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123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22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zhongguo123

  1. lgcg君提到的觀點 讓我想到現在的北韓

    北韓政府實行共產主義

    對國內的獨裁比中共還要嚴重

    教科書之誇張 催眠自己的下一代

    然後呢?

    北韓年年饑荒 要靠聯合國幫忙

    每年從邊界不知逃跑了多少已經受不了的人

    這樣國家都不國家了

    現今的中國 雖然在改革開放後做出許多違背資本主義的舉動

    但 貧富不均是現在沒辦法解決的問題

    現在的中共政權 沒有共產 實質上走資本主義路線

    卻又是獨裁政府......

    真的是不知道該說啥 -_-||||

    毛地下有知不知道會怎麼想呢

    北韓經濟落后,難道不徥美國實施經濟製裁倒置的結果嗎?中國因為國傢比較大,資源豐富所以不怕美國的經濟製裁,不過美帝國主義一嚮對反對他們的國傢不擇手段

  2. 警察:知道为什么逮你吗?

    胡文海:知道,杀了点人。

    警察:杀了一点?你杀了十四个!

    胡文海:不止十四个吧?

    警察:那你说多少?

    胡文海:我记着是十七个。

    警察:死了十四个!

    胡文海;我不记的还有活的,我都拨拉过,看谁象没死的,就再给两枪。--那就是没杀净。

    警察:你知道后果吗?

    胡文海:知道、知道,我的给人家抵命。

    警察:后悔不后悔?

    胡文海:咋不后悔,有个娃娃不该杀人家,你们一说,才知道人家是串门的。再就是该杀的没杀净。

    警察:你还想杀谁?

    胡文海:就那几家的男人。

    警察:你为啥杀人家?

    胡文海:他们当村支书和村主任时,三年挥霍贪污了至少五百万。三个煤矿让他们卖了两个。我到镇上告状没人管。他们就恨的我不行,就想抬死我。99年6月19号,我到地里浇水,***兄弟(其中一个满门被杀)借口和我吵架,往我头上劈了三铁锹,我缝了几十针。要不是头硬早让他们劈死了。***(村支书)派人找我,要出钱私了,我不干。从那时起,我就起了杀心了,本来准备今年三十晚上下手,那时都看春节晚会,能杀干净。6月19号,我把***(支书)和村会计叫来,让他们写贪污了多少,他们不干,这时外面有警笛声音(路过的警车),xx(会计)就气粗了,指着自己的脑门说‘文海,有本事朝这里打’。我就给他脑门上一枪,把他打死了。他还以为我不敢。

    没有办法,只能提前动手。  

    ………………

    当记者问他后悔不后悔时,他理直气壮的回答:不后悔,一点不后悔!就是遗憾,没有把该杀的都杀了。遗憾没有死净的话,胡文海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据分析,是担心给他父母妻儿留了后患。记者问他为什么连孩子一起杀时,他蛮有道理的讲:不把他们也杀了,他们长大要欺负我家娃娃…… ……

    法院审判胡文海时,他站的笔直,捧着自辩书大声朗读,就象农村劳模发言。共同受审的还有一个帮他杀人的朋友,胡答辩时说他朋友没有杀人,跟着他是一直劝他不要杀。这时,控方指出,一个受害者(装死躲过)指证他朋友拿斧子砍过他。胡答辩,我一枪打的他趴在地上,他就再没回头看过。是我捡起斧子砍他的。控方又指出,他朋友拿钳子夹受害者。胡文海当即辩道:是我拿枪逼他干的。他不夹受害者,我就开枪打他。他大包大揽。判胡文海死刑后,退庭时,胡文海逮着一个审过他的干警就握手,边握边说:‘先走一步,先走一步’。那么些警察,躲也躲不及他,实是滑稽。

