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何謂動量?


Recommended Posts

不知大家有無想過這個問題

何謂動量?

我記得之前有人問過我 質量有什麼特殊的物理意義嗎?

我回:質量越大 代表越難改變他的運動狀態

我是這樣認為的啦@@~~不知有沒有大大會說出不一樣的看法 對於質量

回到主題

就在前幾天 有人問了我 何謂動量?

請問各位大大 我該怎回呢@@

有沒有辦法舉出個例子 來描述動量這東西

就像是

動量越大者 其..............................

之類的= =

還是說就回:當時牛頓導公式時 所導出的一個東西 牛頓很強 就這樣= =

請問各位再回之前 先努力想想看再回哦@@~謝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

我想你應該知道這不是我要的答案

都說要先努力想想看再回了...就是怕收到這種答案...= =

那我也可以說

力 就是 動量的時變率之類的呀= =

你說的 也就是 粒子性與波動性無法同時測量準確的意思呀

可是 我覺得 如果把動量講為粒子性 好像又有點怪怪

粒子性與波動性 在微觀世界討論才比較有意義吧

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的波動性幾乎為零呀 那說這個不就白說嘛=.=

提供一個方向 F=m*a=dP/dt (動量時變率)

(因此課本寫說是F=ma的原式其實沒錯 :p )

這方向大家都知道呀= =這不是我要的呀= =

對於"動量"並沒有像是轉動慣量與質量那種感覺呀@@ 為何牛頓會想到動量這東西!?!?!?!

為什麼牛頓會把mv命名為動量!?這有什麼意義??= =

(因為我按下編輯按鈕 送出之後 會一直沒反應 剛剛才這樣的 不知道為何 所以只好用這方法回文= =)

哦哦可以編輯了= =麻煩版主幫我把這回應 與上一樓我回的 合併吧 謝=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

我想你應該知道這不是我要的答案

都說要先努力想想看再回了...就是怕收到這種答案...= =

那我也可以說

力 就是 動量的時變率之類的呀= =

你說的 也就是 粒子性與波動性無法同時測量準確的意思呀

可是 我覺得 如果把動量講為粒子性 好像又有點怪怪

粒子性與波動性 在微觀世界討論才比較有意義吧

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的波動性幾乎為零呀 那說這個不就白說嘛=.=

這方向大家都知道呀= =這不是我要的呀= =

對於"動量"並沒有像是轉動慣量與質量那種感覺呀@@ 為何牛頓會想到動量這東西!?!?!?!

為什麼牛頓會把mv命名為動量!?這有什麼意義??= =

(因為我按下編輯按鈕 送出之後 會一直沒反應 剛剛才這樣的 不知道為何 所以只好用這方法回文= =)

哦哦可以編輯了= =麻煩版主幫我把這回應 與上一樓我回的 合併吧 謝= =

我不懂動量和粒子性波動性有什麼關係

我提供了一個方向 並不是答案 這裡是討論答案的地方 不是給予答案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的東西 但不一定大家都了解 不是嗎!!?

F=ma=dP/dt 基礎上這倆個等式有他的物理意義存在 亦即等式成立有變數條件

根據這條式子 去做微積分的動作 或許可以得到數學上的意義

或許可以藉此推敲出物理意義 以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動量與粒子性本來就有關係呀

這你可以從 

△p△x ≧ h / 4π   ==>測不準原理

位置的不確定性 Δx 和動量的不確定性 是無可避免的

以及 λ = h / p    ==>物質波波長

感覺出來是有關係的吧...

粒子性 跟 動量 本來就很直觀呀=.=

感覺出來是有關係的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動量與粒子性本來就有關係呀

這你可以從 

△p△x ≧ h / 4π   ==>測不準原理

位置的不確定性 Δx 和動量的不確定性 是無可避免的

以及 λ = h / p    ==>物質波波長

感覺出來是有關係的吧...

粒子性 跟 動量 本來就很直觀呀=.=

感覺出來是有關係的吧

或許我們可以先釐清一個問題

你要討論的動量

(1)專對於牛頓力學的動量 F=ma=dP/dt

(2)原子世界的動量

(3)泛指動量這個名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還請你解釋一下 這兩者差別在哪呢?

聽你這麼一說 ""感覺似乎有點不一樣""

那到底是哪不一樣呢@@?

