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dshot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116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Deadshot

  1. 沒辦法啊..

    這應該算是制度上的問題

    一類上了高二以後

    幾乎就不需要碰自然科了

    但二三類卻還是有社會歷史公民

    所以 學測有聽過自然組的75級分

    卻幾乎沒看過社會組滿級分吧

    同意+1

    不過話說我就是轉組的(毆

    其實高二自然組的排課真的很弔詭

    社會組只需選修一科自然(地科/生物)即可

    但自然組卻是社會三科一個也不漏

    雖然即使如此自然組還是有不少都不念社會科的

    但他們卻仍保有選擇的餘地(想念社會的話 高二的筆記跟課本都有)

    然而社會組卻可能沒有那麼多的機會和權利可以選擇(高二自然碰都沒碰過 要完全自修......不簡單)

    相較之下可能在這方面就比較弱勢了

    真不知道為什麼制度是這樣= =......

    話說我個人覺得會選擇自然組的人理由不外乎:

    1.喜歡自然/有自己的志向(例如立志成為醫生等)

    這個還算蠻常聽到的 但就我個人來說我有時更常聽到第二個理由

    2.討厭社會

    懶著背 又多又雜 個人覺得這個理由可能接近大宗

    3.男生該念自然組的刻板印象/同儕

    相較之下我認為「女生該念社會組」的這個刻板印象反而沒有「男生該念自然組」那麼鮮明

    另外有些人可能一方面是因為班上很多男生都念自然組

    基於同儕的影響而選擇自然組

    4.覺得自然組讀書環境較好

    其實這個我覺得還蠻不一定的

    社會組或許真的比較愛玩 但相信自然組也絕對不會不愛玩

    此外其實社會組要安靜也不是什麼難事

    5.覺得自己有比較大的優勢(有社會 數學較難等)

    基本上後者居多

    覺得自然組數學學得比較難 可以去壓榨(?)社會組

    但其實個人覺得數學這種東西除了大量練習外也頗講究天份的

    6.認為自己即使考差了還是可以把社會組的科系當備胎

    這個個人覺得最匪夷所思

    而且不是該被支持的態度

    7.家裡因素/期望

    嗯......

    雖然是出於無奈 但個人覺得其實這不是什麼好理由

    畢竟未來的人生還是自己過的

    8.自然組出入較多的迷思

    說真的個人覺得所謂的出入自然組並不會比社會組多多少

    雖然科系表面上好像比社會組多很多

    但想一想未來的職業出入 似乎就沒那麼多變化了

    9.性向測驗

    這個可能比較少 但應該還是有的

    覺得自己測出來的結果在數理或邏輯方面較強 便予以選擇

    10.不知道該念啥/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沒有對未來想太多

    這種通常會選擇三類

    誤打誤撞懵懵懂懂的便進了自然組

    想說到時候自己做任何選擇都可以

    其實不盡然

    11.上述理由(環境好等)但志向卻立定在社會組

    說實在個人對這個的看法跟「環境好」一樣

    不盡然、不完全、不一定、不必要

    12.其它理由

    例如我有聽說過有同志因為自然組男生比較多而加以選擇

    說實在的

    12個理由 個人覺得不全是很好的理由......

  2. 其實若要說武陵三類少的話

    倒也可以想想如果三類或二類再更多的話 一類就更少了= =

    不過其實武陵本來給人外界觀感就是偏自然組

    我們班導(歷史老師)就曾說過有一次她去參加類似研討會的活動 

    一提到自己是武陵高中的導師

    別的老師便疑惑地問說:「武陵? 不是自然組的學校嗎?」

  3. 洋菜是石花菜的提煉物(瓊脂)

    所以應該已經不算紅藻了 !?

    嗯......或許真的是因為這樣XD?

    剛去查了一下

    真的是因為這樣 = =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102100109

    可是B我就不知道為什麼錯了 0.0...

    這題感覺還蠻有爭議的......

    因為小弟查過維基和知識+之後

    B選項依照講義上的說明 是正確的 但維基似乎又有註明某些藻類不具有葉綠體(?

    D選項有文章說是 有文章說不是(甚至也不是紅色的) 有文章說是藍藻......等

    根瘤菌能將大氣中之氮氣轉化為氮化物供植物吸收合成蛋白質

    且與豆科植物是互利共生的關係

    水稻不是豆科植物

    喔喔......瞭解了

    謝謝這位大大!

  4. 1.下列有關藻類的敘述,何者正確?

