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腳踏車機動化的陸軍


Recommended Posts

以下內容皆為轉貼部份片段

好久不見的老棧友,voyager_ho,在【軍事會談:】寫了一篇「車臣化的台灣陸軍」,有點意思。YST先向voyager_ho問好,然後把他的題目和內容略為修改,然後借題發揮。

開年後,一直談政治和選舉也有點膩了。YST今天想換個話題談軍事。談什麼呢?這次我們來為國軍出點主意。我們不談那些天文數字花費的高科技武器,這對台灣根本不實際。台灣如果打這種比賽燒錢的高科技戰爭,必敗無疑,而且敗得奇快無比。今天我們提出的建議是組建一個低科技、低花費、但是高效率的快速反應部隊,那就是「腳踏車部隊」。

不要笑,是的,你沒有看錯,我說的就是,腳--踏--車--部隊。

「腳踏車部隊」並不是YST的構想或發明,瑞士早已經有了。瑞士和台灣一樣多山,瑞士的腳踏車部隊平時就常有操練,執行任務非常有效。瑞士的腳踏車部隊不但存在過,而且有非常悠久的歷史。

其實最早成立腳踏車部隊的,是英國,她在1888年組建了一個全部腳踏車裝備的步兵部隊。8年後,美國也成立了腳踏車部隊,並且把這支部隊用在1998年美國與西班牙的戰爭。

腳踏車在「美西戰爭」中的效用如何,我不太清楚。不過在1899年,英國把腳踏車部隊派遣在南非的博爾(Boer)戰場上作戰卻是成效顯著。腳踏車在傳送訊息、戰地偵察、以及戰場增援上都非常有用。雖然士兵在作戰時常覺得腳踏車是個累贅而把它們丟在路邊,但是它們在戰場上的成功運用立刻傳揚出去,於是腳踏車部隊很快的在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俄國、瑞士、中國、和日本這些國家組建起來。

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多國家都有腳踏車部隊,但是把腳踏車運用在戰場上、戰果最輝煌的,是日本。

1940年,日本為了錫、橡膠、和石油等重要戰略資源,決定擴大戰場,發動東南亞戰爭。日軍的戰略重點是奪取英屬馬來半島和號稱“東方直布羅陀”的堡壘城市--新加坡。

1941年初,長年在中國作戰的日軍軍官遷政信上校(註一)奉命在台灣研究叢林戰。遷政信瞭解堡壘般的新加坡是不宜從海上正面進攻的,只能從半島北邊泰國附近登陸,然後向南進攻。這對遷政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日軍習慣寒冷的天氣,從來沒有在熱帶叢林裏作戰的經驗。馬來半島的聯軍防守部隊有13萬人,其中英軍佔一半。雖然日本陸軍部撥五個師團(註二,十萬人)給負責進攻的主將山下奉文,但是山下奉文知道這個漫長的補給線只能供應3個師團的軍需,所以他只能用六萬軍隊,並且要速戰速決。經過仔細研判後,遷政信建議山下奉文大量使用腳踏車作為部隊快速行動的交通工具。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軍在泰馬交界處登陸,迅速突破英軍防線。1942年1月7日,吉隆坡失手。1月30日,日軍抵達馬來半島的南端,隔短短的海峽南望新加坡。日軍在54天內,前進了幾乎一千公里。新加坡已垂手可得。2月15日,新加坡城破,英軍投降。

日軍出兵的前一年,德國軍事將領曾經對山下奉文說攻佔新加坡需要五個師團的軍力和18個月的時間,但是日軍只用了三個師團和兩個月零一個星期就完成了任務。這場戰爭,日本的祕密武器就是腳踏車。腳踏車給了日軍速度和機動力在熱帶叢林中快速南進,把聯軍打得措手不及。對英國人而言,新加坡落入日本之手是二次大戰最黑暗的日子。邱吉爾說:「新加坡的淪陷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也是英國簽下的最大的投降之約」(註三)。

富強如美國也沒有小看了腳踏車部隊。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在軍隊裏大量使用腳踏車,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國防部訂購了一萬七千輛腳踏車,第二次世界大戰增加到六萬輛。腳踏車大量使用在傘兵、傳達兵、和空軍基地。

美國是個講求科技的國家,她為戰爭,特別是為傘兵,設計了一種高科技、有24個變速、可以折疊、又可以空投的山地腳踏車(mountain bike),取名就叫「傘兵」(Paratrooper)(圖1)。「傘兵」重29磅,車身是堅固的鋁製骨架。士兵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以在30秒內把「傘兵」折疊起來或是展開,折疊後的「傘兵」只有3英尺長、3英尺寬、1英尺厚(圖2),可以隨便丟在卡車的角落裏,或是綁在坦克身上。

「傘兵」比其他可折疊的腳踏車都好用,因為它有標準的直徑26英吋的輪子。「傘兵」非常堅固,因為它折疊的部分不包括車身主要支架。陸戰隊測試過,它至少可以載重350磅,經得起惡劣環境的使用(圖3)

http://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523638&tpno=0&no=3011&cate_no=0

由於這篇文章有些落落長,故我使用轉貼某些片段的方式,欲看全文請點入,我請大家討論一下意見,你覺國軍是否要可以考慮編組這類「機動腳踏車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灣國土中山地佔了很大比例沒錯,不過戰鬥發生的重點還是在西部平原,而且跟摩托車一樣,遭遇敵襲時沒有防禦力可言。再說日軍的馬來半島閃擊戰能成功,更重要的一點是英軍根本沒料到日軍有戰車,結果讓日軍戰車兵享受了太平洋戰場上難得的歡樂時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灣國土中山地佔了很大比例沒錯,不過戰鬥發生的重點還是在西部平原,而且跟摩托車一樣,遭遇敵襲時沒有防禦力可言。再說日軍的馬來半島閃擊戰能成功,更重要的一點是英軍根本沒料到日軍有戰車,結果讓日軍戰車兵享受了太平洋戰場上難得的歡樂時光。

基本上這種移動工具雖然沒有什麼防禦力,但是卻可以大大增加單兵移動的速度,甚至機動防禦,能快速增援,且西部平原一旦變成戰場很多主要道路我想都會面臨破壞,就算車輛運輸工具在多也難以移動,我想你可以注意這一點

令外馬來半島閃擊戰你說的有些問題喔,英軍並非是沒料到日軍有戰車,英軍甚至有裝備反坦克炮,英軍沒有戰車原因除了英軍重點在北非之外還有防衛都還在計畫都並不周全

馬來半島閃擊戰腳踏車的重要性一般是認為大於坦克,首先你必須注意馬來西亞的雨林跟凹凸不平的路面不太可能如西歐國家那麼的平坦裝甲部隊易於進軍,且閃擊戰的重點是快速突擊,在裝甲車面臨這種障礙之下腳踏車反而能克服並快速突擊,所以日本的閃擊戰並不是都在戰車上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基本上這種移動工具雖然沒有什麼防禦力,但是卻可以大大增加單兵移動的速度,甚至機動防禦,能快速增援,且西部平原一旦變成戰場很多主要道路我想都會面臨破壞,就算車輛運輸工具在多也難以移動,我想你可以注意這一點

令外馬來半島閃擊戰你說的有些問題喔,英軍並非是沒料到日軍有戰車,英軍甚至有裝備反坦克炮,英軍沒有戰車原因除了英軍重點在北非之外還有防衛都還在計畫都並不周全

馬來半島閃擊戰腳踏車的重要性一般是認為大於坦克,首先你必須注意馬來西亞的雨林跟凹凸不平的路面不太可能如西歐國家那麼的平坦裝甲部隊易於進軍,且閃擊戰的重點是快速突擊,在裝甲車面臨這種障礙之下腳踏車反而能克服並快速突擊,所以日本的閃擊戰並不是都在戰車上面

為什麼您會認為主要道路被破壞殆盡呢?而這又是在台海戰役的哪個階段?共軍用飛彈打擊的目標中,道路幹線會是首要目標嗎?如果用炮擊或多管火箭,不是會削弱部隊的火力支援嗎?而且在摧毀道路幹線後,不也增加了共軍登陸後移動的困難嗎?

