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飛彈導引三問


Recommended Posts

1."指揮"導引,"乘波"導引和"半主動"導引的差別?(看起來好像都一模一樣)

2.半主動"雷達"導引和半主動"雷射"導引在實際上操作會有何差別?

3."主動"雷達導引和"半主動"的差別是"主動"雷達導引會"自己發射雷達",但非但要如何知道"對誰發射雷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關於問題一:指揮導引是由發射端發送指令以控制飛彈

乘波導引是對目標發射波束 飛彈順著波束飛向目標

半主動導引是對目標發射訊號 然後飛彈追蹤反射回來的訊號

其他的舊等待各位強者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問各位樓上說的"IFF"是啥?

然後樓上上的意思是"乘波導引"的飛彈會順著波的路徑直行??

IFF全稱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敵我辨識裝置)

基本上主動雷達飛彈在運用時,都會兩種導引方式混合運作,一開始當機載雷達對目標做完分析後,會將目標目的動態與座標輸入到飛彈電腦,發射飛彈以後,飛彈可以邊飛邊對照慣性與母機傳送的目標動態資訊修正航道,在這階段的飛彈其實算是指揮導引模式.之所以需要這樣設計,是因為飛彈用的雷達的有效距離一定遠不及飛機用的雷達.......

等到飛彈飛到飛彈自身雷達能過運作的範圍以後,就會進入射後不理的境界,這時母機就無需幫飛彈導航可以拍屁股跑人了,剩下的就留給飛彈自己對照之前給他的敵機資訊用雷達追蹤了.不過有誤擊友機的可能問題存在,所以這類飛彈大都有IFF的功能.

============================================================

乘波導引的確是飛彈順著母機的標定波束移動,飛彈盡量讓自己順著這條波的中心飛行.這方法的缺點就是標定機得隨時將導引波束維持穩定,SAM還比較常用,拿來搞AAM太累人了,現在主流包含SAM,都被操作較簡單的半主動飛彈或是主動飛彈取代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1."指揮"導引,"乘波"導引和"半主動"導引的差別?(看起來好像都一模一樣)

2.半主動"雷達"導引和半主動"雷射"導引在實際上操作會有何差別?

3."主動"雷達導引和"半主動"的差別是"主動"雷達導引會"自己發射雷達",但非但要如何知道"對誰發射雷達"?

1.指揮導引就是發射後發射者一邊追蹤目標一邊追蹤自己的飛彈,然後搖控飛彈上下左右移動去打中目標,有點像操縱遙控飛機去撞中目標那種概念.

乘波與半主動上面有人說過了,會不會在照明雷達發射的波束路徑上飛行的差異.

雖然乘波導引在空對空飛彈上頗不實際,但使用這套技術的防空飛彈還是不少,主要是防空飛彈的發射點與目標比較沒有相對移動的問題,其二就是乘波導引可以做到"直接撞擊"來確保殺傷率,而單純的半主動導引較難,其三就是乘波導引的飛彈設計較複雜,防空飛彈較大型的彈體有本錢裝這些東西.

2.光以字面上來說兩者就是照明目標的手段不同,一個用雷達一個用雷射,打出去的東西會打中被照明的目標.

3.常見的主動雷達導引飛彈當到達預定雷達可以工作的範圍後飛彈上的電腦會控制飛彈自己攜帶的雷達開機,搜尋一個固定視角中有沒有看起來像目標的東西,有的話就鎖定看起來最像要攻擊的那個目標,若一直搜尋到預想上"可能已經超過目標"的距離後還沒找到目標物,那就等動能耗盡墜毀或飛彈上的電腦下令自毀.

例如今天發射了一枚主動雷達導引的反艦飛彈,經由慣性導航把飛彈導引到已知的目標附近,然後飛彈朝向預期中"可能敵艦會在的方位"雷達開機搜索.

(1)已知是要攻擊船艦.

(2)太小的雷達反應肯定不是船或大船.

(3)不會移動的目標有可能也不是船.

那就選擇鎖定會動,雷達反應看起來最大的那"團"信號

當然這只是很粗淺的概念說明,在主動雷達導引飛彈的領域中.

如何辨別目標(以免打中誘餌或不相干的物品).

如何正確的"猜"到目標位置.

如何避免超殺(對已經被攻擊過的目標又再次打擊).

都是各家武器公司的機密技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雖然乘波導引在空對空飛彈上頗不實際,但使用這套技術的防空飛彈還是不少,主要是防空飛彈的發射點與目標比較沒有相對移動的問題,

修正一些問題。

發射點與目標有沒有移動和是不是使用乘波導引無關,實際上,水面艦艇使用上,本身也是在移動的狀態。另外,蘇聯第一種空對空,美國麻雀I型都是乘波導引。

乘波導引的最大缺點就是遠距離上的精度降低,以及發射導引訊號的雷達必須根得上目標的變化。

其二就是乘波導引可以做到"直接撞擊"來確保殺傷率,而單純的半主動導引較難,其三就是乘波導引的飛彈設計較複雜,防空飛彈較大型的彈體有本錢裝這些東西.

直接撞擊的說法不對了。沒有說哪一種導引才可以,或者是無法達到直接撞擊。

而乘波導引的飛彈其實比較簡單,因為他只需要一個往後看的簡單天線,鼻端不需要,而且計算的成分和能量都比半主動等等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乘波導引的確是飛彈順著母機的標定波束移動,飛彈盡量讓自己順著這條波的中心飛行.這方法的缺點就是標定機得隨時將導引波束維持穩定,SAM還比較常用,拿來搞AAM太累人了,現在主流包含SAM,都被操作較簡單的半主動飛彈或是主動飛彈取代了.

愛國者PAC-2和以前使用的是TVM,俄國的S-300也是類似的導引方式,他們算是一種指揮導引的變化版。

PAC-3與S-300PU/S-400就改為半主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愛國者PAC-2和以前使用的是TVM,俄國的S-300也是類似的導引方式,他們算是一種指揮導引的變化版。

PAC-3與S-300PU/S-400就改為半主動。

不對吧

PAC-2與其他導彈算是TVM與半主動

但我記得PAC-3是慣性導引+主動雷達阿

這在應用上屬於主動雷達飛彈吧

S-400印象中也是玩末端主動雷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對吧

PAC-2與其他導彈算是TVM與半主動

但我記得PAC-3是慣性導引+主動雷達阿

這在應用上屬於主動雷達飛彈吧

S-400印象中也是玩末端主動雷達

PAC-2以前的末端應該都還是TVM,PAC-3的確是主動,記錯了。

S-400有主動和半主動的尋標頭可以選。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