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95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公車

  1. 嗯!

    想必大家都知道前三志願有所謂的"學資"這種東西吧?

    這篇我很想發已經很久了.....

    剛進高一那個暑假就想發了......( 但怕被嗆..... = = )

    像建中學資,北一女講義,中山書叢......

    為啥咱們學校只有數學......( 聽說高二有物理..... ) ( 怨念....= = )

    高中不像國中

    老師不會一直盯你.....

    甚至是放牛吃草的感覺...

    但是前三志願有那些東西

    自己讀就可以很強

    而且段考的難度逼近指考.....

    難怪考學測或指考都那麼強大.......= =

    希望我們學校也可以編列全科目的學資.....( 拜託全校同學和班聯了 )

    而且難度可以很難很深.....( 說實在話....不要嗆我....高一數學講義根本簡單到不行.....)

    至少贏過松山高中吧! ( 松山比我們晚成立2年說...... )

    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

    讓內中也可以擠進前五志願之列......

    不要讓別人對內中的印象停留在 : 只會玩水球的高中.........

    嗯....這是小弟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多多發表意見 , 可能的話可以一起連署請學校編列學資!!!

    ( 嗯....請不要嗆我....)

    這學弟想法跟我一樣...

    學資應該是學校提升競爭力蠻重要的一點

    補習班的題目有些過於艱澀老舊

    學校老師的經驗相信抓的題目也不會太差

    前三志願的學資很完整 有些科每年還會更新

    甚至比坊間參考書還有用

    內中數學學資感覺很像萬年學資

    曾經問過某老師為什麼不重編

    他說太費時.力 並不是每個老師都這麼無私

    有心的人也孤掌難鳴阿

    不過我認為很多老師發的講義都很好

    端看自己要不要認真熟讀 造化靠個人

  2. 我承認內中理組比較弱

    因為資質比不上前三,所以物理化學教的都不深而且段考也不難(跟其他學校比起來)

    結果製造出一堆半吊子二類

    又因為是二類,所以文科老師對我們沒有要求

    社會科他隨便上我們隨便玩,國文英文雖然是主科可是還是有差別(聽說一類有強迫背7000單?!)

    但是看到學長打的東西我就不爽

    一類有什麼好推薦的

    歷史地理自己念就好了還需要老師嗎

    背的東西就只是比熟不熟而已,完全沒有挑戰性跟樂趣可言

    要是你花了半小時寫了研究完一題物理得到的快感絕對比看到歷史100分爽多了

    所以我覺得如果不是智障都可以試試看二三類組

    畢竟物化老師雖然教的不多可是他們的資質絕對都夠的,想學難一點的東西不用怕老師不會

    這學弟講這話真的很礙眼

    難怪引起撻伐

    你該為你說的話負責

    建議你可以跑到公館大學大喊選一類的都是智障

    因為你說不是智障可以試2.3類

    所以你的逆否命題 不嘗試2.3類是智障 是你的原意吧 照你說所以內中一半的人都是智障?!

    不要以為大家都看不懂 要戰也要沉的住氣阿學弟

    不然漏洞百出 成為笑柄

  3. 記得高一時第一堂國文課

    國文老師(就是現在的楊墨國文 應該有學弟妹有補過吧???)

    講的話深烙在我心中

    陪我度過枯燥乏味的考試

    內中的學生都很聰明但是不用功

    高中考大學是你的機會

    當你們怠惰時 為什麼不想想基測時多少人踩在你身上

    難道 大學還要再被踩一次嘛 怎麼這麼沒志氣阿

    我要強調的是

    不可否認的是

    考上內中的學生有一定的實力

    都是基測失常或一科不小心考炸而上內中

    當學姐強調上名校不等於美好的未來

    這當然完全成立

    但是

    學弟妹不該就此抹煞自己的潛力

    我要提醒的是

    不該讓內中的讀書風氣.外在誘惑而抹煞當初自己的凌雲壯志...

