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onte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28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Leconte

  1. 有趣的討論。

    一個大我六屆的學長(我現在大四)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聊到。

    他高三個時候五五熊來了,

    弄了很多新規定,其中外出證最麻煩,

    他說他們當年馬都直接走門出去,

    根本沒有翻牆的必要。

    而且,學長說,他們還會去跟學弟要外出證。

    原來阿,

    他們那時候是每班三張固定放著呢。

    怪不得可以騙學弟說你們用不著給學長吧。

    至於啥時改用申請的就不知道了。

    快動員學生把這爛規定廢了吧。

  2. 我還是私心建議不要補習,自己整理和歸納考試的重點。

    除非學校老師教學品質甚差引響課業,

    不然健康的狀況來說,

    自己去調整念書步調,方法,

    一些前後的次序,念講義念課本寫建標寫模擬,復習題,

    去調整到適合的地步,這樣高三的時候才可以輕鬆愜意的念書。

    這些臨時兜不出來的東西,

    不趁高一高二的時候訓練,

    高三真的會有那種"我明明有讀可是為什麼沒進步"的狀況

  3. 比較誇張的是我去年暑假有一天早上去赫哲三樓打工,

    我同學拎著早餐進來,

    說剛剛在麥當勞有人跟他要錢吃早餐,

    他說他那時候沒有多說話的心情,

    也不想被纏,

    就給了他100塊,

    赫麥的店員很訝異的問他說這個人你認識啊?

    我同學還跟他說"不我不認識"....

    然後要錢的那個傢伙還真的去點餐了。

  4.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樣拉低大學水準。他們沒有考上的資格那來讀是幹麻?給人電爽?

    還好後還我想一想就改變了想法。

    CKmonkey貼的那篇不錯,幫助我想到,

    大學還是要讓想學習的人進去比較好。

    因為

    並不是說某人進成績低一點的大學就會比較輕鬆!難道私立的電機系跟台大的電機系,

    私立的可以比較輕鬆嗎?

    同樣是博士學位的教授在上課,

    同樣(噁心)的原文書課本,他們可以少上一點嗎?

    那也不用教了,直接蒐集仍進糞坑算了。算什麼大學教育?我們大學教育是要培育人才的,

    結果要是出來的一大堆,除了畢業證書,

    沒啥專業能力....我是不知道以後誰要聘他們啦,

    你能幫公司賺的錢,一定是比你的薪水多嘛,不然請你當米蟲做什麼呢?老闆是笨蛋你也不用呆那ㄧ家公司了。

    再者,高中三年本來就是為了大學四年存在的,就說是七年制吧。

    只讀了高中比高職畢業還沒有經濟價值。

    轉過頭來看這些台清交,

    倒也不是每個人都認真得在學習,我說學習,是因為有人覺得讀大學課程不算夠好的學習。

    當掉,二一,掙扎著畢業的,也不少見哪。

    那我們讓想學習的人進入有較多資源的大學,我覺得合理。

  5. 我今天難得跑建中,

    撐到八點,想說,該去上大號了。

    致知樓我卻從一樓跑到三樓,四樓。看了16間廁所。竟然一捲衛生紙都沒有。

    通通用光光了。

    學校真小氣同學們要自己去挖出來補上阿。

    害我還得憋緊屁股,走去...(這裡不好說)...拿了三大捲衛生紙回來。

    才得以好好上廁所。

    剩下兩捲我放在外面洗手台上,出來的時候少了一捲。

    請不要A回教室~一_一狠

    不過,高三都過一半了,竟然沒有人知道衛生紙放哪裡,好誇張喔。

    這樣要怎麼來得及發現到其他校園的有趣地方呢?

  6. 學測第一天考完,我整個大放槍,考完就知道自己不可能玩申請了。

    那時,社會科結束的時間是五點多,我跑去找朋友,跟他說,"我們去吃玩味吧!"

