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0065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11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g00065

  1. TO: lgch第一篇回覆

    關於你所說的兩個節目

    我個人認為那真的是純屬娛樂效果的綜藝節目

    你所推薦你們那邊你所認為不錯的綜藝節目

    我在這邊也提出一些我認為還不錯的綜藝節目

    → 冒險王 、台灣腳逛大陸、草地狀元 ( 恕記憶不佳 )

    有機會了話你也可以去看看

    娛樂性的節目,相信大家都喜歡藉此而達到放鬆的目的,

    中國人的民族性,普遍被認為不像其他國家那樣的重視私人空間(隱私)

    這也是為麼在台灣某某日報,還有專挖別人隱私的節目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另外希望lgch不要以你所說的那兩個節目而以偏蓋全我們其他的優秀節目

    畢竟你不在台灣、我不在大陸

    都沒有資格對整體的概況做任何的評論

    ************************************

    抱歉翻舊文出來拉~

    今天看到某大報上出現了所謂的火星文!?

    EX:他表示在那1個早......

    我本猜想那可能是以數字來表示

    可是看到下列幾行卻是

    EX:在5樓的住戶

    這樣是什麼情況呢?

    又在往下看

    其他不同記者所報導的新聞也是同樣的情形

    但在其他版卻不是這樣的狀況

    這是打字員的疏忽還是?

  2. 學生自治會是否能真正發會作用,我想除了校方壓力之外,成員心態對是個重要的關鍵。

    ----------------------------------------------------------------------------------------

    ●由DUST所提出國立宜蘭高中自治會的例子,國立宜蘭高中正副主席是由自願報名參加選舉,在透過一班選舉程序而產生。

    ●我所舉的例子是我所就讀的台北市中正高中學生班級聯合會(以下簡稱中正班聯),在這之前我要先提出我們與前述不同之處。

    中正班聯成員共分部在高一生與高二生,想加入班聯的高一生需在開學之後參加由高二內閣學長姐(已加入班聯)所舉辦的〝班寶(班聯寶寶)面試〞,面試結果經由學長姐開會討論後在公布入選名單,故想在高一成為班聯儲備幹部(班寶),需透過此項程序,絕無特例。此後一年將由學長姐帶領實習各種活動並吸收其經驗與能力,但期間若有不當心態等,經由學長姐考察,開會討論後決定是否踢除班寶資格。

    當高一升高二時將舉行新正副主席的選舉,新任正副主席選出後,將由新任正副主席挑選進入班連內閣的高二幹部(在此幾乎都是採用高一是班寶,因較有經驗也較了解班聯)

    ※高一絕對不可能成為班聯內閣(決策幹部)

    ※高一是班寶高二也不絕對會是班聯內閣(看正副主席是否邀請你加入內閣幹部)

    ※高一沒參加過班聯,但高二想加入班聯(此可能性不高,對於一個不是班寶不了解班聯的人,經由開會後,內閣幹部幾乎不願冒此風險)

    ----------------------------------------------------------------------------------------

    據我所知有些學校班聯會內閣成員是由班代所組成,就以我們學校曾與其他學校辦過的活動來說,他們有向心力缺乏、認同感不足、效率低迷、較無經驗等被我們所是為不好的缺點。

    有些學校除了純以班代直接任命為閣成員外,底下更沒有高一的成員,這樣的情形下,班聯會頂多只有20~30個決策人員,而向心率不足的情況之下,決策人員數目不敢令人想像,除高二外沒有高一幫忙執行人員,活動將更加難以執行,但這卻是部分學校的情形,學生所關切的權利問題又有被這些班聯會所重視嗎?

    〝引用DUST:該會的會員就由會長與副會長「自行派任」,時常可以看到整個班級都是自治會成員,挺多只是零星幾人在其他班級〞

    此情況的可能結果或許會是班聯會會辦成為一群好友喝茶聊是非的最佳天堂!學生權利問題有被丟置在哪呢?

    我們學校班聯會的內閣成員每週固定有兩天的例定開會日,依活動大小於前數個月~兩週內依照需求增加開會日數,包括早自習前的時間、中午時間、放學後的時間、假日等。

    對於高一儲備幹部,每週固定開一次會,除了傳達最新活動消息之外另加訓練企劃等能力。

    **************************************************

    身為班聯會內閣幹部的心得(豈只有下述幾句!):

    不是班聯人,不知班聯心酸血史

    同為班聯人,不知知不知班聯事

    活動前期的忙碌,難以言喻。

    會辦的燈總是亮著的,

    人不在─是去接洽廠商;

    人不在─是去勘查地點;

    人不在─絕對不會在家。

    每天十一點回家,早出晚歸、功課下滑的內閣,必鬧家庭革命

    每個人都是從家庭戰爭中爬出而繼續努力

    早上想的是活動,中午想的也是活動,晚上想的還是活動

    上課想、下課想、吃飯想、走路想……

    拋開一切阻礙無不是想把活動辦好?