    大多數人 三年前兩年前一年前或者就是今年

    基測立下

    非上建北的宏志

    擁抱藍色大門的夢想

    亦或是松山的自由學風

    有沒有人看到自己厭惡的人上了前三志願而久久不能平復??

    有沒有人當初很排斥內中現在也漸漸愛上內中??

    那學弟妹們現在想不想為自己也為內中爭口氣??

    學弟妹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夢想阿

    你們不該就此滿足

    內中人其實潛力十足

  4. 是否選文組、理組跟為了想上好學校沒關吧

    學弟 應該算你會錯意吧

    上好大學=選文組 從頭到尾都沒這個說法

    只是以內中機率來說

    希望學弟以後回文要精準點

    內中讀書風氣越來越不好

    希望學弟妹加把勁 板回一城

    而不是挑釁式的推文

    好學校當然都是大家的理想

    這應該不用爭辯吧

    加油 默默做 才實際

  5. 同學,那些帶有顏色的字不要亂寫

    你說的都是個人案例

    建中或其他明星學校的人背後都可能有不一樣的故事

    不要太武斷

    說別人怎麼樣就怎麼樣

    我無意批評,只是希望你能打一些比較和平的文字

    因為我看了有些火

    我說的只是機率 從頭到尾沒有說 內中理組不是

    而且講這篇卻被學弟曲解成讀理組去讀麗山高中

    如果真如此 要戰請去ptt戰 那邊高手多的事 根本沒有必要這樣阿...

    tim同學是數資班的類組第一吧?

    p.s如果學弟硬要戰 硬要冠我說內中理組不是

    讓我很無言

  6. 學弟妹 如果照成你們麻煩 真的很抱歉

    好吧 我用意只是單純分享我的心得

    這麼說好了 如果你志向沒有很明確 非某某系不讀

    在內中文組的確是比較好的途徑

    想當年站在學弟妹的角度看學長姐榜單 也覺得台大爛系很容易上

    但是自己身為考生才發現當初自己是多麼單純 台大最不好的系平均也要 70分

    真的有那麼容易嗎...何況又有手寫的不確定性

    再者文中也強調 內中現在也逐漸趨向選系不選校

    分數可以上台大戲劇 而去讀政大 我並沒有說一定台大怎阿

    主要看到身邊2.3類前幾的同學都沒考的很好而有感而發

    並沒有想貶低內中理組 只是給未選組的學弟妹一個感想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 文組的學弟妹或許因此覺得內中文組很棒 更有衝勁

    理組卻因為上面的話不以為然

    果真要引起戰文 我大可不必花這麼多時間回來po文阿..........

  7. 我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 想當年分發入內中 一堆人說內中是文組學校

    學校常常鼓勵大家選讀一類 當時認為男生就該讀理組的我還頗有意見= =#

    上了高2...看了16屆的榜單加上老師適時的提醒 發現內中大考的確文組比理祖還出色 (稍後我會在說明..)

    高2 內中文理組接連的啦啦隊校慶畢旅 根本是失去控制的狀態 還看不出文理組的差別

    然而到了高3 男生文組班明顯的浮躁許多 我們班每每下課大家喧嘩 鬼吼鬼叫

    走過理組 301302303 可以感覺到大考的肅殺氣氛 下課不是睡覺就是繼續讀書

    終於在學測過後 文組班通常放棄自然 而導致每個班可能60級分以上不到5個 班上才頗有即將大考的壓力 7/2 7/3 指考過後 內中文組殺出一條血路 印證老師所說 文組就是要熬 拼到7月 必定是把血刃

    板上最近2類學弟開板凝聚內中氣勢其實不錯 可是提醒的是基測高低根本跟大學未來分數沒有多大關連

    17屆分數並沒有特別出色 可是他們卻考的很好 記得2類有兩個學長 410以上 認真還是關鍵

    回過頭來說 為什麼老師鼓勵選文祖咧? 其實有跡可循 因為文的東西變化較小不確定性較低

    然而2.3類組考題變化很大 像今年生物化好像難度頗高 雖然內中2.3類用功的人大有所在 然而有些時候已經不是用不用功的問題 而是頭腦的問題 建中考生很多每天10點準時上床 規律正常 放學打個球 依然考出佳積 內中用功程度真的有差嗎???