請說明一下 謝謝

(1)專對於牛頓力學的動量 F=ma=dP/dt

牛頓力學中的動量 使用牛頓力學及運動學的架構 (運用質心 相對座標系統 速度遠小於光速(不考慮速度對質量的影響) 粒子大小遠大於原子(不考量基本作用力) )

(2)原子世界的動量

使用量子力學及物質波的物理框架 考量基本作用力 物質波波長 物質波能量 量子效應...等

(3)泛指動量這個名詞

涵括以上兩大分類

若有其他分類也可分類剖析之 :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好吧

又多出一個問題哩

那這兩者在計算上差別在哪呢?

單純講計算的話 就只是公式型式不同

所以說我們可不可以用h除(動量)=我們的物質波呢???

那...糟糕 動量到底是啥東西= =

我提出如此並不是要增加問題 而是要幫助你釐清問題

你想問的動量到底是什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如我剛開始所說

能不能用類似我描述質量的方式來描述動量?

就說 若此物體動量變化越快 則受力越大?(時變率)

為什麼當時牛頓會想到用"動量的時變率 = 力"呢?

就只是"公式導證出來的嗎?"

你所描述的質量 是放諸四海皆準的 也就是你所說的質量特性

在哪裡都不會錯

我不知道你所說的質量是不是已趨於完備 可以完美敘述質量的特性

不過基礎上你所敘述的質量 在框架上涵蓋了我們所認知的物理學領域

(質量沒有分牛頓力學的質量還量子力學的質量 質量就是質量)

就我所知 質量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很精簡且完整的敘述方式

不過您的敘述方式已經相當精辟

回過頭來 我們來探討動量 現在我把動量分成兩個領域 基礎上這兩個領域上的動量就不太相同 回歸主題要來探討動量到底是什麼!!? 勢必要弄清楚 要探討的動量是什麼!!? 簡言之是哪個領域的動量 (從您文章來看 我猜想您想問的是牛頓力學裡關於動量的定義)

回歸您上篇文章的第一個問題 當然是可以的

長久以來 科學家都在做這項工作 試圖用文字語言符號來解釋這個世界

只不過這當中要經歷的實驗 考驗 辯駁 驗証 需要長久的時間

牛頓推導公式時 發現了動量這個單位 是個前所未有的物理名詞

所以應該說 牛頓推導出了公式 並創造了一個新物理名詞 動量

來解釋他所推導出的公式以及此公式所建造出的理論框架

而這個動量所代表的意義 正是樓主你想要探討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所描述的質量 是放諸四海皆準的 也就是你所說的質量特性

在哪裡都不會錯

我不知道你所說的質量是不是已趨於完備 可以完美敘述質量的特性

不過基礎上你所敘述的質量 在框架上涵蓋了我們所認知的物理學領域

(質量沒有分牛頓力學的質量還量子力學的質量 質量就是質量)

就我所知 質量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很精簡且完整的敘述方式

不過您的敘述方式已經相當精辟

回過頭來 我們來探討動量 現在我把動量分成兩個領域 基礎上這兩個領域上的動量就不太相同 回歸主題要來探討動量到底是什麼!!? 勢必要弄清楚 要探討的動量是什麼!!? 簡言之是哪個領域的動量 (從您文章來看 我猜想您想問的是牛頓力學裡關於動量的定義)

回歸您上篇文章的第一個問題 當然是可以的

長久以來 科學家都在做這項工作 試圖用文字語言符號來解釋這個世界

只不過這當中要經歷的實驗 考驗 辯駁 驗証 需要長久的時間

牛頓推導公式時 發現了動量這個單位 是個前所未有的物理名詞

所以應該說 牛頓推導出了公式 並創造了一個新物理名詞 動量

來解釋他所推導出的公式以及此公式所建造出的理論框架

而這個動量所代表的意義 正是樓主你想要探討的

哦 對 我是想要探討這動量意義-.-

至於量子力學中的動量 我已經查到相關資料了 恩

當物體運動極快使速度會影響到動量時

物體的動量就是決定了物體受力偏移程度的量值

在此處動量越大

受相同力場作用的偏移程度或運動方向改變程度較小

速度極快 影響到動量??? 看不懂 速度本來就會影響動量不是嗎? 你是指質量?