    2001年的12 月25日,也是西方人的圣诞节。今天,山西晋中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特大枪杀14人案的3名被告人。最后,有2人判处死刑1人判处无期徒刑。第一被告人胡文海依法定程序在最后陈述中说到:“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为此,我不断的去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从小时侯起的性格就是仗义执言.敢做敢为。村里的那些无权无势的善良的村民和我和睦相处,有时,我就成了他们利益的代言人。然而,近年来,历任村干部贪污行贿. 欺压百姓,村里的小煤矿(村民冒着生命危险)等企业上交的 400余万元被他们瓜分。4年来,我多次和村民向有关部门检举反映都石沉大海,公安.纪检.检察.省.市.区的官老爷们给尽了我们冷漠与白眼……。可是,我们到那里去说理呢?谁又为我们做主呢?我去公安机关报案,那些只挣着工资的人民的公务员开着30多万元买的小车耀武扬威根本顾不上办案,甚至和村干部相互勾结欺压老百姓……。

    我只有以暴制暴了,我只能自己来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了......。实际上我每年的收入都有4──5万元,我完全可以不管这些事,但是,我不能,我的良心告诉我不能这样做,我不能对此置之度外,官逼民反,我不能让这些蛀虫们再欺压人了…...。我知道我将死去,如果我的死能够引起官老爷们的注意,能够查办了那些贪官污吏,我将死而无憾,否则我将变成厉鬼也不放过他们……“

    ~~~~~~~~~~~~~~~~~~~~~~~~~~~~~~~~~~~~~~~~~~~~~~~~~~~~~~~~~~~~~~~~

    以下是网友评论:

    gsls135

    发表时间: 2006-07-19 01:15:01

    当记者问他后悔不后悔时,他理直气壮的回答:不后悔,一点不后悔!就是遗憾,没有把该杀的都杀了。

    2楼 主题:顶 [回复]

    手机用户(1212655634)

    发表时间: 2006-07-19 12:13:20

    3楼 主题:好汉!有关云长风范! [回复]

    战略威慑

    发表时间: 2006-07-19 12:45:25

    好汉!有关云长风范!

    4楼 主题:同情和悲哀啊 [回复]

    语林路客

    发表时间: 2006-07-19 13:50:48

    中国尽快改革吧,你可以把中国变得富强,为什么就不能把社会变得公平和民主,看看某些当官的作风,想想当年人民的浴血奋战,我们怎样去爱戴你呢?

    我们曾是多么的信任、崇拜她啊,我的党,我们现在又拿什么来尊重你呢?算是功过相织、爱恨交加吧,我们在等待啊,我们在等待,等待我们未来新的生活,也等待着你的变化和清洁。

    5楼 主题:胡文海说的是现实 [回复]

    zhangdamin2006

    发表时间: 2006-07-19 15:04:27

    在中国每一个村子没有贪官的不多!所以每次村委选举都是贿选!因为油水大(比村民,不比大贪官)

    6楼 主题:血染的风彩 [回复]

    手机用户(1244862274)

    发表时间: 2006-07-19 15:36:04

    革命总要有人流血.如果先驱者的牺牲能唤醒一些陈习恶俗应该也值得了.让我们一同为英雄壮行!大哥一路好走了!

    7楼 主题:死的其所,重于泰山!支持胡文海 [回复]

    手机用户(1239414954)

    发表时间: 2006-07-19 16:04:55

    8楼 主题:顶 [回复]

    手机用户(1219869177)

    发表时间: 2006-07-19 17:03:29

    盛世豪杰,乱世英雄,敬礼!

    9楼 主题:胡文海说的是现实 [回复]

    tengwenzhong1234

    发表时间: 2006-07-19 17:41:05

    好汉! 希望有更多的胡文海!!!!!!

  3. 日本該不該在戰爭時期對中國人民進行人體實驗``化學武器研究,至今還有許多化學武器殘畱在大陸

    為什么日本侵華時候還要殺害平民,侮辱婦女

    雖然侵略我們中華民族的還有西方國傢,可能近代日本對我們侵略更嚴重吧``還有日本對歷史的態度,首相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靈位``

  4. 耶稣和颛顼是同一个人?2006-03-02 22:23:58 来源: 新华网    网友评论 1171 条    中国著名《山海经》权威、吉林学者宫玉海教授对《山海经》等古籍进行了多年的认真研究和考证后,最近提出一个堪称“石破天惊”的新说:耶稣并非只是宗教或神话的人物,而是实有其人:他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他死而“复活”后,回到了中国(西方学者有人认为他回到东方的印度);其墓葬则在吉林省扶余县!

