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古代文人的洋名


Recommended Posts

清朝以來,取洋名變成時髦的表現。到了今天,英語是世界語言,同外國人溝通,左一句「yo man」,右一句「hey guy」未免不雅,洋名於是變成必需。沒有一個學生是沒有洋名的。我國取洋名之風,其實源遠流長,起碼可以上溯至春秋。號稱「至聖」的孔子便是一例。孔子,字仲尼,順理成章,英文名就是johnny。孔子有洋名,早就聽聞,後來看余光中的《戲孔三篇》,原來杜甫和韓愈也有洋名。

孔子不取洋名,至少可以用拼音直譯,杜甫和韓愈卻不能。杜甫的音譯,不是豆腐(tu fu),就是胡塗(fu tu),至於韓愈,不是吊死你(hang you),就是你去上吊吧(you hang),怎麼能用?幸好杜甫字子美,能以jimmy為名,韓愈字昌黎,則以charlie為名,問題總算解決了。

翻開文學書,發現一位文學家也有洋名,大家猜猜他是誰?

(提示:元曲四大家)

登登登登──答案就是「曲狀元」馬致遠。據說馬致遠因為欣賞陶淵明,遂自號為東籬,乃取陶潛詩句「採菊東籬下」之意,其散曲集也命名為《東籬樂府》。非常明顯,他的洋名便是tony。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