    A.褐藻、紅藻及金黃藻都不含葉綠素,因為它們不呈綠色

    B.紫菜、石花菜及洋菜都屬於紅藻

    C.因為藻類沒有維管束,故體型都很小,多在100公分以內

    D.矽藻的細胞壁表面有花紋

    答:D.

    想請問一下為何B.不對呢? 洋菜是?

    2.下列有關藻類的敘述,何者正確?

    A.藻類有些為真核生物,有些屬原核生物

    B.藻類都具有葉綠體

    C.綠藻有些有異形細胞,所以有固氮作用

    D.紅海因含有大量的紅藻而呈紅色

    答:D.

    小弟選B.,懷疑這題答案錯了= =......

    3.下列有關藻類的敘述,何者正確?

    A.藍綠菌細胞因缺少葉綠體,所以光合作用之光反應與高等植物相異

    B.稻田中有根瘤菌,所以不必再施用含氮肥料

    C.藍綠菌具有固氮作用,但僅限於異形細胞

    D.藻類是湖中的生產者,但若過度繁殖生長,會使動物絕跡

    E.地衣、滿江紅及造礁珊瑚中均可發現有藻類的共生

    答:C.D.E.

    想請問根瘤菌?

  5. 有關221之前找人代打的事

    由於當時一度遭到批評以及引發許多人的不滿

    相信他們已經確實得到教訓了

    這次參加比賽他們也已回歸到以班上同學來出賽

    所以 相信之前代打一事應該不會再發生了(當然僅針對221而言 是否仍有其它班級找人代打就不清楚了)

    至於321與221關係的部分

    其實是因為另有別的事情所導致的 並非全是221的錯

    希望因此而對他們產生誤解的人能釐清 謝謝

  6. 是喔,

    我以為他會走化工之類的耶

    還好我不讀商

    話說去年某日,我在公車上看到他把微積分當課外書看

    恩....

    津津有味

    喔 嘖嘖

    關於這點基本上我認為只要對某些東西有興趣的人

    難免都會先去看相關書籍吧XD?

    (畢竟看自己有興趣的東西絕對比看沒興趣的課內科目還要來得有趣......)

  7. 有時不乾淨的食物 影響不是顯而易見的

    因為不乾淨的東西有時候是因為"累積"才出事的

    而大家是直到出事了才知道擔心(畢竟之前覺得很安全)

    但那時因為你"長時間"的食用

    可是你不能保證不是因為你吃的其他東西造成的

    所以難查

    這邊前面我有引述維基百科記載中對食物中毒的定義與解釋,

    參考一下。

    其實

    既然是行動就一定伴隨著風險的

    所以

    不管是訂外食 還是吃學校便當都是一樣有風險的(這樣講感覺就有點危言聳聽了)

    不過因為製作便當的廠商有給自己的食物下保證

    所以"感覺"出事率會低一點 但其實就某種程度來說風險其實也不會比外賣低多少?

    說實在其實要分出學校便當跟外食的追究難度和風險等等,都是很難的。

    學校便當雖然可直接找到廠商,但不代表真的出事時,對方不會大擺空城記。

    外食的話由於顧客來源不僅包括學生,還包括社會人士,

    與其擔心會不會剛好就是學生「中獎」這種假設性問題,

    不如思索若會出問題,可能早該是時間安排自由的廣大社會人士首當其衝了。

    那為什麼要保證呢?

    因為"你敢保證 你就得敢負責"

    基於便當廠商的保證說有能力負責

    所以我們認為他是安全的 即使有危險 也可以找他們索賠

    (他們照理說也會為了他們的保證努力做好)

    而外賣太過浮動 所以沒有辦法掌握(畢竟每個人每天想吃的食物不同)

    所以外賣對學生自身不夠有保障

    如同前面所述,其實學校合作的廠商也並不是沒有事後不負責的風險存在。

    我覺得

    問題還是一樣出在學生 而學生應該要多一點成熟(一時之間找不到最恰當的字眼)

    這就是前面所述可能的問題癥結了。

    "媒體有時把內容刻意擴大 有時是為了迎合這個現實面的需要 不見得是他們的錯 身為視聽人的我們也該負責 而不想看的人就選擇不要看吧 讓他們收視率減低是最有效的方式"

