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79523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119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j79523

  1. *本文為林少軒(師大前學生會會長)即將要出版的新書「踏入學生自治的世界:

    學生會理念與實務筆記」序言。

    **本文作者曾任兩屆學生議會代表,台大學生憲章起草人與提案人,第二屆台

    大學生會會長,現為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

    我們還在理想的半路上:

    為「踏入學生自治的世界」作序

    范雲*

    2009.10.25

    「台灣大學學生,為弘揚學術,追尋真理,塑造自由平等之社會,建設民主

    法治之國家,制訂本規程,共昭信守。」──二○○五年我回到台大任教,也許

    是好奇心,或著是一點小小的責任感作祟,我答應參加學生代表大會的新學代訓

    練營擔任講師。就在我忙碌於課堂與課堂之間的暫歇片刻裡,主辦同學拿來了一

    本「台大學生法規手冊」。打開這本看來並不起眼的小書後,我看到了前面這段

    文字。一字一句,我唸著這幾個曾經非常熟習的一段文字,有些莫名的悸動。

    我是多麼地清楚,這段文字,經歷了什麼樣的過程,成為台大學生憲章的一部份

    。八○年代末期,校園學生運動正在浪頭上,恰好是我從大三擔任學代,到大四

    擔任會長的那段時間。為了讓會長普選後的學生會章程,如期進行全校複

    決,那一兩屆學代,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又一次加開章程審查的特別會議。

    活動中心大禮堂、研究生大樓會議廳,許多次,我們是從下午一點開始審查章程,

    執著,我們面臨著立場不一的激辯交鋒:學生政府,到底是總統制還是內閣制?

    學生法官的任期應該多長?註冊的台大學生,倘若沒有繳學生會費,到底還是不

    是會員等?以及,章程的前言,是否要為學生自治標舉出「高遠」的社會理想?

    當我失去學生身份後,以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角色,重回到當初的校園裡時,

    走過曾經日日報到的活動中心,心中難免興起疑惑,到底過去我們以青春澆灌的

    夢想田地,是否真的長出了些什麼,真得留下了些什麼?然後,我看到了這段被

    完整保留下來的憲章話語,白紙黑字,一字不變,經歷了十餘載春秋,安安靜靜

    地被置放在學代們人手一本的學生法規手冊裡。莫名中,我感覺它的存在,好像

    在無聲地守候些什麼,也見證些什麼。

    這段文字是台大學生憲章,也就是台大學生會的自治章程中的第一段,開宗

    明義地揭示了學生自治的理想。這段話,是從一九八八年暑假開始到一九九○年

    間,當時的一群台大學生(還有律師黃國鍾),歷經無數個非正式會議以及正式

    的學代大會會議逐條討論後,所通過的文字。這份學生憲章,也在一九九○年的

    五月,歷經台大學生全校複決通過。

    歷史是有靈魂的,某些精神,似乎能穿過表面上看似斷裂無情的歷史片段。

    個人或集體記憶會隨著人事的更迭吹灰湮滅,但,典章與制度背後的精神與理

    念,卻真能穿越時而斑斕、時而黑暗的歷史高牆,一代一代地被保留下來。上一

    個世代的學生們在八○到九○年代間,在不同的校園裡追求普選、言論自由與學

    生自治的故事已然失傳;然而,帶著社會改革理念與自治意識的學生憲章,因為

    學生政府的民主架構,得以保留至二十個年後的校園裡。

    這段文字,似乎在靜靜地叩問著一代又一代年輕的心靈,你們──作為這個

    大學,這個學生校園的主人──能以什麼樣的行動,豐富與實踐這樣的理念精

    神?

    一個同事最近問我,他說,有年輕朋友在參與校園自治後非常失望,覺得曾

    經是理想的學生自治,已然淪為學生政客權力競逐的場域。「過去辛苦爭取了這

    麼久,到底學生自治有意義嗎?」同學問。另一個也在教書的朋友說,她的一個

    學生在發現校園其實並未真正民主時,質問:「為何過去的學運參與者沒把改革

    的工作完成?」。

    作為一個曾經投入學生自治運動的運動者,我的確遺憾,學生自治的理想並

    沒有完成。如今,我更憂心的是,如果新一代的學生,沒能體認這個事實,認同

    並承擔起未竟的歷史責任,那麼,再一個二十年,學生自治的理想仍然只會在半

    路上。一年又一年湧入大學之門的青澀新生,四、五年後,轉化為一屆又一屆拿

    了文憑,走向職場的大學生。也許我們必須質問的一個根本的問題是,在這個快

    速變遷的社會裡,這個曾經的理想真得還有價值嗎?抑或,學生自治其實只是八

    ○年代學生運動的歷史殘餘,理該隨著歷史遠颺?

    為什麼學生自治會和「弘揚學術」與「追尋真理」有關呢?