小弟認為腳踏車部隊不實用的原因是人力為主的交通工具讓使用者的體力在進入作戰陣地前耗損大半。還有移動工具沒有防禦力這點,至少悍馬車還能夠抵擋一些砲彈破片或是手槍子彈,而腳踏車卻沒有任何防禦力。再說這批腳踏車部隊要部署在哪裡,這一萬人是要增加陸軍的員額還是從現有的部隊中徵調?一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況且這批部隊編組出來的任務是什麼?想取代機步、裝騎的地位嗎?這批機動部隊編組出來只是輕步兵的水準,甚至不足,腳踏車能牽引155mm榴炮嗎?假如要取代守備旅的地位,那麼更重要的將是火力與防禦,而不是機動力。

至於原文中所提到台灣的腹地狹小,只要有腳踏車的機動半徑就夠了,這更是笑話。機動部隊能夠處理完一個地區的戰況後說今天的移動距離已經用完了,明天再戰嗎?兵貴神速也是重點,戰機稍縱即逝,越早抵達戰場就能有更充裕的時間利用,敵人搭乘92式到戰場部署完畢後,腳踏車部隊的指揮官來電通知他還在半路上,這............................= ='。再來是原作者忽略的問題,軍隊除了移動之外,更重要的是打仗,激烈的戰鬥中使用單車的部隊一天推進的距離會比使用步兵戰鬥車、裝甲運兵車推進的部隊遠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正是因為腹地狹小,台灣缺少機動迂迴的空間,所以這類的輕步兵才少了奇襲的可行性。

馬來戰役的問題小弟認同您說的英軍作戰計畫準備不充分又以北非戰場優先。不過馬來半島上連一輛戰車都沒有,倚靠反戰車砲無法採取攻勢,只能被動挨打,縱使在巴克利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仍阻擋不了日軍的攻勢。小弟認同"銀輪部隊"在馬來半島閃擊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小弟認為馬來半島閃擊戰成功的重點是日軍贏得了什立姆之戰,佔領什立姆橋,打通公路,讓後方的部隊和物資得以繼續向前推進,這些戰績靠"銀輪部隊"是無法完成的,沒有道路的叢林難以運送部隊和物資。而日軍戰車在什立姆之戰會如此順利的原因就在於英軍構築的防禦陣地並沒有考慮到有日軍戰車的出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為O什麼您會認為主要道路被破壞殆盡呢?而這又是在台海戰役的哪個階段?共軍用飛彈打擊的目標中,道路幹線會是首要目標嗎?如果用炮擊或多管火箭,不是會削弱部隊的火力支援嗎?而且在摧毀道路幹線後,不也增加了共軍登陸後移動的困難嗎?

首先破壞交通要道是戰場的一種手段,我並沒有說會破壞殆盡喔,但你認為共軍如果一旦不會想盡辦法破壞這些重要道路嗎?戰略的基本常識其中一點就是破壞敵軍的運輸跟補及能力,台海戰役我不管是那個階段都會可能面臨這些問題,戰術是活的並不是死的,敵人不可能會一直照著紙上作戰計畫跟國軍的兵推計畫,德國的毛奇將軍就說過戰場的變動性很大的

盟軍在諾曼地登陸後很多交通要道如鐵路及港口都因為盟軍的轟射及破壞使得盟軍必須花時間去維修這些道路跟交通設施,也就是先消弱敵軍的能力等到登陸時在說,韓戰美軍先拼命轟炸阻斷南韓唯一的南北縱貫鐵路阻止北韓軍隊的移動,等仁川登陸後在修復

小弟認為腳踏車部隊不實用的原因是人力為主的交通工具讓使用者的體力在進入作戰陣地前耗損大半。還有移動工具沒有防禦力這點,至少悍馬車還能夠抵擋一些砲彈破片或是手槍子彈,而腳踏車卻沒有任何防禦力。再說這批腳踏車部隊要部署在哪裡,這一萬人是要增加陸軍的員額還是從現有的部隊中徵調?一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況且這批部隊編組出來的任務是什麼?想取代機步、裝騎的地位嗎?這批機動部隊編組出來只是輕步兵的水準,甚至不足,腳踏車能牽引155mm榴炮嗎?假如要取代守備旅的地位,那麼更重要的將是火力與防禦,而不是機動力。

我就說過了,腳踏車本身在於快速移動的能力,重點不是在所謂的防衛能力,他最主要是增加機動性能力跟反應,還有進入作戰陣地前耗損大半,為何你認為非要損耗大半?如果你認為腳踏車部隊會損耗大半,那其他軍隊也不會好到那裡去了,因為你這意思代表中共已經獲得制空權還什麼,在這情況下那一個部隊不損傷慘重?

還有你要在面臨公路交通被阻塞或中斷的情況執意使用車輛?且車輛的目標非常顯眼更容易成為打擊對像,一排裝甲車、運兵車路上看馬上就很容易被發現,使用腳踏車部隊更能輕鬆且易於分散不明顯,如果你看過軍隊部署跟移動一排排的車輛是個非常顯眼的目標,面臨道路部隊太多阻塞或是交通糟到破壞或是可能面臨老共的一些攻擊之下火力跟防禦力跟本沒用,因為都被拖延了給敵軍賺取不少時間甚至準備攻擊這些部隊的手段

我並沒有非要一萬人這數目,但或許可以考慮,怎樣抽編我也不清楚,但這不是重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能力

但是只要一個部隊裝備這樣也能夠增加部隊的機動性,編列也並非一定要取代機步、裝騎的地位,腳踏車本身就是是輕步兵部隊,目的是快速打擊跟攻擊某些地方,能力說不足實在太過於誇張,能力我下一段解釋,且他本身就是輕便機動移動為何你非要牽引155mm榴炮?你不是拖延速度嗎,如果你非要牽引155mm榴炮那國軍摩托車機動旅不也不行?國軍摩托車機動旅也不夠力阿,那這道理國軍也不需要摩托車了嗎?因為他不夠

至於原文中所提到台灣的腹地狹小,只要有腳踏車的機動半徑就夠了,這更是笑話。機動部隊能夠處理完一個地區的戰況後說今天的移動距離已經用完了,明天再戰嗎?兵貴神速也是重點,戰機稍縱即逝,越早抵達戰場就能有更充裕的時間利用,敵人搭乘92式到戰場部署完畢後,腳踏車部隊的指揮官來電通知他還在半路上,這............................= ='。再來是原作者忽略的問題,軍隊除了移動之外,更重要的是打仗,激烈的戰鬥中使用單車的部隊一天推進的距離會比使用步兵戰鬥車、裝甲運兵車推進的部隊遠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正是因為腹地狹小,台灣缺少機動迂迴的空間,所以這類的輕步兵才少了奇襲的可行性。

腳踏車部隊除了易於克服道路的問題跟障礙物之外,腳踏車的重點就在於你提到的“兵貴神速”還有不讓戰機流失的的突擊及支援,因為腳踏車容易不受腹地狹小跟缺失機動力限制,步兵戰鬥車、裝甲運兵車這些車輛會很容易受到障礙物的阻撓甚至交通中斷,且台灣腹地狹小缺乏太多機動力那裝甲車輛要如何順利移動,甚至遇到大規模的難民潮難道你要開過去嗎?百姓的驚慌不會因為政治下令戒嚴就這麼容易聽話,如果你看過“大敵當前”甚至南越淪陷的情況就可以知道了,戰爭不能靠一切正常來評估的

且你質疑實用性他只是輕裝部隊,但他輕裝部隊也足以擁有一些基本反制火力或是反坦克工具,他腳踏車的實用甚至也可防衛傘兵以及共軍打擊滲透的部隊,功能與反應並不糟受任何質疑,且更省部隊因為調度混亂而導致時間拖延,這樣更能夠直接去奇襲一些已經上岸或是空降的登陸部隊或支援佈防,相較之下國軍裝甲車等用油部隊因為臺灣的地形缺乏機動能力反而移動顯得更加不利,甚至調度一切都可能亂七八糟的階段,還有面臨道路阻賽,但腳踏車更不受這些道路限制反而能快速挺進

正是因為腹地狹小,台灣缺少機動迂迴甚至前進的空間,使得國軍的部隊有這考量價值的存在,因為更可以快速移動克服台灣缺少的空間,反而是裝甲車等糟到嚴重的問題

的確步兵戰鬥車、裝甲運兵車的速度腳踏車難以比上,但是請注意,腳踏車一旦配備將會提升部隊移動速度跟機動性的三倍,在面臨各種障礙甚至交通問題將更容易克服,一個部隊遇上橋被炸斷還需要架橋花時間,一堆部隊擠在一個交通點等待通過也花時間

這期間你能保證車輛不面臨阻撓跟危險的情況嗎?這情況下使用單車的部隊反而可能更快到達戰區,這才能達成講的“兵貴神速”,且國軍能保證運輸步兵戰鬥車、裝甲運兵車的使用夠嗎,就算徵用民間車輛也還必需面臨這些交通問題,

且大部隊聚集在那裡動彈不得是最好的攻擊目標,老共趁機發飛彈或是什麼都將造成巨大的傷亡,我們國軍能保證百分之百老共飛彈我們一定擊落的了嗎?答案是不可能,一個巨大的損傷都容易造成士氣的低迷,此戰略不但打擊到民心士氣更嚴重損耗國軍戰力