    路途有點遙遠,一路上,我順便哀怨,檢討,嘆氣,然後...玩味沒開。

    自此,我永遠記得,它禮拜天晚上不營業。

    玩味,是一家建中附近的義大利麵店,它的特色,就是有好吃,吃到飽的麵包和濃湯。

    第一次是別人帶我去的,一個六班的科技雅痞兼美食主義者。踏入玩味時,

    白熱燈泡的光線看起來特別溫馨,音響正在放著12歲少女的悅耳歌聲。

    而且店員姐姐還不錯正。

    在學測第一天的晚上,我深刻的發現,用吃來安慰自己,恐怕只有這裡了。

    於是我高三下的日子,算算,"平均"一個禮拜會去光顧一次,而且,

    還介紹給好多朋友和學弟。我的動機是,他們也有高三的一天啊!(或是說一年= =)

    每一次帶別人去的時候,還怕他們嫌太貴,我通常會幫他們補貼。

    聽說他們也都會再帶朋友去。

    印象中有一次,我和六班的一共十二個人,坐了半家店的位子,

    那裡的姐姐放貓咪出來給我們玩,然後,方G一直說要把貓咪烤來吃...

    畢業了以後,我還是偶爾會去回味一下,也繼續的介紹它給別人,稱之為

    "高三的慰藉",算是一種念舊情結的發作。

    或說,我跟跟那一家店已經熟到一種境界,有一點像是...回去看朋友的感覺。

    想最初畏畏縮縮的不敢再多續一籃大蒜麵包,直到跟他們要店裡播放的音樂光碟,

    自己歸納出禮拜二是蔬菜湯,禮拜三是南瓜湯,其他天都是玉米濃湯,

    聊哈利波特第六集,厚著臉皮,問說我能不能有VIP,(其實並沒有這玩意),

    甚至在暑假的時候,還在芝山站...呃...看過他們。

    只能說,太多的回憶,當初若是沒有這家義大利麵店,

    我大概不知要去何處發洩高三的壓力和挫折。

    昨天我又去吃的時候,我在跟一個學弟比誰跟這家店比較熟的時候,我問姐姐

    他們什麼時候開張的,得到一個令我錯愕的回答,

    "你問我們什麼時候開的不如問我們什麼時候要關店。"

    為什麼?

    "因為累了啊!"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我問了好多遍,才,確定,玩味,可能過年前就要收了。

    我跟坐在旁邊喝濃湯的學弟說:唉!你們真可憐,高三還沒結束,慰藉就要關店了。

    吃飽了走在路上,我不禁想,哪天這裡的招牌真的變了之後,會有多感慨呢?

    平常,經歷了很多的離別,那些跟自己有過互相扶持,激勵安慰的朋友,一個個

    因著時空流轉,出現,然後離去。玩味,也是一樣,在苦讀的日子中,一個精神和腸胃的

    補給站。只是,似乎因為它在物質上比較龐大,我顯得,很不甘心就這樣看著玩味消失。

    我是否放了自己的一部分在那裡呢? 就像自己呆過的教室,彷彿一座基地,

    a lifetime memory, I suppose.

  7. 上大學一段時間了,覺得建中附近便宜到爆炸。

    因為我們這裡很容易飆到一百,不然至少也要八十。

    所以以康荷為例,我會覺得東西好吃,又便宜。

    當然,對高中生而言,是可以考慮多花幾十塊吃好東西的。

    畢竟,吃進去的東西是要變成自己的一部份。

    附帶一提,康荷的老板跟你熟了之後,

    會傳達一些待過職場的經驗,

    關於世界經濟的看法,

    或是人生的目標,

    零零總總成熟的思想給你,可以提高學生的眼光。

    另外,ponder原本是一家遊漂亮姐姐當店員的好店,加上湯麵包無限,音樂又好聽。

    我高三時平均一周吃ㄧ次。

    現在我這裡只有"發現",貴(110)又難吃。

    不過姐姐和他的男朋友(也是店員),十個月前跟廚師拆夥,所以目前的店員都是廚師的人。

    一點都不賞心悅目。

    以上。

    高三的慰藉,首推,康荷。

  8. 建中生並沒有什麼。

    只是一群基測分數高的人。

    不保證高道德。

    我非常同意bohu的回文。

    也許我們可以考慮用自由市場的機制來處理建中板的事務。

    反正大家不喜歡的文章就會被洗掉。

    畢竟大家對於"讓建中板更好"的這種想法未必有共識。

    況且也不是全體建中生都有上這個版。

    應該不太需要很在乎一小群人對外校的人士造成的觀感。

    為什麼要在乎阿,奇怪。

  9. 哈哈哈,

    這些小事,有什麼好吵的呢?

