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狀雲的狂熱 10 發表於 January 2,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2, 2009 最近看大家都在聊外國槍,而國造槍就只有那麼幾把如果各位依自己所認為最適合的技術、結構去打造一把完美的台灣槍呢?依台灣的都市地形,我覺得應該做一把犢牛式步槍配合7.62或新的6.5口徑,模組化設計,左右手皆可適用,退彈口位於下方,閉鎖式槍機....請各位提出自己的意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0960031 10 發表於 January 2,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2, 2009 最近看大家都在聊外國槍,而國造槍就只有那麼幾把如果各位依自己所認為最適合的技術、結構去打造一把完美的台灣槍呢?依台灣的都市地形,我覺得應該做一把犢牛式步槍配合7.62或新的6.5口徑,模組化設計,左右手皆可適用,退彈口位於下方,閉鎖式槍機....請各位提出自己的意見首先,"完美"的槍不可能存在。切記軍武世界的一大定律:"有一好沒兩好。"如果P-90一支只要700美元,那國軍就一半配P-90一半配P-90長管,DMR另外處理就好了。可是,P-90一支要好幾千美元,而且降不下來。Bullpop有一大缺憾:彈藥不足。以STANAG彈匣平台而言,65K2、T91等都可以裝C-MAG,但是L-85A2裝C-MAG會很糟糕,右手會完全卡死。我的建議是這樣,用類似AK-47的結構來做,槍機後定系統也要有,槍機拉柄左右都有,一樣往右後方排殼,保險也跟65K2一樣,彈藥跟彈匣種類也維持不變,槍管增厚、增設快拆槍管把手、多樣化的彈匣轉接頭、模組化的多種口徑槍機與槍管。這麼一來是拆解方便不會有"栓"的問題,二來是容易上手新兵一教就會,再來是與共軍交戰的時候,如果後援不及,可以就地更改口徑,使用老共的彈藥。預計可用彈藥:5.56mmNATO、5.45mmSoviet、5.8mmDBP87、7.62mmSoviet這種"XT-98"有幾個不同版本:XT-98管長18吋,厚0.6吋,配STANAG彈匣為主,實心摺疊托,普通班兵用。XT-98K1管長12吋,厚0.6吋,配STANAG彈匣為主,實心摺疊托,當卡賓槍用。XT-98K2管長22吋,厚1.0吋,配C-MAG為主,有雙腳架,實心摺疊托,當班支援機槍用。另外,XT-99則是結構類似,但使用7.62X51彈藥,當作DMR,管長22吋,厚1.5吋,實心摺疊托,托長、托高等皆可調整。XT-98系列裝戰術滑軌,也有可歸零的機械瞄具可以選擇。XT-99也加裝戰術滑軌,並有緊急機械瞄具。全系列使用螺旋三叉型防火帽,可以隨時拆裝滅音管。以上個人小建議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死U條人 10 發表於 January 3,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3, 2009 首先,"完美"的槍不可能存在。切記軍武世界的一大定律:"有一好沒兩好。"如果P-90一支只要700美元,那國軍就一半配P-90一半配P-90長管,DMR另外處理就好了。可是,P-90一支要好幾千美元,而且降不下來。Bullpop有一大缺憾:彈藥不足。以STANAG彈匣平台而言,65K2、T91等都可以裝C-MAG,但是L-85A2裝C-MAG會很糟糕,右手會完全卡死。我的建議是這樣,用類似AK-47的結構來做,槍機後定系統也要有,槍機拉柄左右都有,一樣往右後方排殼,保險也跟65K2一樣,彈藥跟彈匣種類也維持不變,槍管增厚、增設快拆槍管把手、多樣化的彈匣轉接頭、模組化的多種口徑槍機與槍管。這麼一來是拆解方便不會有"栓"的問題,二來是容易上手新兵一教就會,再來是與共軍交戰的時候,如果後援不及,可以就地更改口徑,使用老共的彈藥。