    大學不是為販賣知識與文憑,為市場(與家長們)服務的學店。學生憲章上

    說,學生要弘揚學術,追求真理。如果我們認同,大學,有弘揚學術,與追求真

    理的職責,那麼,「學生自治」就是保障學生擁有學習權,進而能形成學生意志,

    共同參與大學自主的重要前提。

    攤開大學的歷史,學生自治的理念正是一代又一代不同社會的年輕人與大學

    內外的統治者鬥爭而來的。它的正當性,來自於學生作為大學的一個重要社群,

    有參與大學的權利與義務。大學存在的目的是為生產知識與追求真理,以及將知

    識傳遞給新的世代。也因此,教學與研究是大學存在的最重要目的。然而,證諸

    歷史,研究與教學必然會受到統治權力的干預。也因此,在西方大學的發展過程

    中,如何讓大學獨立於政治以及宗教權力之外,得以擁有教學與研究的自由,可

    以說是大學歷史發展中的核心議題。

    為了追求學術的自由,為了不被干預,大學就必須自治而不是他治。大學要

    自治就必須思考其核心兩個群體教授與學生在大學自治架構中的角色與地位。當

    代教學的理念越來越傾向於認為教育是必須以受教的主體(也就是學生)為主的

    設計。所以,大學的治理,絕對必須讓學生有充分的參與,才能達到自主以及教

    育的雙重目的。

    學生作為受教育者,在人數上,是大學社群成員的多數。然而,因為傳統教

    育觀點往往高度壓抑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同時,也因為學生的「過客」性質,

    其在大學的權力結構中,必然處於相對弱勢的位置。如果學生要參與並影響大學

    自治,其作為弱勢者的團結權則是不可或缺的。如同資本主義體系中,是工人而

    不是資本家需要團結權的保障。因為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就是因為其能影響或

    決定遊戲規則。也因此,只有弱者需要團結權的保障。基於此理,學生必須成為

    學生會的成員,這是學生團結權的行使,也是集體權利的保障,不應被視為個人

    「不參與」自由的被剝奪。

    為什麼學生自治的理想與「塑造自由平等之社會,建設民主法治之國家」有關?

    大學在民主社會中兼具有教育公民的責任,讓每個人成為公民社會的一份

    子。公共關懷,以及公共事務的參與,是一種品味的培養。說它是品味,不是要

    凸顯其高尚。而是要指出,公共參與是需要時間,才能培養出的興趣、能力,以

    及承諾。然而,公共參與,也是極為容易讓人受傷。有人在參與後挫敗、犬儒,

    也有人學會操弄權力獲取不當利益。學生自治,為還在校園中的學生提供了一個

    寬容以及容許犯錯的學習場域。就如同工人參與工會,公民參與社團,學生透過

    學生自治得以學習如何過一種良善的公共生活,進而有可能共同提升整個社會的

    自由平等與民主法治。

    前路險重重

    理想的提出,永遠比理想的實踐容易。在此刻,二○○九年的當下,台灣各

    個學校成立學生會組織超過二十年後的今天,它面臨了不同的問題與挑戰:

    首先,學生的團結權嚴重被分割。

    學生如果是一個獨立的主體,其對外代表權理應統一。也就是說,學生作為

    一自主的共同社群,其外交權應當具有一致性。法理上來說,擁有外交代表指派

    權的應當是校園最高學生自治組織的學生會或學代大學。可是我們看到的是,學

    校的各級會議自行任意地決定應當由哪些學生代表組成。這樣的任意性,所造成

    的結果除了學生的團結權被分割,各級自治團體互不協調理會外,我們也看到被

    指派出席的學生代表因為對會議性質經常因缺乏興趣而導致頻頻缺席。最後,將

    學生分而得以治之的校方行政單位,反過來指責學生對校務缺乏興趣。

    其次,學生自治組織普遍財務仍不獨立。

    財務不獨立的主因是學校的課外活動經費仍是由學校行政人員掌握了絕對

    的分配權。如果課外活動經費,是來自公民的稅金(或是父母的學費),為的是

    讓大學學生得以在學生活動中學習成長的話,我們沒有理由不讓學生自己管理自

    己活動的經費。沒有獨立的經費,就不會有自治的精神,就好像沒有獨立的經濟,

    人格往往也很難獨立一樣。

    再來,學生文化是一個歷史發展的結果,直到今天,我們的學生文化仍然體

    質孱弱。這樣的文化體質必需追溯到戰後國民政府來台時,一舉清除了日治時期

    建立的學生自治組織傳統,及其之後白色恐怖的餘緒。七○年代開始,學生逐漸

    出現零星的反抗意識與組織化行動,在八○年代末期到達高峰,運動的高峰中,

    各校學生自治組織一波波順風成立。

    我們可以說,民主與本土化的風潮是那波學生自治運動背後的大環境養分。

    待校園隨著政局的民主化逐漸開放後,學生的行動主義也逐漸弱化。網際網路的

    興起取代了傳統校園媒體所撐起的公共領域。同時,在成熟的資本主義消費文化

    中成長的一代,在課業與就業的雙重壓力下,很容易選擇在消費生活中找尋自我

    的認同與主體性。最後,學生理念與行動組織的歷史斷裂,使得校園政治日益庸

    俗化。無法釐清自己的論述與沈淪的政黨政治有何區隔的校園政治,也阻卻了具

    有創意與熱情的理想主義行動者投入。

    誰來作先鋒?

