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sarace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10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Timisarace

  1. 亞豆(女主角是叫這名字吧)好萌

    話說爆漫王的日文原名是:食夢者

    很想知道這跟漫畫有什麼關聯…

      不,你誤會了.食夢者是某大陸翻譯組的譯名.像這樣的非官方譯名,還有「漫畫家」、「博漫」等等.

      至於這跟漫畫有什麼關聯嘛……

      小火田健老師在第二集的作者專區是這樣說的:「書名『爆漫王』(BAKUMAN),似乎概括了爆炸、博奕、食夢獸『貘』等多種含意,實在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標」

      也就是說,只是單純翻錯了.

      據說是某大陸翻譯組為了搶先在別的翻譯組之前先提出中文譯名,所以在第一話都還沒出來,還只有連載預告的時候就翻譯了.在根本搞不清楚內容的情況下,他們不曉得為什麼堅信那是貘的意思,貘在傳說中是一種會吃夢的動物,於是就有了精美的「食夢者」.

      明明只要看了漫畫的第一話就能夠明白應該往「賭博」的方向去解釋.

      不過在這方面,我們台灣的官方譯名「爆漫王」也是五十步笑百步,除了「漫」以外都是亂來.

      據說是當初台灣編輯認為翻成「賭漫」意思雖然比較準確,但是不夠響亮有力,所以就變成「爆漫王」了.

      我也很想知道,「爆」和這部漫畫有什麼關聯……

      至於「王」的話,不就是台灣翻譯的惡習嗎?

  2.   我看過。

      我覺得很好看,學到不少東西,也被閃得很快樂。

      一開始使我產生好奇的是這系列的出版順序。

      我無意中得知:「Dear 親愛的」是「我的狼魔王」和「我的狼情人(內容明明和『我的』、『情人』沒有關係一_一狠)」的續篇,而「我的狼情人」也是「我的狼魔王」的續篇。

      也就是說,創作順序是:「我的狼魔王」(一集完)->「我的狼情人」(一集完)->「Dear 親愛的」(十二集,去年剛完)

      我非常好奇這到底是怎麼畫的!

      一般的外傳都是在本篇結束或連載中畫的吧?總不會從一開始就決定好要出三部,然後從時間點最早的外傳開始畫吧?也不太可能第一部被腰斬(所以只有一集)第二部為了相稱或補完也只出一集,然後第三部的時候……怎麼想都不對呀?

      我以前從沒看過這種事(漫畫資歷淺),於是想說如果把整系列都看完,應該可以解惑。

      ……結果沒有就是了。

      除了創作順序外,我在看「我的狼魔王」,也就是剛接觸這位作者的作品時,出現了第二個深深困擾我的疑惑:這到底是少年漫畫還是少女漫畫?

      從畫風上看不出來。不論男女大叔(?)都很美型。可能是少女漫畫,也可能是萌系漫畫,那就屬於少年漫畫了。

      題外話,之前在奇摩知識+看到這樣的問題:「為什麼男生比較喜歡萌系漫畫而不喜歡少女漫畫?」因為這個問題是幾年前問的,那時候萌系漫畫不如現在有名,大家仍然熱心地回答,所以各種亂七八糟的答案都出現了,但沒有一個是對的。發問者最後好像也絕望了。因為時間隔太久,即使我現在補答了,發問者應該也看不到,所以我沒有回答。可是答案簡單得不得了啊!不就是因為「萌系漫畫」是以少年為讀者取向的「少年漫畫」嗎?既然是以少年為主要讀者取向,內容當然會比較迎合男生(至少一部份)的喜好,如果少年們比較喜歡看以少女為主要讀者取向的「少女漫畫」,那才真的奇怪了。

      我看頭幾頁時是將它暫時放置在萌系漫畫的類別,越看下去越不對勁,劇情像少女漫畫,有些地方像少年漫畫較常會有的設定,有些畫面卻像是少女漫畫的特別服務……無法辨識,就像之前看的「東京純愛奇緣」一樣,雖然都很好看,可是無法分類。後來查了一下,原來「Dear 親愛的」也是在少年漫畫雜誌上連載的。

