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大學生?


Recommended Posts

這是我打的一篇網誌

網誌原文http://uranus0204.pixnet.net/blog/post/24652426

--------------------------------叫我分隔線-----------------------

在台灣

考上了大學

當上了大學生

然後呢

上了大學

妳是玩四年?

妳是讀書讀四年?

還是有其他的過法?

綜合我通識課教授的說法以及研究所學長姐的經歷

台灣的大學生...很不大學生

當初

為什麼要選高中高職?

高職是技職體系

高中是升學體系

為什麼要這樣分?

對於念書沒有興趣可以走技職,選擇提早就業

對於念書有興趣的就可以讀高中,持續升學

高中是什麼?

高中就是高等教育的前置教育

可是我們卻一窩風的往高中大學跑

現在大家讀大學反而是因為就業需要了

高等教育變的一文不值

進場的大學生紛紛以就業賺錢為第一志願

那我們設立高等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為了幫助學生就業?

那還設立技職教育體系幹什麼

根本本末倒置

加上大學濫設等教育問題

台灣的大學生非常不大學生

有幾個我認為很重要的論點(修飾改編過):

1.)大學生還在搞通勤/回家念書的人還活在高中生的階段。大學是學習獨立的最佳時機,此時不獨立更待何時?

2.)不要被"系籍"侷限,憑什麼A系的學生不能學B系的東西,專業沒有限定資格,肯學就有

3.)成績不要過度在意,有過就好。不求HighPass只求妳有真正學到東西,學到東西才是妳來大學該有的目的

4.)國外學生都是搶著回答問題、急於表現,台灣的學生卻不敢發聲、怕麻煩怕高調不敢問問題。學生沒學到東西教授也沒學到東西,教學是雙向互相的!

5.)發表一個paper就是要等著給人家攻擊、質問、質疑,妳有這個能力為妳自己的paper辯護嗎

6.)台灣的學生遇到學校不合理的地方都不太敢抗爭,不太爭取自己的權利,連批評校方都不太敢。學生都不重視自己的權利那學校要怎麼幫?

7.)理工學校可憐的地方就是缺乏人文相關的領域可以擴展學生的視野

8.)以前學過的東西,當妳實地走一趟妳會發現,原來黃河的水真的是黃的、原來萬里長城為什麼要蓋、什麼是進京、這個地方產煤...當妳實地走一趟,以前學的東西都串連起來了,一輩子也忘不了。雖然有影片影像可以介紹,但是效果遠不如妳實際走一遍。

9.)400公里?當妳去國外長途旅行(特別是臥鋪火車)之後你會覺得,400公里好近啊!花個四個小時就到了。一萬公里都不閒遠了400公里嫌什麼遠?

10.)大學不是只有讀書,多參加活動,擴展自己的視野

11.)台灣的學生缺乏國際視野,卻還不充實自己的國際視野;然後等到這些人長大掌權之後,做出一些缺乏國際視野的政策繼續培養出下一代沒有國際視野的可憐人,這是個惡性循環

12.)當兵是放費時間的一種好方法。當妳研究所念完,計算、研究什麼什麼的能力手感正夯、腦袋最清醒的時候,跑去當兵,恭喜妳,妳以前學到的東西保證忘記一大半。當完兵出來還考什麼碩士博士?腦袋沒東西考個屁?接受高等教育不是為了跑去當那些雜兵用的。妳有專業能力專業知識為什麼不能利用這一點去做一些取代義務役的兵役?菁英不應該是浪費在這種地方的。難怪台灣高等教育下的學生總是有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因為當完兵專業都沒了嘛!

13.)學習不是只有上課一種形式,參加活動、討論、去旅行、去實地感受、去思考......等等這些都是,不要被"上課學習"這個形是給迷惑了

14.)既然妳都已經知道了,然後呢?

