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22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Reu

  1. 編輯原因:雖然我說打住主題,但我看了洛書的白話翻譯好幾遍,實在覺得不念幾句不行,請見諒.

    你們上憲法"學"與否or誰教的我不知道

    但你也學過了法律的解釋方法了,當然我管不了你對該條文解釋的"言論自由"

    因個人智識能力 生活背景 接觸的文化思想會有所不同

    故一般來說,眾多方法中最重要的合憲性解釋才會是一個法條最客觀最公正的解釋

    如果要跟我complain現行憲法根本是坨shit.....etc

    sorry,我幫不上忙,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歷史變遷衍生的問題

    那憲法要不要改?

    不是我一個宅宅跟你在這邊討論釋字就能推動的....

    抱歉,實在不想搞得這麼難堪,

    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在把守這個爭點

    且我師公也參與編輯這則解釋

    (當然他不會是你說的腦袋有洞的某些大法官之一www)

    以我看了他這麼多意見書而生的了解

    有問題他一定會寫不同意見書來反駁解釋文

    既然兩者都沒有,我這徒孫(高攀了)不戰乎?

    搞不懂一個好好的法條解釋為啥要加入這麼多主觀且預設立場的詞彙....

    雖然你這充滿渲染的"白話的解釋"看起來非常有笑點

    但這樣會誤導學弟妹對於我國釋憲機構的觀感,實為不妥

    又你拿出了公民權的概念,那我也推薦你去找月旦法學教室的第4期

    由現任許宗力大法官執筆的基本權利第三講-基本權主體,希望對你有幫助

    還有一點,不是6+10,是"遷籍"到台灣來算10年,故是6+4

    "當一個人有地位使用法律時,法律會因為這個地位而被解釋,

    所以當一個自大的人在使用法律時,那法律會變得非常恐怖"

    by 李茂生教授 文章:為什麼要念法律?!

  2. 法律本身問題也一堆,大法官頭腦糨糊的也有,比方說,大法官竟然主張某些中華民國公民沒有公民權2*。QUOTE]

    喔~洛書

    你居然會說話這麼不客觀

    令人吃驚

    先就釋字618來論述下

    認真有興趣的學弟妹點進去會頭很暈

    先教大家怎麼讀

    解釋文是司法院大法官對於申請釋憲案件所做出之判決(違憲審查)

    結構:

    先論述該基本權之保障範圍,如本例為憲法第18條人民應考試服公職之權利

    其次是判斷基本權之限制是否構成國家之侵害,如本案為兩岸關係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項前段

    最後是審查基本權之限制之合憲性→回到法治國原則的比例原則(憲法第23條)

    如本案審查兩岸關係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項前段之適當性、必要性及狹義比例原則

    理由書以補充判決之論理→這部分比較好看懂

    重點是

    兩岸關係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項前段之規定歸化台灣之中國地區人民設籍未滿10年不得考取公職資格→不違憲

    嘛....我快遲到了

    先這樣

  3. 教官之前說 憲法規定軍人跟學生沒有自由

    但根本沒有一條憲法說學生沒自由

    我該出山來發聲一下了

    "軍人跟學生沒有自由"

    我想不是教官講/記錯,就是妳聽/記錯

    總之誰錯不是重點

    首先

    這句話是由孫文那個失敗的思想家提出來的

    所以我們可愛的五(七)權憲法找不到那句話

    再來

    高一上三民主義時應該有說限制原因及目的

    嗯...我不吃孫文那套的....

    所以別找我詳細

    最後

    還是要讚賞下洛書,連釋字都拿出來了www

    這方面是你的天下

    就靠你殺出一片血路了

    "孫文那個失敗的思想家"

    嘛....有興趣的就找李鴻禧教授的"李鴻禧憲法教室"看第9章(剛看完)

    婊孫文婊很大婊不用錢wwwww

    ps:別因為這本書就定義我是綠綠,好嗎?

  4. 看到有人分享了大學

    哇~大學可以翹課耶

    哇~大學可以參加很多社團耶

    哇~大學很悠閒耶

    哇~大學很專業耶

    哇~大學很宅耶(誤)

    怨恨自己把英文丟在一邊太久

    QUOTE]

    有些課翹課3堂就扣考

    課都是1次連2堂上(只能翹1.5次)

    所以翹一次就必須之後全勤

    還會有擋修的可能....→明年再重修一次....

    英文啊

    本科都顧不了

    想讀英文真的力不從心.....

    最近想再入手7000字來背(淚

  5. 因為是跟自己同一塊土地生長的球員啊...

    +1!

