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ihsiang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25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hsuihsiang

  1.   說真的,有人看過龍應台的野火集嗎?

      我這樣講不是離題。真有人看過的話,即使是瀏覽,不管怎樣,也一定會被震撼到。你會發現,二十年前的台灣教育是那樣,為什麼現在會變成這樣?

      在我看來台灣的教育二十年來的長進似乎只有:開放髮禁。

      真的!要不然為什麼到國外留學的台灣人要罵台灣人?為什麼在國內看到自己被自己打巴掌,要那麼反應激烈?你說,為什麼不?他語調超偏激!他的用詞也許是相當令人不悅,但你是否有靜下來想過,台灣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台灣教育教出來的就是這樣子的台灣人;美國教育教出來的就是這樣子的美國人。我們一定要學習美國嗎?美國不是自己的家,台灣才是,如果你願意承認台灣的話。我們應該想的不是美國如何如何,台灣要如何如何才會讓美國的人不再批評;而是,台灣所要做的是否真是台灣所需要的?如果不必要,為什麼要這樣子做?難道只為了要美國人拍拍你的頭說:「還不錯!」?

      更甚者台灣人,什麼叫「教育部長說那麼多屁話,都沒用」?教育部長是學生的公僕。今天要是我們不同意他的制度,或覺得他的制度對我們弊多於利,我們該做的,難道就只是窩在台面下咕噥咕噥?

      到底誰比較多?是對教育部有怨言的幾百幾十萬台灣學生,還是教育部一兩百人(或者更少)?就像龍應台女士(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龍應台是個女的,但是女的又怎麼樣呢?就不是人嗎,而是個「女人」嗎?)所說過的:排隊時可恨的並不是那一兩個插隊的人。而是,那一長排眼睜睜看著一兩人插隊,卻又不敢上前的人!50比1,究竟哪一邊該怕?你是誰,為什麼有權利可以享受首當其衝的人所留下來甜美的戰果,你就可以安穩舒適躲在一旁?

      台灣人,不要光是會說話。會說話,要說到教育部裡去;會寫字,要寫信去抗議。如果真有那麼多人不滿台灣的教育制度,這些人又怎麼能容忍自己做「沉默的大多數」?

      

      沒有人在煽動作亂,不要窮緊張。我想說的只是,真的真的,沒有人看過龍應台的野火集嗎?

    我只覺得很奇怪

    他早過去美國3.5年 就好像比那些在台灣讀完大學才去美國唸碩士的優秀了

    台灣高中教育僵化歸僵化,那為什麼有不少

    台大畢業還能申請到國外研究所?

  2. 不好意思。這是在巴哈姆特看到的文章,只是想問問美國的教育真的那麼好嗎?

    這個原作者的言論會不會太偏激了?

    他在台灣念內湖高中去美國就柏克萊了?

    他考上內湖是台灣的教育制度害的?

    ------------------------------------------------------------------------------------

    作 者 ◆ 第1篇 :【心得】美國學生留給台灣自大高中生的話 14 人GP 我推 收藏

    tonykawl

    (卡卡欣)

    客串討論版的遊俠

    職業: 初心者

    巴幣: 5824 枚

    等級: 10

    GP : 62 BP : -1

    EXP:

    功勳:

    發言日期: 2007-09-25 08:27:18 字級設定:小中大

    我是位在美國唸高中的學生 我高一在內湖高中唸完 轉到美國念11年級的

    原本認為唸高中似乎比高職高等 有前途

    但我到美國後 感覺台灣的教育制度是個"屁"