    〝太誇張,或許你這麼認為〞

    但是,這真的是事實

    〝一群瘋子,或許你所不認同〞

    但我們樂在其中

    不是想邀功,因為那是我們所自願的

    但過程真的是很苦很苦

    〝怎麼做都會有人罵〞

    代客之道我們銘記在心

    心酸苦悶也只往自己腹中吞

    但只要活動辦成功,我們也就忘卻了那難敖時光

    對外舞會、茶會、電影欣賞、校慶徽章、紙袋、L夾、中正大樂兵(歌唱比賽)初賽、複賽、服儀會、北京、新加坡參訪學生團接待……

    就讓一群枉顧己身的瘋子替你爭取權利吧!

    ※ 校慶由本校社團聯合會與學校策劃社團表演

    ※ 畢業典禮由本校畢聯會規劃

    不同學校,同一團體,能力不一樣

    同所學校,不同團體,能力也不一樣

    取決在〝人〞與〝制度〞的問題。

    ---------------------------如有冒犯,請恕。以上僅表示個人意見---------------------------

  3. 等樓等樓~

    到時候在看看會怎樣拉

    只不過學校收走我們學生證

    又還沒發新的學生證

    怎麼沒有配討措施?

    雖然沒有什麼在用

    可是上次搭公車到北車北門的時候

    竟然要查身份證件(另一個政府政策,使用學生軍警老人此類優惠票人的身分是否符合)

    哇哩!差點嚇到我

    我也沒有戴上課證、健保IC卡

    只好拿我的名片=口 ="

    可是如果我沒有學生證,你又能拿我怎樣啊?

    此類只能加以勸導的政策,又怎能確實執行勒?(強制的也只有買卡時需身分證明)

  4. 不管現在大家怎麼想

    這個政策並不只是由我們中正高中所擬定的

    目前參與的國小、國中、高中一共有八所學校

    加上與台北智慧卡公司合作的台灣科技大學

    總共有九所學校

    已經實施的學校有東門國小、大同高中、私立復興中小學、育成高中與台北科技大學

    預計在10月份試辦的學校有蓬萊國小、木柵高工、古亭國中、中正高中。

    如果想知道其他學校實施的結果是否如預期的好,抑或有任何不便之處

    大可去問問其他已經實施的學校,

    例如:詢問與我們同樣是高中生的大同高中學生

    上下學程序一片混亂,我想這也不是校方所希望見到的

    如果當此方案正式執行之後有什麼弊端

    我想那正是我們可以大聲要求校方做檢討與回應的權利

    或許部分學生不願意讓自己上下學的時間都被紀錄

    並且用手機簡訊、電子郵件通知家長

    這何嘗不是部分學生的心聲

    但這般理由又要校方如何接受?

    他們除了想讓我們學生證e化

    可感應借書、可當悠遊卡使用、福利社消費

    莫過於想要使我們的缺勤紀錄更加明確、透明

    校方反倒會批評我們學生的苟且心態

    ※ 中時電子報 2005.9.21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hinet/0,1137,130107+132005092100795,00.html

    ※ 中央社 2006.01.12

    http://news.pchome.com.tw/life/cna/20060112/index-20060112001825180002.html

    ※ 市立大同中學公告 2005.01.11

    http://distance.ttsh.tp.edu.tw/school/schoolnews/index.asp?see=view&ID=36

    ※ 市立大同中學公告 2005.06.04

    http://distance.ttsh.tp.edu.tw/school/schoolnews/index.asp?see=view&ID=39

    引用 2006-01-12 00:18中央社記者黃文宗台北十一日電

    台北市擴大學生證結合悠遊卡;北市教育局副局長康宗虎今天說,市立高中以下學校預定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全面換發悠遊卡學生證,並規劃九十五年九月完成管理系統全面上線使用。

    事到如今,我們也只有等到校方正式執行此政策後

    在將我們在試用之後的想法傳遞給校方

    畢竟我們要真的體會過使用這種新的學生證之後的生活

    才有立足點來發聲

    不然豈不被視為胡亂猜想、杞人憂天甚至難聽一點的瘋狗亂吠?

    總言,

    我們先靜觀其變吧!

    ----------------------------僅代表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