      內容上,我覺得非常好看,大部分的時間是溫馨日常喜劇,但是要黑的時候也不會心軟(就我的標準來看),說黑就黑。

      有一點蠻有趣的:故事的主角們分成三組,有各自的目的和立場,故事在花了幾集讓他們相遇之後,就「暫時停住」了,主角們換成「度假模式」,開始一段溫馨日常喜劇,那真是一段洋溢著幸福和閃光的日子。雖然有些人認為那段日常生活是在拖進度,因為那期間劇情進展緩慢得接近停止,可是我很喜歡那一段。當我看到某一集的下集預告,得知劇情要繼續前進—即好日子要結束了—的時候,真的打從心底發出哀嚎聲。

      其實要談這系列,可以談很多。(比如說不同的黑化、傲嬌的定義、伏筆的埋法等等)可惜它較冷門,不曉得要跟誰談才好。= ='

  3.   畫風的喜好是很主觀的事情。

      像我個人就覺得鬼隱篇的畫風還不錯,而到罪滅篇的時候又有進步。(事實上,暮蟬本篇的漫畫畫風我都不覺得難看。)

      我哥則說他也喜歡渡夜篇的畫風。

      巴哈板上有網友表示不喜歡綿流篇的畫風,甚至因此不買綿流和目明的漫畫。

      而我有個只看過動畫版的同學說漫畫是由不同人畫的,畫風太亂她不想看。

      所以畫風的喜好是很主觀的事。

      我覺得暮蟬的漫畫—就我目前有看過的鬼隱、綿、祟、暇、鬼曝、崩、渡和兩本解篇的第一集來看—都畫得不錯。(同人短篇集要另外討論。)

      我個人也覺得和動畫比起來,漫畫比較好看。其中一個原因是漫畫刪掉的部份比較少,保留了較多原作的精隨,動畫礙於長度限制,刪掉很多劇情,很可惜。另外還有個原因是漫畫中可以感受到比較多的愛。

      

      我第一次碰到這種同一部作品分成幾個部份由不同人去改編的事,這讓我思考了一些東西(比如說哪些角色造型差很多、哪些差不多,為什麼會這樣等等),還蠻有趣的。

      

      說到有趣的事,話說一開始鬼綿祟的畫風在我心中的排行是:綿>鬼>祟。

      後來到巴哈姆特暮蟬鳴泣時(<=打廣告?)版看了一些網友的討論後,發現祟殺篇的畫風確實簡單而生動,是非常適合暮蟬的畫風,而且祟殺的魅音確實非常萌,所以現在我不想再隨便排名了,可以接受的就是好的,不能接受的也不是不好的。

      另外,我是一個膽小的人,從來不了解人們為什麼會喜歡看恐怖片,可是這樣的我卻喜歡暮蟬鳴泣時(那些快樂、明亮、充滿希望的部份),這對我來說是很少接觸的類型,所以從中學到(想)了不少東西。

      歡迎有興趣者一起討論。

      相信這是最能享受這部作品的方式之一。:E

  4.   幼不幼稚要看個人,很幼稚的人也可以看有很深涵義的動畫,他可能只看到特效或刺激畫面甚至根本看不懂;很成熟的人也可以看低年齡層的動畫,因為他可能是想讓腦袋休息一下或者他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很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重要的是人,而不是行為。看卡通的行為不能說是幼稚的,但不代表看卡通的人也一定不幼稚。

      這跟實際年齡沒有關係,不會因為某個年紀很大的人也在看卡通,就代表看卡通不幼稚。別人可能只會認為那個年紀大的傢伙和你一樣幼稚。除非那個年紀大的傢伙是個備受尊敬和肯定的人。

      這跟你覺得卡通好不好看也沒有關係,別人可能只會覺得你的價值觀整個都很幼稚。除非你能提出詳細的理由,比如說從劇情、設定、畫風等等部分一一進行分析,不過請先評斷對方是否有這麼做的價值。

      不過說來說去,幼稚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呢?