    那麼,到底我們可以作些什麼,需要思考些什麼呢?從現在這個歷史的橫斷

    面上往前看,理想的確仍然遙不可及,前路仍然充滿了障礙。然而,回首來時路,

    從八○年代至今,二十年來的改革,不是沒有累積。這次有幸閱讀師大前學生會

    長林少軒的著作,「踏入學生自治的世界:學生會理念與實務筆記」,從自治的理

    念、自治的組織架構,到校務參與經驗與財務分析,我很高興地看到學生自治的

    空間,已經訓練出新一批人才,擁有清晰的頭腦、青春的熱情,與實作的精神。

    他的書,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生自治務實操作寶典。也許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可

    以選擇一些重要的中程目標,思考可以著手進行的大小計畫:

    首先,我們需要重建校園公共領域。在大學當中,學生是否能夠形成一個具

    有批判意識的公共領域,可以說是大學是否能以真正自主的重要一環。在前數位

    時代,八零年代到九零年代的學生曾經藉由蓬勃的學生報紙與文宣架構出一個也

    許仍不夠大眾,但具有一定規模的批判性公共領域。然後,在網路興起後,這個

    藉由報導、書寫與閱讀大眾架構出的公共領域變逐漸崩毀。校園新聞專業主義不

    再存在,網路上的直接的討論,取代傳統的公共領域。然而,由於網路上難以形

    成適當的討論文化,以及相對匿名性,公共領域中的對話、信任以及名譽難以形

    成。當然,我並非要回溯古老年代。而是在理解新的媒體型式後,積極思考,如

    何重建一個具有批判意識的校園公共領域,可以說是當務之急。台大學生這兩年

    成立的「意識報」就是一個相當令人期待的成功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校園慢慢

    有改變,有些長期被忽略的公共議題被提出。這樣的媒體其實就可以培養出一群

    具有批判意識的校園公共領域的參與者。

    其次,我們必須深化學生自治的理念與文化。學生自治組織的場域,如果缺

    乏對理想大學的想像,也可能會淪為與大環境無異的庸俗政治。我們也許可以從

    社團與自治團體間的溝通與對話開始,釐清我們對學生自治與大學的理念,慢慢

    擴散並建立基於這樣理念的自治文化。過去這兩三年中,我對校園的參與,強烈

    感受到,學生的言論、集會與結社權利依然嚴重受限於校園法規以及行政主管的

    權力。即使學生自治被大學法保障,但是大學行政單位未曾改變的家父長心態反

    而因新一代父母親的過度親職(over-parenting),而被積極地合理化。學校可以

    透過看似民主的委員會審查,任意禁止學生社團的成立。校方還是以爭議為由,

    介入校園公共領域的媒體自由。大學生是成年人,也是國家公民。學生自治是國

    家法律給予保障的學習自由的一環。當然,學生的言論、集會與結社公民權,也

    不應因其學生身份而受到限制。

    第三,推動各校學生自治與學生運動檔案室的建立。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制度

    與文化,可以說是歷史的結果。同樣地,當代學生的思考行動(或不思考與不行

    動),也將影響下一個世代。基於此,我們應當更更有意識地整理過去的歷史,

    也系統性地記錄當前校園行動的思辨與討論。也許可以由學代大會通過提案,建

    議各校的校史館或校史資料室,將學生的自治與運動史列為重要的蒐集對象。例

    如,我們的近鄰,韓國高麗大學以及日本京都大學的校史館中,都有學生運動的

    歷史檔案展示。高麗大學的校史展示中,除了將相關照片放在極顯著的位置,還

    特別彰顯該校學生對學生運動的參與及貢獻1。

    第四,我們需要積極鍛鍊校園行動主義。改變社會的行動能力當然不可能是

    天生的。這個特殊的行動能力(其實就是社會運動),就如同其它能力一樣,必須

    被漸進式地培養。校園是每一個大學生都會經歷過的一段青春歲月,也是每一個

    年輕世代在被職場體制個別吸納前,得以開創自己世代風格的最初、也可能是最

    終的實驗場。每一個帶著理想的年輕世代都應當更有意識地在這個場域中,鍛鍊

    行動主義的精神。

    當然,大學是知識的殿堂,行動不是盲動。知識與行動其實存在著雙重辯證

    關係。作為學術社群的一份子,行動前與行動間,結合經驗與知識的分析,會是

    行動最好的指引。而,誠如馬克斯所言,行動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式。作為想要

    理解社會的公共知識份子,藉由行動,我們更能看清自己的不足與結構的力量。

    因此,也只有在行動中,我們能理解改變的困難,及可能。只有當我們有能力務

    實地看到改變的可能性時,我們才能永遠樂觀地作一個積極的行動者。也許我們

    可以重新檢視九○年代改革未竟的大學法。目前大學法雖保障了各校學生自治組

    織的存在與校務參與權,但卻未給予學生自治組織唯一法定的代表權與最高財政

    權。也許我們可以思考,是否以大學法的位階,阻止各大學分化或矮化各校學生

    自治組織的作法,還給學生完整而不被分割的自治權。

    在這個序言的最後,我想說的是,革命不會在一個世代完成。你現在作的,

    很可能並不會有立即的結果。但是,我們從不應,也不會因此放棄。理想的實踐,

    需要視野與想像力。如果所有的人,因為看不到結果,就不願意為改變付出努力

    的話,那麼,這個社會許多的變革,就從來不會發生。

    1 感謝台大社會系同事吳嘉苓提供的訊息。

  2. 懶人報是台大學生會的會刊,「懶人」之名就是要讓同學們不用花太多的心力也能閱讀。

    http://ntusa22nd-lps.blogspot.com/ ←懶人報網址

    -------------------------------------------------------------------------------------------------------------------------------

    原載於本期懶人報

    原作:拉芬印

    十二月二十七日傍晚六時許,台大學生會會長跟ECFA論壇工作人員與與會學生

    代表共同召開了一場記者會,為這場為期兩天,六位數預算的公共論壇劃下句點。

    這場極具重要性的論壇,台大學生成為首度讓藍綠兩朝財經舵手同台互嗆,欲罷不

    能的場子。同時,也是行政院選擇讓ECFA條文首次曝光的場子,做足了面子給台大

    學生。辦一場論壇能夠得到這樣的效果,台大學生會算是高潮了。

    但是,台大學生會真的有高潮嗎?更重要的,必須問說到底台大學生有高潮嗎?