小弟認同"銀輪部隊"在馬來半島閃擊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小弟認為馬來半島閃擊戰成功的重點是日軍贏得了什立姆之戰,佔領什立姆橋,打通公路,讓後方的部隊和物資得以繼續向前推進,這些戰績靠"銀輪部隊"是無法完成的,沒有道路的叢林難以運送部隊和物資。而日軍戰車在什立姆之戰會如此順利的原因就在於英軍構築的防禦陣地並沒有考慮到有日軍戰車的出現。

不需靠戰車也能夠獲得勝利,因為基本上英軍的防衛力量已經糟到嚴重混亂及缺乏有效的炮兵及空軍支援,且日軍早以掌握了制空權,憑藉著日本壓倒性的空優也跟本不需坦克的力量,德軍在西線進行閃擊戰時有記錄不靠著裝甲車的幫助,用空軍斯圖卡竟壓倒了法國在某個區域的防衛力量,讓德軍步兵順利前進,這些戰績靠"銀輪部隊"的快速攻擊以及空軍支援也能輕易的做到

日軍戰車推進順利我想並非是英軍他們沒有考慮到有日軍戰車,而是武器不足的情況,英軍有可能會缺乏部署陣地與坦克作戰的常識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而是他們本身所獲得的裝備也不足,英國為了應付北非的戰況把所能調度的火炮跟戰車全面輸入北非甚至不繞過好旺角而是直接穿越直布羅陀海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可行度並不低

畢竟品質良好如競賽級的腳踏車

是可以飆的比摩托車快的......

而平日 該部隊跟戰車部隊比較

停放時省空間、出練時省油

關於防禦力問題

這類部隊講求機動性

所以應著重在戰術利用和裝載火力種類

而非跟敵軍正面交鋒

輕裝部隊不需要針對坦克等器械作高度防備

應針對 對步兵攻擊有效性來做提升

坦克啊戰機啊這些東西就交給其他部隊如炮兵來對付

以上拙見還請多包含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整理一下當初跟版主討論時,為何小弟認為不可行的原因?

(1)強調機動性而忽視火力和防禦的部隊本身就是一個錯誤觀念,二戰時已經證明是錯誤的。腳踏車部隊在敵火下肯定死傷慘重,誰能保證他不受伏擊?連重機槍攜帶都有困難的部隊如何能有強大火力攻擊,倚靠步槍跟手榴彈就行了嗎?共軍登台初期的部隊就算沒有80式,也有很大的機會出現63式水陸兩棲戰車,連對付步兵都缺乏壓制力的腳踏車部隊在戰場上能有多大效用?

(2)再來,腳踏車的機動性真的有那麼好?如果要拚速度跟作戰半徑,腳踏車比得上APC或IFV嗎?更不用說火力和防禦,與其說是機動性好,倒不如說是地形適應力好,但在這類羊腸小徑的情況下,腳踏車的攜行量比單兵攜行量增加多少?速度又比單兵快上多少?

(3)而且部隊在作戰前的的部署,士兵還要花費體力在移動上,進入戰場前體力已經耗損大半,短期內影響還不是很大,但在連續作戰的情況下人的體力和精神能撐多久?這是光靠訓練所不能彌補的,畢竟人體本身就有極限。

(4)接著是部署的問題,這批腳踏車部隊要部署在哪裡?一萬人不是一個小數目,在平時也需要基地整補,就算平分成北中南各一個旅,一樣需要基地,如果要用灑網的方式讓腳踏車部隊遍佈海岸線警戒,那不妨成立岸巡隊或是加強海巡署,不要浪費國防部本身就已經極度缺乏的經費讓正規軍去從事這種任務。

(5)況且大部隊移動時再怎麼隱密也很明顯,就算只有一個旅三千人騎腳踏車也很顯眼,這樣一來又沒有了隱蔽性,二來本身脆弱的防禦力,肯定被當成活靶,瑞士的腳踏車部隊有大部隊一起行動嗎?然後分散行動在約定集合點彙集的方法更是問題多多,國軍的C4ISR能力可不像美軍那麼好,掉隊或是失聯的比例會很高。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是我的想法

(1)首先只注意火力和防禦卻忽視戰爭的情況是非常不智的行為,二戰時機動性並沒有證明是錯誤的,這話太過於斷言,事實上機動性在二次大戰所成現的沒有機動性才是錯誤的舉動,反倒是缺乏機動性面臨被動的情況不可勝數

首先重機槍攜帶並沒有很大的困難,瑞士腳踏車的照片看到還能繫帶迫擊砲,討論時有講過這類部隊可以攜帶重機槍跟迫擊砲及火箭筒等輕型武力,也是擁有一些快速反應跟一定壓制的武力,且他本身就算輕裝機動部隊,自然無法繫帶重炮等等,但是不能以他無法繫帶重炮就掩蓋了他的其他用途,的確對於戰車這類部隊及可能無法有效打擊,但是他卻能夠拖延敵軍或增援當地國軍掙取國軍裝甲兵來援的時間,軍隊定義並沒有為何非要編組重裝備才能為為軍隊,如果這樣那傘兵以及磨拖車部隊等機動部隊都不需編列

(2)戰爭的情況不是只看車子速度即可斷言,一旦共軍真的實行登陸作戰,台灣不少重要交通將有面臨中斷跟障礙甚至摧毀的可能,一旦道路面臨障礙所花的時間不可能順利,且還面臨大台灣道路空間機動性不足部隊移動的緩慢阻塞的情況,擁有地形適應力才能夠先行機動反應,這即是腳踏車部隊的用處,且腳踏車的攜行量會比單兵攜行量至少會多一些,在西部平原的羊腸小徑的情況會多嚴重阻礙腳踏車我覺得很疑惑,基本上我不覺得西部平原上有多少羊腸小徑能阻礙

(3)這種軍隊當然需要操練才能有效升認,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道理就是這樣,的確步隊的體力可能因為行軍距離而有所耗損,但能夠緊急先行支援總不面臨困境卻無法有效支援乾瞪著眼的情況好上太多,能夠先行馳援才是重點,這支機動部隊本身就是機動打擊與緊急支援的用處,情況無法打過敵軍就與當地軍隊防衛

(4)基地可看地區來分配,重點是能夠在戰爭時能夠支援先頭部隊或是待機打擊一些上岸的共軍部隊,成立岸巡隊或是加強海巡署,這二個單位的規模無法與軍隊能夠相比,且裝備與訓練更不用說,純粹只是好看

(5)況且大部隊移動時再怎麼隱密也很不容易是沒錯,但是腳踏車的隱蔽也比大部隊容易也更便利,大車隊移動支援不但面臨道路的各種障礙且隱密性更加糟糕,與其在某些情況裝甲車變成更顯眼的火靶,不如先以腳踏車還比較容易,大部隊行動確實有些顯眼但是適當的路利用仍能夠擁有比裝甲車更容易的情況,且某些地形夠便利也容易隱藏

部隊在面臨分散行動時確實容易問題多多,這時候只能改進通訊系統以及一些情況,但是假如行軍無糟遇太大的困難部隊我想還是能夠集合一定的程度,因為腳踏車還是能比步兵還快速集合,而步兵行軍分散還只能靠二支腳自己走走

可請其他的板友討論討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1)台灣的部隊大致可分為防禦型以及攻擊型,防禦型的守備旅機動力不高,但依賴固定陣地防禦,火力充足。攻擊型的裝甲、機步、空騎旅的機動性都很高,火力和防禦更不用說。小弟說的情況是腳踏車部隊火力嚴重不足,防禦力幾乎等於0的這種極端情況下,機動力再高都沒用,二戰時之所以有腳踏車部隊大規模運用的例子,肇因於當時的載具太貴而且不足,無法可想下的權宜之計,並不是代表腳踏車部隊優秀,現今大都已經被動力車淘汰了。再說腳踏車的機動力也不高,他的優點是地形適應力而不是機動力。

縱然腳踏車能攜帶輕裝武器,但彈藥量有多少?肯定是微乎其微,與步兵相較當然是更多,但台灣的守備旅多從事陣地防禦的任務,攜行量反而不是重點,而機動部隊的攜行量比腳踏車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共軍的傘兵有空降裝甲車,摩托車還可以加掛機槍,兩者的載運量、機動、火力、防禦都遠高於腳踏車。

(2)既然重裝部隊會受到干擾和阻礙,那為何腳踏車部隊就不會?防禦力幾乎0的腳踏車部隊面臨對裝甲部隊而言只是搔癢的干擾性砲擊都會死傷慘重,一個機槍陣地不能阻止裝甲車的前進,卻可以阻撓一個排的腳踏車部隊。腳踏車的"行軍"速度快是在無敵火的情況下,反之,腳踏車部隊遭遇敵火時別說行軍速度了,就連能否生存下來都有問題。況且所謂的"機動",是指「運動+火力攻擊」,作為一種機動部隊,在運動時不能獲得充足的保障,火力又貧弱的情況下,實在很難說腳踏車部隊夠格稱為機動部隊。

(4)假設日後國軍真的變成募兵制,捉襟見肘的人力運用將會變的更加斤斤計較,務求每一個人都要發揮出戰力,還要抽出警戒部隊到岸邊巡邏會讓這個情況雪上加霜。再來,誰是先頭部隊?既然是由巡邏的腳踏車部隊發現,自身不就是先頭部隊?就算是由其他警戒崗哨發現,我相當注重的一點就是在於,共軍登陸的搶灘部隊不會只有少量步兵,一定會有裝甲車或是水陸兩棲坦克配合大批敵軍登陸,光憑少量火力貧弱又缺乏防禦的腳踏車部隊要如何抵擋?誠然,是有達到拖延時間的要求,但付出龐大的代價卻只能拖延一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時間,徒增傷亡,是否有這個必要創建腳踏車部隊?