你第三句以下 所指的應該就是 腳踏車騎越快越穩定的原理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查到相關資料 分享一下吧 :)

量子力學中的動量

在量子力學中,動量(P)與位置(X)是一對共軛物理量。

單個不帶電荷且沒有自旋的粒子來說,動量算符可被寫作:

p = (h爸 / i) * ▽

看不懂 沒有FU 所以 我覺得目前的我如果真要搞懂他 應該要花一堆時間

因此我決定先不要理他= = 然後 至於動量的概念 我想...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高中的物理老師 在描述動量時提到了它的一個特性

"動量越大的物體 越難使它從運動狀態回歸靜止"

當然 這不過是古典力學的領域 完全沒辦法與學長姐們正討論的領域搭上邊就是了= =

(啊好希望能在進到大學之後了解更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量子力學中的動量

在量子力學中,動量(P)與位置(X)是一對共軛物理量。

單個不帶電荷且沒有自旋的粒子來說,動量算符可被寫作:

p = (h爸 / i) * ▽

看不懂 沒有FU 所以 我覺得目前的我如果真要搞懂他 應該要花一堆時間

因此我決定先不要理他= = 然後 至於動量的概念 我想...恩~@@

你若有興趣

Griffiths所寫的量子力學簡介是一本好的入門書 大概念到第三章 你就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 若要有更好的理解 同時參考一本研究所程度的用書是必要的

我可以先起個頭 看能不能引起一些人的興趣

在量子力學裡頭

位置基本上是不能確定的 我們頂多只能給出在某個範圍內出現的機率

那也就是 波函數平方的積分

而既然連位置都不曉得在哪裡了

那又要如何去定義速度 更何況是動量 (p=mv) ? (Note: 一開始討論 會從非相對論性的開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對了 順便補充一點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是 F= dp/dt (粗體表向量)

牛頓本人當初所提的便是上式 力是動量對時間的變化律

而動量的定義是 p=mv

而常見的F=ma 是一個特例

當系統不是變質量系統時 才會有 F=ma

舉一個例子 讓一鎖鏈垂直掉落地面

地面所感受到的作用力 不只是因為這鎖鍊有了加速度 還包括了質量變化

Note:

F = dp / dt

= d(mv) / dt

= dm/dt *v + m*dv/dt

因為一般我們所關心的物理系統都不是變質量系統

所以 F = ma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知大家有無想過這個問題

何謂動量?

我記得之前有人問過我 質量有什麼特殊的物理意義嗎?

我回:質量越大 代表越難改變他的運動狀態

我是這樣認為的啦@@~~不知有沒有大大會說出不一樣的看法 對於質量

質量的定義有兩種,慣性質量和重力質量

兩種各有各的由來,後來由各種實驗發現,兩者似乎是一樣的東西

回到主題

就在前幾天 有人問了我 何謂動量?

請問各位大大 我該怎回呢@@

有沒有辦法舉出個例子 來描述動量這東西

就像是

動量越大者 其..............................

之類的= =

還是說就回:當時牛頓導公式時 所導出的一個東西 牛頓很強 就這樣= =

請問各位再回之前 先努力想想看再回哦@@~謝啦^^

關於物理,大家可能會有一個錯覺,

會認為說所謂的物理是由某人提出某個學說、某些理論才開始的,

但這其實是我們在現有教育體制下所出現的一個誤解。

我們現在學物理的方式,是由各種基本定律、基本學說開始學起

之後再慢慢的往後推演,而導出更多更多的理論。

例如先定義質量、速度、加速度,之後加入牛頓運動定律,推出動量概念、轉動力學......

但事實上在歷史中,物理絕對不會是照這樣的順序發展的。

物理是來自於自然哲學,是由人類對自然的經驗,經由認知轉為知識,

並藉由各種邏輯方法整理產生系統,才出現所謂的學說,而這些學說藉著更多的推演和歸納

成為了現代科學的根本。

我們可以設想一個問題,已知目前物理中所謂的質量,最先是由牛頓定律中所定義的。

但難道在這之前,人類就完全不了解什麼是質量嗎?

顯然地,遠在更久更久之前,人類早就由生活經驗中了解,

有些東西比較重、有些東西輕、推動某些東西較費力、其他則較輕鬆,

由這樣的生活經驗產生了一個連結,每個東西似乎都有個性質,會影響輕重、容不容易推動

雖然並不精確、甚至可能也夾雜各種錯覺,但至少已經逐漸出現質量這個概念

當這個概念成形後,開始有人想要更了解"質量"的性質,因而進行各種有系統的分析,最終把足以精確描述這個概念的定義寫出來,最後才成為我們現在認識到的質量的定義。

而所謂的"力"也是如此,就算在牛頓發表F=ma以前,人類早就知道什麼是大力小力。

回到原本的問題,為何動量要定義成mv呢?