      而基督教上的耶稣则是以颛顼为原型重新塑造的。历史上是否真有耶稣其人,因史料不足,众说纷纭,世界上至今没有一致看法,成为世界未解之谜。宫玉海说:“西方有一种说法:‘宗教上的基督,历史上的耶稣’。其实应改为:宗教上的耶稣,历史上的颛顼。”这一新说,对揭开这个谜带来了希望之光!宫先生的这一观点发表在《〈山海经〉与中国文化论文集》(第三辑)中,并在不久前在东北举行的一个山海经国际学术探讨会上引起轰动。

      宫玉海和“天下第一奇书”

      出生于松花江畔吉林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宫玉海,1989年离休前任长春光机学院副研究员,后又被聘为教授。他是中国作协吉林分会会员和筹建中的中国《山海经》研究会会长。离休后宫先生“十年读一经”,独辟蹊径,从语言民族学和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来考证《山海经》,终于有所获。“耶稣原型即颛顼”,就是他在钻研此书时发现的。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的珍贵古籍。由于成书年代久远,语言简练而晦涩,加上语言、环境的变化,十分难读难懂,致使该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被誉为“中国第一奇书”。汉、唐以来,甚至把它列入神话、传说、小说、异闻之类,常使研究者望而却步,一读三叹。

      深入研究后,宫玉海认为,《山海经》并非神话而是“信史”,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志书”,其中包含珍贵的世界古代文化史料,堪称一本难得的“博物志”。他认为,该书是中国上古时代黄帝等几任统治者先后派人去世界“六大洲”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大约成书于四千多年前。

      为此,宫教授运用语言学并结合当代考古实证,把对《山海经》的破译与解开世界文化之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如他最早提出的“印第安人是中国人后裔”、“现代人类发源于中国”、“古代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世界三大宗教皆起源于中国”、“伊甸园在中国云南”等一系列新观点,在国内外引起不小的轰动,其中一些已被考古新发现和有关学科研究成果所证实。

      宫先生认为,上古世界本是浑然一体,正如《书经》所说的“普天下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夏以前的上古时代,即距今四五千年到一万年前,只有家族与氏族,还没有形成“国”和“民族”等概念。“国”的含义与今不同,开始是“地域”,后来是“诸侯领地”。

      上古人类并不愚昧穷苦,不像摩根以现代原始村落为依据所描绘的那样,而是生活在自然物产丰富的优越环境之中,因此才能“百乐歌舞”,创造出高度的文明。人类不仅有过共同的语言,还出于共同的“根”:现在人类大多是伏羲、女娲、神农、轩辕的后代。古代的中央帝国曾是全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宏伟的巨石文化、辉煌的金字塔、神秘的古希腊文化、印第安文化,都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气息相连……

      最近,由海峡两岸史学家联名发起的“重写中华古史”的倡议,得到了海内外一百多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的热烈响应与广泛支持。他们认为,过去习以为常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说法和历史事实不尽相符,“中华文明史应追溯到万年前”。这在某种意义上,对宫玉海的上述说法也是一种印证。

      颛顼出生地点和耶稣一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宫玉海认为,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上古历史的真实反映,“三皇五帝”都是中华文明史中的著名的领袖人物。他说,“三皇”就是“天皇”(伏羲氏)、“地皇”(炎帝神农氏)、“人皇”(黄帝轩辕氏)。