    這次論壇歷經波折,在籌備階段屢屢觸礁,從人力極度短缺,低估經費預算,到記

    者會遲到,之後危機處理未盡人意。學生會玩的籌碼越來越大,雖然目前為止都尚

    能在好運氣、外援、以及最後的拼死一搏下逢凶化吉。但在22屆學生會的上學期期

    末,是該好好檢討,到底學生自治如何發揮應有功效,讓各個行動者都能各盡其職?

    早在這屆學生會剛上任時,執行了一連串八八水災救災行動,完全未受學代監

    督,因為學代根本還沒開始運作。但也因此造成部份學生會特刊預算因為未報先跑

    再來,學生會在徐州路護樹行動,雖然有實體的訴求,一個學期下來算是打得不差,

    但因為遠在社科院,就沒人注意。幾乎是同時的反百大宣言與超陽春記者會,抽象

    的呼籲與書面的聲明,卻因為有話題性、有版面而備受討論。

    接著期中考之後,學生會辦的人權聖火影展,邀請到了香港城大學生會長,邀

    到了流亡異議人士王丹與影像工作者陳育青,以及法律系張文貞教授,放了幾部很

    棒的片,c/p 值非常高的一場活動。但又有誰知道學生會其實缺乏人力,只用幾個

    人就起了一場活動?學生會的豐功偉業,很多時候建立在運氣以及一小撮辛苦投

    入的行動者上。

    落落長鋪了這麼多的梗,只是要告訴大家,我們要謹慎避免將學生會行政部門

    想像成一個壯大的機構,握有權力與發言權,必須在三權分立的架構下受到嚴格的

    監督與把關。因為把三權分立作為思考學生自治的標準模式時,其實有很大的漏洞

    。在談三權分立以前,要認知到這是必須在所謂「主權」的架構下談的,而台大學

    生自治到底有多大的實權與主體性,大到可以分成三個互相制衡與鼎立的三權?然

    後我們居然可以要求比照國家政府體制運作?

    我們檢視所謂的行政權,真的有人知道台大學生會上個會期有多少錢嗎?又有

    多少錢是拿來辦選舉的?在上個學期學生會僅受學校補助約十二萬的經費,而學代

    會選舉委員會就至少拿了二十幾萬辦選舉。而台大學生會實質運作又有多少人?對

    比台大全體學生三萬三千人,學生會不支薪,要辦全校規模的大活動,必須24/7隨

    時待命的處理與爭取學生權益,同時又要時時預防校方奧步突襲。所謂的行政權,

    真的是實權嗎?每年的投票率穩穩的在一成左右,所謂三權分立,對比國家行政部

    門的學生會,真如此壯大?

    至於立法權,學代們每次常會都想要電一下學生會,可是又有哪些學代真的了

    解行政部門的問題所在?而不只是結果論式的質詢打不到點?而學生代表的作為只

    能透過學代個人自我要求,包括選填什麼委員會,是否有認真的出席大會與委員會

    等等。學代更是單兵式的投入戰場,要投入什麼議題,都是靠部份學代個人的努力。

    而且,行政權真的有強到要一個四、五十人的立法權去監督?

    最後司法權連談都不用談了,管轄權弱且無強制力。我們當中不可能有任何人

    在校園裡面跟同學騎車相撞,會去找學生法官處理的。而目前,就筆者查訪,目前

    學生法庭唯一的功用是審理選舉官司,但是如果雙方真的喬不攏,若選委會不還錢

    ,學生法庭也沒有任何實權強制選委會把錢吐出來。

    最為重要的,學生自治的「自治」意涵,在於從校方爭取到更多更多學生能為

    自己的幸福負責的權力、義務與責任。但是當學生自治面前重要的課題,還在校車

    不能收費,宿舍應該落實自治權,連這麼多基本的權力都不在學生的手上。缺人、

    缺錢、缺實權的學生自治要怎麼談三權分立?但是太多的評論與批判都很天真的停

    留在類比國家政府體制,用一個主權獨立的政權下的權力制衡check & balance 要

    求學生自治,未免過於單純與理想化。活在玫瑰色的暖泡泡裡面。

    在學校仍然很大部份的掌控著學生理應自治的事務,加上自治三權仍然沒有實

    質的權力與完整的對應關係時,三權分立的概念其實破產了。過去學生會創會先賢

    擁有許多卓越的想法,前瞻的觀念,但考量當前現實因素,運作上卻時常受阻。學

    生自治的重點應該在於各個團體,包括學生會行政部門,學代會與學生法庭,校園

    媒體以及異議性社團,其中內部的組織,以及相互間的並肩合作,分進合擊。2009

    年 4月的那一場百大維新,為了這樣創新的合作關係奠下了一定的基礎,以及合作

    的可能。而反觀這屆學生會的行動,巧合的是是否做大,或是成敗與否也都維繫在

    是否內部組織有動起來,以及其他的團體是否加入合作。

    學生自治仍然充滿許多創新的可能性,而身為杜鵑城內的公民們,我們也有更

    多行動的契機。畢竟,我們不只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幸福負責,我們也必然為這所

    學校的理想與使命負責。

  3. 為自己的人生找方向

      各位尚在就讀高中的學弟妹們好,我是中女中的畢業校友采易,目前就讀成大中文系二年級,在營隊中擔任文宣組長的職務。

      營隊開始招生已有一段時間,相信有很多人因為還不確定營隊的詳細狀況而猶豫著。

      學弟妹對於這個營隊很陌生,因為這是第一屆針對社會組科系做深入探索的營隊,希望將學弟妹們未能接觸到的資訊補足得更完整。目的無他,我們希望每一個處在徬徨抉擇中的人,都能順利找到自己確定的方向,而已有志向的人,不但要更清楚自己的路,也要更廣泛的接觸其他領域。

