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如何拍出好看的顏色?(轉載)


Recommended Posts

http://www.wretch.cc/blog/DUpisces/8769053&tpage=1

<攝影理論> 教你如何「拍」出好看的顏色?

我在很多攝影論壇上都看到類似的問題,因此希望能寫篇文提供有相同疑問者參考資源。這篇在攝影家手札的一篇發言,就是非常典型的「顏色問題」:

不知是否小弟技巧拙劣,我發現我實在無法"每次"都拍出色彩細膩,飽和度夠高的作品,看看上面這個網址的日本人拍出來的照片,顏色都有某種程度的統一。我想請問的是,這位攝影者是否每次都用後製處理顏色呢?或是她技巧嫺熟,所以只有偶一為之。我很希望自己能夠拍出這樣的照片,無奈如果不經過後製,看起來十張有九張很"一般"!很掙扎是否一定要後製才可實現,希望各位大大給些意見.....

後製是為了逼出作品的潛力

在講顏色之前,我們先談談這位原問者的最後一句話:「很掙扎是否一定要後製才可實現。」問題是為什麼要在這節骨眼上掙扎?

2003年左右,許多攝影人紛紛從傳統底片奔向數位的懷抱。面對潮流急速轉變,論壇上充斥著「數位修片是作弊」、「修片不是真攝影」等言論。老實說,當時我也是那這樣傻勁的一群,不但排斥數位,更鄙視用數位修片讓相片「譁眾取寵」的行為。但時代會變,我的觀念也從一開始的保守態度,慢慢演變成接納與擁護。從第一次接觸FDI 350、一直到使用D70、D80,我嚐過許多數位的好處,也花了許多時間省思,現在我對「該不該修片」的問題已毫無猶豫。

從操作面來看,所謂「不修片、原汁原味的發表」根本不實際。假設你用的是底片機,那麼「底片的發色與顆粒粗細程度」早就在你選擇底片之初就已經影響了你的作品。如果你進入了「掃描底片」的階段,那麼掃出來的顏色階調又會被你所選擇的掃描機而影響,你的作品已經先被底片選擇影響了一次,又被掃瞄機給影響一次,放相時又要被沖洗機給影響一次;說到底,根本不存在所謂「徹底的原汁原味」。數位時代,各種數位機所拍出來的味道也都不盡相同,每隻鏡頭的色調差異也更容易比較。到了這步田地,再堅持所謂的「不後製」,除了因為「個人喜好」(或因該照片用途不容許後製)之外,就不該再抱有「原汁原味」的幻想。

現在我的作品一定都要修過才發表,(除非原片的效果就是我所想要的效果)原因有:一,大家花時間看你的作品,就有必要打理好作品的門面,否則即是浪費觀者的時間。二,如果作品本身有潛力可以達到我想要的效果,那我就要想盡辦法做到它,而不是按了快門之後就什麼都不管、不去顧掃描品質、不顧相機的曝光或色溫是否理想、它給我什麼我就發表什麼,這像是生了孩子而不去教養。除非你是刻意選擇如此,否則我建議還是學點後製的功夫比較實在。後製也絕不是簡單的事,沒有審美觀的人即使擁有無敵後製兵器,也難以舞出什麼劍法來。另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反後製的人通常都是不太懂後製的人,即少見到有人修片功夫一流,卻又反對修片,這現象也同樣突顯在攝影理論上。

現在關於對於「後製與否」的問題,比較常出現在大學學生社團。有的大學攝影社資訊依然相當封閉,學長自己固執的觀念往往會下傳到新社員身上。假設一個攝影社社員在畢業之後才擁有成熟的攝影觀,那就表示在學校攝影社的血液裡循環的都將是不成熟的攝影觀,除非這個社團網路資訊流通,或有畢業的學長姐回來指導、或經常請專業攝影人士舉辦講座,否則這種執拗的問題(如學攝影要否該從手動相機開始)勢必還會經常困擾著新一代的攝影學習者。

談如何拍出漂亮的顏色 重點在於積極的精神

所謂「漂亮的顏色」,實際上是「你自己認為好看的顏色」,因此這常見的問題要改成「如何使相片達到我滿意的顏色」。既然要使相片達到「你滿意的顏色」,那就表示你得成為「積極的操作者」,莫誤以為可以將一切交給相機代辦。