(5)少數一兩個人的移動不能跟大部隊的移動相較,行軍時隊伍都會拖的很長,命令下達後開始動作到動作完成所需的時間不短。而改善通訊系統降低掉隊人數,為何不將這套系統用在已有的機動部隊上,效益豈不是更大?就算腳踏車部隊將掉隊人數降到最低,還是無法解決火力不足的問題。

我想(3)的問題牽涉到彼此間對戰術的運用想法不同,我的想法是聚集力量給予敵方一次致命性的打擊,盡最大可能殲滅敵方有生力量,擾敵也很重要,但並不能靠擾敵贏得戰爭。而閣下則是爭取時間趁敵軍立足未穩之時發動攻勢,把敵人擋在攤頭上無法前進。但我依舊認為,閣下要採取這種作法,腳踏車部隊恐怕會讓您失望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只懂腳踏車本身(以這個討論串而言)

我認為陸軍可以掰一個好理由來弄這種兵,事實上目的卻是刺激我國國產單車市場(現在不大需要)

瑞士前些年公投廢了這個兵種

他們是兩人一組,前面開車後面開槍,以由山上往山下衝刺為主要戰法

台灣不像瑞士,山在中間,不在國界線附近,因此對邊界防禦的效果不大

如果看中它在城市的偽裝性和機動性的話,說真的直接用APC就很OK了

而且腳踏車兵的平均火力比步兵還差(兩人才一把槍)可是一個掛了就沒用了(降級成步兵)

我倒是比較支持用腳踏車來"訓練"而不是作戰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1)我想我前面已經提到,一旦缺乏交通運輸的便利,不管是擁有多麼傲人可觀的武力或是堅固的防禦都不能有任何做為,腳踏車部隊雖然缺乏防衛力,但他本身就是依賴著其機動性跟地型的適用力來進行增援或是突擊,這種情況非以擁有火力及防禦的裝甲車所能的

權宜之計不代表國軍就不能夠繼續使用這些東西,在說他的功能也表示出還有他的價值在,且如果交通運輸受到嚴重破壞,但你有辦法能使用非空騎的方式快速克服的情況下我才可考慮放棄,但現實上沒有任何方式能迅速克服這些道路問題,那腳踏車就有他的價值在

機動部隊的攜行量確實會比腳踏車部隊多,但是除了空旅能夠在不受道路的限制下,就算有在多的補給車也沒有辦法克服道路的問題,中共既然敢登陸代表他一定有對於台灣道路的路線下些功夫進行阻礙,共軍的傘兵有空降裝甲車,摩托車還可以加掛機槍我不認為這理由足夠證明腳踏車沒有價值,空降時很容易分散四處亂掉,一片混亂下中共自信所有裝甲車跟裝備都能使用嗎?空降不可能整齊的下來,在說一旦國軍機動部隊一旦進行反擊的話國軍不是只有靠步槍,國軍的腳踏車隊也擁有機槍甚至反坦克武器並非是微弱的武力,且中共降落還需要面臨一堆障礙跟阻礙,不可能馬上空降就能形成大規模攻擊

(2)腳踏車部隊的確也有可能糟受到這些傷害,但是假如腳踏車行軍的地形並不受主要的道路的限制,主要道路運輸線一般最容易被敵軍給注意,且如果分散行軍且地理位置也夠好掩護國軍的話,那腳踏車部隊的也可能損壞比較小之下到達增援國軍

"機動",是指「運動+火力攻擊」,你說的沒錯,腳踏車部隊就算是輕裝"機動"部隊,只是他的防衛不像裝甲機動部隊一樣,但他所繫帶的武力我並不認為算是微弱火力的部隊,能夠配備迫擊砲以及重機槍甚至反坦克武器,這些武器雖說不能有效克制戰車,但是還能夠應付一些裝甲車單位,不算是微弱火力

他的任務本身就不能負擔攻擊主力,腳踏車部隊本身就適用於增援跟機動突擊,遇到強大的敵軍就只能先抵抗跟能拖就拖延甚至徹退,但他不會用於直接衝去硬碰硬衝去面對敵對,就算是傘兵跟模拖車也是一樣但都有他們的必要,機動部隊的定義兵非是非要擁有很高火力跟防禦力才配稱的上,只要能夠發揮作用的都能稱之為軍隊,部隊不是不能抵抗火力的才有價值

(4)假如在面臨台海開戰情緊張的情況,那政府是可以緊急徵召後備兵,兵力問題都將能夠解決不少,這情況國軍還能派出一些步兵去進行巡岸任務,且既然是由巡邏的腳踏車部隊發現,那就只能先行抵抗,但是我不認為這一種奇怪情況足夠成為否決腳踏車部隊的理由,我前面一直有在重述他本身並不適用於在打硬仗的情況,這情形巡邏的腳踏車部隊自然很容易面臨不利的情況,他本來就不適用於硬碰硬,把機動部隊直接配置在海岸線當然是容易造成損傷的,就像把傘兵跟模拖車放到海岸線一樣奇怪

(5)少數一兩個人的移動是不能跟大部隊的移動相較,但是腳踏車也好隱藏也不容易太顯眼不是嗎?且部隊還能夠有效的行過非主要道路地區,已有的機動部隊很容易限於道路上,如果陸軍在面臨各類交通問題還有能使用非空騎的機動能夠克服交通,我可考慮,但是你在沒有提出任何辦法克服陸上交通之前,那就只能夠這樣

關於(3)的問題我不認為我會失望太多,他這部隊本身就是機動部隊,戰爭本身就不是光靠一種戰術就能輕取勝負,機動部隊必要時那裡出問題就調往那裡支援,就算真的無法等到國軍支援也可拖延共軍的進擊徵取到時間有利於國軍的增援行進,你想要聚集力量給予敵方一次致命性的打擊是可以,但是要先克服交通及路上的困難,老共還會繼續用各種手斷繼而破壞,等國軍緩慢聚集力量期間沒有有效拖延那共軍就更能把自身的大型陸軍跟裝備送上台灣,這情況可能造成是共軍先佔穩陣腳,等到他佔穩陣腳就算全軍上意圖給予致命一擊也無法把他輕鬆趕下海了,先機未決反而讓共軍先聚集好,而是你可能會失望了

前面開車後面開槍,以由山上往山下衝刺為主要戰法

而且腳踏車兵的平均火力比步兵還差(兩人才一把槍)可是一個掛了就沒用了(降級成步兵)

他們是因為山地地型才發展出這種特殊戰術,但不代表國軍也必須在平地承襲這種戰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小弟想表達的意思都差不多了,我著重在於腳踏車部隊因為防禦與火力不足的關係使得他縱使成功機動也難以發揮效力,本身能攜帶一些重武器,但又會排擠到輕兵器、糧食等等物資的攜帶量,更重要的是彈藥量不多,持續作戰的情況下很容易彈藥匱乏。而且在制空權被敵方掌握的情況下,不管是什麼部隊都會死傷慘重。但共軍為了要速戰速決,不會等到全面擁有制空權之後才行動,在只擁有局部空優的情況,甚至是還在爭奪空權的激戰階段,共軍很有可能就強行發動登陸作戰,在兩者皆缺乏有效空中掩護的情況下,就是兩國陸軍間硬碰硬的對決,此時要強調的反而不是機動性,而是火力和防禦,更何況共軍登陸後到建立完整的橋頭堡需要數天的時間,這段時間已經足夠重裝部隊推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的重點是腳踏車部隊雖說防衛力不夠但是其火力並沒有到微弱難免抵抗的程度在配合機動性情況下還能發揮一定的作用,排擠到輕兵器、糧食等等物資的攜帶量這情況可做一些部份調整其實影響就不會太大,彈藥量不多在面臨戰況慘列時是可能面對的但是這部隊其目的並不非硬碰硬而是迅速進行支援,為了達到目的自然無法像一般機動部隊繫帶太多的情況