      而“五帝”则指少昊、颛顼、喾、尧、舜五人。“五帝”之后,以治水闻名的大禹开始称王,之后又有汤王、周王,后世共称“三王”。

      宫教授说,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的原型,乃是“五帝”中顺序排第二的颛顼(音“专须”,又读“瑞须”)。他是轩辕黄帝之孙,少昊之侄儿,其父是“降居弱水”的昌意。

      史书说:(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昌仆,是为女枢,……生帝(指颛顼)于若水”。宫玉海说,根据专家研究,“若水”即为“西方之水”(如《山海经》和其它古籍所载:“若木”即“西方之木”)。由此可见颛顼生于西方。后来他的领地封在扶余,为高阳之国,方圆三百里。这和基督教所称耶稣生于巴勒斯坦的伯利恒是一致或至少相似的。

      语言学上的证据:颛顼即耶稣

      宫玉海说,语言是考古的活化石。从古代语言学的角度看,颛顼和耶稣其实是同一个名字。

      一方面,根据古汉语中“四通”之法,“颛顼”又读作“瑞须”;而“书”、“稣”也读作“须”;所以“颛顼”又可读作“瑞稣”。另一方面,“耶稣”在古希腊文中为Jesous,翻译成汉语为“约书亚”。宫先生在“中华文化中心说”中论证古希腊是颛顼之子“伯鲧”的封地,所以伯鲧和其后代对先王颛顼尊称为“颛顼爷”,也是很自然的。

      如人们现在仍尊称“开天劈地”的盘古为“盘王爷”,尊称关羽为“关老爷”。在古音中,“亚”、“爷”读音相通。如伯鲧的儿子是治水的大禹,他生于西方(古希腊),封地在山东。现在的山东方言中仍称“读书”为“读须”。所以“颛顼爷”与“约书亚”其实是一回事。因此,从古代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古希腊语中的“约书亚”(耶稣)其实就是颛顼。

      按照上古时代“一昭(东方)一穆(西方)”、“一幽(北方)一明(南方)”的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原则,少昊(居东方)之后,应由其弟、居西方的昌意的大儿子颛顼接任帝王位。据宫玉海分析,因为同居西方的古罗马人是黄帝重孙子,他们认为有权接班,所以千方百计不让颛顼接班,采取了“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漏网一个”的极端措施,把当地与颛顼同时出生的婴儿全部杀死。

      但颛顼被人们藏匿起来而获救,他因此得名颛顼。后来的基督教中耶稣的故事,很可能就是以这段历史为原型的。“颛顼”与“拽恤”同音,也有“拯救”之意,但他并不是“救世主”,而是“被拯救”的意思。

      犹太人根在中国西北

      据宫教授研究,不仅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中华文化同宗同源,而且犹太人本身就是从中国迁走的,犹太文化因此上和中华文化也是相通的,可称“近亲”。西方的世界史专家也认为犹太民族是东方民族,他们经过几个世纪的西迁,于前11世纪从两河流域迁到中东,并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犹太国”,但该民族在此之前来源不祥,但承认他们是东方民族。

      宫教授研究发现,犹太人的起源在中国,应在中国寻根。他们是炎帝神农氏之后,姜姓,封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一带),所以号“有邰氏”(“犹太”即是“有邰”)。其地应在今河南偃师一带。那一带,也是帝喾时的首都,称为“西亳”(音“伯”)。公元前26世纪,尧执政时,舜又把“有邰氏”封到“ 来 ”(其地在陕西武功一带)。这可能是犹太人又自称“西伯来”(即“西亳 来 ”人)的原因吧?