預計可用彈藥:5.56mmNATO、5.45mmSoviet、5.8mmDBP87、7.62mmSoviet這種"XT-98"有幾個不同版本:XT-98管長18吋,厚0.6吋,配STANAG彈匣為主,實心摺疊托,普通班兵用。XT-98K1管長12吋,厚0.6吋,配STANAG彈匣為主,實心摺疊托,當卡賓槍用。XT-98K2管長22吋,厚1.0吋,配C-MAG為主,有雙腳架,實心摺疊托,當班支援機槍用。另外,XT-99則是結構類似,但使用7.62X51彈藥,當作DMR,管長22吋,厚1.5吋,實心摺疊托,托長、托高等皆可調整。XT-98系列裝戰術滑軌,也有可歸零的機械瞄具可以選擇。XT-99也加裝戰術滑軌,並有緊急機械瞄具。全系列使用螺旋三叉型防火帽,可以隨時拆裝滅音管。以上個人小建議XD我這個大外行請問一下,這支新槍的設計有沒有考量到安裝榴彈發射器後重心偏移的問題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0960031 10 發表於 January 3,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3, 2009 我這個大外行請問一下,這支新槍的設計有沒有考量到安裝榴彈發射器後重心偏移的問題呢?沒有,因為我的XT-98計畫並不考慮榴彈發射器。榴彈發射器用6發滾筒式的,一班兩支。另外,這種問題其實挺內行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olita Of CKMC 10 發表於 January 4,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4, 2009 首先,"完美"的槍不可能存在。切記軍武世界的一大定律:"有一好沒兩好。"如果P-90一支只要700美元,那國軍就一半配P-90一半配P-90長管,DMR另外處理就好了。可是,P-90一支要好幾千美元,而且降不下來。Bullpop有一大缺憾:彈藥不足。以STANAG彈匣平台而言,65K2、T91等都可以裝C-MAG,但是L-85A2裝C-MAG會很糟糕,右手會完全卡死。我的建議是這樣,用類似AK-47的結構來做,槍機後定系統也要有,槍機拉柄左右都有,一樣往右後方排殼,保險也跟65K2一樣,彈藥跟彈匣種類也維持不變,槍管增厚、增設快拆槍管把手、多樣化的彈匣轉接頭、模組化的多種口徑槍機與槍管。這麼一來是拆解方便不會有"栓"的問題,二來是容易上手新兵一教就會,再來是與共軍交戰的時候,如果後援不及,可以就地更改口徑,使用老共的彈藥。預計可用彈藥:5.56mmNATO、5.45mmSoviet、5.8mmDBP87、7.62mmSoviet這種"XT-98"有幾個不同版本:XT-98管長18吋,厚0.6吋,配STANAG彈匣為主,實心摺疊托,普通班兵用。XT-98K1管長12吋,厚0.6吋,配STANAG彈匣為主,實心摺疊托,當卡賓槍用。XT-98K2管長22吋,厚1.0吋,配C-MAG為主,有雙腳架,實心摺疊托,當班支援機槍用。另外,XT-99則是結構類似,但使用7.62X51彈藥,當作DMR,管長22吋,厚1.5吋,實心摺疊托,托長、托高等皆可調整。XT-98系列裝戰術滑軌,也有可歸零的機械瞄具可以選擇。XT-99也加裝戰術滑軌,並有緊急機械瞄具。全系列使用螺旋三叉型防火帽,可以隨時拆裝滅音管。以上個人小建議XD1.5吋粗的槍管真的太粗了,那正好是某些.50BMG步槍的槍管厚度,以這樣的厚度來打小口徑子彈不恰當...