的確假設共軍掌握制空權任何部隊都會面臨傷亡慘重的情況,但是腳踏車部隊的機動性及地型適應及容易隱避的情況下將有可能順利穿越機動車輛無法通過的地形及移動到目的位置,反而會比機動車輛還要容易避免災難

至於是否等到制空權擁有局部就直接登陸我就不敢斷言,此時面臨中共登陸部隊的更需要一個能快速支援前線國軍並掙取國軍主力支援時間,由其在可能面臨轟炸而毀損的道路障礙,國軍這時候更需要一個能夠機動支援或是打擊傘兵的部隊

我也認同火力和防禦的重要性,也認為可以增加這些裝備,但是在面臨戰場上的障礙,擁有一個機動性跟基本火力的部隊能支援戰局的部隊也是很有價值的不需要放棄這支部隊,共軍登陸後可能需要這麼久,但是在國軍糟遇道路嚴重阻礙的情況下,國軍推進不一定會如此順利且共軍必定繼續擴大破壞交通,到時候重部隊移動困難不難想像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認為雖然腳踏車越野能力不錯,造價便宜,可以代步

但說實在話,越野摩托車或ATV的越野能力&速度&續航力遠大於腳踏車

腳踏車可能只在缺油及通訊設備被壞的情況下當通訊兵

要不然我覺得不適合

還有國軍有辦法弄到足夠的車輛嗎?如果國軍有足夠的車輛及搜集我想我就不需要提出

且面臨缺油跟補給不足這些車能發揮多少功效?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覺得腳踏車優勢在於

與步兵比:

1.機動性2.負載性

與摩托車比:

1.不用油2.器具攜帶性3.保養4.造價

與裝甲車比:

1.機動性2.不用油3.保養4.造價

油的部分我想戰爭開始就會是很明顯問題了

我想以台灣的戰備儲油應該不可能超過兩三星期

保養方面也是,腳踏車主要就是記得上金屬油等等,平均一星期保養費用根本不到100元台幣,比武器還便宜

而光是摩托車日常保養+油費,少說就上千/月了,裝甲車更不用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些事情不是用錢來衡量,要用效益比來衡量

腳踏車部隊,個人認為或許可以配在空騎旅吧

畢竟台灣再怎麼小,騎腳踏車到每個地方也是強人所難

再看看台灣陸軍的營區配置,要從各營區浩浩蕩蕩的騎到可能戰區,我想看了以後不會有人"自願"去騎車打仗

怎麼說?累...

再者,版主一直強調的就是道路被破壞之後所需的機動性

但是想想台灣的道路設計,這機動性似乎不存在...

想想,西部的主要道路若是配破壞,難道腳踏車會比較好騎?

不知道版主要不要自己先規劃一下來個腳踏車環島,然後不走主要幹線

妳會發現機動性很被限制(你想騎腳踏車過河?或是騎腳踏車在水田裡奮鬥?還是在排水溝上騎腳踏車?還是先騎上中央山脈在下來?),這樣的話...跟裝甲車是差不多的

(雖然台灣和瑞士一樣多山,但是整體性質還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認為能的話,配合先期的運輸(運輸直升機、裝甲運兵車),之後再走所謂的"奇兵路線",這樣或許還有意義

如果說要陸軍配備,這只是多花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再看看台灣陸軍的營區配置,要從各營區浩浩蕩蕩的騎到可能戰區,我想看了以後不會有人"自願"去騎車打仗

怎麼說?累...

效益比來衡量腳踏車就有他的價格

台灣陸軍的營區配置可以進行調整或是怎樣,且戰爭不是以看起來“累,就能夠否決一切,重要的是有能力

再者,版主一直強調的就是道路被破壞之後所需的機動性

但是想想台灣的道路設計,這機動性似乎不存在...

想想,西部的主要道路若是配破壞,難道腳踏車會比較好騎?

不知道版主要不要自己先規劃一下來個腳踏車環島,然後不走主要幹線

台灣的道路設機動性似乎不存在那是容易限制車輛,無法太多影響腳踏車的能力,他的地形適應力還是優於其他車輪車輛能穿越其他小路跟無法達成的目的,腳踏車的目的就是不限制於主要道路等等仍能保有機動性穿越其他道路,在這種情況下就能發揮

很多非主要道路地區裝甲車容易在容納面臨阻礙跟阻塞跟本無法順利使用,其他車輛會比腳踏車會還擁有機動力?且油料的問題也待克服,你提到非主要道路腳踏車有些不好使用,腳踏車在主要道路破壞面臨阻礙下不走主要幹線,雖說某些情況不能比走一般正常幹線比較快但還能比其他車輛有能力,這才是重點

假如幹線面臨大量障礙下移動,你腳踏車堅持走幹線會更慢,且其他車輛是跟本無法移動,請你仔細看完我之前的討論

妳會發現機動性很被限制(你想騎腳踏車過河?或是騎腳踏車在水田裡奮鬥?還是在排水溝上騎腳踏車?還是先騎上中央山脈在下來?),這樣的話...跟裝甲車是差不多的

(雖然台灣和瑞士一樣多山,但是整體性質還是不一樣的!)

至於你拿出的例子說服力無法足以夠成問題,小排水溝上還算容易解決,其他如過河、水田、大的排水溝、先騎上中央山脈這些本身就是連普通步行行軍都是不容易的地方,這些地方任何部隊都容易糟受困難除了空騎,不是只有腳踏車部隊,在說行軍如有必要才會選擇這些地方否則沒人沒事會選擇這些難以克服的障礙

配合先期的運輸(運輸直升機、裝甲運兵車)

還有在面臨運輸直升機不夠及裝甲運兵車在路上遭受阻撓,更有油料問題,你能夠克服這些障礙的話在提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效益比來衡量腳踏車就有他的價格

台灣陸軍的營區配置可以進行調整或是怎樣,且戰爭不是以看起來“累,就能夠否決一切,重要的是有能力

當你騎到腳快抽筋的時候你還能拿著槍什麼的往前衝?

你當國軍通通操一操都會成鐵人?

台灣的道路設機動性似乎不存在那是容易限制車輛,無法太多影響腳踏車的能力,他的地形適應力還是優於其他車輪車輛能穿越其他小路跟無法達成的目的,腳踏車的目的就是不限制於主要道路等等仍能保有機動性穿越其他道路,在這種情況下就能發揮

很多非主要道路地區裝甲車容易在容納面臨阻礙跟阻塞跟本無法順利使用,其他車輛會比腳踏車會還擁有機動力?且油料的問題也待克服,你提到非主要道路腳踏車有些不好使用,腳踏車在主要道路破壞面臨阻礙下不走主要幹線,雖說某些情況不能比走一般正常幹線比較快但還能比其他車輛有能力,這才是重點

假如幹線面臨大量障礙下移動,你腳踏車堅持走幹線會更慢,且其他車輛是跟本無法移動,請你仔細看完我之前的討論

請您想像一下會有的障礙,能用腳踏車去衝?

如果障礙是一台燃燒中的戰車或卡車,你騎著腳踏車衝過去?

我想每個軍人都希望一台裝甲車先清開路再說,既然如此,那用裝甲運兵車不是比較好?

至於你拿出的例子說服力無法足以夠成問題,小排水溝上還算容易解決,其他如過河、水田、大的排水溝、先騎上中央山脈這些本身就是連普通步行行軍都是不容易的地方,這些地方任何部隊都容易糟受困難除了空騎,不是只有腳踏車部隊,在說行軍如有必要才會選擇這些地方否則沒人沒事會選擇這些難以克服的障礙

那那種地方不能用裝甲運兵車通過嗎?

我會這樣說就表示正常的路段被無法克服的方式阻礙了啊!

EX:如果跨河的大橋被破壞,根據台灣的地形如果你想用腳踏車騎過去,不爬山你想怎麼走?那用裝甲運兵車+工兵走是不是反而不算是障礙?

還有在面臨運輸直升機不夠及裝甲運兵車在路上遭受阻撓,更有油料問題,你能夠克服這些障礙的話在提出

當然是在油料範圍內做先期的運輸 = =(難道有人空降部隊會降在戰場正上方?)

直升機才到的了的地方沒有直升機怎麼辦?這當然只能放棄啊!原本由直升機來運的路程...那種路程叫軍人騎腳踏車過去...台灣是有人權的國家!OK?