      “这一家族于公元前15至14世纪(夏代)开始西迁,经过几个世纪,于公元前11世纪达到中东。这和世界史上所记载的犹太民族西迁在时间上也基本吻合。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把中华文化和犹太文化做了比较,也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为犹太人来源于上古中国提供了一个佐证。例如,从宗教信仰上看,人信仰上帝耶和华;而中国人特别是在帝喾时代,对上帝的崇拜是特别虔诚的。“上帝”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而且是上古人民崇拜的神。帝喾的“喾”字,古读 go,与英语的中的god(上帝、圣人)相同。

      古籍《纲鉴易知录》中讲到喾时,说他:“帝普施利物,不私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其色郁郁,其德巍巍。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既执中,而偏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这俨然是上帝的化身,耶稣的形象。由此可知,在上古时代,犹太人的信仰其实和中国人的信仰基本上是一致的。

      颛顼死而复活与耶稣复活故事一致

      宫玉海说,“死而复活”在事情,颛顼与耶稣身上都曾发生过。 而据考证,在世界历史上,“死而复活”的著名人物只有颛顼;宗教史上也只有耶稣一人。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么?《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这样记载:“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稣。”

      宫先生解释说,“风道北来”是说传教者从北方而来(当指颛顼)。“天乃大水泉”,“天”即“天方”,指西方。上古时中国人的方位称呼是:西方为“天方”(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天方夜谭》里的天方,即是西方),东方为“人方”;北方为“鬼方”;南方为“兽方”。

      “泉”指源泉。这两句话说的正是《圣经》中所说的大洪水的故事,是说洪水是从西方发源的。“蛇乃化为鱼”,是指当地居民由蛇图腾转化为美人鱼图腾。“鱼妇”按古音与“以埽”相通,“以埽”即以色列:“鱼妇”也可以看成是美人鱼。我国长江中就有“美人鱼”(《梦溪笔谈》等古书记载),而美人鱼图腾是波兰人(即古籍中的“亳人”)的图腾,犹太人也来自于“亳”,所以很可能也是以美人鱼为图腾的。这句话是说犹太人从东方西迁之后,统一为以色列国,并由蛇图腾转变为美人鱼图腾。最后一句则指颛顼“死而复活”无疑。宫教授说,《大荒西经》记载的地点在现今中国西部更远的地方。

      这一段话语言虽简练,但所记述的内容明显是西方也就是中东地区的一段历史。因为“颛顼复活”应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宗教课题,所以很可能当时就已成为人们庆祝的一个盛大节日──复活节。对如此重大的事件,作为上古博物志的《山海经》一书有所记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后来基督教中的“复活节”则很可能是以此为蓝本。

      耶稣并不是基督 耶稣教非基督教

      据宫玉海介绍,按玛雅历(玛雅人为古中国移民)及《外纪》等中国古籍的记载,黄帝应生于5120年前(公元前3113年),10岁有国(封地),寿命110岁。其子少昊在位84年,应为94岁以上:“颛顼十岁佐少昊”,20岁继帝位,在位78年,享年97岁。

      以此来推断,颛顼应生于4946年前,卒于4849年前。也就是说,他生于公元前2948年。宫先生认为,生于西方的颛顼,10岁到东方建立了自己领地,20岁继帝位,30岁又往西方传教。

      人们所熟知的耶稣出生日期是公元元年,有人不禁会问:既然耶稣的原型是颛顼,但他为什么与颛顼在时间上相差了近三千年?宫先生解释说,要搞清这个问题,先要弄明白:基督教并非真正的耶稣教。耶稣是创立耶稣教(颛顼教)的人,也就是颛顼;而基督则是一位名叫“叔达”的传教士。后世的基督教是在继承古代耶稣教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改造形成的。

      他说,上古时代,政教合一,最高统治者也是天下教主,当然要负责创立宗教文化、派人传教的工作。据中国古书记载:“舜举十六族”,“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正因为政教合一,所以不能把“总揆百事”(管理行政事物)和“布五教于四方”(到各地进行传教)截然分开。

      据记载,高阳氏的“才子”八人中,有一人名叔达(又写作叔得、季达、子都)就曾在世界许多地方留下足迹。宫先生说,他就是“基督”。因为“叔得”之“叔”古读为“基”,“得”也读“督”:“叔得”也就是基督。“子都”的含义是“有德行的美男子”。