      選定科系並不表示就要將這條路走死,豐富的學習經驗也不是可以從一個科系就學到的,很多人跨越本科系輔修雙修,但並不表示,踏入大學的這個起點就不重要了。

      

      想想當初為什麼選擇就讀高中而非高職?為什麼選了社會組而非自然組?如果已經決定了未來的志願科系,又為什麼會是這個選擇?不知道各位在思索自己的未來時,是怎麼做評估的,也不知道各位的家長對於這些選擇瞭解多少或是參與多少?

      

      我們一直都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抉擇,可是以往只有兩個選項,現在卻一次面臨數十個校與系的排列組合,高中課業又重,沒有多餘時間去了解每個科系,承受著課業壓力而又不知方向的人,該怎麼辦?

      不管是什麼方向,如果能一邊汲取學長姐的經驗一邊自我充實,絕對都比自己埋首苦拼來得更有效率,親身經歷過的學長姐可能只要幾句話,就可以幫助各位省去許多碰撞嘗試的時間。高中生要自己接觸到這些多科系的學長姊應該很困難,這個營隊提供了一個捷徑,讓各位能夠有機會與學長姐對話,聆聽最直接的分享。這可能不比教授針對科系課程講解的講座專業,但是能帶給各位另一種模式的衝擊和省思。

      選每一個科系都會有風險,但這些風險,主要是來自於無法明確知道自己的選擇為何。

      其實我並不喜歡營隊活動,但是卻投入了這個營隊的籌備工作。決定參與,是因為知道總召辦這個活動的理念,是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選擇科系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是高中學弟妹極大的困擾。每每聽到學妹為了科系問題傷腦筋,我們這些也曾經歷過的人感受特別深刻,因此希望為各位貢獻一點心力,提供能盡力做到的協助。

      我不希望學弟妹們被問到「想要念什麼科系?」的時候,只能聳聳肩說「看能考到哪就念哪吧!」這樣的回答。以考取的成績來作為填選志願的準則,固然是很重要而且現實的方式,但是,好悲哀。任何一個小念頭都有可能改變未來,更何況是如此重要的人生路口。

      籌辦營隊這幾個月以來遇到許多困難,但我們努力克服問題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經驗。如果學弟妹願意踴躍參與,便能夠支持我們繼續籌辦下去,我們希望的不是只有這第一屆的順利,更希望未來能持續有這樣的活動去幫助往後每一屆的學弟妹,以自己的經驗去協助更多人找到方向。在此以最誠摯的心情邀請大家參加營隊:)

      如果能替未來做好百分之百的準備,就不要放棄機會,讓自己只做了百分之九十九。

                      中女中第62屆校友 成大中文二年級 李采易

    營隊無名society1025

  4. 為自己的人生找方向

      各位尚在就讀高中的學弟妹們好,我是中女中的畢業校友采易,目前就讀成大中文系二年級,在營隊中擔任文宣組長的職務。

      營隊開始招生已有一段時間,相信有很多人因為還不確定營隊的詳細狀況而猶豫著。

      學弟妹對於這個營隊很陌生,因為這是第一屆針對社會組科系做深入探索的營隊,希望將學弟妹們未能接觸到的資訊補足得更完整。目的無他,我們希望每一個處在徬徨抉擇中的人,都能順利找到自己確定的方向,而已有志向的人,不但要更清楚自己的路,也要更廣泛的接觸其他領域。

      選定科系並不表示就要將這條路走死,豐富的學習經驗也不是可以從一個科系就學到的,很多人跨越本科系輔修雙修,但並不表示,踏入大學的這個起點就不重要了。

      

      想想當初為什麼選擇就讀高中而非高職?為什麼選了社會組而非自然組?如果已經決定了未來的志願科系,又為什麼會是這個選擇?不知道各位在思索自己的未來時,是怎麼做評估的,也不知道各位的家長對於這些選擇瞭解多少或是參與多少?

      

      我們一直都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抉擇,可是以往只有兩個選項,現在卻一次面臨數十個校與系的排列組合,高中課業又重,沒有多餘時間去了解每個科系,承受著課業壓力而又不知方向的人,該怎麼辦?

