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在屏東的新加坡軍隊???


Recommended Posts

先更正一下是星光部隊不是新光部隊

叫星光部隊的原因是因為這項計畫的代號為星光計畫

新加坡的部隊在我國進行訓練已經超過三十個年頭了

因為新加坡腹地很小

沒什麼地方可供訓練

而我國不但訓練設施豐富且制度也不錯(雖然國內沒在執行)

所以就像我方尋求支援

我方當然是欣然同意

這樣用就從七零年代做到現在

雖說我國和新加坡已於1991年斷交

但是除了名義上的交流消失

實質上的交流不曾停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s_pooe 發表

在屏東的新加坡軍隊??? 他們是稱"新光部隊",我對他們很好奇耶!為什麼他們可以來台灣啊??台灣政府為什麼同意他們來??聽說他們很低調!我是之前看新聞看到的!有人知道可以說說嗎?

奇怪

女生也會對軍事有興趣

真是少見

上次是景美

這次是北一

不錯不錯

要不要朝軍界發展

= =||||||| xd

(說笑的拉)

星光部隊是我們對新加坡部隊的稱呼,星光部隊的成員皆為志願役,訓練的場地不僅是台灣,還有其他國家,其因在於新加坡腹地太小,無法從事訓練!其部隊的主要用意,在於嚇敵!因為部隊人數不多,所以用精良的裝備及完整的訓練彌補!跟台灣談的部分,大都是租借場地,或訓練方式等,其中最為仰賴的大概是台灣的裝甲戰術!曾多次與裝甲指揮部指揮官多次會談!因為台灣的防守策略及地形與新加波類似!!

(題外話,在網路上看到的)

星光部隊會來台灣是因為新加坡沒有山坡地~他們來台灣受訓內容都在衝山頭、打師對抗還有跳傘~他們的成員不全都是自願役!!新加坡人也很摳~他們外膳到餐廳~都沒在請駕駛的~讓我們在車上等=.=在他們的營餐廳要借餐具或是打便當都會你吆~甚至不給打便當~有幾次在用餐時間要出差~去打便當都要請排長一起去才给打..對於支援星光支援的很不爽~_~ 剛支援回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普姓 發表

=口=!

真的嗎!

是哪一位軍官呢?

有他的經歷介紹嗎??

傅純顯

空軍官校34期

1973年擔任449聯隊少校中隊長

在那年

台灣與新加坡敲定了聯星計劃

協助新加坡訓練以及建立空軍

當時第一批的四個人當中有

劉書文(曾任國防部情報次長)

傅純顯

三十七期的蔡發義

四十期的丁任(曾為瑞聯航空副總經理) 。

該年九月前往美國接受A4天鷹機的訓練

回到新加坡後成立新加坡第一個A4中隊:142中隊 由劉文書擔任中隊長

1974年新加坡國慶時,我國飛行員參加了星國國慶大典,以及空軍空中校閱。八月九日當天,就由A-4擔任空中分列式的領隊,整個參加分列式的共有一百多架飛機,其中僅有五架A-4參加,而總領隊就是傅純顯,副領隊是蔡發義。

1974年底,星國國防部次長找傅純顯去談話,同時說:「傅,你看我們何時可以成立第二個中隊?」他便說,「太晚了,早就可以成立了」,次長此時就說「那你來負責成立吧」。這是在一個會議中的談話,也就是這樣傅純顯就成為新加坡空軍第二中隊的中隊長。後來次長正式的找了大家,發佈這個人事命令,也就是發佈他擔任第二中隊(143中隊) 中隊長。

1975年的2月,新加坡空軍正式成立A-4第二中隊,當時令台灣飛行員很驕傲的就是說,當年10月還參加了美國和新加坡的共同演習,成果相當令人滿意,這次的任務結束後就返回台灣了。總計在這段時間內,傅純顯飛行A-4已超過五百多個小時。

