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橙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10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劉小橙 

  1. 您說,X 是真理,因為X存在則真理存在。

    但是X=真理不存在。

    "真理不存在本身"無法等於"真理"。

    用真理兩個字容易讓人混搖。

    改個說法。

    殉情未死 不能等於 死了。

    這樣說就比較清楚了,這不可能等於。

    因此論證的本身有瑕疵。硬要無視遐庛解釋下去,當然是詭辯了。

  2. 空間、場所、環境。

    其實您的問題比較單純是解釋名詞的定義,哲學、數學、一般性論點之間對於名詞的定義差距不大。

    先說字詞的定義本來每個人就都有些微認知的差異。

    我把我對他們認知的概念說明一下。

    空間

    "間"字,是小範圍的單位。更衣間、房間等等。

    空間,狹義來說是一個空曠的範圍,適合用來形容教室、辦公室。

    廣義來說,可以延伸到一個人的周圍,容器的範圍等等。

    場所

    "所"字,屬於中型範圍的單位。鄉公所、衛生所等等。

    場所,狹義來說是比較廣大、或者由多個小空間組成的中型範圍。

    適合用來形容像是體育場、公司等等。

    廣義來說可以是較多人存在的一個範圍,像是夜店那種場所,或者是補習班那種場所等等...

    這種說法可以蓋擴的把那些類似的地方都說進去。

    環境

    "境"則是大範圍的單位了,魔境、仙境、境內、境外等等。

    環境,則適合形容廣大,範圍極大,的空間。例如高山、離島等等。都適合用環境來形容。

    用法像是"山上的環境很好"、"離島的環境生活很艱苦"等等。

  3. 哈哈,看不懂得不回答。

    第二題。

    2. 學醫的一定生過病,學投資的一定投資失敗過,學聲樂的一定唱歌難聽過,學廚藝的以前一定燒壞過菜,所以學法律的以前一定犯過法。這個推論你是否同意?理由為何?

    我的解答:

    不同意,理由為生病與學醫並無任何關係。其它亦同,題目本身已經錯誤了,無法成為推論證據。

    第三題

    3. 前提1:A討厭B。

    前提2:B討厭C。

    結論:A討厭C。

    這個論證是錯的,請簡述其原因。

    我的解答:

    我很想回答,A不認識C呀,幹麻討厭他。XD

    因為A討厭B,與B討厭C,兩件事情並無任何關聯。

    第四題

    4. 前提1:身無分文的人是窮人。

    前提2:若有X元的人是窮人,則有X+1元的人是窮人。

    結論:有一千億元的人是窮人。

    這個推論看起來是對的,但我們很顯然都無法接受這結果。

    請問你如何處理這個論證?

    我的解答:

    1.窮人富人本無標準。

    2.前提2的定義不合理。若有X元的人,原本就不一定是窮人。

  4. 哈哈哈,當然分辨不出來呀,因為你擁有記憶、習慣等等跟你肉身是相對應的。

    其實另一個更極端的想法是,每次的睡眠就跟死亡是同等意義。

    睡醒的意識是嶄新的、新生的意識。只是擁有肉體、回憶、習慣而已。

    意識的生命很短,只有將近一天。

    每天的睡覺就是迎接意識的死亡。

    然後早上肉體在產生新的意識來主宰。

    這、難道沒有可能嗎?

  5. 語言本來就是表達不純熟的東西呀。

    幹麻把它看成一個完美的體系,

    然後再把體系的瑕疵拿來當爭議呢?

    這類問題就像是大家在爭議一個同時指著東西向的指標,

    再吵說他到底指向哪一方一樣的無解。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指標不夠好而已。

    語言的方便處是把難以解釋的東西,用幾個詞彙表達,像是情緒。

    但是它失敗的地方就是沒辦法把真實,細節的地方完全的表達出來。

    "我現在覺得五味雜陳"

    這句話大家都能夠理解,但是真.正.理解嗎?

    這就是語言的瑕疵。

    中國人很聰明,在這類的議題上,發明了一個詞彙。

    "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