運兵車受到阻撓,想來想去有兩個方法:

主戰車撞開路障;工兵稍微處理...由這方法無法處理的路面...要腳踏車怎麼過?(這是在打仗不是在拍電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當你騎到腳快抽筋的時候你還能拿著槍什麼的往前衝?

你當國軍通通操一操都會成鐵人?

我想你並沒有認真看我前面的發文,我前面有說過這些部隊本身就需要時間訓練,請你仔細注意看之前的發文,我跟死U條人的討論就已經回答過

請您想像一下會有的障礙,能用腳踏車去衝?

如果障礙是一台燃燒中的戰車或卡車,你騎著腳踏車衝過去?

我想每個軍人都希望一台裝甲車先清開路再說,既然如此,那用裝甲運兵車不是比較好?

障礙如果沒有徹底塞路面或是沒有太大火,那就是衝過去或是繞行其他道路,且某些障礙腳踏車只要牽過就可度過,就算真的大火阻塞腳踏車也可更容易繞其他路面且裝甲車還面臨後面一堆人無法動彈的情況

這是我講第二次了,腳踏車的目的是可以翻越地型障礙或是使用更好的路段,就算遇到真的無法通行的道路障礙也可比其他部隊行走其他道路比卡死在道路等待清處障礙好上太多,況且你提裝甲車來清除開路,事實上裝甲車跟本無法去有效清理,不要想以撞開障礙的想法,事實上那不容易且面臨大堆的土石攤牠甚至一堆大石跟本無法去推

那那種地方不能用裝甲運兵車通過嗎?

我會這樣說就表示正常的路段被無法克服的方式阻礙了啊!

EX:如果跨河的大橋被破壞,根據台灣的地形如果你想用腳踏車騎過去,不爬山你想怎麼走?那用裝甲運兵車+工兵走是不是反而不算是障礙?

那些地方也是裝甲運兵車都無法順利通過,你會這樣說但你未解釋別人又怎麼會了解你的想法?那這裡問題是你自己解釋並不足夠,那只好請你下次自己清楚的打出,還有請注意你發文的口氣

爬山某些地形路段太狹小缺乏機動性跟本不適合車子走,裝甲運兵車也無法有效的移動,一些山路被破壞假如太挾窄如類似北宜那種山路,你要如何開裝甲車輛行軍?更別說清除障礙了,這樣反而脫延時間且毫無效率,請不要想以為障礙撞開就好的方式,靠工兵也只能慢慢清處

當然是在油料範圍內做先期的運輸 = =(難道有人空降部隊會降在戰場正上方?)

直升機才到的了的地方沒有直升機怎麼辦?這當然只能放棄啊!原本由直升機來運的路程...那種路程叫軍人騎腳踏車過去...台灣是有人權的國家!OK?

先期的運輸,戰時補給會能夠順暢的補足需要嗎?通常是很困難猶豈還在一片混亂之中,且部隊的供應並非只供需一小個部隊,不是加油站到站加油就可繼續前進路程,這情況不太耗時且可以一堆部隊需要而緩慢

一旦油料範圍道路中斷或是面臨障礙這些補給跟本無法順利補助,萬一這些油料補給區糟到破壞無法使用的情況下,那這時候該要去那裡尋求補給運油?直升機來運的路程,你認為要多少直升機運輸才可能足夠一些大部隊一個師的油料?我們國軍直昇機隊能負擔的起這麼大的運輸量嗎?開戰時只有一支部隊需要直昇機補給?我想只有一支部隊需要這並不可能發生,因為很多部隊都需要

很多軍事部隊訓練本身都跟本無法稱為人道,但是他們在緊急情況的表現非常的精綻,我們國軍海軍陸戰隊跟美國的特戰部隊都是在這樣的情況訓練出來,扯出人權讓我認為你沒有對於戰爭跟軍事有太多的蓋念,我想還是鄭重請你多了解在來加入討論

運兵車受到阻撓,想來想去有兩個方法:

主戰車撞開路障;工兵稍微處理...由這方法無法處理的路面...要腳踏車怎麼過?(這是在打仗不是在拍電影...)

你的發文讓我覺得怪異,主戰車撞開路障,遇到大量落石,主戰車撞開不但耗時也不易,且面對大塊落石跟一堆癱塌的土石或障礙物不可能光靠戰車開路,戰車行動對於這些不是毫無障礙,且萬一是狹窄道路前面車輛阻塞後面主力戰車要如何通過去清除?而腳踏車就是越過不需要就可輕易越過,我前面已經說過

在指責別人之前,可以請先看看自身發文,你很多的話語我想很多看文的板眾都會感到無耐你的發文,我這裡再次鄭重給你一些意見,請注意你講話的口氣之外還有請注意你的軍事知識是否足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嗯...個人在言論上造成對這裡各位同好造成眼力以及腦力上的損害一事,我願意道歉:在此至上我最高的歉意

需要的話我以後可以就看就好了~畢竟造成大家的不便也不太好...

至於版主的指教,我會努力記得。

至於這篇言論端看版主有沒有興趣看了,希望您能指教

我當然看過您和U大的討論,我會再次提出自然是"無法贊同"您的見解

您說的訓練當然我可以接受這項方案,但是我無法接受的是"可能性"

請問您認為一個人的能力能用訓練彌補多少呢?舉個簡單的例子,蛙人在怎麼訓練頂多從金門游到廈門,難道您認為多訓練一點就能從澎湖游到台灣?

當然腳踏車部隊的訓練能比步兵來的強,但是太過於強調我想就言過其實了吧!

再來是障礙的部份,我斗膽請問您一下:假想敵登台之後,他能造出什麼路障?

是水泥工事?是爆炸落石?還是戰損的車輛?還是路邊隨便搶車?

而且,弄出了路障,假想敵他們自己也需要通過的,難道他們不會顧慮到這一層?真的把路面全毀絕對不是假想敵會做的事情,路是公有財這件事在戰爭時期也是對的!

腳踏車遇到阻礙可以找其他路走,當然裝甲運兵車也可以

至於防護力的部份,或許裝甲運兵車一口氣被掛掉的會比較多,但是打腳踏車部隊也未必比較難(畢竟能掛掉腳踏車部隊的武器會比掛掉裝甲運兵車的武器來的多)

另外腳踏車部隊的"當場反應"比步兵來的差,傷亡數也未必比較低(停車的時候說不定又多被掛了幾個)

好吧,那我這裡說的清楚一點好了

今天如果是首都攻防戰,假想敵控制了淡水河,破壞或控制了跨河橋樑,請問這時會式腳踏車好用還是AAV7好用?

我這裡只是希望表達出腳踏車的好處不應該被您如此的放大。

另外板大非常強調腳踏車的機動性,但是是否太忽略了裝甲車的能力?

不知道板大有沒有研究過台灣道路的設計法?(根據我和交通管理學系的學長的討論)台灣道路的設計相較之下比較適合車輛行走的,或許大家會有不同的想法,那我沒話說!或許跟我討論的對象也不夠權威不至於構成說服力,但我希望板大也想想腳踏車部隊的建構其實重點並不是只在那幾個部份

另外版大舉了北宜的例子,那我想請問:難道那種山路您想要叫士兵們載的裝備騎上去?

第四段本抱歉我才疏學淺、國文能力太差,我並不了解您的意思。

此外我也沒說"直升機補給";我要說的是比照美國空降部隊配發腳踏車的方式,利用運輸直升機或裝甲運兵車做先期的運輸(ex:運輸直升機可能從龍潭起飛,直升機上載著帶著腳踏車的部隊,前往假設是首都攻防戰的台北市,做"跨越淡水河"這種腳踏車無法做到的事),而不是要腳踏車部隊直接開往戰區(同上面的例子,如果不配合先期運輸,請問腳踏車部隊如何馳援台北市?這就是我又說要考慮士兵體力的問題。另外不要分割戰區,如果首都攻防戰的狀況只要"附近營區"做反應,那請問兵力分配要怎樣才行?全台40萬兵力50%丟去守首都?)

此外講人權只是希望您為軍人考慮一下,不要強人所難,難道我會說鐵人三項的訓練不講人權嗎?

就像我剛舉的例子,從桃園到台北市在地圖上來看有多遠?腳踏車馳援要多久?不配合先期運輸請問仗怎麼打?

另外兩國之戰最重要的自然是首都攻防,您想想全台兵力的配置以及首都攻防戰需要投入的兵力,台北縣市的基本兵力夠用?桃竹苗的部隊能用腳踏車馳援就好?那台中以南是不是就打自己的就好了?我想聯合作戰的理論大家都知道,在希望空軍的戰鬥機能夠全面跟E-2做聯合通聯了,難道要陸軍各自為戰?

或許您想說您只是要一個腳踏車突襲部隊來做奇襲,並不是拿來守衛

那我到想問您:這部對放哪?