    水果日報是最典型的例子(笑)。

    順便還有一個觀點也想講一下

    可能合菜真的會比較好吃吧

    實際訂過合菜後,其實也有許多問題,雖然不見得都很嚴重。

    例如訂購基本條件的規定人數就常常無法滿足,導致想吃合菜的人仍吃不到。

    又不同的班級,不同的人,不同的男女比例組成,

    食量與最後剩下來的食物量也會不同,

    因此對一些可能食量比較小(沒吃完的菜比較多)的班級,

    就常會出現一些不經詢問便擅自「搭便車」的人。

    雖然有人會認為,既然那些沒吃完的食物回收後也是成為廚餘,

    倒不如給那些搭便車的人吃也無所謂,

    但仍有數量不小的人對此感到反感,

    尤其當班上有些食量奇大無比又一點禮貌都沒有的人,

    拿著自己剛吃完的空便當盒,

    大把大把,大匙大匙地把剩下來的合菜通通夾進自己的便當盒享用時,

    就更是令人不齒了......。

  8. 首先,針對上一篇文章中泯伈佐學弟的話做一些回應。

    並且在此提出一些對於問題根源的看法。

    也或許你根本找不到人

    也或許你根本不知道是哪家造成的

    這邊其實有點令人匪夷所思。

    絕大多數的外食訂購都是由學生自行連絡商家進行訂購的,

    而訂購的完成則需要菜單、電話這兩項最重要的要素。

    交易過程涉及的只有商家及學生兩者而已,

    為什麼還會找不到人?

    為什麼還會不知道是哪家?

    是的

    幾乎所有老師都不是買學校便當

    但是

    他們吃出問題他們自己會負責

    PS老師可以上課去買便當阿,你再傻甚麼?

    我想這可能關係到學生自己的問題。

    假設今天自行訂購外食而導致出事了,

    當打算追究起責任來時,學生是否總是一味的丟給父母親來著手進行呢?

    又若希望藉由父母相較於學生擁有比較大的發言權來進行責任追究等等,

    學生難道不應該事先告訴父母店家的相關資訊嗎?

    還是全部交給父母,即使父母單純又直接的找上學校,也無所謂?

    是的

    或許學校的便當真的不衛生

    但是至少出問題

    學校可以找的到人

    如同前面所述,學生自行訂購外食,

    理應清楚是哪個店家,什麼時間等,

    而不是冀望學校能全部知悉。

    且如果以「不衛生也找得到人」來當作理由,

    實在也令人困惑。

    如此校方立場究竟是積極還是消極?

    是的

    家長都會怪到學校

    這是一種極度不負責任的態度。

    學生自行訂購外食,

    就應該了解並且告知父母問題在於店家,

    追究也該從店家開始,

    而不是學校。

    當然一定會有人認為上面提出的觀點皆是最理想的狀態。

    現實中一定有很多學生,當自己吃出了問題時,

    就只交給父母,彷彿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一切與自己皆無關係。

    有鑑於此,學校才會有了禁訂外食的這項規定,

    只因不同的學生處理事情的方法皆有所不同。

    所以其實規定的起因可能並不完全是學校單方面的思考角度,

    而是學生自業自得所致(不懂得為自己負責的學生)。

    所以其實問題的本身很可能只在學生自己而已,

    學生卻容易將其設定成學校的問題(規定失當)。

    另外有關於追究的部分,

    基本上劈頭就找學校個人認為是既沒效率又不理智的一種解決方法。

    如同我在上一篇文章簡單提到的消基會、消保會及衛生局,

    都是相形之下可能更具效力的解決路徑,且也有相關法源依據。

    例如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4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抽查食品業者之作業衛生及紀錄;必要時,

    並應抽樣檢驗及查扣紀錄。對於涉嫌違反第十一條第一項、第十五條、中

    央主管機關依第十條所定衛生安全及品質標準或依第十二條所定食品添加

    物品名、規格及其使用範圍、限量標準之規定者,得命暫停作業,並將涉

    嫌物品封存。

    有時候或許解決的方法其實很多,有時候甚至唾手可得,

    端看你有沒有想到,願不願意,想不想試而已。

    另外引述小六的部分文章摘錄。

    畢竟死射先生沒有真的去找老師訪談或是調查學校情況

    所以那些推論並不能代表老師們真正的想法呢!

