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消費券好嗎?


Recommended Posts

新聞是說

日本民眾都拿去存起來

so.....

所以在日本,實施消費券的效果不大!!!

發消費券的目的,並不是只讓人民花那3600

而是要創造更高的效益

例如:店家為了得到那"至少"3600的收入,不得不把4000元的貨品削價賣出

商店會虧嗎???不會

因為他繼續擺著當"存貨"才是最虧的!!!一毛都賺不到

那我們一般大眾消費者,可能會覺得

那是舊的庫存貨了,不值得花3600去買<---只能說你想太多

因為經濟好的時候,廠商也是這樣子賣,貨品賣出,在進新產品....

大環境來講,台灣屬於已開發國家

廠商、人民都有足夠的資本

所以我們把所有的錢都存進銀行,是不必要且不理智的行為

因為廠商不缺錢,不需要擴建廠房

就自然而然不會向銀行借錢

我們要繼續消費,讓錢可以進入廠商的口袋

這樣廠商才有錢可以付薪水給員工,支付稅款給國家

生產更好的新產品給大家!!!

這就是"經濟的循環"

((應該是啦,因為我忘了這個循環叫什麼專有名詞

只記得課堂上,老師是這樣告訴我們

有上過,一些總體經濟學的課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老爸說,

單單存貨消化,不會增加GDP,

要有生產有銷售,才有增加GDP。

這次的消費券,買的都是去年的庫存,

或去年趕消費券才生產的庫存,

對今年GDP沒有幫助。要讓廠商今年庫存換現金後

敢再生產,才有助GDP成長。

另外,根據傅利曼friedman恆常所得理論,大部分

理性人是根據一生預期所得來安排消費,

若對未來所得不預期增加,一次臨時性的所得增加,

不會增加消費行為。

所以這大概是有第二次消費券計畫的原因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老爸說,

單單存貨消化,不會增加GDP,

要有生產有銷售,才有增加GDP。

這次的消費券,買的都是去年的庫存,

或去年趕消費券才生產的庫存,

對今年GDP沒有幫助。要讓廠商今年庫存換現金後

敢再生產,才有助GDP成長。

另外,根據傅利曼friedman恆常所得理論,大部分

理性人是根據一生預期所得來安排消費,

若對未來所得不預期增加,一次臨時性的所得增加,

不會增加消費行為。

所以這大概是有第二次消費券計畫的原因吧?

經濟好壞

不能以短期來衡量啊

在經濟學上,少於三、四年的時間,都稱之為短期!!!

((印象中,GDP屬於過去指標,參考性並不大;應該不用太過care

而且,消費券這個政策值得一試

否則你什麼政策都不做,只是一再降低利息,也是無用

因為經濟活動

越是停滯,無法繼續循環下去

社會面臨動盪不安的戰亂,越是接近~~!!!

二次消費券,有必要評估

而且我剛剛看yahoo上的新聞

寫到是否實行二次消費券,要到9月底後才會再做評估

個人覺得,還是有點太早~~

過個一年後,在進行評估,也不算太晚!!!

另外,有人說這是債留子孫的政策

倒也是想太多

反正經濟好起來,這筆"消費券"債要償還是很快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老爸說,

單單存貨消化,不會增加GDP,

要有生產有銷售,才有增加GDP。

這次的消費券,買的都是去年的庫存,

或去年趕消費券才生產的庫存,

對今年GDP沒有幫助。要讓廠商今年庫存換現金後

敢再生產,才有助GDP成長。

另外,根據傅利曼friedman恆常所得理論,大部分

理性人是根據一生預期所得來安排消費,

若對未來所得不預期增加,一次臨時性的所得增加,

不會增加消費行為。

所以這大概是有第二次消費券計畫的原因吧?

這裡我不懂意思

不管是銷售存貨還是銷售產物

他還是將物品轉換成市場價值啊

所以他還是有創造出價值的

不能因為說你GDP說今年就今年這樣

GDP是指"一段時間"內

不一定要2008或2009

也可以是2005X月~2009X月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目前我看起來效果是很好的

因為真的很多人拿消費券去消費用

商家也有很多配套措施

可惜我不太瞭經濟學(攤手

下學期有沒有人要修經濟學的通識xd

(向Dirty Mosher揮手)

張清溪經濟學原理與實習二歡迎你xdxdxd(下學期都是二一_一狠)

經濟系好像有老師開半年的總經(我衝堂)

你可以去聽聽:)

xo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張清溪經濟學原理與實習二歡迎你xdxdxd(下學期都是二一_一狠)

經濟系好像有老師開半年的總經(我衝堂)

你可以去聽聽:)

xo

張清溪的專長是個經噢,總經......沒修過,不過我不喜歡他的經原。如果要我推薦的話,我覺得吳聰敏很棒!!!(而且課本很有條理,一看就懂)感覺要修到這種老師的課才不會覺得都在念課本。(他某些觀念很不錯,而且人也很好。)