台灣有哪個地方能夠讓住紮的部隊不搭配先期運輸就可以直接發動奇襲?

另外也希望您考慮一下台灣的地形,就如同我之前說的

瑞士的多山和台灣的多山是不同的,就像說大陸多山和台灣多山有一樣嗎?雲南的多山和西藏的多山有一樣嗎?

若對這種解釋也是以不變應萬變,我想我們會重犯當初清朝西化時期的老毛病

另外您說清落石,我想那種地方我只能贊同您,畢竟這是我想像中所謂奇襲的道路法

不過我也沒有要主戰車去清那種路面的意思。此外:這種路障不是假想敵會弄出來的

至於版大如果真的認為我的發言礙眼,可以通通刪掉也沒關係啦!或許不要讓大家傷眼睛會比較好一點!不過我就不懂您對軍事素養以及能力的定義是如何~軍訓考試一百分?射擊能力精準?發言引經據典?(是的話您就把我的話都刪了吧~我不符合)

我只是希望軍事的討論也能生活化(趨近真實)一點,所以不喜歡舉古早的死例子。或許我真的沒有任何的軍事才能,但也因為如此我不會有本位主義,旁觀者清的立場能從其他角度看問題(或許沒有意義...也或許我根本看錯...那我會改進、進修)

另外口氣的部分我願意在此再次道歉(但我是無意的...若造成大家的不便我在此道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當然看過您和U大的討論,我會再次提出自然是"無法贊同"您的見解

您說的訓練當然我可以接受這項方案,但是我無法接受的是"可能性"

請問您認為一個人的能力能用訓練彌補多少呢?舉個簡單的例子,蛙人在怎麼訓練頂多從金門游到廈門,難道您認為多訓練一點就能從澎湖游到台灣?

當然腳踏車部隊的訓練能比步兵來的強,但是太過於強調我想就言過其實了吧!

你宣稱你看過我與U條的發文,但我發現你這篇提出的很多問題很多都是重複的,代表你並沒有很清楚看完文章,也就是我跟死U條已經討論過的,之後遇到我都會提出,至於戰場上任何是"可能性"都會發生,就像登陸那裡,空降那裡都是可能性,這情況為了減少這些可能性造成的阻礙都有必要設置,由起是這類開戰面臨障礙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照你的羅輯說不能接受這"可能性",那我也可以說中共打台灣是“可能性”,所以我們不用買武器跟軍隊阿,因為我不接受所謂的“可能性”阿,你說你不接受"可能性"就是變成這種想法,變成這種怪異的邏輯

我想我並沒有要求一個部隊接聯不斷毫無喘息的行軍喔,也沒有人要求像蛙人一樣從澎湖游到台灣進進行這種過於耗費體力的行動,一般步兵行軍都必須要休息以恢復一下體力,更何況是腳踏車部隊也有必要這樣才可持續移動,所以這裡就沒有言過其實的問題,拿出蛙人的例子我覺得並不符合我的情況,因為事實上沒有叫部隊這樣操過頭的方式來行軍,我記得我並沒有定義說這些部隊不能進行暫時休息等行動

再來是障礙的部份,我斗膽請問您一下:假想敵登台之後,他能造出什麼路障?

是水泥工事?是爆炸落石?還是戰損的車輛?還是路邊隨便搶車?

而且,弄出了路障,假想敵他們自己也需要通過的,難道他們不會顧慮到這一層?真的把路面全毀絕對不是假想敵會做的事情,路是公有財這件事在戰爭時期也是對的!

障礙的大部份自然是以共軍攻擊或轟炸產生的爆炸落石或是廢墟倒塌或是路面突然被轟斷造成行軍障礙或是大火為主

假設共軍登陸,通常代表他掌握部份或是全面的制空權,為了阻止國軍部隊增援進行移動,必定會使用手段破壞主要道路,打仗是先破壞敵軍的交通阻止敵人的行動,等清楚敵軍後在進行修復整理,我與死U條討論有提到仁川登陸及諾曼地登陸的例子,看看戰史交通對軍隊移動的重要性及被破壞的記錄,我想這在一般戰史都會提到這些事情

按照你給我的說法那盟軍何必轟炸這些造成自己麻煩,盟軍把所以的主鐵路及道路甚至港口破壞阻礙的德軍移動補給,但也造成日後盟國運補的困擾,但是總比敵軍順利增援移動造成對盟軍威脅好上太多了,還是請你看之前的討論文吧

腳踏車遇到阻礙可以找其他路走,當然裝甲運兵車也可以

至於防護力的部份,或許裝甲運兵車一口氣被掛掉的會比較多,但是打腳踏車部隊也未必比較難(畢竟能掛掉腳踏車部隊的武器會比掛掉裝甲運兵車的武器來的多)

另外腳踏車部隊的"當場反應"比步兵來的差,傷亡數也未必比較低(停車的時候說不定又多被掛了幾個)

裝甲運兵車也可以這是非常武斷的說法,我已經重申過好幾次,台灣的道路的設計缺乏車輛機動,在狹窄的道路上跟本無法順利移動,由其在某些路段跟本無法移動

這裡我並不清楚如何判定"當場反應"比步兵來的差,請你拿出證實證實他們"當場反應"不嘉,請不要拿出某某人騎腳踏車的問題,因為這些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問題,事實上瑞士步兵的演習訓練看起來沒有差多少,且戰爭時沒有人會好好停車在交戰的,真遭遇戰事是直接腳踏車丟在地上就迎戰,照你的說法步兵要停好才作戰,那卡車非要停好車才讓部隊慢慢下車嗎?這是不可能的對吧

好吧,那我這裡說的清楚一點好了

今天如果是首都攻防戰,假想敵控制了淡水河,破壞或控制了跨河橋樑,請問這時會式腳踏車好用還是AAV7好用?

我這裡只是希望表達出腳踏車的好處不應該被您如此的放大。

緊急時候不管運輸裝備是AAV7還是腳踏車,都以能夠到達都市進行防衛為主,在說國軍有足夠的AAV7能夠妥善給每一個部隊嗎?進行增援時附近比較方便的道路必定也糟到破壞的可以,來增援的部隊也不可能只有一支,在加上部隊混亂及傷亡到時候阻塞的情況可想而知,如果這一點都無法考慮那國軍很容易面臨障礙,戰爭並不是只看那些車輛快訴就可確定的喔

從以上我發現是你太小看腳踏車而完全忽視了國軍的運輸能力將可能糟到的障礙

另外板大非常強調腳踏車的機動性,但是是否太忽略了裝甲車的能力?

不知道板大有沒有研究過台灣道路的設計法?(根據我和交通管理學系的學長的討論)台灣道路的設計相較之下比較適合車輛行走的,或許大家會有不同的想法,那我沒話說!或許跟我討論的對象也不夠權威不至於構成說服力,但我希望板大也想想腳踏車部隊的建構其實重點並不是只在那幾個部份

我沒有忽略了裝甲車的能力,但是面臨某些情況他們無法有效移動,裝甲車的機動力很容易因為道路受阻

那這時後就有需要腳踏車部隊的情況,令外裝甲車的體型跟狀態並非能與一般車輛能相比的,台灣道路的設計就算真的適合一般車輛但不代表裝甲車就不會面臨障礙,除了主要道路,很多狹窄的路段並不適和進軍,且面臨戰火破壞之下,有多少道路還能夠順利的移動進行國軍的戰略部署,我想移動面臨阻礙是很困難的,請你回答這種情況該如果通過?

更何況還必須經歷戰爭繼而轟炸及突然破壞的情況,我想你並沒有考量到這些面臨的問題,這些就是腳踏車部隊的重點,而你提出道路適合這一點我想你仍然限於台灣道路一片可以順暢國軍移動的不計時切想法,事實上這種安全舒適的情況不可能發生

另外版大舉了北宜的例子,那我想請問:難道那種山路您想要叫士兵們載的裝備騎上去?

我想你沒有看懂我這一篇,我用紅字標出來問題點

一些山路被破壞假如太挾窄如類似北宜那種山路

我這裡並沒有說非要以北宜才能行軍,是講類似他那種狹窄而難以通行或有多灣不好開車行駛的道路,我也不可能修改這段因為修改日期你可以看出在何時,是在你發文之前

況且如果真的行軍有必要,那確實有可能走北宜這一條,當然那是真的到非不得以的手段才會走的下下策,但通常還是會考慮其他雖然難行但不會困難於北宜的路段,需求也不同

第四段本抱歉我才疏學淺、國文能力太差,我並不了解您的意思。

此外我也沒說"直升機補給";我要說的是比照美國空降部隊配發腳踏車的方式,利用運輸直升機或裝甲運兵車做先期的運輸(ex:運輸直升機可能從龍潭起飛,直升機上載著帶著腳踏車的部隊,前往假設是首都攻防戰的台北市,做"跨越淡水河"這種腳踏車無法做到的事),而不是要腳踏車部隊直接開往戰區(

當然是在油料範圍內做先期的運輸 = =(難道有人空降部隊會降在戰場正上方?)

