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反應速率V.S.反應傾向的迷思3


Recommended Posts

學校在學Kc時 都會說 Kc值越大 代表反應傾向生成物

於是你的產物會越多

--------------------------------------------分隔

我覺得這句話要建立在一個前提下

正逆反應的級數 不能相差太多(或是根本就一樣呢?)

因為平衡常數Kc=正反應小k / 逆反應小k

所以Kc越大 代表反應向右產物會越多

然而 決定速率的 不只有小k 根據速率定律式 還要乘一串濃度的次方

也就是說 分隔線上的話要成立的話 小k後乘的值不能差太多

所以正逆反應的級數 不能差太多

(這樣想有沒有錯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高中課程很少強調反應速率(動力學)和化學平衡(熱力學)概念上的不同。反應速率雖然容易理解,但它的理論並沒有化學平衡嚴密,也就不太可靠。

只有正、逆反應都是基元反應時,才有辦法得到很好的速率定律,且適用於所有濃度。

對複雜反應來說,不僅反應可能分許多步驟,可能還有一條以上反應途徑,於是速率定律只是實驗求得的經驗公式,僅在特定濃度範圍準確

(通常不適用於平衡態),也就沒有有真正的速率常數。

事實上化學平衡的理論基礎和反應速率一點關係都沒有。它完全是熱力學的概念,和反應焓ΔH一樣僅與初態、末態有關。

於是從反應速率理解或驗證化學平衡可行,但要推導或者反證化學平衡,問題就大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總之 是說反應定律式 屬於反應表現出來的性質、現象 但是不能用現象來做為本身的原理 就像不能說 導線在磁場運動 就是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一樣 不能用現象、狀態、性質 來作為根本原理的解釋 謝謝學長、版友們again~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