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かげ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124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影かげ

  1. 我覺得答案是©古巴危機。

    冷戰期間,由於蘇聯與美國都希望自己的國力能夠比對方更加強盛,進而成為世界的巔峰,故開始發展核軍事事業,核飛彈與核能攻擊技術都迅速成長,是為美蘇的「軍事競賽」。

    1962年,蘇聯在古巴建設飛彈基地。由於古巴是在蘇聯扶植之下建立的共產國家(當然現在還是),又因為古巴位在美國東南角,比起其他《華沙公約》簽約國都更加容易美國本土,所以蘇聯也將它當作是攻擊美國的跳板。蘇聯在古巴裝設的飛彈,有很多都是長程的核彈,除了能夠攻擊美國首都華盛頓、經濟命脈紐約,甚至於位在美國西岸的舊金山、洛杉磯都是它的攻擊範圍,所以對美國國防安全的威脅就可見一斑了。

    然而,自詡為「世界最強國家」的美國當然也不甘示弱,除了更加發展核能軍事技術外,更將洲際飛彈直接對準蘇聯首都莫斯科,這對蘇聯而言當然也是威脅。

    當時的情勢如此,不管雙方是誰先開火,只要一開火就絕對會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且無庸置疑的絕對是核能戰爭,所以說,1962年的古巴危機是人類史上最接近發動核能戰爭的一次。

    這場危機後來在美國與蘇聯之間展開外交談判後落幕。

    此後,兩國為了不要「讓世界推向核戰邊緣」的事件再次發生,所以開始協調裁減核能武器,包括銷毀核彈頭,直到兩方的核武都能夠減少到一定的限度後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