      不管是什麼方向,如果能一邊汲取學長姐的經驗一邊自我充實,絕對都比自己埋首苦拼來得更有效率,親身經歷過的學長姐可能只要幾句話,就可以幫助各位省去許多碰撞嘗試的時間。高中生要自己接觸到這些多科系的學長姊應該很困難,這個營隊提供了一個捷徑,讓各位能夠有機會與學長姐對話,聆聽最直接的分享。這可能不比教授針對科系課程講解的講座專業,但是能帶給各位另一種模式的衝擊和省思。

      選每一個科系都會有風險,但這些風險,主要是來自於無法明確知道自己的選擇為何。

      其實我並不喜歡營隊活動,但是卻投入了這個營隊的籌備工作。決定參與,是因為知道總召辦這個活動的理念,是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選擇科系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是高中學弟妹極大的困擾。每每聽到學妹為了科系問題傷腦筋,我們這些也曾經歷過的人感受特別深刻,因此希望為各位貢獻一點心力,提供能盡力做到的協助。

      我不希望學弟妹們被問到「想要念什麼科系?」的時候,只能聳聳肩說「看能考到哪就念哪吧!」這樣的回答。以考取的成績來作為填選志願的準則,固然是很重要而且現實的方式,但是,好悲哀。任何一個小念頭都有可能改變未來,更何況是如此重要的人生路口。

      籌辦營隊這幾個月以來遇到許多困難,但我們努力克服問題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經驗。如果學弟妹願意踴躍參與,便能夠支持我們繼續籌辦下去,我們希望的不是只有這第一屆的順利,更希望未來能持續有這樣的活動去幫助往後每一屆的學弟妹,以自己的經驗去協助更多人找到方向。在此以最誠摯的心情邀請大家參加營隊:)

      如果能替未來做好百分之百的準備,就不要放棄機會,讓自己只做了百分之九十九。

                      中女中第62屆校友 成大中文二年級 李采易

    營隊無名 society1025

  5. 從一開始找工作人員、請講師到與校方多次溝通,不下一次被問到:怎麼想辦這活動?

    今年暑假指考剛過,有幾個中女的學妹透過一些管道找到我,向我詢問有關政治系或者其他系到底在幹嘛,聽到的時候很心疼,畢竟自己也是走過一回指考的人,深知其中的煎熬與痛苦,但難道在辛苦的指考後,所面對的還是對未來的茫然?如果奮鬥了一年,只是看著科系名字,覺得可能很不錯就填了,人生能有幾次這樣的賭注呢?我仔細回想自己高中探尋大學目標的路程,除了學校老師們辛勤提供的相關資訊外,我深深的感謝高中時,我參加一個名為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的營隊,讓我對社會科學相關領域的探討能有更多的認識,同時因此認識了一些學長姐,能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才讓我對未來的志向有較多把握。

    不過能有幾個人如同我一樣幸運,能有機會去了解相關的學門以及聆聽學長姐寶貴的經驗?

    在台大校園,我認識了社工系來自新竹高中的彭正龍,正龍鑒於類似的問題,於是在新竹籌組了一個組織,有系統、有計畫的舉辦相關的講演和活動,聽到他詳細描述相關內容時,我深受感動,再加上以前不斷碰到學妹們有這類的問題,讓我覺得也許台中也可以嘗試舉辦看看,請相關系所厲害的學長姐回來,與學弟妹分享些科系中可以學到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科系的未來發展,以及此科系的專業和未來社會有什麼樣的結合;更重要的是,分享在這些科系的課程中所獲得的、在專業和生命上的實際收穫,還有這個科系對學長姐生命經驗的影響。

    由於以前這是從未舉辦過的活動,新竹經驗也有許多與我們不同,打從一開始找工作人員與講師,許多人的反應都讓我驚喜,即使再忙,我的高中同學們、大學同學們、人文營的夥伴、學長姐們都樂於給我很多幫助,我想如果不是大家在高中時都碰過同樣的疑惑,並希望那時有相關學長姐完整精闢的分享,是不可能會想參與這次活動的。我很感謝他們的幫忙!

    最後,最重要的是我們工作團隊誠摯邀請各位學弟妹熱烈參與此次活動,社會寒營是第一屆嘗試主辦,或許你以前從無聽聞過,我們工作團隊很希望透過我們開始第一屆,之後可以一屆一屆傳下去,讓所有以後的學弟妹們都能在高中時,參與這樣的活動,讓自己對未來有更多的了解。不論你是高二、高三社會組,或者你是還不清楚方向的自然組,乃至還很青澀的高一,歡迎你們踴躍參加這次活動!

    中女62屆校友

    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二年級

    蔡明家

    營隊無名society1025

  6. 從一開始找工作人員、請講師到與校方多次溝通,不下一次被問到:怎麼想辦這活動?

    今年暑假指考剛過,有幾個中女的學妹透過一些管道找到我,向我詢問有關政治系或者其他系到底在幹嘛,聽到的時候很心疼,畢竟自己也是走過一回指考的人,深知其中的煎熬與痛苦,但難道在辛苦的指考後,所面對的還是對未來的茫然?如果奮鬥了一年,只是看著科系名字,覺得可能很不錯就填了,人生能有幾次這樣的賭注呢?我仔細回想自己高中探尋大學目標的路程,除了學校老師們辛勤提供的相關資訊外,我深深的感謝高中時,我參加一個名為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的營隊,讓我對社會科學相關領域的探討能有更多的認識,同時因此認識了一些學長姐,能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才讓我對未來的志向有較多把握。

    不過能有幾個人如同我一樣幸運,能有機會去了解相關的學門以及聆聽學長姐寶貴的經驗?