      他还说,后人可能是为了“世济其美,不陨其名”,才在修建“九丘”以为崇敬和纪念。在这里已发现了古代留下的七座金字塔(按《山海经》中的记载,应有九座金字塔即“九丘”),其中之一的“叔得之丘”,就是为了纪念叔得(基督)而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名字也来源于基督(叔达),这是印第安人带去的;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港口高七十多米的石像也是为纪念他而建。

      另外,西方把基督奉为新教的创始人,并且认为基督是一位“有德行的美男子”,也和中国古代所标榜的“子都”的内容也是一致的。其实在西方,耶稣的存在与否及生卒年也没有搞清。公元一年左右,在宗教革新的浪潮中,耶稣教改为基督教(是为新教)。宫玉海说,为适应世俗需要,宗教改革者在对旧的教义做了大幅度修改的同时,并把2900多年前的往事拉到近前,此举为了抓住人们“事情发生的年代越近就越可信”的心理,“新瓶装旧酒”,重新定义、重新解释了古耶稣教即“颛顼之教”的教义。

      扶余──颛顼之领地和归宿

      《山海经》中有三处提到颛顼葬于扶余。《大荒北经》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九嫔葬焉。”《海外北经》说:“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海内东经》也说:“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

      宫玉海认为,上述说法应是比较可信的。他说书中多处提到的“附禺”、“鲋鱼”、“务隅”、“凫余”之山,就在吉林省扶余县境内,其南北皆有松花江(北江为松花江干流,南为第二松花江),北有长春岭,从地形上看就像一条大鱼。他说,这个地名是从记音和记形两方面而来:因为它在松花江的拐弯处,因此叫“附禺”;它的地形像一条鱼,渔猎氏族把它叫“鲋鱼”;鸟氏家族又把它叫“凫余”。

      他介绍说,上古时代实行氏族分工负责制,扶余人原是伏羲氏的一个家族,被派到今黑龙江以北作“冬官”,即是“黑龙氏”(黑龙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后来,这个家族不愿意在这个寒冷的地方生活,私自违抗帝命,南迁到扶余县境内的松花江以南地区。为了表示告别冬天,他们过了松花江就把一道山岭命名为“长春岭”,又在其西方修筑了“长春城”居住。由于是“叛逆家族”,后来的扶余人老者仍自称“古之亡(逃亡之意)人也”。这个家族离开后,统治者又把“华渚人”派到了黑龙江流域及北极圈内,即今之赫哲人和爱斯基摩人。

      上古时代,伏羲氏定下了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原则“一昭(东方)一穆(西方)”、“一幽(北方)一明(南方)”,即生于东方者必须封于西方,上一代住南则下一代住北,反之亦然。此举当是为了不断加强中央帝国对世界的了解和管理。直到周代,统治者还遵守这个规矩,如昭王生于东,穆王生于西,是典型的“一昭一穆”。

      按照这个规矩,生于西方分颛顼必须到东方来建自己的领地。中国许多史书都说:“颛顼十岁佐少昊”(少昊是黄帝之子,颛顼之伯父),“少昊孺帝颛顼”,就说明颛顼十岁时即有领地。宫玉海说,大约4900多年前,颛顼受命到扶余来建国(领地)。这使得一部分扶余人迁到现在长春市一带,他们把地名带到新址,就是“长春堡”(长春市的前身,以此推断,长春历史已有4900多年了)。

      另据《扶余县志》和当地考古资料证实,当地发现了五六千年以上的古墓葬群,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均有文物出土,其中还有黄帝时代的彩陶。但是,由于缺乏与历史研究相结合,并没有确定出其具体归属。这会不会就是颛顼和扶余人留下的呢?

      世界著名神学家、德国的霍尔根。凯斯顿在其《耶稣在印度》一书中坚信:耶稣“复活”之后,经过克什米尔逃到了印度。宫玉海认为,耶稣(颛顼)“复活”后回归东方是可信的,但不是到了印度。因为他“复活”之后最大的可能是回到中国。因此《山海经》中所说颛顼葬在扶余(故国),也是完全可能、并有迹可寻的。另有一些古籍记载,颛顼死后葬在“濮阳”,传统观点认为是今河南省的濮阳。宫玉海说,“濮阳”应为“濮水之阳(南)”,也就是将扶余地方。因为扶余的北松花江,在《山海经》中原叫“濮水”(有卜奎地名为证),“濮阳”就是“”濮水之阳(南)“。这和《山海经》中的记载也是一致的。

      “圣诞节”应为“众圣之诞”

      现在基督徒们所普遍过的12月25日“圣诞节”,到底是不是耶稣诞辰之日呢?