    文章被刪了就重發阿!

    如果你自己覺得沒有問題的話。

    反正,這裡又不像批踢踢哪裡那麼多記者跑來跑去。

    對於副板主的想法,

    我覺得,

    本來就沒有東西是有必要的。

    如果有人想討論,想回應,那又沒關係。

    如果大家都不想討論,文章就會被洗掉阿。

    沒有什麼好遮遮掩掩的。

    那麼喜歡面子,那建中就做一個漂亮的網站。當年也不用開什麼論壇了。

    覺得會竟然有人對於這些......

    重要到可以讓自己的言論中有火藥味....

    唔,

    也罷,人各有志,人各有志。

  10. 嗯?不是台大是什麼?

    我這句話可能很多人要K我,

    但是除了一些系,好比說建築,廣告,台大沒有之外,

    應該沒有理由不讀台大喔。

    它拿到的經費,還有校友的捐贈,還蠻多的。

    我想這些理由應該夠把台大放第一志願的"學校"了。

    如非說其他學校的"校風"異常吸引你,那好啊。

    沒聽說過就是了。

  11. 我在想,二樓是誰呢@@

    總之,都這麼下來了,應該不會傷眼睛了。

    老師叫張穎琬啦。

    恩...

    竟然都回了文,就說說以前的趣事好了,

    老師非常的喜歡發考卷,發到我們都煩了。

    所以大家有時候,在考卷發下來的時候,就整疊往後傳,往後,往後....

    然後整疊進紙類回收箱。

    有一天,有一個同學,大概坐在五排第5個的位子,他第一節英文有上,

    很幸運的,第二節他真的不舒服,去保健室。

    那一天我們還是把考卷扔進回收箱。大家應該要知道,張老師很喜歡教室漫步。

    她發現我們扔掉的考卷。

    她看到一張考卷。

    然後開始尋人,不幸的是,那剛好是不舒服去保健室的同學的考卷。

    想像一下老師用高頻率的聲音叫名字,

    發現他不在,

    一時沒有發洩對象,

    怒火醞釀。

    ...

    ...

    忘記後來發生什麼事,

    反正老師站上講台,

    "你們不喜歡寫考卷....."

    "我也可以不發...."

    "你以為我閒閒沒事...."

    我印象超深刻,老師ㄧ開始還極力壓抑,盡力展現....呃,理智。

    但是,

    大家就看著她,沒有人說話,也許有人沒有看著她啦,

    然後穎琬獸就暴走了,

    速度,頻率,和震幅都逐漸上升....

    "通通給我站起來!!"

    過了2秒,沒有動靜。

    我事後分析的結果,

    是因為大家那時候都是脫鞋子,

    腳踏補習班傳單,

    除非要穿鞋離開位子,

    沒有人習慣要在這種狀況下站起來,

    所以大家慢半拍的結果是,

    造就了非常令人驚豔的默契

    老師ㄧ時之間說不出話來。

    最後匆匆的要英文小老師統計大家的決定,以後要不要再發考卷,就匆匆的走了。

    當黃同學在下課鐘敲之後,

    從保健室回到教室的時候,我們瘋狂的鼓掌,他則是一臉茫然。

    這是事發生在建中57屆高三11班的故事。17班和29班都沒有這麼精彩的。

    以上

  12. [標題不寫名字是為了保護大家眼睛]

    話說遇到這個老師,

    (Hey~~Young man~)

    (小朋友你哪根莖不對勁阿?)

    (Wha di U sayyyy~~方明光~~~)

    (I doon believe eeeet! )

    賭爛到死也是當年的事了。(2年前)

    不過,

    竟然現在她還在教,而且還是教高一,

    (I am in front of you.).....

    想想這些小朋友竟然要被阿富羅頭摧殘,

    就覺得大家應該不是...