然後經濟系的個總經一般都是一年的吧,半年的應該是開給外系的,也是可以修,只不過如果你不是很認真的人的話可能會消化不良(不過應該不會很難)

我明年要修個經,挑戰天才型的老師,總經正在修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張清溪的專長是個經噢,總經......沒修過,不過我不喜歡他的經原。如果要我推薦的話,我覺得吳聰敏很棒!!!(而且課本很有條理,一看就懂)感覺要修到這種老師的課才不會覺得都在念課本。(他某些觀念很不錯,而且人也很好。)

然後經濟系的個總經一般都是一年的吧,半年的應該是開給外系的,也是可以修,只不過如果你不是很認真的人的話可能會消化不良(不過應該不會很難)

我明年要修個經,挑戰天才型的老師,總經正在修

---------以下離題,現在沒版主:P:P:P---------

噢對啊, 我都自己念xd 有預習後上課都會不小心睡著:P

但是我覺得他的小考題對培養經濟思維滿有幫助的(一些怪題目|||)

實習課超棒(助教神人級)

經濟系神人級教授:

吳聰敏(有開經原) , 朱敬一(有開經甲), 陳添枝(跑去發消費券了xd). 駱明慶(有開經原)

毛慶生/總經

普遍來說(據學長說)經濟系教授授課都很認真=ˇ=

我也好想快點修個總經(茶)

ps-吳聰敏不是跟張清溪一起寫課本||||

xo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裡我不懂意思

不管是銷售存貨還是銷售產物

他還是將物品轉換成市場價值啊

所以他還是有創造出價值的

不能因為說你GDP說今年就今年這樣

GDP是指"一段時間"內

不一定要2008或2009

也可以是2005X月~2009X月

我不很了啦

他說,

gdp(國內生產毛額」,是流量觀念,就是一年內所有最終產出的市場價值。

最終產出保括國內所有產品,勞務,房子,汽車,吃喝穿用的都是。

拿房子來說,蓋好那一年,就算入當年gdp,不管隨後哪一年賣出。

所以2008蓋好得房子,就算是2008 GDP ,等到2009賣出,不再記入2009gdp。

同理,所有產品都是這樣算。

因為去年市況不好,而且上半年原物料上漲,例如石油漲到147,

所以高價庫存產品很多,這也是很多公司害怕會計10號公報原因。

消費券2009/1/18發放,買到都是2008以前庫存,不算2009gdp 。

只算是廠商庫存換現金,要看廠商敢不敢再生產,才算 2009gdp。

但一些店員勞務,算2009gd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不很了啦

他說,

gdp(國內生產毛額」,是流量觀念,就是一年內所有最終產出的市場價值。

最終產出保括國內所有產品,勞務,房子,汽車,吃喝穿用的都是。

拿房子來說,蓋好那一年,就算入當年gdp,不管隨後哪一年賣出。

所以2008蓋好得房子,就算是2008 GDP ,等到2009賣出,不再記入2009gdp。

同理,所有產品都是這樣算。

因為去年市況不好,而且上半年原物料上漲,例如石油漲到147,

所以高價庫存產品很多,這也是很多公司害怕會計10號公報原因。

消費券2009/1/18發放,買到都是2008以前庫存,不算2009gdp 。

只算是廠商庫存換現金,要看廠商敢不敢再生產,才算 2009gdp。

但一些店員勞務,算2009gdp。

GDP是GDP

與會計10號公報無關噢

10號公報

只是對於存貨的評價計算方式做改變

並不會直接影響GDP

另外

GDP是以地區為主

在一段時間中,衡量人力與廠商的產值 ((我不知道這樣敘述是否恰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GDP是GDP

與會計10號公報無關噢

10號公報

只是對於存貨的評價計算方式做改變

並不會直接影響GDP

另外

GDP是以地區為主

在一段時間中,衡量人力與廠商的產值 ((我不知道這樣敘述是否恰當

我老爸說

那是題外話,只是說去年廠商庫存很多,

還沒開賣上就賠了。

GDP衡量有三種面向,結果都一樣才正確。

生產面:全國境內最終產出市場價值

= 農業+工業+服務業,

支出面:就是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所得面:薪資+利息+地租+利潤+折舊+間接稅

所以單說人力與廠商產值會搞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老爸說

那是題外話,只是說去年廠商庫存很多,

還沒開賣上就賠了。

GDP衡量有三種面向,結果都一樣才正確。

生產面:全國境內最終產出市場價值

= 農業+工業+服務業,

支出面:就是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所得面:薪資+利息+地租+利潤+折舊+間接稅

所以單說人力與廠商產值會搞混。

可以請你老爸辦個帳號啊我們來一起討論這樣XDD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下離題,現在沒版主:P:P:P---------

