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254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陳先生

  1. 話說~~

    我有決心學測一定就要過~~

    去年三個組學測名額都是 申請正三備三 校推正二備二

    不管你是選哪個都不容易

    這種事根本不是有沒有決心的問題

    有多少人不是想在學測就上自己的第一志願?

    就算你真有實力

    光是運氣差點國文作文被表一下不小心沒頂標

    你連申請資格都沒了

    如果真想在學測就上

    要錄取你說的台大管院、政治系要容易的多

  2. 台大法名額幾乎都在指考

    各組在學測收的都不到10人吧

    拼指考比學測容易太多了

    數學不好沒關係

    只要數乙還有及格

    其他五科文科不錯的話也是有辦法彌補

    另外...書面資料這種東西..沒有顯赫經歷的話根本就是被電假的= =

    尤其是名額那麼少的情況下...

    就算你考滿級分也沒多少優勢

  3. 我是覺得上課下棋打牌有點過份啦...

    被制止也是理所當然的............

    至於禁止睡覺、吃便當....

    當然是有老師不喜歡啦

    不過我三年來碰到的老師幾乎都不太管耶

    可能就是你運氣真的太差吧....

    空英的話

    小範圍的題目有看沒看本來就差很多

    如果準備了半天還考不好

    大概是你不熟題型或是聽力不好,不然就是真的太弱這樣...

  4. 抱歉以下有些離題了

    嚴肅點說,

    一、台灣的大學很多,但是爛大學實在也不少。

    二、您說技職學校顧名思義是就職取向,所習技術即是為工作做準備。亦即高中生就讀高中,是為了升學,那……您真的知道為什麼要讀大學嗎?讀大學,不是為了讓你學到工作的知識,而是讓你真正知道人類的知識可以發展到什麼樣的地步。與工作相關的知識,我相信大部分都是在職場上學到的。學習並非在學校內學完就玩完。

    這是理想狀況下的分流。

    可是當今天就職取向的技職體系無法滿足許多人找到理想工作的需求,自然會有人視能夠學習更多知識的大學為就職跳板。

    學校教育當然無法滿足與職場上所需要的能力。不過能在就業前盡量

    讓自己在工作相關的知識更加充實也是可辦到的。

    三、職業學校培養出「相對非技術型的勞工」者,我不太能夠否認。(可是非技術型的勞工等於奴隸,您是否應該說「非創造性」?)但是低薪?不盡然。薪水高低與努力程度有關,與職業種類可能關係較小。至於「好一點大學的畢業生即使不會技職學校學的那套,在投履歷表時也不致處於劣勢」……好吧,我是絕對不想丟履歷搞九點鐘上班五點鐘下班這一套。我也不吃大家喜歡的那一套。所以這點我不能反駁。

    呃...『非創造性』、『非技術型』、『奴隸』等字的定義老實說我沒太刻意講究....

    這邊我指的非技術型勞工是相對於專業勞工較仰賴頭腦創造生產力而言,他們所從事的是較費勞力、依賴低階技術工作。

    再者,你指的職業種類是?

    這樣比好了

    某甲是位有乙級會計事務技術士證照的高職商科畢業生

    而某乙為某國立大學通過會計師考試的會計系畢業生

    我想就現有環境而言,後者待遇不會比較差吧

    不可否認要達到某乙的成就要比某甲辛苦些吧

    可是某甲卻未必較不努力

    除了現實的能力差距外,不同體系所學習、所能學習的多少也決定的未來出路

    四、如果你的東西夠好,不會有人質疑你是個怎樣的人、不會有人質疑你從哪個學校出來、不會有人質疑今天你穿的衣服是不是亂配一通。如果你的東西不夠好,或者你沒有辦法做出第一流的東西,那你就必須得到一個好的學歷、專注於修飾衣著談吐而捨棄充實內涵的時間、……。無奈的是,如果你從來就不想成為第一流的人,這個社會也提供你很多出路:你只要跟別人一樣、去讀個不太爛的學校、穿不太爛的衣服、做不太爛的東西,你就能有一段不太爛的生活、有一份不太爛的薪水、一個不太爛的家庭、最後一口不太爛的棺材。但是,如果你不想跟大家一樣,你就要忍受大家的異樣眼光,直到有一天你辛苦得到一些成果,大家會開始湊在你旁邊假意恭維你。

    我相信如果可以的話

    還是很多人想在某些能力上能夠鶴立雞群

    五、我不認同你說的「高度競爭的升學環境或許不是理想的教育形式,不過它起碼提供學生學習動機,使多數人維持一定的教育水準」。原因很簡單:考試的時候記得,不代表一生都會記得。那些垃圾二手知識,我估計大概一般人五年內就會完全忘光。所以你這個論點可能不太有效。君不見就算是建中,也……。

    我還是覺得至少提供學習動機這點是沒錯的。

    關於各科的教學內容

    你指的垃圾二手知識是?