    把這段往事當做惡搞老師的回憶,

    不時拿出經典名劇出來狂笑一番,

    或是偶爾散發當年的電腦惡搞圖片洩恨罷了。

    對於一個狂發考卷,又不會教的英文老師,

    應該有一些對策才對。

    可惜我們班當年太乖,只會請拉肚子病假而已。

    希望大家貢獻己力,拯救建中學生!

  13. 啊啊,

    這個討論串越來越有趣了。

    這個問題呢,類似的,目前也悄悄壟罩著我們系。

    有同學,現在也在想,我們

    讀這些,

    背這些,

    寫這些題目在幹嘛阿?

    學弟,則會常常質疑,抄那些實驗報告幹什麼阿?

    我們的電子學,原本大家上大二很期待,挖喔,有專業科目了,

    結果,發現是背科,

    背一些不知道哪裡來的公式,

    唯一會聽到的,

    就是"前人研究的結果"。

    老師直接跟你說,喔,就是這樣,然後課本作者瘋狂的塞一堆公式給我們

    再出一堆題目給我們算。

    我同學覺得很奇怪,大家的直覺到哪裡去呢,大家不會覺得很奇怪嗎,這東西哪裡來的呢

    因為這不太像高中的物理那樣,

    還可以稍微運用想像力,

    或是化學,

    好歹實驗課會有藥品拿在手上的感覺。

    現在,

    我不知道我算的題目這會不會出現在現實生活當中

    現實生活的意思是,會不會存在這樣的電路要我們去解決呢?

    學長說,以後都用不太到了。

    那我們幹嘛要讀這個呢?

    東西如果是硬塞到我們腦子裡,其實很快就會忘記了。

    有不少建中生都是立志要走二三類的,

    也就是做科學研究的,

    科學研究很重要的一點應該是,

    我們發現有問題,並且找出方法去解決。

    研究結果不是最重要的,研究者在研究過程的想法才是。

    我下面轉一篇我同學在個版的po文。

    作者 arrenwu (真紅第一騎士) 看板 arrenwu

    標題 Re: [薔薇] 不知道你有沒有空

    時間 Thu Oct 19 01:19:29 2006

    ───────────────────────────────────────

    ※ 引述《ckcraig (風輕揚)》之銘言:

    : 隊長,你常常跟我們談到一些關於大學課程設計的不當

    : 教科書和教授的問題 另外還有很多電機系學生因此產生的學習障礙

    我不敢很肯定地說是 教科書 或 教授 的問題,

    但有一件事情很明顯,就是同學們吸收得不是很順利。

    至於我覺得課本很爛,

    純粹是因為我個人的學習方式跟課本的教學方向不一致。

    而且也有不少人說,工程就是這樣。

    大二我會嘗試一年,如果真的無法適應,只好轉系。

    : 甚至自以為是還不自知 但是 每每要跟人敘述到這點時

    我沒有資格說別人「自以為是還不自知」,

    畢竟我也不是什麼一代大師。

    但是很肯定的是,有人覺得自己已經都懂了,

    實際上卻只是把所有的東西全硬背起來,

    然後用硬背起來的知識做「看起來好像是在解題目實則是背題目」的事情。

    有什麼證據呢?

