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茗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6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傑茗

  1. 正方首輪申論

    期待反方能再告訴我們立法理由,否則在違反平等原則的情形下,我國應廢除原住民升學優惠條款,謝謝。

    最好是有平等原則啦!再來,什麼叫平等?也不是這樣定義吧!那是假平等!我們要求的是能者幫助弱者!三民主義沒學好喔!

    所以今天,如果原住民升學優惠條款並無法維護原住民族的語言與文化?,也就是立法理由不存在,我們就應廢除之

    這句從頭到尾都沒證成也不成立,空說白話

    而我們也不應將教育的主流性以加分的方式,使原住民適應教育的主流文化,而捨棄了原住民自己的文化,如此一來,豈不有抹殺弱勢文化的可能性

    這句話間接正成-我們保留他學習原始文化的時間,而不讓主流文化扼殺他們的獨特性

    是原住民能力受加分影響的問題。當今天在第一志願台大醫學看到了原住民,是否會有第一印象是:他是不是靠加分進來的?這種會使原住民受到歧視的法規如何能存在?再來,當今天原住民出了社會後,也許頂著耀眼的大學文憑光環,但今天雇主看到同樣學歷的原住民與漢人,他注意到的會是什麼?他也許會想,原住民是靠加分才獲得此學歷的,這也使原住民的能力被社會所忽視。我們都知道,一般社會的領導者角色可粗淺地分為酋長世襲制和大人物制,今天有能力的原住民也許會因為加分制度的影響,使他的能力不被雇主所見,試問,這樣對促進社會流動或是使原住民文化延續有任何幫助嗎?淺而易見的是沒有的。

    這句請舉證有這樣的情形,就算舉證成功.那也不是加分的問題,而是人們本身對原住民的歧視(不根屬)

    斷言

    第一是該原住民的適應問題,他滿心歡喜地進了好學校,卻不知自己的能力是否有辦法適應,是否會產生自悲問題?

    那是對可能資源不足的保障,但如果不適合,也是社會應有的淘汰機制.

    多佔一個名額是社會錯覺 或是制度的問題 而不是加分制度的不好

    會創造更高的社會價值也要證明 不然也是白搭

    反方首輪申論

    即使是社會相當進步的今天,原住民和一般生的差異仍然存在,既然一開始的基準點就不同,那原住民生又如何與一般生競爭

    請舉證,不然就是斷言

    其次,再原住民族教育法第十六條關於升學優惠的規定,其立法理由為:「由於文化的差異,在高級中等教育以上原住民學生入學比例明顯偏低」,在此一思考下,升學優惠制度有期存在的必要

    原住民本來就佔國家比例中的少數,高級中等教育比例一定就低啊

    不然就告訴我們研究方法,或證明原住民一大群中,高等教育比例真的偏低。

    據95年原住民委員會的調查,原住民教育程度較一般社會大眾低,進一步反映在原住民的經濟、社會及政治方面的落後

    少一段推論,教育程度差,不等於經濟、社會、政治落後。

    藉由原住民升學優惠制度,一方面補足了原住民生與一般生的差異,一方面也提昇原住民的發展機會

    哪裡補足一般生跟原住民生的差異,這只是暫時的保護,沒有提高教育素質,遲早會接受社會淘汰機制,而在其中並沒有依照適才適性的發展。

    正二第二次申論

    現今加分制度是採血緣制,也就是不論其它因素,只要父或母其中一方有政府核發的原住民血統證明,即適用於原住民升學優惠條款,那麼一個從小在都市長大的原住民,其家庭經濟與一般家庭無異,反方完全無法告訴我們,該原住民加分的理由。

    如果採血緣制度有問題,可以修改現況,要血緣制、跟經濟背景、跟母語檢定相符合才能適用。

    而我國教育的主流性背後的意涵和原住民文化絕不可能完全相同 ,而今天反方以加分的方式,或多或少會使原住民放棄了他們自身的文化,而接受我們的主流文化,這樣既和原來立法理由大相逕庭