我個人是認為把T65/T91家族槍管全部改成H-Bar(M16A2的粗度) 且增加10吋管以及9吋的9mm內建滅音模組槍管,外加把槍托設計換成類似LMT海豹托的設計,就足以成為優秀的突擊步槍了(其他口徑的模組暫時不考慮,因為能拾獲敵人的子彈之處必有敵人的槍械;AK系列還怕學不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蕈狀雲的狂熱 10 發表於 January 7, 2009 作者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7, 2009 可是我還是覺得5.56貫穿力不足,也易受風切影響又根據山林中有樹的影響,7.62較佳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olita Of CKMC 10 發表於 January 7,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7, 2009 可是我還是覺得5.56貫穿力不足,也易受風切影響又根據山林中有樹的影響,7.62較佳吧從彈道學的角度而言,採用6.5Grendel是較佳的選擇從經濟學而言,5.56延續採用會比較划的來 風切影響的問題對5.56其實不是很大;現在的5.56比當年還重,且實戰經驗證明5.56的有效射程是300m左右,再遠些對人的殺傷力就會變的很低(初速過低,人體內不側滾)7.62X51後座力過大,不適合一般部隊的突擊步槍採用7.62X39子彈準確度不如5.56;且初速較低 彈道比較彎曲,後座力也較大就以上的觀點而言,5.56沿用會是比較可行的方案(絕對不代表是最好的方案)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西村祥志 10 發表於 January 7,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7, 2009 6.8呢?最近好像被炒得挺熱的;我個人是覺得7.62的速射能力不足=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olita Of CKMC 10 發表於 January 8,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8, 2009 6.8呢?最近好像被炒得挺熱的;我個人是覺得7.62的速射能力不足= =6.8 SPC 這個子彈其實就只是把5.56X45和7.62X39 取個平均值民用市場的反映沒有預期,且準確度比5.56X45稍低...雖然打的比較痛價格則是比5.56X45貴因為子彈形狀有變,彈夾設計也改變,有些廠商做的會有上彈不順的問題(最近一集的Gun Test的實驗結果)總體而言,6.8SPC並不是很吸引人(尤其是跟差不多價格的6.5Grendel比起來-6.5Grendel廠商宣稱在1000碼外時彈道比7.62X51優秀,且只有1/2的後座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風魔 10 發表於 January 9,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9, 2009 換新彈藥可能性不大,我國情況不允許,換了後勤系統要全部換掉,沒那個財力,而彈種的選擇也很複雜,沒有完美的彈種,要選擇適合的彈種很難貼個自己寫的文:手槍與衝鋒槍方面是205廠還不太熟稔的部份,一般部隊多配發步槍,手槍與衝鋒槍在軍中多配發於軍官與特種部隊,而手槍與衝鋒槍最大的需求市場是-警察,故此我認為手槍與衝鋒槍應朝向特戰化(新彈種、模組化、耐用、適應各種環境)、警械化這兩個方向去發展,但就特戰衝鋒槍而言,與短管突擊步槍越來越模糊,相較之下短管突擊步槍擁有更好的穩定性及穿透力,而且與一般步槍共用子彈,減輕後勤的壓力,由此可知,短管突擊步槍取代軍用SMG是未來的趨勢。 國內警方急欲汰換7萬把警用手槍,雖警政署於3年前已提出採購案,汰換招標過程並不順遂,國造手槍挾帶高品質低價格的優勢,且原廠即在國內,若產品有損壞即可馬上反應,有就近原廠技術支援,本是應該優先採購國造槍械。但由於上次T-75手槍投標測試時發生照門試射時受震動而掉落的憾事,導致警方對國造手槍信心大失。