    證據就是,有人在不超過一個月之下,

    本來好像會做的題目變得跟沒做過一樣。

    然後過兩個月跟只上過兩堂課的人沒兩樣。

    : 總是無法像你與我們說的時候講的那麼有理清晰

    : 也不知道對方能否認同

    : 不知道你可不可以寫一些你的想法

    : 因為我相信著不只是電機系 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

    : 比如說寫題目時沒有"想法"等等僵化教育產生什麼後果

    有什麼後果我是沒有資格這麼說啦,

    只是我覺得這種傳承結果不傳承想法的學習很無聊就是。

    我如果會說課本哪裡爛,是那裡真的爛透了。

    大多都會說很無聊。

    要說最大的不滿,是目前所有教育安排給我的感覺很差。

    我自認對於物質科學,有超乎常人的狂熱,

    願意花比別人多的時間,融會那些知識。

    有哪些地方不自然,我就想辦法讓它自然。

    我一直覺得這才算是做學問。

    高中的時候,一直很期待上大學。

    因為人人都說大學是「做學問的好地方」,

    不會像高中一樣,都是出現些很籠統的東西。

    在指考前,我常常期待著,

    「上大學後,物質科學將會以極具威力及美感的形態呈現於我眼前」

    「好想看微分方程如何引領人類物質文明的演近」

    「不知道線性代數到底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好想看看」

    而結果是「無奈」取代了「憧憬」。

    我一直有個不解,選修通識跟系定必修的平衡。

    明明知道系訂必修很重、很多,卻還有為數不少的選修通識學分。

    這啥鬼?在我的本科系項目都讀不好的情況下還去學其他東西?

    是擺明覺得我不打算把本科系學門好好讀嗎?

    在目前這種沒有突破的情況下,

    其他科目隨便來個報告都很煩好嗎?

    這學期還好所選的選修都頗具人性,讀起來舒服而且講道理。

    要是有個像中國人文思想這種類型的課不死才有鬼。

    然後談到目前所學。

    有沒有這麼誇張,現在的東西爆發性地出現就算了,

    還以很沒有人性的方式出現!

    很多東西課本沒有寫,我只好自己想,

    可是我畢竟只是個普通人,沒有做過什麼研究,

    那有可能像那些電機先驅們就這樣把結論想出來?

    要我強迫自己接受接受那些像外星人傳授的理論是怎樣?

    這些東西明明就都有合理的發現過程啊。

    硬背一個有道理的東西實在是超不舒服,而且沒多久就會掉光。

    那這樣何必學啊?

    先讓我知道這些事情,以後就會懂為什麼這樣?

    那這樣以後學不就好了?反正在這樣的學習下也不會記得什麼。

    而在這樣的境遇下,我對物質科學的熱誠想不降低也難,

    但這點讓我感到很害怕,因為我不希望讀書目的轉向考試電人。

    : 如果你能寫一些東西給我參考 我比較能給對方合理的說明

    : 並且作出更好的建議 謝謝!

    你想知道我什麼樣的想法,隨時歡迎跟我討論。

    這幾天悶成這樣,迫不及待地想找人說話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218.34.24.117

    → ckcraig:今天也說不少了 不過這篇的內容真的不錯 我以前也是 推 10/19 01:34

    → ckcraig:對微分方程 線性代數覺得似乎很有趣 但是大學這樣上 推 10/19 01:34

    → ckcraig:還有爛的課本 讓我覺得這兩堂科目 變成只是無聊的工具 推 10/19 01:35

    → ckcraig:謝謝你花時間來把想法做個統整 這樣我邏輯就清楚了! 推 10/19 01:37

    → spock:很早就跟你說過了,要達到理想是要付出代價的。 推 10/19 02:38

    → spock:遇到大師是奢求,做學問是奢侈,代價都十分昂貴。 推 10/19 02:38

    → spock:費曼的影片有空可以看看,訪談那段只有一小時。 推 10/19 02:42

    → spock:也許物理學家的思維會比較適合你,台大物理又另當別論 XD 推 10/19 02:44

    → spock:一顆種子要發芽茁壯,土壤、陽光、溫度濕度都要適合。 推 10/19 02:45

    → spock:也許你缺的是好的土壤,也許缺的是陽光,但是在台灣啊…… 推 10/19 02:46

    → spock:我個人是沒有什麼樂觀的看法。 推 10/19 02:47

    → spock:我對每個人都會這樣說:經濟沒問題的話,最好去國外走走。 推 10/19 02:48

    → spock:去哪裡都好,澳洲歐洲還是北美都行,不要在台灣坐井觀天 推 10/19 02:49

    → spock:眼界放寬了,自然會好好勤奮努力。在台灣沒什麼好抱怨的。 推 10/19 02:50

    → spock:因為台灣能給你的就這麼多,剩下的都要靠自己。 推 10/19 02:51

    → ckcraig:所以真的是很悲哀 推 10/19 22:36

    → spock:我開始思考三年後吳睿越洋對我開罵的可能性 XD 推 10/19 23:03

    → ckcraig:這不是沒可能 推 10/20 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