    在台大校園,我認識了社工系來自新竹高中的彭正龍,正龍鑒於類似的問題,於是在新竹籌組了一個組織,有系統、有計畫的舉辦相關的講演和活動,聽到他詳細描述相關內容時,我深受感動,再加上以前不斷碰到學妹們有這類的問題,讓我覺得也許台中也可以嘗試舉辦看看,請相關系所厲害的學長姐回來,與學弟妹分享些科系中可以學到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科系的未來發展,以及此科系的專業和未來社會有什麼樣的結合;更重要的是,分享在這些科系的課程中所獲得的、在專業和生命上的實際收穫,還有這個科系對學長姐生命經驗的影響。

    由於以前這是從未舉辦過的活動,新竹經驗也有許多與我們不同,打從一開始找工作人員與講師,許多人的反應都讓我驚喜,即使再忙,我的高中同學們、大學同學們、人文營的夥伴、學長姐們都樂於給我很多幫助,我想如果不是大家在高中時都碰過同樣的疑惑,並希望那時有相關學長姐完整精闢的分享,是不可能會想參與這次活動的。我很感謝他們的幫忙!

    最後,最重要的是我們工作團隊誠摯邀請各位學弟妹熱烈參與此次活動,社會寒營是第一屆嘗試主辦,或許你以前從無聽聞過,我們工作團隊很希望透過我們開始第一屆,之後可以一屆一屆傳下去,讓所有以後的學弟妹們都能在高中時,參與這樣的活動,讓自己對未來有更多的了解。不論你是高二、高三社會組,或者你是還不清楚方向的自然組,乃至還很青澀的高一,歡迎你們踴躍參加這次活動!

    中女62屆校友

    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二年級

    蔡明家

    營隊無名 society1025

  7. 珮禎是台中女中的學姐(無誤) 現在就讀台大法律二年級 也是這次活動的公關資訊組組長

    可是她高中竟然沒用過深藍 但是這次活動的報名是由她處理

    所以我就把我的帳號 借她使用

    至於明年還會不會有 我們希望這樣的活動可以繼續下去

    今年是由一群大二的一中女中的校友所舉辦的

    我們會再徵一些今年大一的學弟妹來當任活動隊輔

    希望明年這些大一的學弟妹和目前高三的學弟妹可以認同這個活動

    讓這個活動繼續下去

    By j79523

  8. 去找看看有沒有舊的學生手冊吧....裡面會有 我的放在台中= =

    幹部證書我是不在意啦.....

    補充ㄧ下...

    就學長說的開會部分.....

    其實不只八週前監督不到.....

    因為現行組織章程並無規定ㄧ學期要開幾次或至少多久要開ㄧ次......

    所以學生會不開我們也沒辦法.........

    (連署開會除外啦.....但是現在的效率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不過敝人頗好奇學長是否存有5年前還未被修改的的學生組織章程?

  9. 在討論「學代會的決議該如何處理?」之前,我們應該討論學生會和班代會的關係。

    學生會和班代會都是學生自治的一環,學生會是個大架構,在章程上應該包含了「執行委員會」(我們通稱的學生會)、「班級代表大會」及「畢聯會」等許多組織。

    學生會執行委員會(簡稱學生會)由會長帶領所有幹部執行學生自治的相關事務,在學生自治的權限下,處理學生的事務。至於學生自治的範圍為何? 容許我下一篇再討論,因為前幾篇有看到學務處和學生會事務處取消班代大會的召開,這應該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決的。

    班代會,班代來自各班,召集這些代表其聚一堂的用意就是要讓各班的意見讓大家知道,大家共同討論,達成決議,並送交給學生會。學生會在依決議的內容向學校行政單位反應或者是依決議的內容去辦理學生相關事務。舉幾個例子來講,

    「決議:班代大會不要在社課時間開會。」

    像此決議如果是眾班代達成的共識,那班代大會的主席(召集人)就不得在社課時間舉行大會。話說如果違反班代大會的決議會如何?校規伺候嗎?當然不可能,看組織章程是否有相關規定,有的話就依規定行事。如果沒有的話,各班班代可以在大會上譴責主席(召集人)或者是以班代的身分連署發表譴責聲明,亦或是用輿論的壓力(網路或校園謀體)要求主席道歉。

    另外會議的效力,這就牽涉「法定人數」的部分,如果開會以達法定人數,這個會議就視為有效會議,但是因為主席違反班代會「決議:班代大會不要在社課時間開會。」而導致沒辦法出席的班代,可以於下次會議時,提出追認。 這個case很多種,如果會議中有表決,然後你的一票會影響結果的話,那就得要求大會重新表決。如果會議的出席會影響班代的出席率而導致期末無法領取幹部證書,那就可以向大會提出此次會議不列入出席率的計算(如果大會有紀律委員會的話,那就依紀律委員會的決議為主。)

    另外一個例子,「11.希望學生會多多了解學校校務會議的會議紀錄」可修正為以下文字「決議,學生會應參與學校校務會議,並向學生們報告和學生權益相關之事宜。」

    首先,我贊成學生會應該多參與學校的各個會議,不要讓校方單方面決定了學生的事情,然後要學生們接受,如果可以,學生會可以向校方爭取各會議的出席,並能在會前獲得開會通知以了解學校會討論到哪些和學生有關的事情,並做會前的資料閱讀及意見的蒐集。另外,我也建議學生會的學弟妹們可以在學校的會議記錄外,另外做一分屬於學生會的會議記錄,並將和同學們表較相關的議題,向同學們報告,讓同學們可以知道學校做了哪些事。

    最後,印象中班代會的組織章程去年有修過一次,有沒有學弟妹們有電子檔可以寄給我。

    我怕我說了這麼多 結果都是在講自己那個年代的法規,早以現在不符= =

    我的mail: [email protected]