    台灣高中完全沒份和美國比

    我體會到為何美國會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來比較吧

    上課方式: 台灣是選組 你一選好 就被"強迫"唸固定科目 每天課都不同 三年能換兩次班

    高二高三開始第九節第八節"地獄開始

    美國是自由選課制 高中四年中 數學需選兩年 英文要四年 體育兩年 自然兩年

    社會兩年 其他課自由選擇 所以可以自己給自己安排時間 想提早畢業 就把課

    排滿 想一天上兩節體育課也行 只要你排好課表 每天都不改變課程 基本上 一

    天三節主要科目就夠多了 一天六節課 2:50放學 所以剩下三節隨你選課 有體育

    煮菜 陶土 藝術 重量訓練 跳舞 電腦 藝術 樂器(超多人選) 樂理 或你有入社

    團 就三節社課 也有人一天五節 因為其實一天五節下來 總學分也夠畢業

    補充一下 自然課上法和台灣完全不同 美國機乎都在做實驗 邊實驗邊上課

    不像台灣(以我高中為例) 每次老師都說課上不完 每天狂趕課 實驗自己看

    環境: 我們高中有美式足球場 棒球場 籃球場(室內外) 標準游泳池 學校大門對面是

    高爾夫球場(學生打18洞只要5$)

    台灣就我以前唸那間來說 完全比不上我在LA學校的環境

    制度: 美國 上學穿便服 跑班制 每一堂課同學都不同 可以認識許多人

    沒有認何服裝儀容限制(除了裸體) 學校有制服 隨你要不要穿

    我在學校看到很多視覺係穿著 穿鼻環爾環舌環都有 比台灣屌

    台灣除了政大附中 都需穿制服 私立的還會限制一堆

    功課: 每天都有 但都是固定份量 我每天花約兩小時

    如果想更多 可以去選ap課(大一先修 能加在校成績) 想上名校

    可以去上 但基本上UC不必上AP 只要上課交代每天有認真做就沒問題

    台灣呢 基本上 高二一開始 每天考券就多到不行(以我唸的學校來說)

    高一每天五點放學 做作業做到晚上十點 一個禮拜有兩天要補習

    還要到北車補 每天回到家都十一點後了 每天睡眠都不足

    現在回想起來 實在是地獄阿

    書本: 美國書都是跟學校借的 不必買書 但學期結束如有損壞 要賠償 且沒有參考

    書 統一版本 很少人補習(華人補居多)

    台灣呢 參考書多到爆 讀課本絕對不夠 因為都寫很鳥 補習班林立 因為教育

    方式有問題 上課不是趕進度就是上不完 導致一堆人聽不懂 跑去補習

    總結: 美國的教育 讓我唸的很輕鬆 每天上上課 唸唸書 第六節就背著球袋去打高

    爾夫 成績目前繼續維持 上UC柏克萊沒問題 大學畢業起薪十萬台幣左右

    (這裡麥當勞一小時薪水220台幣喔 光打工就能賺比你們台灣大學生多)

    台灣的教育 現在想起來 實在是地獄!! 大學畢業後 起薪才兩萬 那之前

    受的那些生不如死的教育方式幹嘛呢 還不是輸美國一大截!!

    台灣的高中生阿 在自相殘殺 笑高職生阿??

    我在美國看你們這些自大高中生 真的看不起呢 

    ------------------------------------------------------------------------

    你們不會覺得很奇怪嗎?在台灣原本考上內湖的去了美國之後

    "念的很輕鬆 第六節就背著球袋去打高爾夫"

    現在已經可以上柏克萊了?

    什麼是僵化的制度?

    中國的教育比台灣僵化個幾百倍

    北大的排名也落後台大

    但是,北大的學生畢業後再去外國讀書

    成績有比國外差嗎?創造力有比人低嗎?

    中國的學生很多都是沒錢沒背景 靠讀書從陝西.四川來到北大的

    他是接受僵化的教育沒錯 但是他能力不一定比留美差

    甚者,難道台大畢業生在出去念柏克萊

    跟他從高中就在美國讀到柏克萊有什麼不同?

  3. 每天

    都會在這裡看到許多建國中學的高一學生

    談論爬牆的樂趣

    以及其他高年級學生的警告

    我建議將圍牆增高到三公尺

    並且請教官加強巡邏管制各個出口的學生進出

    另外請商家當看到上課時間出現貴校學生時立即通知學校進行補救

    最後則加強實施學生証感應紀錄卡的使用。一旦由他人代刷,立刻以欺騙師長及偉造文書論,有效杜絕學生上下課簽到不實之風氣。

    這樣也挺好呢~

    題外話:洛克李很有名呢

    我超喜歡洛克李的!!

