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軍用腳踏車 - 「傘兵」


Recommended Posts

1940年,日本為了錫、橡膠、和石油等重要戰略資源,決定擴大戰場,發動東南亞戰爭。日軍的戰略重點是奪取英屬馬來半島和號稱「東方直布羅陀」的堡壘城市--新加坡。 1941年初,長年在中國作戰的日軍軍官遷政信上校(註一)奉命在台灣研究叢林戰。遷政信瞭解堡壘般的新加坡是不宜從海上正面進攻的,只能從半島北邊泰國附近登陸,然後向南進攻。這對遷政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日軍習慣寒冷的天氣,從來沒有在熱帶叢林裡作戰的經驗。馬來半島的聯軍防守部隊有13萬人,其中英軍佔一半。雖然日本陸軍部撥五個師團(註二,十萬人)給負責進攻的主將山下奉文,但是山下奉文知道這個漫長的補給線只能供應3個師團的軍需,所以他只能用六萬軍隊,並且要速戰速決。經過仔細研判後,遷政信建議山下奉文大量使用腳踏車作為部隊快速行動的交通工具。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軍在泰馬交界處登陸,迅速突破英軍防線。1942年1月7日,吉隆坡失手。1月30日,日軍抵達馬來半島的南端,隔短短的海峽南望新加坡。日軍在54天內,前進了幾乎一千公里。新加坡已垂手可得。2月15日,新加坡城破,英軍投降。

日軍出兵的前一年,德國軍事將領曾經對山下奉文說攻佔新加坡需要五個師團的軍力和18個月的時間,但是日軍只用了三個師團和兩個月零一個星期就完成了任務。這場戰爭,日本的祕密武器就是腳踏車 。腳踏車給了日軍速度和機動力在熱帶叢林中快速南進,把聯軍打得措手不及。對英國人而言,新加坡落入日本之手是二次大戰最黑暗的日子。邱吉爾說:「新加坡的淪陷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也是英國簽下的最大的投降之約」(註三)。

富強如美國也沒有小看了腳踏車部隊。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在軍隊裡大量使用腳踏車,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國防部訂購了一萬七千輛腳踏車,第二次世界大戰增加到六萬輛。腳踏車大量使用在傘兵、傳達兵、和空軍基地。

美國是個講求科技的國家,她為戰爭,特別是為傘兵,設計了一種高科技、有24個變速、可以摺疊、又可以空投的山地腳踏車(mountain bike),取名就叫「傘兵」(Paratrooper)(圖1)。「傘兵」重29磅,車身是堅固的鋁製骨架。士兵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以在30秒內把「傘兵」摺疊起來或是展開,摺疊後的「傘兵」只有3英呎長、3英呎寬、1英呎厚(圖2),可以隨便丟在卡車的角落裡,或是綁在坦克身上。

「傘兵」比其他可摺疊的腳踏車都好用,因為它有標準的直徑26英吋的輪子。「傘兵」非常堅固,因為它摺疊的部分不包括車身主要支架。陸戰隊測試過,它至少可以載重350磅,經得起惡劣環境的使用(圖3)。

註一:

遷政信上校(Colonel Masanobu Tsuji, 1902 - 1968?)是一個非常凶狠和殘忍的日本軍官。當然我們不能否認他在軍事上有非常傑出的才能。他的英文名字是確實的,但是我不太確定他的漢字姓名,因為我不通日文。

遷政信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這場戰役中有決定性的影響力,這是一場非常著名的戰鬥。戰後,遷政信把他的軍旅生涯寫了一本非常暢銷的書,名叫「潛行三千里」。

遷政信的一生殺人無數,尤其對待俘虜和平民非常凶殘。他最惡劣的事蹟是在緬甸和其他幾名日本軍官吃了一名俘虜的肝,這名俘虜是一位英國飛行員。

戰爭結束後,遷政信逃過了軍事法庭的審判,據說是麥克阿瑟將軍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應該叫「辻政信」那個姓目前中文字沒有

馬來進軍 大概是日本陸軍少有(甚至絕無僅有的)

應用快速打擊跟正確的進兵方式 攻下要塞化的新加坡

但會用腳踏車軍卡等機動車輛短缺 不然腳踏車絕不會是首選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應該叫「辻政信」那個姓目前中文字沒有

馬來進軍 大概是日本陸軍少有(甚至絕無僅有的)

應用快速打擊跟正確的進兵方式 攻下要塞化的新加坡

但會用腳踏車軍卡等機動車輛短缺 不然腳踏車絕不會是首選

原本計畫是用摩托化部隊,但是運輸船的數量沒法把足夠的卡車送到...

後來就改用腳踏車了(還有許多是用11路公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