      宫玉海教授认为,耶稣(颛顼)的诞辰有可能是在12月25日,但更准确地说,“圣诞节”不仅仅是“颛顼之诞”,更应是“众圣之诞”。据了解,西方对这一天到底是不是耶稣的诞辰之日也还没有搞清楚。我国一些专家则认为,现行的“圣诞日”是后人推定的。

      宫先生解释说,按上古时代的习俗,“仲春二月令会男女,是时也,奔者不禁。”在男女相会中,即会有“无夫而生子”(没结婚而怀孕)的现象,而且在当时视为合法。另外,根据古代的优生优育法,男女一般也在仲春二三月间结婚,因为为仲春季节,大地回春,阳气上升;女子怀孕后所生孩子一般智商较高。九个月后,一般在农历十一月前后生子,这段时间是为生育的旺盛时期,古时的圣人就多出生在这段时间里。正因为前后延续一段时间,所以世界各地的“圣诞节”并不统一,而是从11月末到来年1月中旬的都有。

      至于给孩子们送礼物的“圣诞老人”原型,宫玉海也有新说:地处北极圈附近的格陵兰人,基本是赫哲人(爱斯基摩人,按古音可读“赫哲”)。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代替扶余人为“冬官”的“华渚人”。现在西方学者也认为“圣诞老人”和白雪公主是格陵兰人,而格陵兰人即是中国古籍中所记载的“丁令人”。

      宫玉海说,这些身为“冬官”者规规矩矩听命于中央帝国,在北极圈地区生活。但按规定,每年冬天他们都要赶着驯鹿拉的车,给作为“天下共主”的中央帝国统治者进贡送礼。后来,因为各种条件所限(强大起来的丹麦、英国人等半路打劫),本该送给中国统治者的礼物截下。后来,这段往事中的格陵兰人逐渐演化成今天专给小朋友送礼物的“圣诞老人”。由于年代久远,“圣诞老人”的故事,中国人已经淡忘了。

  5. 呵呵...大傢都是華人怒..我們應該團結一點..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何況是一個國傢....是吧?嘿嘿.....我看臺灣的娛樂節目...都大陸妹的..聽起來好低級啊..我真想撞牆!...心堹u的蠻難受的...另外.我不否認有些大陸人是不素質不好..但是並不是全部...大陸還有許多地方很窮..連書都讀不起...怎么能談素質亞....隻能慢慢進行提高......希望大傢能夠理解....

    住四合院的都是小资那~~偶觉得四合院不错 ^_^```四合院也算历史遗迹吧,至今不拆而是休憩算是保护遗迹吧,这是北京这样大都市和其他城市不一样的风情,还有就素大陆不读书的小孩子基本没有了吧~~偶曾经回过老家,算是曾经比较穷的农村拉,家家都有肉肉吃,有酒酒喝,小孩子也有书念~~台湾同学对大陆了解还不深哦,现在大陆还算好了,比原来强多了,

  6. 华网消息:据悉,15日晚在烟台召开的“亚太音乐榜最佳新人”颁奖礼上,后弦又获得“最具人气新人奖”,这是后弦在不久前刚刚获得“9+2音乐先锋榜”新人金奖、十大金曲、最佳作词三大奖项后,再次拿到新人奖项。

    最近一段时间,后弦很少在媒体公开露面,主要是在创作自己的单曲EP《九公主》,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争取在四月底、五月初和广大歌迷见面,这次的EP中收录了后弦最近创作的三首单曲:《九公主》、《昆明湖》、《单车恋人》,同时还将《西厢》这首后弦的成名曲,重新编曲,缩混,在整体的旋律变得更容易被歌迷接受、传唱。

