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Posts

不會啦@@

古時候根本沒有這種詩體。況且平仄不對,對偶不成。

只是我很討厭平仄的規定,古時候的人實在太苛板的。

這樣會限制自己詩的內涵,就如駢體文一般,平仄相對;多用典故,講求藻飾。

但有時候內涵不高,而著重於文字的修飾,只能稱之為"奇文瑰句"。

那種是令我最歧視的了。八股文也差不多,有只會說四書五經的好話,沒內涵,可見那些當官的人都是只會拍馬屁。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呸,翻譯錯誤還硬解釋成對,朱熹,康有為也是一堆XXX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