傅純顯回國後不久,1976年11月即接到通知要退役了。而在此之前,軍方的人就有個觀念,認為去新加坡的人是「去賺大錢」的,有沒有晉升軍階都沒有關係,也因此去新加坡的幾位飛行員,晉升都被耽誤了。

軍方後來接受傅純顯的建議,不再派現職、現役的飛行員前往,但改以飛行員辦理退伍後前往的彈性作法代替。

首先,空軍有一位劉景泉少將應邀擔任新加坡的首任空軍司令,劉景泉原先是我方空軍四聯隊聯隊長,而他又是馬來西亞怡保華僑人士,退伍之後到了新加坡擔任空軍司令。

在此同時,我國國防部也同意由海軍上校邱永安,以退伍身份新加坡擔任星國首任海軍司令,邱永安原為新加坡華僑,年輕時返國參加軍事訓練,並績功昇為上校,他在回到新加坡後,即著手建立新加坡海軍建設。

而傅純顯則是在1976年11月底辦理退伍後,再一次踏上新加坡空軍之路,這一次以退伍身份同去的,尚有蔡發義、周述森等人。

第二次到新加坡服務,傅純顯是從新加坡空軍作戰署作戰組組長幹起,沒多久到1977年年初就昇為作戰署署長,1979年則奉命成立空軍計劃署,由於劉景泉已經卸職,他也同時兼任代理空軍司令職務一段時間,並且參與重新檢討規劃新加坡的建軍與國防戰略,並對於新加坡的假想敵作敵情評估。

這段時間,我國空軍官校人員林文禮率團至新加坡訪問,後來美軍太平洋司令亦來星國訪問,新加坡購買空中預警機的提議,便是在此時向美方提出的。

傅純顯在計劃署內的主要工作,就是評估新加坡建軍需要購買那些武器裝備,需要多少數量。

另外新加坡獲得A-4飛機的時後,機上雖然可以配掛響尾蛇飛彈及各式火箭,但美國方面僅同意在飛機上架設機槍而已,其他的相關先進武器裝備一項都沒有。全新加坡當時總共僅有兩千多枚英國的老式炸彈。

外界曾戲稱新加坡的空軍僅是一個「飛行俱樂部」而已,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為此,新加坡從1979年的下半年開始全面檢討添購設備,強化國防。

傅純顯也說,他從接任新加坡空軍計劃署署長開始,便花了「幾個Billion」的預算來購買新的機種及武器系統,包括有F-5型軍機,後來還買了E-2C空中預警機以及F-16戰鬥機等等,以增加新加坡的威嚇、壓制、快速打擊力量。

1980年傅純顯離開計劃署署長職務,轉任新加坡樟宜基地司令,後來也歷任其他基地司令官,最後則轉任新加坡國防部督察室主任直到退休,總計他在退休回到國內之前,傅純顯擔任新加坡軍職長達十五年,堪稱我國軍官「前進新加坡」最久的一位。

傅純顯說:「當時他奉命街掌樟宜基地的主要原因,在於原先樟宜機場是軍用基地,但新加坡政府決定要將樟宜機場轉化為民航機場,派他去的用意就是要借重他的經驗,讓樟宜機場順利轉換民航。」

原文轉貼自http://taiwantp.com/cgi/TWforum.pl?board_id=6&type=show_post&post=455

原文刊登於1998年自由時報

記者 羅添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最初由 wak47568 發表

傅純顯

空軍官校34期

1973年擔任449聯隊少校中隊長

在那年

台灣與新加坡敲定了聯星計劃

協助新加坡.............(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哦哦,好詳盡的資料.

非常感謝!

小小島國,在建軍上也是不遺餘力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9 months later...

湖口542旅,前陸軍裝甲第一師,裝甲兵事變後改編陸軍獨立第42、51裝甲旅,現為陸軍裝甲542旅,戰車只有裝備CM-11三個營......