  5.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代表我的感想,那就是「即使和『全大陸的人都知道』的形象不合,騎士就是騎士。」

      更簡短一點:「騎士就是騎士

      如果要解釋這個感想的由來,那需要不少字,有興趣的人自己看吧:

      我從吾命騎士還在網路上連載時就有在看了,那時候的小說名稱是「我是騎士」,而作者名稱是「粉紅色死屍」,我覺得很有趣所以抱持著期待。但是連載了一陣子之後就停止更新了,那時還以為是網路小說常有的斷尾。

      又過了一陣子後,在7-11看到御我的新書吾命騎士,好奇的拿起來一看,發現書背的介紹和「我是騎士」的介紹一模一樣,再加上書皮上畫的人物判斷起來,根本是同一個東西。於是回家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粉紅色死屍」就是「御我」。於是我將網路試閱的部份重看了一遍,然後覺得有點沮喪。

      我也不清楚為什麼隔了一段時間後重看,感覺就差這麼多。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天氣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可能是不喜歡這樣的騎士。我還處於「心目中理想的騎士是追求善良、仁慈、重視榮譽、誠實等等高貴情操的人」的時期。(如果是利慾薰心或是野心勃勃等等,徹底拋棄騎士精神的騎士「配角」,那還可以接受,只是我會對該名配角有反感。)

      你要解釋成單「蠢」或天真「爛」漫都可以,世界上當然沒有完美的人,騎士們的形象和私底下的不一樣,我可以理解,可是你這也差太多了吧!一舉一動就算了,連外貌、關係、個性也通通是假的,這樣實在太可悲了,要是讓「全大陸的人都知道」的話,想必不只難過和失望。

      但是吾命騎士畢竟是這麼有名且飽受好評的作品,所以後來也猶豫了很多次。真得要為了這種理由就不買也不看嗎?

      有一天,我為了給一名寫網路小說的朋友建議,上網查詢小說的教學文。在漫漫網海中,來到御我的部落格,看完了寫作心得中的「寫故事-書名&主題」後,終於下定決心:「吾命騎士」,至少要找來看看。「寫故事-書名&主題」這篇文章中,御我提到了吾命騎士的主題和寫作動機:「……我只是覺得,所謂的騎士不該是完美的,它一定有缺陷,但是卻努力朝美善的方向掙扎著前進。就像吾命騎士的主角格里西亞一樣,他絕對不完美,他缺陷多到炸,他的行為卑鄙無恥不像個騎士,他的正義甚至可以妥協…但他絕對是個騎士,他以他自己的方式努力遵守著騎士兩個字。我諷刺了騎士的模式,然後,努力用故事來表達我心目中的,騎士精神。這就是吾命騎士的主題:騎士。……」(以上節錄自「御我自白書」http://www.wretch.cc/blog/kim1984429/11552842)我大受感動,因為若我的理解沒有錯的話,這與我的想法很接近。如果要我來寫騎士的故事,主角要不是,活在現在社會卻遵守著自己定下的騎士精神的男高中生,就是個性膽小天真又有點固執的菜鳥騎士,雖然在故事的過程中會慢慢的成長,但是從頭到尾都不會是完美的(不過因為本人的喜好,主角應該會從頭「怪」到尾,也就是從頭到尾都是別人眼中的怪人)重要的是追求心目中的完美的過程,以及和讀者表達我的想法。

      看完目前出的三集之後,果然作者心目中的騎士精神和我不一樣啊,可是,確實是騎士。即使做了許多不合形象的事,但那都只是小細節,是檯面下的事,重要的是結果,表面上看到的事實。人們的騎士沒有讓人們失望,因為他們真的是騎士。

      另外,請不要跟我說什麼認真你就輸了這種話,我在打這篇文章時也是邊打邊這樣吐槽自己。

  6.   我覺得銀魂是一部很有趣的漫畫。

      我剛開始看的時候,因為有些對話看不懂、有些笑點很低級,所以對它的評價不高。

      然而,隨著一集一集的看下去,我的看法改變了。

      如果要我介紹銀魂的話,我會這麼說:

      整體來看,是搞笑漫畫。

      分開來看,前半段是無俚頭的搞笑劇,後半段成了感人的溫馨劇,前一個故事是熱血戰鬥,後一個故事是爆笑日常,上一秒是浪漫愛情,下一秒……果然還是鬧劇,

      我會對銀魂有興趣,是因為上次去捷比的時候,店裡正在放銀魂的動畫,內容是巴比倫塔勇士們的冒險,我覺得那段故事很有趣(<=在店裡面一邊抬頭看螢幕一邊哈哈大笑的傢伙= =')後來就趁著寒假的時候找漫畫來看。

      我哥對這部漫畫的評價也不錯,而且有買的意願。

      不過錢包好像不這麼想……

  7.   老實說,我正在考慮要不要買輕小說。(從好幾個月前就開始考慮了= =)

      我看過漫畫第一集(還不錯)和一些網友的讀後感,看越多就越不曉得該不該買,確實是沒有人可以告訴我該買什麼書,只能給意見,最後的決定還是要我自己下。也許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買第一集來看?如果不好看就當作它是一集完結的作品?

      另外,狂大說的:「一個90幾歲的人 竟然還能使14歲的女孩動心 這真的不容易啊(茶)」

      前提是連外表都是90幾歲吧?(笑)

  8.   說到奇幻,我會想到的名詞是劍與魔法、龍、冒險。

            會想到的小說是魔戒、龍槍、死亡之門。

            會想到的形容是神秘、軟弱而溫暖、善良而溫柔、熱血激昂。

      ……我想到的東西還真怪呢,與其說是奇幻的聯想,還不如說是我喜歡的類型= ='。

  9. 用比較法來測定輕小說的確很奇怪,如果以我對輕小說的定義,龍騎士和達文西的密碼云云絕對不是輕小說。

    的確,在討論輕小說的可看之處與價值之前,要先想想什麼是輕小說。如果想不出來的話,就上網查吧!

    關於輕小說的定義眾說紛紜,但是在種種說法中總會有共通點。這篇文章發表的目的不是要提出輕小說的可看之處與價值,只是收集一些可解釋「什麼是輕小說」的說法。

    以下是維基的說法:

    輕小說(和製英語:Light Novel)是一種文學體裁,可以解釋為「可輕鬆閱讀的小說」[1]。以十多歲的中學、高中生的少男少女為主要讀者群取向,通常使用動漫畫風格作為插畫的一種娛樂性文學作品。

    其文體多使用讀者慣常口語書寫,比較輕淺易懂適合給少年少女可輕鬆閱讀的風格,包含的題材也是包羅萬象,有如青春、校園、戀愛、奇幻、科幻、神祕、恐怖、歷史、推理等,其中也有部分作品是自電玩、動畫、漫畫改編,「故事題材多樣,無法以單一風格來涵蓋」。在出版型態上,多以廉價的文庫本形式發售,不過近年來由於讀者層的變化及嗜好的細分化等因素,使得出版商改採發行部數較少但利潤較高的新書版本。

    有關於「輕小說」目前仍很難有人能夠對這類內容含蓋青春、校園、科幻、奇幻、恐怖、歷史、動畫等類別的作品給予明確的定義。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1.主要以青少年等年輕讀者為對象的娛樂小說。

    2.以讀者平常使用的口語來書寫。

    3.內頁上大量使用插畫,有強烈的視覺效果(但有的也會沒有)。

    4.封面有漫畫風格,就像漫畫的封面一樣

    5.風格上受到漫畫、動畫的影響,會帶有動漫風格。

    6.作者並不是向青少年訴說一個故事,而是以和青少年讀者相同的視點來描述作者本身認為有趣的故事。

    7.暫時只限形容日本出版的小說,因為到現時為止都沒發現從其他地方推出的輕小說。

    8.輕小說很多時會有同系列的漫畫、動畫,而遊戲如果先推出,之後轉寫成小說,很多時也會是輕小說。但反過來說,先出小說再出遊戲,就不一定是了。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C%95%E5%B0%8F%E8%AA%AA

    以下是巴哈「輕小說相關動漫畫」版某網友的定義:

    何謂輕小說?