    加分理由不是適應文化,而是多給他一些時間跟空間,不要讓主導性文化,剝奪她們文化的特殊性。

    今天住在台北市的原住民和台東山區的漢人,我們明顯知道該原住民的教育資源比漢人優良許多,由此可知以血統來加分並不合理。

    這句話斷言,沒有推論。

    反方二次申論

    血緣還需要通過母語檢定才能享有加分制度。

    這樣原住民文化不就流於形式,請對方證明這樣達到保留原住民文化的目的

    他們不一定學過漢字啊!而且原住民的文字根漢字就有很大的不同,相較之下,原住民要適應漢文化就顯得要比閩南人、粵人要辛苦一點。

    小朋友六歲進小學應該都差不多,學漢字哪裡比較辛苦,而又如何證明「原住民要適應漢文化就顯得要比閩南人、粵人要辛苦一點?」

    如果只為這少數住在城市的原住民而犧牲大多數原住民的權益,我方認為,這是不適當的。

    人一樣很少啦!還是要證明為啥一定要有這樣的優惠,之前理由不成立啊

    原本因為此制度能夠到外地唸書的原住民學生,留在原鄉發展,是的,也許這樣原住民不會放棄他們的文化,但是,是否也造成原住民文化的封閉?藉由加分制度而到外地唸書的原住民學生,可以順便將原住民的文化帶出去,藉由在外求學的文化刺激、交流,學成後,進而使原住民文化更為進步

    你是要保留原住民文化,還是要促進文化交流?如果要促進文化交流,不就讓文化接受淘汰跟進化的機制決定去留,你也告訴我們,學生文化交流的效益有多少,有資料嗎?

    一方面把自己所學貢獻部落,一方面也促進原住民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如果沒有原住民升學優惠制度,這些都將不存在。

    貢獻所學回部落,跟其他文化交流之間要有推論吧,不然我說,一個非原住民教師,對於文化的衝擊跟交流不是影響更大,「原住民升學優惠制度」並沒有這樣的功能啊

    正方總結質詢

    那外籍人士是否也應加分?若今有一外籍夫妻在台灣產下他們的子女,在您方的邏輯下,適應文化我們即應給予加分,是否應比照辦理?

    這樣的手法是導入荒謬,值得一提,其他的質詢很爛,可不可以問一些基本的問題,像我回應申論的質疑。

    反方總結答辯

    第二 我想對方辯友誤會我方的意思了,我方的意思是:在還未就學之前,原住民不太可能學過漢字,在完全沒有學過漢字的基礎下,就學時,自然比非原住民生的學習速度來的緩慢一些。

    這句話斷言,我在之前拆掉過了

    反方總結質詢

    可不可以扣回核心價值,問些基本問題,在來有太多東西初步就不成立,去成為討論點,我也很無力耶

    結辯有炒冷飯的感覺,請雙方對制度有多點認知,不然,互相騙沒意思。

  2. 當各個國家去追求最大利益 去投資你的同時 你便處於剝削的位置 你是被強迫接受已開發國家的角度 必須跟著他們的腳步走耶 你要面對的是 國際廣大的市場 變得 必須跟著他們的腳步走耶 你要面對的是 國際廣大的市場 變得十分競爭 變異性 風險性也 你要面對的是 國際廣大的市場 變得十分競爭 變異性 風險性也增加耶 你要去 國際廣大的市場 變得十分競爭 變異性 風險性也增加耶 你要去考慮這些事

  3. 已開發國家將其資金、技術投入開發中國家(如設廠製造、投資),使得開發中國家的就業率提高

    資金投資 跟設廠製造的就業率提高 你也證明一下嗎 不跟你計較 就 跟設廠製造的就業率提高 你也證明一下嗎 不跟你計較 就業率提高又怎樣這?這個就業率提高不一定要全球化 也可以用其他方法 為什麼一定要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個高度時間競爭的概念耶 這樣如果國家跟不上競爭的腳步 不就死定了 壓力更大耶 誰可以掌握市場?

    全球造就就業率提高 開發中想要的要的是廉價勞工吧 怎麼帶動科技技術發展?

    就算真的增加就業率 開發中國家也是居於被剝削的位置 像非洲國家是因為全球化的介入 造成過度剝削 以致停滯不前 哪裡進步了?

    開發中國家可以學習已開發國家的技術,帶動產業升級,甚至超越原本的已開發國家

    這件是怎麼可能發生 我們最好的科技也不會傳去中國大陸 就算產業有可能升級 可是沒那麼誇張吧

    而人民的就業率提高,國民所得稅收增加,也有助於政府推動新的建設,促使國家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

    就業率增加 不代表生活水平上升 鏈結有問題吧! 國民所得 跟稅收也不成正比 稅收多寡是看政府訂多少比例吧! 你沒有證出收入增加 怎麼有錢蓋建設 國加蓋建設 也跟生活水平兂家有段距離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