星光部隊的主要戰力也是裝甲部隊,據在下所知,駐紮於湖口第一營區。

附帶一題:裝一師時代有一個主力戰車團,共四個營,裝備M-4、M-41等;裝甲兵事變後改編為裝甲獨立第42旅與裝甲獨立第51旅,兩個旅各有兩個主力戰車營,一個營裝備M-41另一個營裝備M-48A2,其中獨立第42旅在第一、第二營區,獨立第51旅在第三、第四營區;在陸軍精實案後將兩個獨立裝甲旅合併為一個裝甲強化旅,編列三個戰車營,全部裝備CM-11。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在湖口、斗六、恆春都有,但主要戰力都在湖口,部分砲兵在斗六,恆春的三軍聯訓基地只有少數部隊長駐;

星光部隊為極機密的部隊,大量部署在曝光率過高的恆春似乎不太適合,湖口相對隱密很多,後山又大,去年才第一次開放民眾參觀,但也只開放第三營區,與星光部隊駐紮的第一營區相隔甚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year later...
傅純顯

空軍官校34期

1973年擔任449聯隊少校中隊長

在那年

台灣與新加坡敲定了聯星計劃

協助新加坡訓練以及建立空軍

當時第一批的四個人當中有

劉書文(曾任國防部情報次長)

傅純顯

三十七期的蔡發義

四十期的丁任(曾為瑞聯航空副總經理) 。

該年九月前往美國接受A4天鷹機的訓練

回到新加坡後成立新加坡第一個A4中隊:142中隊 由劉文書擔任中隊長

1974年新加坡國慶時,我國飛行員參加了星國國慶大典,以及空軍空中校閱。八月九日當天,就由A-4擔任空中分列式的領隊,整個參加分列式的共有一百多架飛機,其中僅有五架A-4參加,而總領隊就是傅純顯,副領隊是蔡發義。

1974年底,星國國防部次長找傅純顯去談話,同時說:「傅,你看我們何時可以成立第二個中隊?」他便說,「太晚了,早就可以成立了」,次長此時就說「那你來負責成立吧」。這是在一個會議中的談話,也就是這樣傅純顯就成為新加坡空軍第二中隊的中隊長。後來次長正式的找了大家,發佈這個人事命令,也就是發佈他擔任第二中隊(143中隊) 中隊長。

1975年的2月,新加坡空軍正式成立A-4第二中隊,當時令台灣飛行員很驕傲的就是說,當年10月還參加了美國和新加坡的共同演習,成果相當令人滿意,這次的任務結束後就返回台灣了。總計在這段時間內,傅純顯飛行A-4已超過五百多個小時。

傅純顯回國後不久,1976年11月即接到通知要退役了。而在此之前,軍方的人就有個觀念,認為去新加坡的人是「去賺大錢」的,有沒有晉升軍階都沒有關係,也因此去新加坡的幾位飛行員,晉升都被耽誤了。

軍方後來接受傅純顯的建議,不再派現職、現役的飛行員前往,但改以飛行員辦理退伍後前往的彈性作法代替。

首先,空軍有一位劉景泉少將應邀擔任新加坡的首任空軍司令,劉景泉原先是我方空軍四聯隊聯隊長,而他又是馬來西亞怡保華僑人士,退伍之後到了新加坡擔任空軍司令。

在此同時,我國國防部也同意由海軍上校邱永安,以退伍身份新加坡擔任星國首任海軍司令,邱永安原為新加坡華僑,年輕時返國參加軍事訓練,並績功昇為上校,他在回到新加坡後,即著手建立新加坡海軍建設。

而傅純顯則是在1976年11月底辦理退伍後,再一次踏上新加坡空軍之路,這一次以退伍身份同去的,尚有蔡發義、周述森等人。

第二次到新加坡服務,傅純顯是從新加坡空軍作戰署作戰組組長幹起,沒多久到1977年年初就昇為作戰署署長,1979年則奉命成立空軍計劃署,由於劉景泉已經卸職,他也同時兼任代理空軍司令職務一段時間,並且參與重新檢討規劃新加坡的建軍與國防戰略,並對於新加坡的假想敵作敵情評估。