  4. 前幾天買完泡麵步出合作社之後

    突然想到自己的筷子不見了

    想說回去合作社看一下會不會有免洗筷

    我一走進去 往結帳的那方向看一下

    冷不防有個冷酷的聲音:"同學,你幹什麼!!!!!!"

    我還蠻驚訝的,因為有人往我這邊瞄。

    我就說"沒有啦~來看有沒有免洗筷"

    然後那個阿姨(帶塑框眼鏡,有擦腮紅)就很不屑的說

    "那是你家的事啊,我們憑什麼給你"

    = =我只是看一下而已...

    連碰也沒碰...

    合作社也會被偷嗎?

  5. 月入15萬算不上大富大貴吧 我怎沒有這種大富大貴的感覺

    家裡的土地在南部根本用不到 還要繳一堆土地稅 麻煩死了

    我爸爸是跟兄弟開小企業 有時候一個月收入不到1萬也是正常的事

    有時月入可以破百萬但是那根本可遇不可求 

    平均起來15萬差不多 但是離大富大貴遠的很

    人家企業家第二代出國不搭頭等艙都會頭痛

    我去補習連搭個計程車都還要5塊5塊算

    真的很羨慕家裡是醫生律師的平均收入都有40、50萬的

    另外說到私人企業的年終獎金

    覺得那真的很傷

    每次年終都看到那些員工拿錢拿的很高興

    不過誰來替我們家發獎金?

  6. 台灣私校太多

    結果各校競爭

    最後卻都沒辦法取得亮眼成績

    只有少數所謂貴族學校

    可以在資源多數的優勢以及金錢方面的優勢

    才交出了較好的成績單

    窮人念不起好的私校

    而有錢人又一直擁有相對優勢

    這就是所謂惡性循環

    我初中就是念你所說的貴族學校

    但國中跟我同班的也有月入5萬的低收入戶

    家裡也讓他讀得很辛苦

    最後考上附中

    如果今天分數要求高的高中都變成了私校 又有多少人讀不下去?

     

  7. 我指的機運是,即使出道了,也不一定會紅的機運

    你指的機運是,出道的機運

    以w-inds.為例 難道他們不帥嗎?唱歌不好聽嗎?

    但是他們是VF的 即使出道了 仍然受到傑尼斯的封殺

    雖然他們靠著實力在台灣發光發熱 不可不謂之傑尼斯以著重韓國為海外第一發展目標

    可惜他們仍然不能上MS 讓台灣歌迷看到

    日本的早安是以選秀的方式舉行的 傑尼斯則是以少年寄履歷表或是直接徵選進行的

    我們看的很清楚 即使選進了 甚至出道了

    我舉個非早安的例子

    上戶彩 Ueto Aya

    以前是Z-ONE的成員 (這個團體恐怕少人聽過)

    後來Z-ONE的3個團員 現在不知在何方

    只有上戶彩過關斬將拿到平成美少女大賞

    但是拿到平成美少女賞的何其多?

    有真有幾個現在在演藝界發光?

    有些青少年,通過了書面甄選,加入了Jr.

    但是如果他們沒有出道,除了跳舞之外,他們是沒有一技之長的

    也正因此,傑尼斯會要求大部分的Jr.演藝事業與學業並重

    不認真求學的,最後如果又沒出道,他是得自己承擔他的問題的

    反觀台灣的棒棒塘

    似乎像是去撈錢的 缺乏長遠的培育計畫

    在日本要加入Jr.可能會讓你的一輩子截然不同--成為偶像,或一事無成

  8. 今年這一屆資優班已經是內招了

    嫌我們分數低沒程度的總算該閉嘴了

    還有PR差1.2就差很多了

    基測的設計是讓即使不同屆的考試仍然可以比較的

    最後沒資格嫌人資的就別說太多

    人文社會背一背就好是嗎?

    那請你來考 考上你再來拒絕也不遲啊?

    我們學的是研究方法

    不是拿著一本大書猛背

    至少6字頭的人社已經是原本有建中的實力了(數理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