噢對啊, 我都自己念xd 有預習後上課都會不小心睡著:P

但是我覺得他的小考題對培養經濟思維滿有幫助的(一些怪題目|||)

實習課超棒(助教神人級)

經濟系神人級教授:

吳聰敏(有開經原) , 朱敬一(有開經甲), 陳添枝(跑去發消費券了xd). 駱明慶(有開經原)

毛慶生/總經

普遍來說(據學長說)經濟系教授授課都很認真=ˇ=

我也好想快點修個總經(茶)

ps-吳聰敏不是跟張清溪一起寫課本||||

xo

經濟系真的好教授滿多的

我來補充吧

總經:黃貞穎

個經:古慧雯

她們兩個是出了名難的老師唷!!(毛慶生也算吧?)

要挑戰一下嗎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老爸說

那是題外話,只是說去年廠商庫存很多,

還沒開賣上就賠了。

GDP衡量有三種面向,結果都一樣才正確。

生產面:全國境內最終產出市場價值

= 農業+工業+服務業,

支出面:就是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所得面:薪資+利息+地租+利潤+折舊+間接稅

所以單說人力與廠商產值會搞混。

噢~對

我忘了說,GDP的確有區分三種面向

只是,我很簡單的跟大家解釋,就是那樣......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經濟系真的好教授滿多的

我來補充吧

總經:黃貞穎

個經:古慧雯

她們兩個是出了名難的老師唷!!(毛慶生也算吧?)

要挑戰一下嗎XD

我先挑戰完張99再說囧

這學期挑戰失敗= =""

下回再戰:P:P:P

xo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老實說我覺得消費券有可能造成一種道德危機,變成現在政府不停的以發券的方式在刺激,其實效果很小

像是台北市接續的所謂食物券等等,我認為是政治意涵大於經濟效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北市長郝龍斌預計於三月一日針對失業或因無薪假而無收入者發訪五千元的食物券。

北市/發5千元食物券萬份 需要就追加

(2009/01/23 00:15)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繼中央政府發放消費券後,台北市政府也決定要發放食物券,鎖定的對象是因為失業,或是放無薪假而導致經濟陷入困境的家庭,初步預計發放總共1萬份,每份5千元,而且預算無上限,只要有需要,隨時追加。

台北市長郝龍斌指出,透過社會局、勞工局教育局給的一些需要幫助的家庭或個人,「我們透過我們的鄰里長以及一些社會公正人士,一起到對象家裡訪視之後,發現他有實際需要,我們就會發給5千元的食物券」。

台北市預計發放的食物券以家戶為單位,預計發出1萬份,每份5000元的便利商店禮券,可以以85折購買便當、麵包各種食物,但不能買菸酒,也不能換現金;這項措施初步排除已經造冊領取救濟金的中低收入戶,而是鎖定在今年金融海嘯裡突然遭逢變故的家庭。

台北市長郝龍斌說,這個是救急的,「還有就是我們這個事情認定是從寬的,那可是認定中間我們是兩個步驟查核的,食物券目前是準備了1萬份,但如果有需要,我們會再加,而且增加沒有上限」。

所謂認定從寬,就是只要住在台北市的家庭,經過鄰里長與社福機關兩階段訪視核定,就取得領取食物券的資格,發放時間將從3月1日起持續到12月31日食,物券難以救窮,但可先救急。(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朱凱翔、柯俊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漸漸的社會主義了......

既然是幫助貧者

應授予的社會福利應該是直接的福利

用間接的食物券對提升經濟效益不大

說白一點

既然都沒錢了

要如何叫他們將5000塊的價值更加提升成有附加價制的市場價值?

所以我認為第二次發放有點變成說

政治效益大於經濟效益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漸漸的社會主義了......

既然是幫助貧者

應授予的社會福利應該是直接的福利

用間接的食物券對提升經濟效益不大

說白一點

既然都沒錢了

要如何叫他們將5000塊的價值更加提升成有附加價制的市場價值?

所以我認為第二次發放有點變成說

政治效益大於經濟效益了

在下沒唸過經濟學所以對這不了解= =

以下只能提出我的淺見..

我覺得第二次發放

應該要看第一次發放帶來的成效如何

(像是前面說過的引出因不景氣而隱藏的消費)

如果成效夠大代表這是正確的政策

但有可能引發民眾心裡認為"已經花過了,接下來要省一點"這種想法

因此又很難再提高買氣

這時又發放消費券.......反而變成一種類似興奮劑的作用了...

反之如果成效不大的話

這個政策帶來的效益沒有到

則應該從這個地方去思考過程中是否不合宜

為什麼消費券刺激不了民眾買氣等等調查

當然也就沒有第二次發放了

應該想新的方式來刺激買氣

總之我覺得第二次發放會帶來的效果就不大了...

至於這一波刺激買氣的效果如何...

就拭目以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