那當然是在當時,人類早已由經驗中逐漸了解到運動的物體有一種特殊的性質,

"動的越快或越重的東西,你越難去改變它的運動狀態"

因此將這樣的認知轉化為一個具體的物理量後,顯然我們可以用這兩者去描述一個物體運動的狀態,因此也就創出動量p=mv這一個物理量。

當你能夠把運動用這樣的方式描述後,就可以和v、和F做出連結,並且用數學去處理,完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這才是牛頓力學最重要的貢獻。

同樣的過程,會在近代量子力學的發展中看到。

從近代物理發展史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近代物理最早期,

是發現各式各樣古典物理無法解釋的現象,

而之後對於各種現象不同科學家提出各式各樣的理論,

如愛因斯坦光量子假說、波爾氫原子軌道量子化條件、物質波、黑體輻射量子條件......

之後由各種不同的現象中,慢慢歸類出一些基本原則,然後推出波函數這樣的運算方式。

所以當你讀量子力學的時候,可能也會想問為何可以用薛丁格波動方程式來代表系統?為什麼可以這樣定義?這是怎麼推出來的?

其實最好的解釋也只能說,這一切都是以往種種發現、經驗、知識綜合歸納出來的結果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質量的定義有兩種,慣性質量和重力質量

兩種各有各的由來,後來由各種實驗發現,兩者似乎是一樣的東西

關於物理,大家可能會有一個錯覺,

會認為說所謂的物理是由某人提出某個學說、某些理論才開始的,

但這其實是我們在現有教育體制下所出現的一個誤解。

我們現在學物理的方式,是由各種基本定律、基本學說開始學起

之後再慢慢的往後推演,而導出更多更多的理論。

例如先定義質量、速度、加速度,之後加入牛頓運動定律,推出動量概念、轉動力學......

但事實上在歷史中,物理絕對不會是照這樣的順序發展的。

物理是來自於自然哲學,是由人類對自然的經驗,經由認知轉為知識,

並藉由各種邏輯方法整理產生系統,才出現所謂的學說,而這些學說藉著更多的推演和歸納

成為了現代科學的根本。

我們可以設想一個問題,已知目前物理中所謂的質量,最先是由牛頓定律中所定義的。

但難道在這之前,人類就完全不了解什麼是質量嗎?

顯然地,遠在更久更久之前,人類早就由生活經驗中了解,

有些東西比較重、有些東西輕、推動某些東西較費力、其他則較輕鬆,

由這樣的生活經驗產生了一個連結,每個東西似乎都有個性質,會影響輕重、容不容易推動

雖然並不精確、甚至可能也夾雜各種錯覺,但至少已經逐漸出現質量這個概念

當這個概念成形後,開始有人想要更了解"質量"的性質,因而進行各種有系統的分析,最終把足以精確描述這個概念的定義寫出來,最後才成為我們現在認識到的質量的定義。

而所謂的"力"也是如此,就算在牛頓發表F=ma以前,人類早就知道什麼是大力小力。

回到原本的問題,為何動量要定義成mv呢?

那當然是在當時,人類早已由經驗中逐漸了解到運動的物體有一種特殊的性質,

"動的越快或越重的東西,你越難去改變它的運動狀態"

因此將這樣的認知轉化為一個具體的物理量後,顯然我們可以用這兩者去描述一個物體運動的狀態,因此也就創出動量p=mv這一個物理量。

當你能夠把運動用這樣的方式描述後,就可以和v、和F做出連結,並且用數學去處理,完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這才是牛頓力學最重要的貢獻。

同樣的過程,會在近代量子力學的發展中看到。

從近代物理發展史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近代物理最早期,

是發現各式各樣古典物理無法解釋的現象,

而之後對於各種現象不同科學家提出各式各樣的理論,

如愛因斯坦光量子假說、波爾氫原子軌道量子化條件、物質波、黑體輻射量子條件......

之後由各種不同的現象中,慢慢歸類出一些基本原則,然後推出波函數這樣的運算方式。

所以當你讀量子力學的時候,可能也會想問為何可以用薛丁格波動方程式來代表系統?為什麼可以這樣定義?這是怎麼推出來的?

其實最好的解釋也只能說,這一切都是以往種種發現、經驗、知識綜合歸納出來的結果

感謝!

我已經懂囉^^ 謝謝你&其他人的回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