    (不過學校便當"相較之下"很不好吃也的確是事實啦 可是因為沒有找人確認過所以也不能真的說原因就是如此)

    其實這是一個蠻有趣的提議(笑)。

    根據泯伈佐學弟的話,

    不如找機會好好「民意調查」一下是否有老師於上課時間購買合作社的餐盒。

    首先就先就學校的立場吧

    因為那些廠商有簽約

    所以學校找的到人

    而開放學生訂外賣

    因為範圍太過廣闊 追朔起來有相當難度

    (再說 學生自己訂的外食為什麼出事卻要學校調查呢)

    (雖然我們學生總說自己會負責 不過這種是一定會扯到校方的 非關學生自己怪不怪罪學校 這是輿論的問題)

    通常店家之間菜色自然有歧異(不然就像連鎖店了),

    所用的材料也有所不同,材料來源更是不同。

    所以,除非是那一帶的環境本身有問題而導致在該地開設的所有店家,

    食材皆受到汙染,否則不同的班級,

    不同的訂購店家及來源卻集體發生食物中毒相信是不常見的,

    因此範圍便可大幅縮小。

    另外這邊也提到了上面我的觀點,

    所以問題本身很可能只是部分學生的不成熟罷了。

    通常針對這類事件的輿論往往都來自父母,

    而由學生自行訂購外食所引起的事件,父母的怪罪則可能間接或直接來自學生自身說明的不清楚。

    所以沒有學生不理智的全盤交給父母處理,

    相信就不會有多數來自父母的輿論之產生(當然這是理想)。

    不過其實這種事情有相當多的模糊地帶就是了

    畢竟

    一天當中 滿少人只吃一餐的 難免會吃些零食或什麼的

    其實這也有追朔的困難 有時候真的要證明"就是因為吃這家才中毒的啦!"滿難的 照體說也不會有店家願意承認

    零食跟一般小吃店業者的不同在於,

    零食是由工廠製造,並且有品牌等等,

    而上架也需要通過食品認證等(當然店家可能也需要)。

    此外,零食是一種運銷全國的商品,一次出貨的數量也很多(所以毒奶粉產品的回收才會困難)。

    所以,若有食物中毒的情況發生,則不可能只有一間學校,甚至一個班級的少數人發生。

    許多店家的確不願意承認,所以才常常需要食品樣本的送檢及受害人排泄/排遺物的化驗。

    還要再次強調 這非關學生願不願意追究(如果學生自己認栽)

    而是來自其他地方的壓力(家長 媒體 教育部。。。之類的)

    如同前面所述,自行訂購外食的學生理應有義務向父母說明清楚。

    另外小數量人群的中毒基本上媒體不太有興趣,

    上新聞的往往都是學校便當的不衛生導致大量學生集體中毒甚至送醫。

    我覺得

    如果真的要訂

    首先必須要有"店家給的切結書"保證他們食物不會有問題以及有問題他們會負責

    這是一種方法。

    然後

    如果買他們的食物一定要有收據

    這也是追朔的方法

    然後

    要拿之前要給學校看收據才可以拿

    這可能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

    另外......

    而且

    若是出事是慢性的呢?

    像毒奶粉事件

    久了才發現呢?

    說真的

    出事很難查

    其實這邊感覺有點無限上綱......。

    引用維基百科中食物中毒的定義及解釋:

    食物中毒,是指攝入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物攝入後所出現的而非傳染性的急性或亞急性疾病,屬於食源性疾病的範疇。

    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飲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食源性腸道傳染病(如傷寒)和寄生蟲病(如囊蟲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長期少量攝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為主要特徵(如致畸、致癌、致突變)的疾病

    因此毒奶粉應該不適用於此。

  9. 第二個 我覺得很難吧...

    每次都會被同一句頂回來...

    從國中到高中好像都這句...

    吃出事了 誰負責? ....

    找店家負責(?

    一定有辦法的吧我想 我是說真的哪天出事了 要追究起店家來的話是有辦法的

    譬如說消基會 消委會 衛生局等

    其實不准訂外食的這項規定

    撇開自帶便當的不說

    全武陵大概沒有一個老師、教官或行政人員遵守吧?

    有人看過第三節下課或第四節下課時 有老師衝進合作社跟學生搶便當的嗎?

    又如果真的檢討起來

    合作社的便當可能也不見得乾淨衛生......

    看看鐵板麵的包裝盒吧

    每次底部總是油膩膩的

    不知道是設備老舊? 還是程序失當?

    有沒有安全的疑慮?

    當然學校根本不可能知道 因為老師自己都吃外食或帶便當 沒有人吃合作社的東西

    我敢說一定有老師的理由會是「看起來很噁 又不好吃」

    所以給學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