後有開發出T-75K1手槍,雖性能不錯,但設計稍嫌老舊,難以打入現代市場。望205廠開發新式手槍供警方、調查局、國安局及憲兵單位使用,可參考Glock、H&K P-30和SIG SP2022等新世代通用手槍的設計概念,與開發9x19mm的高威力彈種,以堅固耐用、保養容易與高擴充性與精準度為設計要旨,競標一般警員及地方性的霹靂小組,不論能於這次打入警用市場或是下次,甚至是國外市場,挽回警方對205廠的形象,對205廠來說都是極大的收穫。另外,205廠也可以T-91戰鬥步槍搭配402廠生產之光學瞄具,爭取換裝個地方警局的T65K2和M16A2,而換裝mini UZI亦是值得觀察,相信205廠在警方市場能有不錯的成績。 霰彈槍無論在軍警都鮮少使用,故我認為霰彈槍可發展如榴彈發射筒一樣附掛於步槍下,這是一種近戰的步槍系統,但這樣相對地增加槍枝的重量與體積,影響反應速度,這對近戰而言是一個不小的傷害,而在使用率不高的情形下,是否發展還有待商榷,若純發展霰彈槍則無發展之必要,需求過低,無法分擔成本,只會造成價格居高不下。 而步槍現今的首要之務就是將部隊換發T-91之後所發現的問題,加以改正,持續改良T-91戰鬥步槍。 希望205廠能夠再發展標準型的T-91步槍(20吋,固定托),雖然標準型步槍攜帶上較不方便,但長槍管較短管擁有較高的有效射程與射擊穩定性,畢竟戰場上不只有短距離的接戰,就連在城市中也有中長程的接戰需求,因為樓高也會拉長接戰距離,故此標準型步槍還是其必要性。 另外在軍方,還有部分部隊使用衝鋒槍,例如航特部、陸戰隊或強調室內作戰的特勤隊,在其作戰需求下需要較輕巧的武器,但在面對著有基本防護裝備的敵人時,9mm衝鋒槍殺傷力就顯不足,在戰場上不能及時擊殺敵人,可能為自己帶來致命危險。而不少國家便使用超短管型的步槍,且多使用折疊槍托以大幅縮小槍身尺寸,雖然短槍管相對影響射擊穩定性與射程,但在取代9mm衝鋒槍的前提下,超短管步槍在射程與殺傷力上已大幅超越衝鋒槍了,而在國際上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SIG 552、AKS-74U、HK 53等。而我國長期使用65步槍的槍機系統,覆進簧部須容於槍托部,造成65系列至今尚無摺疊槍托之構型,而我國早期試製過AR-18,於XT-86時也試製過摺疊槍托構型,AR-18亦是一個成功的設計,現今英國的L85、日本89式、H&K G-36都使用類似AR-18的設計。至今205廠製槍技術更加精進,利用AR-18的概念設計出超短管步槍應非難事。 使用重槍管的槍枝,較能抵抗射擊時高熱造成槍管的形變量,這樣可以提高命中率與槍管散熱能力,M-16A2以後步槍幾乎都使用重管,希望未來國造槍管可以換成重管。 較輕的彈頭在飛行過程中,較易受到風阻的影響而減速,較重的彈頭則較能夠保存動能。在同樣的彈藥規格以及步槍下,較輕的彈頭有較高的初速,重彈頭的初速則較低。因此彈重的選擇是由預定射程的終端速度來決定。較輕的彈頭也較容易受到橫風影響而飄移。而國造子彈使用腐蝕性底火,射擊時易產生較多有害的煙霧,希望205、203廠在製程能改進。而據研究發現,現有5.56子彈在中長距離實威力衰減很快,國際上多使用重彈頭來解決,希望205廠也能考慮。 城市作戰雖是近距短兵相接為多,但都會高樓建築反倒會拉開視界與增加中長距的的射程需求,在野外更是這樣,光學瞄準鏡輔助更顯重要。希望205廠與402廠合作,將光學瞄具列為標準裝備,而現今T-91之軌道與國外市場現貨不合,不能直上現貨,也是需要檢討的地方。 自國造T-93狙擊槍於2007台北航展公開以來,尤其是其最佳測試成績達到800m 0.3M OA,廣受各界討論。另海軍陸戰隊採購205廠生產之T-93狙擊槍與TC-94狙擊彈,也恭喜205廠獲得如此佳績,藉此也表示國造狙擊槍的品質無慮。另外不知國造的TC-94狙擊彈是仿M-118還是M-118LR,是否需要考慮發展M-118LR之需要審慎考慮一番。 