    在我心目中指考的科目中大概只有地理和台灣史算吧

    其他科雖然多少有些要應付大考而記憶的冷僻東西

    可是大致上都算有系統承接國中內容、為之後所學鋪路

    我想有些思維、概念在學習時若有融會

    即使數年不碰

    之後稍經複習應不致全盤忘記

    有些學生高中不注重學業導致之後升學表現不理想多少要歸因於高中教材的內容並不與國中直接相關,且難度上有不小差異

    再說,在考試制度下,疏於練習考題絕對是不利的。

    我猜如果給那些人一星期翻閱國中教材

    至少在非主要名詞記憶的問題上

    他們答題水準不會輸給多數國中生

    至於"維持一定教育水準"

    就當我沒說吧

    現在回頭看這句話覺得有點籠統

    再說我也沒有什麼證據

    六、我們的教育制度只有一個問題:不能存檔,隨時載入重來,而且經常讓人卡關。教育應該服務人的需求,不是要人來服務這個體系。就很簡單的道理呀。

    七、美國的大學系統也挺有問題(例:需要經費,只好多招學生,經費拿來多蓋體育館,體育館拿來吸引學生,學生多才有經費……)。

    各樣制度多少都有些棘手的難題待解,的確,很多人容易將其他人優點放大的太過而乎略其缺點。每個地方都會有較適合自身的制度。

    但很不幸的,一套健全合適的制度不是說有就有的。在自身需求無法被滿足下,除了期待有人將它導向正途,我們也要調整自己的步調,

    讓自身損害減到最小。

    以上發悶打發時間打的

    很多只是憑印象論述

    畢竟我也只是高三生= =

    有錯多多指教別客氣

    不過我應該不會再這樣回覆

    似乎該去準備指考了0rz...

  5. 除非不想繼續升學

    不然我認為PR95↑就讀高職是不智之舉

    首先

    假使這群人三年後成績維持頂尖

    最多不過進台科(姑且不論成大少數名額)

    但若選擇高中

    這些人在三年內都有踏實的在讀書

    要進不輸台科的四中並不算困難

    更有機會拼口碑更好、資源更多的校系

    更何況要進科大統測也不是唯一管道

    現在也能用學測成績申請吧

    那樣想念台科不見得要讀高職阿

    總是有人會說高職有實習課

    可以訓練高中沒有的實作能力

    但是,光就高職生習得的技術足夠換一份穩定的工作嗎

    老實說我不清楚

    但大部份應是領相對低薪與相對非技術型的勞工吧

    好一點大學的畢業生即使不會技職學校學的那套

    在投履歷表時也不致處於劣勢吧

    技職學校顧名思義是就職取向

    所習技術即是為工作做準備

    然而台灣現在大學遍布

    專科.高職畢業的在就業上優勢何在?

    現在捨明星高中讀高職優勢又何在?

    高度競爭的升學環境或許不是理想的教育形式

    不過它起碼提供學生學習動機

    使多數人維持一定的教育水準

    談到改革不少人都可以嘴炮出一堆理想

    有人嚮往德國的技職教育體系

    而美國的教育制度也是很多人想學習的

    可是各地環境條件各異

    真要實踐並不是那麼容易

  6. (路過)(你媽如果知道你po這種文應該會挺難過的)

    (以下純手賤練打字)(勿理)

    =================================

    而且學弟你也太蠢

    深藍可是會有老師看的......

    與其大剌剌的用簽名檔附有無名的帳號PO文

    還不如直接當面罵比較爽

    不過每個人有不同考量啦

    (說不定你是嫌自己太帥沒人注意想出名也說不定)

    (不過我覺得是你太孬 只敢上網叫幾聲的可能性比較大

    畢竟你長得真的不怎樣)

    (誰知道)

    (我該走了)(抱歉 環境差 不小心跟白x x吃囉唆了)

    ============================================

    (以上請無視)

  7. 民國六十幾年的時候

    當時試題外洩到補習班

    後來被查出來

    當時的教育部長的應對方法

    第一志願各增加一百個名額

    三年以後 建中北一女的錄取率降低了

    可是上大學的人數跟往年一樣

    落榜的人數卻剛剛是當年增額的人數

    約莫當時有一文組全國榜首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學校

    後來得知他高一二是建國中學 高三因故轉到該校

    這些都是可以查到的

    年代久遠的個案有點難說服人喔XD

    我個人是相當反對十二年國教

    但是換個角度想

    其實應該全部建中的人都要上台大的

    當年是用全國全百分之一的分數進建中

    照理說全部的人的分數都要過頂標

    但是我們看到的不是如此

    話說不是每個人都想上台大XD

    就旁人看來

    當初考高中全國PR99的學生

    考大學時過前12.5%的頂標也是理所當然

    不過人是會變的

    一屆1300左右的學生中

    或許有人受到環境刺激而更加用功

    或許有人成績與過去持平、相去不遠

    但也會有人受到打擊而墮落

    也會有人找到比讀書更有趣的生活

    而將目標分散、轉移到升學以外的地方

    明星高中的存在價值有多少?

    能力分校的效率有無?

    我想很難去評估、衡量

    但不管如何

    與其進行一項目標不明確的改革

    不如繼續目前運作還算順暢的現有體制

  8. 2. 喜歡吃雞腳。

    6. 房子舖的是瓷磚。

    8. 爐子上面有鋁箔。

    10. 從沒吻過你父母。

    11. 從沒抱過你父母。

    18. 旅店房間裡的非免費食品都絕不吃。

    22. 開車或坐在副駕駛座乘車時不喜歡繫安全帶, 因為繫安全帶讓他感覺不舒服和麻煩。

    32. 坐在書桌旁時, 經常會下意識地轉動手中的鉛筆或圓珠筆。

    43. 平時和節慶假日期間從不為了問聲好而給父母發短信。

  9. 我們班有的老師都台大研究所畢業的啊= =

    話說不用分數分類在這個社會很困難吧?

    畢竟這是在深入認識一個人唯一的衡量基準,

    而一般公司不可能每個人都錄取來用用看吧?

    個人認為要淡化明星高中根本不可能,

    大部分的建中人應該都還是以身為第一志願為榮吧?

    不大可能希望幾十年後自己回來,

    發現建中變成一所普通的學校,

    再來,

    我就不信家長每個都不會遷戶籍來建中這邊= =

    台大研究所的就會比台師大出身的老師會教嗎?

    如果喜歡一間學校只因為它入學分數最高

    那也沒什麼好說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