    輕小說(Light Novel),顧名思義就是較為閱讀起來較為輕鬆的小說。這是在這三十年內在日本迅速竄起的新型態文學,其讀者群多半是鎖定年輕族群為主。體裁相當多樣化,奇幻、科幻、懸疑推理、愛情、恐怖怪談、BLGL等等都有,甚至有將以上小說體裁作出混合的、或是純惡搞的小說、還有不知道該分到哪一類的全新型態小說也都有。

    總而言之,輕小說多半有以下的特徵。(並非絕對)

    1.捨棄艱深的辭彙,以日常化、口語化的文字進行書寫。

    2.ACG風格的封面與插畫。

    3.與ACG作品進行結合。

    4.天馬行空的想像和獨樹一格的創意。

    資料來源:http://forum.gamer.com.tw/G2.php?bsn=60415&parent=99&sn=7&lorder=2

    以下來自巴哈姆特「輕小說相關動漫畫」版的非常告示板。和維基的很像,但是經過修改:

    輕小說特點:

    1、主要以青少年等年輕讀者為對象的娛樂小說。

    2、以讀者平常使用的口語來書寫。

    3、在封面上、內頁上大量使用插畫,有強烈的視覺效果。

    4、風格上受到漫畫、動畫的影響。

    5、作者並不是向青少年訴說一個故事,而是以和青少年讀者相同的視點來描述作者本身認為有趣的故事。

    資料來源:http://forum.gamer.com.tw/A.php?bsn=60415

    其他網友的意見:

    宅學教室-輕小說(上)

    http://otakus.dyndns.org/OE/Vol.018/Knowledge/OtakingRoom/

    術師之居,鎮魂之地。 - 沒有框框限制的奇想淺談輕小說

    http://www.wretch.cc/blog/bearcr&article_id=9589147

    其他網友的討論:

    輕小說是跨媒體救星! - 知日部屋 - 哈日反日不如知日

    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read.php?510

    鮮網 角色小說的定義(鮮網認為角色小說和輕小說是一樣的)

    http://www.myfreshnet.com/BIG5/forum/page.asp?page=100000002&forum=roleplay&tem=52

    台灣論壇「夏娜&涼宮」版的帖子「何為輕小說@@?」

    http://twbbs.net.tw/2068903.html

    鐵之狂傲遊戲網 小說討論集思館 【知識+】輕小說:日本動漫的魔法

    http://www.gamez.com.tw/thread-355372-1-7.html

    我跟同學介紹時會把輕小說的特色簡化成三點,因為太多太長我會記不住:

    1.以青少年為主要讀者,所以文字比較淺白。

    2.封面和內頁有插圖,風格像動漫畫。

    3.的確比較小本,適合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看。(聽說日本原版的更小。)

    但這不是正確的,只是方便記,畢竟如果同學沒有興趣的話,解釋得再清楚也是浪費口水。

    不過,雖然查了這些資料,但是我對輕小說的定義並沒有更清楚。事實上,我查到的很多都不是輕小說的定義,而是特色,也就是說,他們不確定什麼樣的書能叫做輕小說,他們只是從(他們看過的)被稱為輕小說的書上找共通點,這些共通點不一定適用於每一本輕小說。也許就跟某網友說的一樣:

    如何判定輕小說呢?出版社說了算!

    在查資料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點子,如果把這個題目「輕小說的可看之處與價值」丟到以輕小說為主的版上,會激起多有趣的言論呢?……還是會有如石沉大海呢?(汗)

    另外,之前有人提到,用輕小說來讓不看小說的人接觸小說,在巴哈姆特「輕小說相關動漫畫」版上有個有趣的帖子: 「有誰是因為接觸輕小說跟動畫而開始不玩網路遊戲的」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60415&snA=825&locked=F&tnum=22&subbsn=0&Bpage=1&author=we075533098

    也許可以證明這句話喔!(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