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光華六號


Recommended Posts

配備4顆雄二飛彈

可以跟二代艦做搭配

可是速度只有34節(應該,太久沒看),說是"快艇"真是有點令人覺得好笑

匿蹤設計,可是因為艦首的 裝設T-75機砲(沒記錯的話)跟艦身裝設護欄,嚴重造成匿蹤失效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就是國防自主啦...............台灣出品的低雷達可視度技術的整體呈現,不知道有幾位滿意?

相對於要大開雷達的防空艦,匿蹤技術對於飛彈快艇之類的小船重要性更高,畢竟飛彈快艇本身就只是接收射控資料的載台而已。

不過台灣的匿蹤程度光看在艦首砲位擺個人力操砲的機砲就知道了.......要擺機砲也擺遙控機砲好嗎............至於材料、塗料跟紅外線匿蹤的程度大概也不能看好吧...............

真正匿蹤還是要像Visby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wak47568 發表

匿蹤塗料

我想到黑狼計畫- -..

er...........我是想到廬山計畫...........只是上述兩者我都不熟。

熊熊想起美國佬說過的話:形狀才是匿蹤的王道,塗料跟材料不過是邪門歪道。

但是光六的形狀真的有算過嗎?懷疑...........

不管怎樣先把船樓降低、至少換成遙控機砲在加個匿蹤砲盾吧~護欄也像Visby弄成可拆式的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廬山計劃和黑狼計畫其實都是研究同一個東西

只是結果相反

你可以往前20期的全防或尖端找找看(反正我是在我高中時代看到的= =文章)

這兩個計畫的目的都是希望生產出逆蹤塗料使用在戰機和船艦上

廬山一開始利用IDF做試驗 只是成效不彰

最有名的一次

空軍某高層去CCK視察廬山的研發狀況

飛行員當著高層的面 徒手把塗料像撕紙片般的扯下來

說了別拿我們的命開玩笑之類的話

這計畫最後在1991年中止

黑狼計畫,此計劃起步較晚,約從2001年才開始,研究的為介電性匿蹤塗料(盧山為磁性塗料),此計劃的主持人為一位從美國回來的工程科學與應力博士,曾參與美國相關技術研發。他帶回的是介電性吸波塗料,如果研發成功,台灣將會是繼美英後,第三個擁有此技術的國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line 發表

er...........我是想到廬山計畫...........只是上述兩者我都不熟。

熊熊想起美國佬說過的話:形狀才是匿蹤的王道,塗料?............(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這方面的研究

連中共都已經起步很久了

我想到我們的衛星噴嘴=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wak47568 發表

廬山計劃和黑狼計畫其實都是研究同一個東西

只是結果相反

你可以往前20期的全防或尖端找找看(反正我是在我高中時代看到的= =文章)

這兩個計畫的目的都是希望生產出逆蹤塗料使用在戰機和船艦上

廬山一開始利用I.............(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飛行員當著高層的面 徒手把塗料像撕紙片般的扯下來

哇靠=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MP_SSC 發表

話說光六成軍時才只有一艘而已...= =''

可悲啊....

我們的國防預算啊..(遠望...)

成軍...........不清楚最近的新聞(其實應該有一段時間了吧)............學校宿舍實在是讓人無法有多元化的資訊管道...............

不過美國的水面艦在建造的時候,通常會先造一艘,成軍服役後一邊測試評估,改進艦體細部設計,順便發展操作方式戰術之類的,台灣是沒錢還是在偷學美國?嘖嘖.........不知道PAC-3塞進年度預算後斬下了多少武器............

那個高聳的艦身設計,在台灣海峽冬天操作時不知道搖晃的很厲害?要改要改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最初由 line 發表

這就是國防自主啦...............台灣出品的低雷達可視度技術的整體呈現,不知道有幾位滿意?

相對於要大開雷達的防空艦,匿蹤技術對於飛彈快艇之類的小船重要性更高,畢竟飛彈快艇本身就只是接收射控資料的載台而已。

不過台灣的匿蹤程度光看在艦首砲位擺個人力操砲的機砲就知道了.......要擺機砲也擺遙控機砲好嗎............至於材料、塗料跟紅外線匿蹤的程度大概也不能看好吧...............

真正匿蹤還是要像Visby啊............

......遙控砲台嗎?

光六的基砲才20mm耶!要遙控就代表重量會變重,連帶把整艘船的重心、復原性搞得一團亂......

光六未來似乎有換裝雄三的彈性空間??????

撇開其他的不談,中信的光六船殼的匿蹤性看起來似乎比中船的要好多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西村祥志 發表

最初由 line 發表

這就是國防自主啦...............台灣出品的低雷達可視度技術的整體呈現,不知道有幾位滿意?

相對於要大開雷達的防空艦,匿蹤技術對於飛彈快艇之類的小船重要性更高,畢竟飛.............(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看看史瑞克用的那種遙控砲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西村祥志 發表

......遙控砲台嗎?

光六的基砲才20mm耶!要遙控就代表重量會變重,連帶把整艘船的重心、復原性搞得一團亂......

光六未來似乎有換裝雄三的彈性空間

撇開其他的不談,中信的光六船殼的匿蹤性看起來似乎比中船的要好多了!

er.................???

個人認為現在很多遙控機砲不會造成太大的重心變化問題啦............反倒是雄三跟雄二之間的重量差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