這一段是你提出的油料範圍內做先期的運輸,所以我做出對於油料補給的問題,你油料問題並沒有解決

的確部隊確實可以搭配空騎部隊這樣是一個合理的方式,但是這就喪失了腳踏車部隊的攻能,因為他的功能就是穿越繞過某些國軍陸軍車輛無法行走的地方,在說空騎部隊可以戴帶更需要的部隊,腳踏車部隊還有能力自行使用別的道路到達目的,也不需要先期運輸

且裝甲車所面臨的問題更大,由裝甲運兵車做先期的運輸在面臨道路破壞可能跟本無法前進,那這裡你的先期運輸將毫無意義,你一直忽略並無有回答道路損害的問題,只要道路有面臨的障礙他就無法順利通行,請你回答裝甲車輛如何通過大量倒塌及落石障礙甚至毀壞的主要道路

而二次大戰日本襲捲東南亞所使用的銀輪部隊也證實腳踏車有大量的機動力穿越叢林小逕及一些坦克無法越過的地區,且日本襲捲東南亞腳踏車也騎了不少距離但證實並沒有影響部隊太大的情況

此外講人權只是希望您為軍人考慮一下,不要強人所難,難道我會說鐵人三項的訓練不講人權嗎?

軍隊的訓練還能更稱的上人權?如果你有問過任何一個當兵經驗的親人,撇除掉太涼的部隊經驗,他們會告訴軍隊中瘋狂操練的情況,雖說嚴厲但卻更能操練出英勇的士兵

軍隊當然還是需要人權必免造成某些太過於黑暗情況,但是軍隊如果在操練這種事情任意道出人權來抵制操練的話,講實話那跟本很難操練出英勇善戰的部隊,如果真的這樣,為何全世界戰力最強的美軍都沒有出現操練人權的話語出現

很多事情跟處理不是你看到你所讀到就可做出判定,還必須到考量各種的情況,軍隊涉入太多的因素只會破壞軍隊的戰力,造成國軍制度上的不當,請你了解國軍的內部跟情況,我判定你跟本不了解

就像我剛舉的例子,從桃園到台北市在地圖上來看有多遠?腳踏車馳援要多久?不配合先期運輸請問仗怎麼打?

桃園到台北市在地圖上確實很遠,腳踏車馳援如果在道路正常的情況下當然比車子慢,但是戰爭不可能那麼好,在面臨道路破壞,公路如高速公路主要省道不可能會完整的給你通行,初期的交通運輸必然是處於極度混亂的階段,先期運輸除了直昇機部隊能夠順利推進,不少部隊跟本無法順利的到達下令集結的區域,那你堅持開車可能比腳踏車更慢

很多道路被破壞的情況下車輛運輸也困難,且大隊車隊移動也是非常顯眼的目的對於共軍,腳踏車部隊就算是戰爭初期能夠不受道路跟一些地形阻礙的部隊,也不需要先前運輸既可行走,甚至能走一些特別的小道路,如果有經過泰山收費站路旁的山路你就可以了解那些路段跟本不適合大隊車輛行走,如果國軍要進行想要快速掩蔽移動走這些路段面臨的障礙可想而知,道路把車輛機動性也限制了

另外兩國之戰最重要的自然是首都攻防,您想想全台兵力的配置以及首都攻防戰需要投入的兵力,台北縣市的基本兵力夠用?桃竹苗的部隊能用腳踏車馳援就好?那台中以南是不是就打自己的就好了?我想聯合作戰的理論大家都知道,在希望空軍的戰鬥機能夠全面跟E-2做聯合通聯了,難道要陸軍各自為戰?

我不懂你這一段是想表示什麼,我覺得你是完全的誤解我的說法,我並沒有說面臨戰爭需要支援部隊只需用腳踏車馳援就好,我在與死U條人的討論也已經提到腳踏車部隊能夠在面臨道路障礙下他能夠先行馳援,並非只需依賴著腳踏車來增援就足夠

我在次鄭重聲明一次,你宣稱你以看完,但你仍然沒有認真看我之前的發文,這對一個討論者是一個極不尊重的動作喔,希望你能夠注意,我想我也不希望最後我直接把與他的討論就這樣貼來回你

或許您想說您只是要一個腳踏車突襲部隊來做奇襲,並不是拿來守衛

那我到想問您:這部對放哪?

台灣有哪個地方能夠讓住紮的部隊不搭配先期運輸就可以直接發動奇襲?

我想並沒有說過腳踏車突襲部隊只能限於做出奇襲得動作,守衛本身就不是這輕型機動部隊的特點,但我更沒有說過他們沒有能力支援守衛,放在能夠支援附近地區軍營的附近為主,但是重點是他能發揮他的功能去支援也可以不靠運輸

至於搭配先期運輸我說過除了直昇機很多部隊在必定面臨阻礙,腳踏車部隊他不需搭配先期運輸也可靠自身能力行軍,這我又在提了一次,跟本不需要搭配先期運輸,先期運輸在面臨交通中斷這些情況是困難重重的作法

另外也希望您考慮一下台灣的地形,就如同我之前說的

瑞士的多山和台灣的多山是不同的,就像說大陸多山和台灣多山有一樣嗎?雲南的多山和西藏的多山有一樣嗎?

若對這種解釋也是以不變應萬變,我想我們會重犯當初清朝西化時期的老毛病

你說的這些山區我覺得都是可適合腳踏車部隊,你沒提出不能行軍的地方在何處,事業上瑞士的阿爾卑斯山比台灣的高山還要險俊不少但一樣能夠使用腳踏車,連比臺灣險峻的高山皆能使用,那台灣不能使用的道理在那裡?如果提不出就視為斷言

我也沒有說過我們的軍隊是將全面採用瑞士腳踏車部隊的方式,軍隊不同時期有他的不同變化及組成,我們也不是不知變通,也沒有朝西化時期的老毛病,這個歷史例子並不適合對於支持者,還是請你換個詞語

另外您說清落石,我想那種地方我只能贊同您,畢竟這是我想像中所謂奇襲的道路法

不過我也沒有要主戰車去清那種路面的意思。此外:這種路障不是假想敵會弄出來的

那你說的主力戰車清除方式跟本就沒有用,你自己也承認了,這代表這些道路障礙無法順利清理,那腳踏車部隊這時候反而能發揮作用,某些路面如果腳踏車可以攀爬障礙,那將可以比任何車輛都容易通過,落石假設對方炮擊或轟炸也是會造成的

至於版大如果真的認為我的發言礙眼,可以通通刪掉也沒關係啦!或許不要讓大家傷眼睛會比較好一點!不過我就不懂您對軍事素養以及能力的定義是如何~軍訓考試一百分?射擊能力精準?發言引經據典?)

(以下略)

我對於軍事素養以及能力很簡單,就是對於這些軍事問題都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如果軍事只靠一點知識跟自己想像空間跟旁觀者來做為依據那這樣我想跟本討論不出什麼,因為這沒有沒有足夠的知識來做為立足點硬證自己說法正確,很容易溣為斷言的情況,請注意避免這情況

你一直沒有回答在面臨這些各種障礙之下要如果快速通過運輸跟先期運送的事情,事實上一旦道路造受破壞你一直提的先前運輸跟本沒用了,但腳踏車不需面對先前運輸所面臨的障礙也能夠前進,除非你提出要如果陸軍快訴通過不靠空騎的先期支援方式,否則你跟本撼動不了我的論點因為這代表國軍有這需要,況且你的不少問題死U條人與我的討論都以提出過,如果你仍舊以為你能夠提出反駁我建議請先看看你的資料是否正確及我與他人的討論是否已經提出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從西部從南到北跑透透就知道,如果真的作戰也不可能在山地或是"太複雜的地形"發生;雖然號稱地形複雜,但那種"複雜"的地形跟瑞士那種全部都是山的國家比起來實在是太小case。

個人認為腳踏車在台灣部隊中最大的價值應該是配屬守備旅之類缺乏機動性的部隊,以增加其反應與部屬的速度;這種部隊搞不好在主力部隊因幹線都被遲滯時,鑽小巷子照樣能到戰場集結,到時反而擔負舉足輕重的角色。

另外關於其腳踏車騎到腳抽筋的問題:我曾經負重二十公斤一口氣騎八十公里,根本沒有抽筋或即將的跡象;我想,那是爬連續坡時才會發生的跡象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