這段時間,我國空軍官校人員林文禮率團至新加坡訪問,後來美軍太平洋司令亦來星國訪問,新加坡購買空中預警機的提議,便是在此時向美方提出的。

傅純顯在計劃署內的主要工作,就是評估新加坡建軍需要購買那些武器裝備,需要多少數量。

另外新加坡獲得A-4飛機的時後,機上雖然可以配掛響尾蛇飛彈及各式火箭,但美國方面僅同意在飛機上架設機槍而已,其他的相關先進武器裝備一項都沒有。全新加坡當時總共僅有兩千多枚英國的老式炸彈。

外界曾戲稱新加坡的空軍僅是一個「飛行俱樂部」而已,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為此,新加坡從1979年的下半年開始全面檢討添購設備,強化國防。

傅純顯也說,他從接任新加坡空軍計劃署署長開始,便花了「幾個Billion」的預算來購買新的機種及武器系統,包括有F-5型軍機,後來還買了E-2C空中預警機以及F-16戰鬥機等等,以增加新加坡的威嚇、壓制、快速打擊力量。

1980年傅純顯離開計劃署署長職務,轉任新加坡樟宜基地司令,後來也歷任其他基地司令官,最後則轉任新加坡國防部督察室主任直到退休,總計他在退休回到國內之前,傅純顯擔任新加坡軍職長達十五年,堪稱我國軍官「前進新加坡」最久的一位。

傅純顯說:「當時他奉命街掌樟宜基地的主要原因,在於原先樟宜機場是軍用基地,但新加坡政府決定要將樟宜機場轉化為民航機場,派他去的用意就是要借重他的經驗,讓樟宜機場順利轉換民航。」

原文轉貼自http://taiwantp.com/cgi/TWforum.pl?board_id=6&type=show_post&post=455

原文刊登於1998年自由時報

記者 羅添斌

看來,新加坡武裝部隊今日可以成為東南亞/馬六甲峽地區上的一支勁旅(甚至比北面的馬來西亞和南面的印度尼西亞更強勁!),還真少不了您們中華民國的功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现在新加坡装甲部队已经开始装备豹2坦克了

老旧的M系列应该会在可遇见的一个短期内淘汰了

至于海南岛基地,唯一支持的就是当初的新加坡国防部

就是大陆内部也有很多不同的考量,最后美国由于美式武器泄密的原则

最终使得新加坡没有改变基地

现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崛起,导致了印度尼西亚,马拉西亚,菲律宾,新加坡

甚至泰国越南都在为地区间的军事平衡做出考量

新加坡军队到底是龙是虎,在地区间军事平衡重新洗牌的时候则可见分晓

不过网上都传说,如果台海两岸不幸开战

希望大陆方面能在开战前通知星光一声,让他们在战事开始之前撤出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现在新加坡装甲部队已经开始装备豹2坦克了

老旧的M系列应该会在可遇见的一个短期内淘汰了

至于海南岛基地,唯一支持的就是当初的新加坡国防部

就是大陆内部也有很多不同的考量,最后美国由于美式武器泄密的原则

最终使得新加坡没有改变基地

现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崛起,导致了印度尼西亚,马拉西亚,菲律宾,新加坡

甚至泰国越南都在为地区间的军事平衡做出考量

新加坡军队到底是龙是虎,在地区间军事平衡重新洗牌的时候则可见分晓

不过网上都传说,如果台海两岸不幸开战

希望大陆方面能在开战前通知星光一声,让他们在战事开始之前撤出

…………

豹-2可算是世界最頂尖的主戰坦克之一呢!閣下知道新加坡武裝部隊大約會購買多少部豹-2?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