    另外今年台大人數會這麼少

    第一點:很多老師不再鼓勵選校不選系 如我們班完全沒台大 大家都跑去政大的好系

    第二點:內中這次真的沒有考的很好

    1類算小失常

    2.3類 考的太難 很多考將都失力 重點是他們都超用功= =

    還有一點 選文組的好處

    文組最容易產生黑馬

    我同學1個數學爆猛 但是英文超爛 三次模考英文加起來不到80

    然而他一個月苦衝英文 最後指考光復 英文83分

    如果是理組 恐怕連兼顧英文的機會都少 更不用說分數暴衝

    記憶性的東西真的對內中比較吃香

    高1.2再混只要有心還是大有可為

    想高1時 還懵懵懂懂 400多人中排150-200名

    高2下領悟了 另外受了老天眷顧 不小心得了類組第11名

    最後一次模考 因為之前的強者都繁星計畫上了 類組第4名

    然而指考最重要 6-7月心情極度不穩定 想說輔大就算了

    最後成績出來 謝天謝地 類組16名 已經很滿足了:E

    總結:

    老師鼓勵大家選一類的原因在於:

    如果你讀內中

    如果你想上明星大學

    那麼

    內中文組機率 遠大於 內中理組

    p.s內中男生選文組絕對不吃虧

    我們班今年 5個政大 1個成大 1個清大 2個交大 1個北大法

    總之 學弟妹加油

  8. 老吳曾經問我們:對你們來講所謂的商業化是什麼?

    或許服務真的變少了,但是他們對我們的關心是沒有減少的

    自習班是因為宏元有時候沒有辦法空出教室提供給學生

    各位宏元的同學們

    大家可以試著想想

    有多少間補習班是提供這麼多不同科的輔導老師的?

    又有多少間補習班有提供自習教室的

    雖然服務變少,關心卻不曾變過

    我不是招生人員,我只是在宏元裡,陪著大家成長的學生。。。

    我還是比較喜歡以前的小教室

    對我們的關心沒減少 說真的這句話看起來很刺眼

    以前我哥還在那邊補時 三不五時都接到賴寶的關心電話

    就連他後來沒補 幾次的段考也會打電話關心

    現在咧?

    自從換到kmall後 高三接到電話無外乎是何時繳費 要不要報xx班

    從來沒有一次是發自關心學生學習狀態

    很愛跟老師喇咧的 總是最受關心的學生

    恩 自習教室總被逐漸多元化的經營犧牲..每次都說盡量安排 結果咧?

    每次寫黃皮書 瞥見右下角的過來人強調家的感覺 learning.thinking.enjoying 迫使我不斷的反思 ...

    我懷念舊教室 喜歡如平 不喜歡都沒看過的導師 不喜歡商業氣息

    更多的學生 開更多的科目 並不是壞事 但是希望傳統的招牌依舊豎立

  9. 高三明明有些班級就是分135 或 24打掃

    所以打掃時間沒事本來就該去活動活動

    何況每天考試烏煙瘴氣 更該抒發情緒

    但 :@

    現在為啥連打掃時間都不能打球

    這就叫新政策? 令人可笑

    學校應該治學於提升學風

    汰換不適任老師

    有長遠的教學方針

    而不是盡做些沒有意義的事

    只會說高三降高一二會學

    但他們真的有想過這樣的政策有用嘛?

    很多人等大家被登記後 出來打卻沒事

    你們到底在想什麼???

    反而 將高三生也一起陪葬

    尤其是方義輝還大聲的說 被記又不會怎樣

    結果事後追究 還挺光明正大的

    身為高三生很無奈 也替學弟妹感到可悲

    本來以為學校會有"心"氣象 結果..哀

    開學站一排 就叫愛內中? 嘆阿..

    學校多做些對學生真的有幫助的事吧

    不要老是說你們也當過學生...

    同樣也感到不滿的人 大聲的回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