說真的,我自己也說不算是真正的大學生

混是當然,AllPass也是有點困難

學到東西?上課沒睡著就阿密陀佛了。

但是我還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彌補台灣大學生的不足。

妳是大學生還是死大學生呢?

各位對於"大學生"這三個字有什麼看法?

還是高中生的學弟妹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只覺得大學讀一讀我就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念高職了

升大學後自律、獨立顯的非常重要

原本讀化學系是為了進修專研更多高中所沒學到的知識

結果現在跟你說的一樣

混,一定的

上課沒睡覺我都要開香檳了

讀了半學期突然覺得自己在浪費生命

所說的自律,也沒律到哪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還好耶~~ 我沒有很墮落, 還是會唸書

課倒是翹了不少(在有把握維持成績的前提下):P

20學分

應該有23堂課

我一個禮拜只去17堂= =

平均一天3.4堂

= =

通識(2堂): 8點爬不起來 我會努力爬起來orz 天氣快熱一點吧= =

哲學邏輯(3): 學期成績作業占100% (很難寫) 就是看文章寫論點and想法

又因為我上課都在發呆(有些老師的課真的很難不發呆..)

我上課的時間都去圖書館寫作業(還是寫得很想死)

微積分(1堂): 生農學院的微積分一個星期只有三堂(其他學院四堂)

代表我比其他正常的班少上兩堂 = =

很多都自己念的(爬不起來,爬得其來還是在教室睡)

有時候念得很想死= = 不過也沒辦法

難怪我這學期感覺課特別少:P

xo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為什麼要選高中高職?

高職是技職體系

高中是升學體系

為什麼要這樣分?

課本上寫企業的好像叫專一化(社會課本的!?)

各自負責各自的那一塊

可以減少成本

對於念書沒有興趣可以走技職,選擇提早就業

對於念書有興趣的就可以讀高中,持續升學

高中是什麼?

據我所知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而且技職體系也改不少

我國中同學他讀電子科

實習課並沒有很多

照樣也要讀課本

1.)大學生還在搞通勤/回家念書的人還活在高中生的階段。大學是學習獨立的最佳時機,此時不獨立更待何時?

我認為父母也是影響的重要因素

另外我住台北市

我也不排除考北科大

理由一是省錢

二是北市的都市機能較習慣(慣性!?無誤!??)

2.)不要被"系籍"侷限,憑什麼A系的學生不能學B系的東西,專業沒有限定資格,肯學就有

GJ+1

不過大部分的公司都會要求有某某證照

其實樓主可以去考考看

4.)國外學生都是搶著回答問題、急於表現,台灣的學生卻不敢發聲、怕麻煩怕高調不敢問問題。學生沒學到東西教授也沒學到東西,教學是雙向互相的!

太過頭也不好

國中補習班有人常回答問題

還順便說這很簡單(整個語氣就是很欠奏)

更OX的是跟老師哈拉時整個對老師極為不尊重= =+

5.)發表一個paper就是要等著給人家攻擊、質問、質疑,妳有這個能力為妳自己的paper辯護嗎

正如這篇嗎XD?

6.)台灣的學生遇到學校不合理的地方都不太敢抗爭,不太爭取自己的權利,連批評校方都不太敢。學生都不重視自己的權利那學校要怎麼幫?

唉...............

永春現在倒是學校搞一堆有的沒的規定

班聯會都哪去了??

7.)理工學校可憐的地方就是缺乏人文相關的領域可以擴展學生的視野

這可以自救

博物館之類

只能說有心找不怕找不到

8.)以前學過的東西,當妳實地走一趟妳會發現,原來黃河的水真的是黃的、原來萬里長城為什麼要蓋、什麼是進京、這個地方產煤...當妳實地走一趟,以前學的東西都串連起來了,一輩子也忘不了。雖然有影片影像可以介紹,但是效果遠不如妳實際走一遍。

黃河水不是黃的嗎XD?

不然名稱是哪來的???

就是流經黃土高原而夾帶許多沙........(課本的...)