新踏入攝影領域的人最常有的誤會就是:好的相機拍起來比較好看。等到他花了萬把塊看到數位單眼拍出來的顏色,又免不了要開始納悶:「怎麼跟預期的差那麼多?網路上別人拍的顏色都很漂亮啊?」殊不知數位單眼提供的檔案是以「提供最大後製空間」為前提,而不是設計來讓你「一次到位」的。例如好的相機拍出來比較灰,是因為要讓我們擁有較多的中間調來調整;如果一開始拍出來的檔案反差就很大、顏色就很艷,那就會損失很多細節,萬一你想對相片進行調整,可供操控的細節就會短少了許多。所以相機在設計時,就已經先天的蘊含了「讓使用者有後製空間」這一前提。早期攝影人是用JPG檔拍攝,那時的後製空間還算小,但是隨著使用者對後製空間的需求增大,越來越多相機提供RAW檔的功能,色溫、曝光、各種顏色的頻道都可以隨意調整,目的是讓攝影者更自由的斡旋在各種參數其中、把自己對作品的想法調整出來。

修片是一種化妝(或捏造make-up),既然是化妝,那麼就必須有個「前提」給你當基礎。要拍出更藍的天空,最簡單的前提就是要先有一個「有潛力變更藍的天空」。假如你在陰天拍,天空當然是毫無顏色可言,但只要是大晴天,在鏡頭前套一片偏光鏡、對準與太陽折射角成九十度的天空,稍微轉動一下偏光鏡,任何人都可以拍出蔚藍的穹蒼。

只要在大晴天順光拍,不用偏光鏡天空就很藍。

這是太陽下山之後,趁天空還沒有完全黑的時候,混合著夜景拍,讓天空依然保有細節。

底下我用幾張照片為例,示範對影像控制較「積極」的作法。

這個場景是靜宜大學資訊學院大樓,拍攝時間是下午三點半,太陽仰角約35度,理論上應該可以拍到很藍的天空,但是由於有雲層的關係,天空藍色的變得很淺,我用偏光鏡之後雖然有讓藍色變深,但是由於前面的主體反射光亮不夠,我必須顧及前景、多增加點曝光,但這樣一來就導致後面的天空曝光過度。反過來說,我如果要讓背景的天空暗下去,那連帶前面的主體也會跟著暗下去,視覺效果更差。

因此我在主體的前方架了一盞閃燈,利用閃燈補光去打亮前景,試圖使背景曝光再少一點。以我的NIKON D80為例,相機內建的程式會在閃燈開啟時,將快門自動設定在1/60秒,但是這樣的結果對於背景來說還是曝光太多了,而且前景雖然有比較亮,但是因為前景與背景都一樣亮,反而讓人無法一眼辨識出輪廓來。所以我改用M模式,把快門拉到1/200秒,這下子背景就完全暗下去了,而閃燈讓主體依舊保持在「曝光正常」的狀態。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利用「前製」的功夫辛苦獲得一張「天空顏色變深」的照片,但是有一項東西得靠軟體來解決:彩度。彩度這選項可以在相機裡調整,但是相機提供的模式很粗糙,要細膩的微調當然還是得用影像處理軟體才行。請注意天空的「明度」與其「彩度」無關,曝光不足的「暗」通常會帶點灰,要額外拉彩度才能滿足一般人的視覺趣味。

我針對天空的「藍」,進行了拉高彩度的動作。由於這張照片只是用來示範,而不是以藍天為主題的作品,因此我只是拉高一點點彩度,讓大家看得出區別,並在拉曲線的時候把「高亮度」部份再拉高一點,讓雲層白色之處更亮眼,這樣畫面看起來比較有立體感。

上面這張「龍王颱風出海」,乍看之下是張沒救的照片,但是了解後製的人,就可以從中看到這張照片的「潛力」。

透過上述的例子,只是希望想讓新手朋友瞭解一個精神,即:先給自己培養「對顏色的敏銳度」、灌溉出自己獨特的審美觀,然後積極使用各種手段去「耕耘」、讓畫面呈現自己想要的效果,而不是買了相機之後就通通交給相機去做,並用「原汁原味」的理由來塘塞自己的慵懶與無力。攝影創作者絕對有權力透過不斷的拍攝、實驗,把影像的潛力逼出來。或許唯有當你對作品完全沒有想法時,才會對自己作品的最終效果豪不以為意。

(若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參考價值,歡迎自由轉載。)

討論看看吧,其實這個是一直會有人問的老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