    另外和大家分享一些法規

    會議規範

    http://0rz.tw/0b2EM 如果章程上沒有規定,就可以援用市面上通用的會議規範

    另外如果有人想要台大學生自治的法規,也可以跟我說。

  10. 各位學弟妹們你們好,

    我先自我介紹

    我是一中69屆的學生

    也是學生會12屆的副會長

    高三轉任班級代表

    目前就讀台大經濟系二年級

    同時也是台大社會科學院的學代

    (學代就像是班級有班代,台大沒有分班,所以以學院選學生代表)

    我還蠻感動深藍上面有這麼多人在討論學生自治的問題

    如果有需要,我會固定上深藍提供我的建議,或者有問題都可以問我

    首先,我先列出幾個問題,我先回答,剩下的我日後慢慢回

    1.班代的遴選和班代大會

    1.班代的遴選和班代大會

    在過去班代和班上其他幹部一樣都視為班級幹部,所以也會有幹部證明,我擔任學生會幹部的時候,我們會在暑輔的時候就把班代的調查名單發至各班,並回收。 我想這部分的確可以建議訓育組是否可以把班代名單的調查和幹部名單的調查一起進行,否則班代名單的調查和大會是否召開,很大一部分會決定於學生會是否積極? 而且過去也有班代會秘書處荒廢,學生會也不理,導沒有人負責各班班代的幹部證書事宜,如果可以和訓育組合作,這些問題應該就可以被解決。

    再來,就是班代大會,我個人也認為到第八周才開會的確有點晚,如果體制和我念書時一樣的話,第八周開會,那第八周前學生會的所作所為就沒有人去監督,我們學生的意見也無法反映給學生會,依目前的章程,學生會有責召開第一次班代大會,當然第一次會議資料和班代名單(個人認為名單視為會議資料的一部分)學生會應負責處理。

    這部分學生會是否要道歉?或者是班代會是否要決議要求學生會道歉?都看各位。

    下集待續......「學代會的決議該如何處理?」

  11. 那4點可不可以出校門= =?

    (發現好像高興太早xd)

    同學你講到重點了

    我之前和主任(奇奇)聊天時談到

    學校不能強迫學生上第八節輔導課

    但教育部沒有硬性規定學校要幾點下課

    這就是「法律上的空白」

    法律上沒有規定違法的事,並不代表一定合法

    不合法的反面也不一定是違法

    這個灰色地帶可以讓人民生活更有彈性

    但同時也會讓懂得法律的人所玩弄

    所以下學期各位到底是幾點下課呢?

    可能要請各位和學生會們好好關心一下了!

    附註一下:學弟們,我個人覺得你們真的太乖了!

    有意見就要說出來,反對第八節就要站出來

    去了解相關知識,並想辦法「據理力爭」

    以前的學長們,在一中經過一年的洗禮

    到了高二就會和老師互嗆(合理的範圍)

    但現在的學生們似乎太安於現狀,好像被馴化了

    要比較有想法似乎已經是三年級的時候了

    但礙於考試和升學......

    或許以前的大環境,學弟看到學長據理力爭會有淺移默化的效果

    我們自私於個人的課業是我們的不對

    但希望學弟們,不要像我們一樣

    有什麼想法就要表達出來,爭取應屬於你們的權利

  12. 前年暑假(2006年)那時候學生會辦幹訓有請到馬英九來演講

    並開放給同學自由參加

    地點好像是在科學館演講廳的樣子

    那時的主題是「校園民主」

    印象中馬英九超愛從他慢跑的經驗開始

    然後會問...好像是全世界有幾個國家

    感覺還不錯

    然後去年女中的班聯會

    也在他們學校週會中邀請馬英九來演講

    聽說來蠻轟動的

    慢跑和幾個國家的問題好樣也有出現

    http://www.wretch.cc/blog/TCGSStudent&article_id=7524833

    裡面有女中那次的詳細報導

  13. 樓主在諷刺嗎...XD

    事實上他辦事不如之前的陳金龍主任啊...

    從很多方面都看得出來

    我們班看到他都叫他姊妹

    他巡堂時...

    (哇~姊妹~~~姊妹您來啦!!!....)

    我個人經驗

    我和這兩位都還蠻常接觸的

    一位是我的生物老師

    一位是我的指導老師

    我個人認為

    金龍主任屬於比較保守型的

    他比較不會有許多太大的政策

    如果可以

    他可能希望一切照舊辦理

    而奇奇主任

    他的想法比較開放

    也比較敢讓學生去做

    也因如此

    他的新聞和評價會比金龍主任還多

    但奇奇主任

    他希望我們學校的學生能學會自主

    就以剛開學的社團事務為例

    他就跟社活組的楊阿姨說

    「秀蘭,以後請購單阿,或企劃書都讓學生去寫,

    讓學生自己去負責。萬能的母親會造就無能的小孩。」

    (簡錄)

    大家不覺得今年的學務處開放了多嗎?

  14. 畫的東西交到學校手中後

    如果被選上的話

    那交的東西就是底稿了嗎?

    是不是要畫的精準一點

    或是顏色畫的實際一點?(天阿有沒有人知道我在說啥 囧)

    依我們學校這邊和友鵬(紀念品公司)合作的經驗

    底稿給廠商後

    他們會把稿件掃描到電腦中

    針對稿件做修飾

    並到學校來請作者一起討論套色和圖形的問題

    顏色要依照廠商那邊實際的樣色去做調整

    不知道這樣有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