    我喜歡棒球

    不是為了國球二字

    台灣的職業運動一向不被重視

    除了選前、國際賽事拿出來打嘴砲以外

    根本沒人疼

    運動不是政府給少量的資金就能搞好的

    黑米不是第一起

    但這次鬧太兇了

    暴露出台灣體界的病灶

    政府卻只能事後介入

    政府不行

    民眾要挺身出來看球

    更要打球

    我喜歡棒球

    也打棒球

    雖然我的膝蓋有點小問題

    就是要打棒球

    出自我對棒球的熱愛

    也是我挺棒球的方式

    就只是這樣

  6. 大學開學一個月了

    突然有所體悟

    故置PO於此

    首次發帖,請鞭小力點

    大學之所以為大學

    最普遍的兩個答案

    1.學術多元

    以輔X為例

    9個學院48個學系

    學院之間旁聽、輔修甚至雙修

    4年下來

    你可能不只有一項專業領域

    2.學生來自各個層面、地區

    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匯聚一處

    視野加大不少

    那大學跟高中的差別究竟是甚麼?

    大部份的人

    高中被拘束在一個基本框架─升學主義,台灣教育體制最糟糕的毒瘤─

    直到畢業前才漸漸的建立起一個重要概念

    獨立思考

    稱之為4年大學生活的要義也不為過

    高中的考卷會有標準答案

    那是很制式的,一種鏽蝕思考的答題方式

    而大學的考卷沒有

    你的理由說服力夠,教授不會刁你

    到了大學也差不多18歲了

    是刑法的成年標準

    你的大學生活充滿著抉擇

    今天要不要翹課?後果會是甚麼?

    這時獨立思考的價值就顯現出來了

    大學生活要培養的另一個事是生活自主

    我沒抽到宿舍,故投靠親戚家

    獨自住在頂樓

    生活大小事,除了晚餐

    沒洗衣機,衣服手洗手擰

    中餐學校餐廳吃魯肉飯或陽春麵,要不自己煮泡麵

    洗冷水澡只為了省瓦斯錢

    有限的金錢做最節省的分配

    不是抱怨,而是我對生活的選擇

    高中時

    總嚮往著大學快樂的翹課生活

    以為跨過了聯考壓力

    就是幸福的開始

    但事與願違

    你一個禮拜可能都看不見班導一面

    各科教授每個禮拜排一天上課

    2~3堂課的東西可能給多給少

    下了課可能溜得比你還快

    於是筆記做得多,疑惑也多

    回家後電腦一開

    課業壓力就拋諸腦後了

    直到期中、期末考才重拾書本

    從被當一科兩科到21

    這是拿自己人生開玩笑

    大學

    是真正人生的開始

    所以內高的學弟妹們

    相信你們會聰明的選擇吧~(笑

  7. 7th社會組學長現身說法

    數學:

    高一時

    沉淪網路,半夜不睡覺

    上課沒精神

    導致第2冊重修(某楊sir的重修課很速成!!)

    數學基礎不穩

    幸好班導沒有放棄我們

    自己也做好覺悟

    所以高2、3課程顧得比較穩

    學測後到指考前一個月

    拚命做數學1~4冊總複習(忘了那一下出版社)

    最後就做考古題

    一時不好

    再聽一次、兩次

    不懂就問,數辦的老師都會幫到底的

    千萬不能放棄

    上了高二高三

    不能抱著明日復明日的心態

    時間的壓迫感會越來越重

    各科的壓力會讓你崩潰

    有人會在學測時感到挫敗(我只考5級分)

    高三時,某個貴人告訴我

    「但是後面還有近5個月的時間,

    誰輸誰贏沒一定,

    放棄就輸了!!」

    數學沒有捷徑

    苦作實幹比較重要

    連公式、定理都不背

    請你自己找間離家近的學店混完大學四年吧!!

    英文的話請其他人補充吧

    因為我的敗筆還是英文.....

  8. 聰明的小A 你已經踏入了洛書的思考領域第一步

    但是如果你是要弄推甄 你搞一堆自己沒看過的書在上面 教授又剛好對某本有興趣 你就大刨屎了...

    圖書館一樓是新書報紙期刊阿...

    2樓有金庸、古龍

    不過我唯一看完全套的是田中芳樹的銀英傳

    學校也有些命理學的書

    我也借過易經(好玩的)

    某些陰暗的角落

    有教官或老師沒收的一些輕小說或漫畫

    可惜沒有一套是完全的.....(拖

  9. 學校沒支援嗎??

    學校不會只支援合唱團吧??

    他們有的是特權~~

    同學!!

    話不能亂說

    你說的校方支援應該是

    縣賽、全國賽時惠琪老師和國誠老師

    幫忙帶隊和紀錄工作

    合唱團成立到現在

    學校方面從未支持經費支出

    團費也只有收過開團元老一屆

    外聘教師費用都是歷代學長捐出參加比賽

    校方給予參賽學生個人的獎金

    以及個人捐款(不是強迫,只是黑歷史)

    甚至是家長(這是合唱團另一個感人的故事)

    學校並未編列預算給予合唱團

    學校要求的活動亦少有推辭

    更遑論特權

    我們團練不只有朝會時間

    午休也是要犧牲睡眠參與各部練習

    有時要把一首曲子練好

    不少人也會下課前往音樂教室

    找冠晶老師練習

    我們為學校爭取榮譽

    實際是無數家長跟學長努力的成果

    為了維護合唱團的名聲與榮光

    不得不在此辯駁

    只看到不用升旗的你

    眼光未免太狹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