痛徹心扉

警方表示,就讀華江高中一年級的陳柏宏(十七歲)與父母、哥哥同住在永和市,其母難過地說,真的不知兒子想念高職,兒子曾說很多同學念高職,但並未表達想讀高職的意願。但其實死者在部落格(mypaper.pchome.com.tw/news/54634/)中早已透露。

陳柏宏在《高中高職的迷思》文中,他寫道:「大家都覺得高中永遠比高職好,可是我覺得並不是呀。」直到上周四晚上,他還在部落格發文《唉~》,留下短短九字:「為什麼不讓我讀高職。」

部落格上宣洩不滿

傷心欲絕的陳母表示,前天深夜,她還見兒子在客廳看電視,並無異狀。到了昨上午七時許,她要叫兒子吃早餐,發現房門反鎖,她趕緊從陽台窗戶往房內看,赫見兒子竟以童軍繩綁在上下舖木床的欄杆上吊,嚇得她趕緊開窗爬進房內,拿剪刀剪斷繩索,並呼叫長子報警,但少年送醫時臉部發紫,急救後仍不治。

警方在房內找到寫著「為什麼不讓我讀高職」的紙條,陳母訝異地說,因為很多同學都讀高職,兒子也曾表達想讀高職,但她勸說:「你分數好,應該念高中,以後上大學還是可以跟同學聚首。」兒子也接受了,不明白怎會尋短。

而死者的部落格也有不少關於「不想念高中」的文章,他在《不想讀高中》一文中則直指:「我媽總說……你數理好要讀高中,只有數理好有屁用,那些國英數社自我都沒興趣,我還是比較想讀高職。」

對於兒子因此選擇輕生,陳母崩潰無法接受,而昨天正巧是母親節,陳母不忍兒子被推進太平間,放聲痛哭。

親子情緒管理專家吳娟瑜表示,子女遇到這類情況時,若無法與父母直接溝通,可採「介入溝通」的方式,透過師長、寫信、親友,婉轉表達自己對於升學的意願與希望,「畢竟父母所為都是基於愛,子女應勇敢表達出需求與情緒,降低遺憾發生的機率。」

來源自:http://carad.1-apple.com.tw/applenews/article/art_id/31618084/IssueID/20090511

台灣的教育...

為什麼許多家長總是無法接受高職?

包刮我當初申請時

也有幾個同學想申請高職被阻擋在外

包刮學弟..也有人這樣跟我反應

高職在台灣就這麼不受重視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54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我覺得根本就沒有高職就是比高中爛這回事

念高中也許只是因為還沒找到興趣只好先讀書

選擇念高職也只是因為他比別人更早探索到自己另外的興趣長處

所以選擇往那方面深造

社會還是普遍存有不必要的刻板印象

希望更多人了解事實並非如此

不過照新聞這樣看

我覺得這位同學若真的要念高職應該先好好和父母溝通

或像文中那位專家說的尋求另外間接的管道也可以

不然鬧個家庭革命也比自殺來得好嘛囧

自殺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自己一走了之

留下的無限傷痛都是親友在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看到這則新聞很震驚

父母給孩子的期許

若是處理得不好

真的會是個沉重的壓力啊‧‧‧

只能說人各有志

無論是高中還是高職

其實都是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的

可惜似乎還有很多人無法適得其所(苦笑)

做父母的真的該給孩子多一點抉擇的空間

不過就這麼尋死實在是太不夠成熟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沒有好好的去面對

也是另一種悲劇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缺乏溝通的行為在各個家庭中都會出現

這只是一個比較血淋淋的案子罷了

雖然很多人口頭上都說溝通是很重要的橋樑

但是卻很少人真的能成功的搭起這個橋樑

年紀上的觀念偏差一直都是許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大問題,當然我不否認我自己家也是有這種狀況

但是樓上也有人提到很重要的事情,許多家長真的觀念比較死板

但是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去做自己想要作的事情,也許會遭到責罵,也許會把家裡鬧的不開心,但是生命是自己的,日子是自己的,父母沒辦法決定你的興趣,你的志向