而雖有不少人批評T-93號稱國造,但其大部分槍身組件皆為舶來品,殊不知狙擊槍製造精密程度其高,世界上能製造廠商屈指可數,而能自行設計及精確的組裝出一把狙擊槍,又能發揮其最大精度,亦是一件難度相當的工程。在國內市場有限,外銷不易的情況下,自行研發狙擊槍枝各部零件,實在不敷成本效益。能設計組裝出一把不錯的狙擊槍已是難得。 但此並不代表T-93已是一把完美的狙擊槍,在狙擊任務中,隱密性相當重要,而此時若狙擊槍本身擊發時,產生過大的聲響或火光,極易暴露狙擊手的行蹤。而下一階段T-93的改良除改善T-93服役後發現的缺失外、應著重在減音管的研發工作。 另外,國軍未完善規劃班級特等射手(Marksman)與狙擊小組之觀測手使用之槍械。雖無軍方政策的支持,但可以考慮向軍備局202廠一般,自費發展國造 155mm輪型自走砲車,也算自行引進國外概念的一種做法,而受軍事界所肯定,205廠可以作為參考。 班級特等射手跟隨步兵班一起行動,首重是彈藥通用,故應使用5.56x 45m m的彈藥。可以參考美國SAM-R的設計概念,SAM-R由M -16A 4改裝而來,更換不銹鋼的競賽用槍管、摺疊式準心、全通式戰術滑軌、低磅數扳機組、半浮動槍管設計,加裝狙擊鏡和腳架。而205廠由T-65至T-91已經累積30餘年的T65設計與生產能量,以T-91的製程設計出20吋槍管之特等射手步槍,應該沒有問題,相關設計如SAM-R方案,另外既是精準射擊,僅需保留半自動射擊模式即可。 觀測手最為狙擊手的副手,必要時需協助狙擊手完成任務,因此需搭配一把有能力擔負中距離以上狙擊任務的步槍,而7.62x 51m m子彈不論在射程、威力、穩定性上都高於5.56x 45m m子彈,相對於手栓式的狙擊槍,半自動狙擊可以在極短時間內不離目標的狀態下補上第二槍,而這種在美國稱作DMR的半自動狙擊槍,也適合供特種部隊特等射手使用。而205廠初期可以考慮挑選狀態較佳封存中的M-14步槍加以改造作為半自動狙擊槍;另外後期亦可由上述的班級特等射手步槍改造而成類似美國M-110半自動狙擊槍。 研發固然辛苦,製造的品管也要監控,服役後的品管監控更是重要,不定期抽測部隊用槍是需要的。而現今部隊在裝備的保養上並不用心,因部分單位用槍的陋習與兵員保養不當,導致槍械損傷,造成非技術性的射擊失準,或結構破壞。希望205廠未來交槍的時候,將保養教學光碟、隨身手冊(遺失免罰)、CLP保養用油等列為標準配備,並附贈M16膛炸照片,以警惕士兵好好保養自己的槍枝。 仿製不是唯一的路,205廠未來應多參考各國的設計再加入本國的改良,打造適合本國的槍械,打造精密槍枝或特戰槍枝是需要非常大的經費及時間,國軍是否有時間去等待?是否有能力去支持?國外的槍支單價並不高,但看國軍是否有國防自主的決心。雖然205廠在槍身塑材、鋼鍛……等方面不如H&K、FN、SIG……等世界大廠,但國造優良槍械應可以期待,也期待205廠多開拓國內特戰、警用與外銷市場(需修法),增加收入以支應未來的研發案。而國外許多開發中國家正需要便宜又有一定品質的槍枝,而我國正可滿足其要求,又可依其使用經驗,已發先並改良國造槍枝的缺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死U條人 10 發表於 January 10,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10, 2009 沒有,因為我的XT-98計畫並不考慮榴彈發射器。榴彈發射器用6發滾筒式的,一班兩支。是這樣啊,那請順便說出您的新型步兵班編制吧!以T-91的製程設計出20吋槍管之特等射手步槍喔喔喔!這時候就可以唱「我有兩支槍,長短不一樣,長的打共匪,短的打**」(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逆 孤寂 10 發表於 January 12, 2009 檢舉 Share 發表於 January 12, 2009 以彈藥統一來看對岸近年的NATO用量越來越大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