如果要做串聯還能聯到窯洞........

然後我又想起某題目的圖片

在屋子上種植物是在哪個地區.............等

萬里長城不就為了阻擋外患(非漢族...)

而秦朝的長城好像只有高到1.5公尺吧(某課本的圖片)

只因為外患擅長騎馬快攻

12.)當兵是放費時間的一種好方法。當妳研究所念完,計算、研究什麼什麼的能力手感正夯、腦袋最清醒的時候,跑去當兵,恭喜妳,妳以前學到的東西保證忘記一大半。當完兵出來還考什麼碩士博士?腦袋沒東西考個屁?接受高等教育不是為了跑去當那些雜兵用的。妳有專業能力專業知識為什麼不能利用這一點去做一些取代義務役的兵役?菁英不應該是浪費在這種地方的。難怪台灣高等教育下的學生總是有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因為當完兵專業都沒了嘛!

聰明人都很會躲

請醫生開假證明正夯.......

另外國家有開替代役.............

其他的有請當過兵的來解析...........(逃)

13.)學習不是只有上課一種形式,參加活動、討論、去旅行、去實地感受、去思考......等等這些都是,不要被"上課學習"這個形是給迷惑了

有錯字.............(逃~~XD)

的確如此

14.)既然妳都已經知道了,然後呢?

努力作我自己

盡力摸清未來

確定走上不後悔的路!!

樓主大哥........

人生不只一件事

而有些事是一個人做不來

力不從心我也沒法度

像是永春的事

我頂多只能在這裡打打嘴砲

那種無力感真的是.............

如果你說要我去找校長理論

我該用什麼身分??

她曾因為跟學務處的校刊指導不合

而讓那校刊沒能出到第60次

之後的新校刊

指導改成校長出生的輔導室

且創刊就是校長的介紹

這種人我怎麼敢跟她談(說不定連理都不理...)

更何況我不善交際且反應慢

但是像現在打文章我可以思考久一點

總不可能要求她跟我用筆戰吧..........

再說我還有基測要準備......

要形容的話就像一顆膿包

碰了會極為麻煩

而且成功率低的令人咋舌

既然在校的學生不在意

我也只能乾瞪眼

不就有句話說

了解你的權利和義務..........

另外我印傳單發傳單為了在學校宣傳深藍

爸直罵我白痴.......

家人眼裡淨是學業,學歷,工作

我反而覺得父母得價值觀最容易影響子女

長輩應該也要一起再教育

總之開心就好

共勉之.........

(話說這篇打好久,刪了又增,增了又刪,文章都斷斷續續的.......Orz)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只覺得大學讀一讀我就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念高職了

升大學後自律、獨立顯的非常重要

原本讀化學系是為了進修專研更多高中所沒學到的知識

結果現在跟你說的一樣

混,一定的

上課沒睡覺我都要開香檳了

讀了半學期突然覺得自己在浪費生命

所說的自律,也沒律到哪裡.....

妳才知道 高職多棒xdxd

反正你爸都讓你讀高職啦 快來 哈哈

不過我上課也都在睡=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不在筆戰~要戰私下找我

讀科大不見得會好大學到哪裡去吧

不否認技職學生學到的技能應當比大學生多

當初選高中職食大家其實都應該明白說

技職體系是學一技之長

高中體系是學術思考

相對的大學跟科大也是

很多人不想填高職都只是高職分數普片很低

我在國中時

學校裡很多地痞流氓讀書不認真

導致進到一些很不好的學校

這一方面也導致學校的名聲不加進而成績不好

並不是說你讀了高職就能改變這一切

一樣的思想到不同的地方依舊是一樣的生存模式

我也不是怎麼認真的學生

很且有時不得不怪這是體系創造出來的結果

很多人會覺得我這句話是屁

若你是大學生

請你回顧

若你是高中生

沒關西

再等一下

大學版有其他大學生的討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