有些離題了,只是許多時候發洩在自己的網誌,也許達到了發洩的作用,但是卻沒根本的解決問題。

也許,當下這名學生用一張簡單的紙條跟媽媽說,「媽,我知道你希望我讀高中,可是我數理以外的科目都沒興趣,可以讓我讀高職嗎?我覺得這樣我會比較快樂」

說不定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又是一個悲劇

有時候孩子真的很難不接受父母的要求

雖說父母都是為了我們好

可是現在的時代真的不一樣了

找到自己最有興趣的地方才是對自己最好的

有時候父母親的期待反而會造成了反效果

正如同文中的母親

先入為主的認為高中比高職好

沒有和自己的兒子好好溝通才會造成這樣的悲劇

誰又能保證

這個孩子去了高職,會不會又是一顆閃亮的新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溝通上的問題,本來家人就不能去逼孩子往高中或高職的發展,重點在於念的科目有沒

有興趣,但就像上面所說的,勇氣用錯地方了,像轉學考,再壞的打算就重考或到大學

時再考科大或往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發展,只能說...看了蠻難過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灣高職體系一直被普遍大眾認為就是不好

我想這個觀念在亞洲很難被導正

向西方國家,高職體系就做得不錯

做父母當然希望孩子能選擇一條最簡單的路-高中-大學

不過.....

孩子的興趣被擺在哪?

其實還有一條路可以選擇就是 綜合高中

他的分數應該可以上成淵高中吧

我記得成淵就是走綜高的壓...

他真的太不會想了、做出這種傻事。

我想白髮人送黑髮人很痛苦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麼年輕,就用如此激烈的方法

人生還沒走過一半

還有多少為完成的事情???

台灣的價值觀,有很多問題

父母覺得高職爛

教育課程中,對於學生的性觀念、自我的情緒管理與表達能力都沒有多多教導

一味的逼大家讀國、英、數、物理、化學.....這些主科

我們是有靈性的人類,不是機器

除了這些機些話制式的東西外,還有很多心靈層次的東西,也必須建立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溝通上的問題,本來家人就不能去逼孩子往高中或高職的發展,重點在於念的科目有沒

有興趣,但就像上面所說的,勇氣用錯地方了,像轉學考,再壞的打算就重考或到大學

時再考科大或往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發展,只能說...看了蠻難過的。

我讀過二所高中

以前讀的那所高中我真的不太喜歡,爸媽又一直叫我讀那

最後我只好鬧家庭革命,在學校故意被記好幾支警告還有考試放水逼我爸媽讓我重考

很幸運地,我後來考上我最喜歡的大里高中

在這裡,我覺得讀書很快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整個無言= =

果然還是需要多一點的溝通

不過我爸媽跟其他爸媽比較不一樣的樣子@"@

我想讀景美我媽還發飆= =

父母還是要尊重小孩的決定

多一點溝通

不過這種抗議方式也太偏激了吧

通常難過的不會是走的那個人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4 weeks later...

其實我覺得死一個還不夠讓大家對高職改觀

((不是建議大家自殺也不是嘲笑諷刺

單純個人想法

他這樣自殺只會有幾個小時讓大家重視高職

如果是我我就會弄個全省串聯

一次幾千個也許還可以換來一個月大家對高職的重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我覺得死一個還不夠讓大家對高職改觀

((不是建議大家自殺也不是嘲笑諷刺

單純個人想法

他這樣自殺只會有幾個小時讓大家重視高職

如果是我我就會弄個全省串聯

一次幾千個也許還可以換來一個月大家對高職的重視

很諷刺不過很實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簡單來講,這篇文章除了標題聳動外,其實就只是一個個案

與「高中高職誰比較好」沒什麼無關

我不覺得可以用他的就讀動機來解釋高職有多好,動機成因太多(想跟朋友在一起、討厭讀某些科目)

自我感覺低落,自覺自己只是被操控的旗子,想選擇自己的道路受阻,父母親的權威太強以至於無法反駁(這是從小到大被父母親培養出來的社交反映)

用死來抗議是很嚴重的一種手段,他一定受到很大的操控壓力,才會使用這種報復手段來脫離與父母的關係

他用最激烈的手段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也算是證明了自己有反抗能力

同學好走

────────────

這位同學最後的反抗,只落得被當成反面教材,沒有人在乎他用盡全力的最後反抗,沒有人能了解他的憤怒與痛苦,他所換來的,只有一大堆不切實際的馬後炮

生者的悲哀,死者的悲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