    三首新曲中的《单车恋人》更是后弦特意为喜欢、支持他的所有歌迷而做。

    HOHO(后弦)官网http://www.houxian.net/

    官网里有新歌哦~`HOHO``

  7. 唐代

    這東西根本只是韓國人寫來自嗨的

    光是一眼看了一下就一大堆東西值得商榷

    甚至輕易被駁倒

    舉其中一個例子

    英文和韓文根本就是不同的語系

    韓文跟日文還比較接近

    日文和中文比较接近:D ``现在日文里好多文字都和现在中文一样``

  8. 至少我所接触的農民都是在忙?賺錢,忙?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他們對幸福的要求沒有那么高,為什么達到要暴動的程度.

    ----------------------------------------------------------

    農民暴動是有的,但不是因為不滿中央的領導而造成,而是因為地方政府的緣故

    《澳洲新報》的一篇報導曾經提到過

    廣東一帶由於當地政府強行佔用農田等原因,使得尤其潮汕地區的農民的中到小型暴動的次數,達到平均每三日一起。

    ++++++++++++++++++++++++

    中國部分農民生活水平還很低,我想主要存在于西部地區,也大部分說是少數民族地區

    ------------------------------------------------------------------------------------

    還有廣東省北部的客家地區、廣西、安徽等地

    雖然國家確實著手農民的問題,但是現在城市堛漸8~或是無業人口也有很多都被列入了貧民的行列

    例如在廣州,很多外來打工者由於老闆欠薪,或是根本找不到工作的原因,違法犯罪:飛車搶奪、持械行劫(將人砍傷、砍殘,乃至砍死)及盜竊等等。這些人犯罪,都是無法在城市埵野艅洶圻a,無法繼續生活所至。

    ``没有这么严重拉```小偷哪里没有哦,明着抢劫的很少,在大陆抢劫罪最严重可是死刑``在大陆的台湾人也是很多滴``问问这些人最客观了解大陆了,

  9. 我覺得兩種字體沒有什麼高低等級之分,

    而是在不同的環境、文化、歷史發展演變而成。

    偷懶的我再寫筆記、寫信時是簡字愛用者,但是我還是支持繁體才是正統,因為幾千年來一直是這樣子。

    在這裡,我有一些問題要請問對岸的同學。

    1.你們是怎麼用簡體字解釋六書的?

    2.你們的書法是使用繁體還是簡體?如果是繁體,有沒有什麼障礙?如果是簡體,你們要怎麼看待古代那些名家的作品?

    “六书”是后人根据已有的汉字结构,分析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理论,并不是先有“六书”,尔后才据此创造了汉字。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成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六书”中的指事、象形、形声、会意是造字法则,转注、假借是用字方法。指事字,是用象征性符号或者在象形字上加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所表示的一般是抽象概念。如“上”字,在甲骨文里是上面一短横,下面一长横,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的短横是指示性符号,表示位置在水平线以上。“本”字,在象形字“木”字的下面打一小横来指出树根的所在;“刃”字,在“刀”字上加一点,指出刀锋所在。指事字在汉字中数量较少。象形字,是描摹实物形象的一种造字方法,所表示的一般是常见的事物。如“日”“月”“水”“木”“网”等。形声字,是用表示意义的符号和表示读音的符号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如“材”字,“木”为意符,“才”为声符;“鸠”字,“九”为声符,“鸟”为意符;“驾”,“加”为声符,“马”为意符。在汉字中,形声的造字功能最强,据有关统计,在甲骨文字里,形声字只占20%,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形声字所占比例达到82%,而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康熙字典》形声字占90%。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如“采”字,是“爪”(手)在“木”(树)上,表示采摘;“众”字,是三个“人”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人数众多。会意字数量也不多。

    一般年纪大点的写书法用的是繁体``但现在学书法,都在学写简体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