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80006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54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s880006

  1. 新生注意

    軍武社社版已經移往FB

    當然仍歡迎有興趣加入者在這裡留言/發文

    或與FB社團「建中軍武社」的現任社長 張立佑連絡

    在此附上去年招生影片

    建議使用720p觀看

    -----------------------------------------------------------------------------

    燃燒你的軍武魂!

    沸騰你的熱血!

    建中軍武社 Since 2002

  2. 我是覺得,現在的中高收入家庭有一部分是當年聯考制度下的前段學生

    而前段學生基本上不會變成中低收入戶,

    所以大家演繹出一個結論:

    因為前段學生的小孩容易考進明星學校,

    因為前段學生都是中高收入戶,

    所以中高收入戶的小孩比較容易考進明星學校。

    我是這樣認為啦,應該多少有這種因素存在

    你說到志向的部份,我是覺得台灣很多的學生不清楚自己的志向在哪

    最近學測出來就有人不知道要讀哪科,就照志願排下去

    可能是台灣很少做性向測驗的緣故,學校常常敷衍了事,家長也沒想過這個問題

    而學生沒有發表意見的能力。

    先轉個ptt的文

    作者 Induction (孤鴻海上來 池潢不敢顧)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新聞] 菁英高中生出走潮 教長:鼓勵但應全面看

    時間 Thu May 17 04:36:35 2012

    ───────────────────────────────────────

    這叫 有效維持不平等 《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Lucas, 2001)

    在資本主義定義下的社會菁英以教育作為階級複製的手段之時,

    無論政策如何變動, 他們都會利用手上的資源替自己的小孩子取得有利的位置, 並以此

    突顯出與未掌握資源者的差異.

    所以任何齊頭式平等的教育措施都無法影響到受庇蔭者的優勢. (請了解, 受庇蔭者

    不一定比較差, 他們只是天生享受到較多的資源. 事實上, 多數受庇蔭的青少年

    由於受到較多資源照顧的緣故, 一般來說程度反而還要更好一些.)

    如果齊頭式平等的教育措施無法影響到受庇蔭者的優勢, 那麼誰被影響到了?

    簡單的二分法 => 就是不具先天資源的一般學生.

    教育給予的是機會, 而社會常常透過教育完成一些篩選.

    並以此達到社會流動. (註:社會流動即社會階級間的流動情形.

    學者認為一般社會流動的幅度愈高代表該社會

    存在的機會愈多. 雖然說並不一定是好事,

    譬如李嘉誠的崛起之於香港就是戰爭陰影下的豪賭.)

    人家比我專業,我就不多說了

    關於志向方面,這點反倒是台灣教育該好好思考的

    學生不只是不知"我擅長/喜歡什麼職業"

    根本是不知道"這個工作在幹嘛?生活模式是怎樣?"

    個人從小學到升大學作過一堆領域/職業/性向/興趣測驗

    結論根本只有兩種

    1.幾乎所有能力/興趣值都在最高

    2.第一適合和第二三適合的領域正好在雷達圖的反方向

    個人認為的理由

    就是"比起專業能力,工作模式/內容影響更大"

    與其浪費時間在這類無用測試

    不如請家長/各個行業的人來談工作概況,或是類似各個科系的概論課程

    偏偏不知是不是考試中毒症還怎樣......

    就只會要我們用2B回答"我對機械運作感到興趣"之類的蠢問題...

  3. 我笑了XDDDDDD

    補一下李家同給馬英九的私信

    雖然不認同他之前的一些說法,但這挺中肯的...

    (很長...慢慢看ˊ_>ˋ)

    當我首次聽到十二年國教的時候,我是很興奮的,因為我接觸過很多弱勢的小孩未能在國中畢業以後繼續升學,而成為輟學生,因為找工作非常困難,有的成為社會邊緣人物,有的以後終身靠打零工為生,十分可憐。所以我贊成十二年國教,因為十二年國教可以使國家沒有輟學生,所有的孩子都要進一個學校繼續唸書。孩子在學校裡面有老師注意他的行為,原來可能成為往下沉淪的孩子,現在在高中期間至少被穩住了,高中畢業以後,自制力會好得多。我們國家的社會邊緣人物會少得多,而且社會裡的黑道也因此不太能夠吸收年輕人,所以我是全心全意贊成十二年國教的。

    可是,好像現在十二年國教從未提起強迫學生要讀高中或高職,反而強調「免試升學」,因此我想在下面談談關於免試升學的各種問題。

    第一:

    免試升學的重要目的是希望孩子們不要再成天想進明星學校,對於這一點,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國內的確有很多人嚮往建中,這是很好的現象,但是並沒有一定要進建中,能夠進明星高中的學生極少,難道那些沒有進入的學生都非常沮喪了嗎?他們其實都過得很快樂,而且也能在社會上生存。所以,我不了解為什麼政府要說大家太想進入明星高中。

    政府又常常說十二年國教是要讓學生適才適所,我認為我們現在也有這種機制,我現在在教十一個國二和國三的孩子,十一個學生中,只有一位非常想進明星高中,這也難怪他,他的程度相當不錯,也很聰明,有這種志向總不是壞事,可是其他十位,沒有一位想要進明星高中。有一位下定決心要唸高工的板金科,所以,我們的學生可以適才適所地發展的,為什麼要有新的制度?

    第二:

    現在已經有免試升學的辦法,在校成績好的學生是可以經由免試升學的管道直接進入高中,這種制度也使很多並非明星高中的高中可以收到很不錯的學生。因為有一些學生在校成績很好,他們對基本學力測驗的考試感到壓力,而且他知道他有很大的把握,可以申請到離家不遠又還不錯的學校,如果他參加基本學力測驗,雖然可能考到城裡最好的明星高中,可是為了早日安定下來,他們會選擇免試升學。比方說,在我們南投鄉鎮的國中生,他們往往就申請中興高中或者南投高中,這些學校並非明星學校,可是也可以收到相當不錯的學生。

    第三:

    對於非常弱勢的孩子來講,他們早已在免試升學了,在全國各個縣市,因為少子化的影響,幾乎高中所能提供的員額是大於國中畢業生數目的,所以很多小孩隨便考一下基測,不論多少分都可以進入某一個高中,甚至於不去考學測,照樣可以進高中。我曾經碰到一個偏遠地區國立高中的老師,他一再地強調他們學校運氣不錯,可以收到基測105分的學生(當時基測滿分是300分)。我還以為他在開玩笑,後來才發現這所學校附近還有一所國立高中,他們收到的學生最高分還低於105分,所以對於這些程度非常落後的孩子來說,新的免試升學對他們絲毫沒有任何影響。就在最近,我碰到一位偏遠地區高中的老師,他對於十二年國教完全無動於衷,而且也蠻不在乎,他的理由非常簡單,他教書的學校早就免試升學了。如果你要問他,你們學生的基測成績大概是多少,他可以告訴你平均大概是60分左右(410分滿分)。所以我必須再說一次,對於非常弱勢的孩子來說,他們早已免試升學了。

    第四:

    新的辦法當然不可能完全消滅明星高中,建中和一女中一定繼續存在,對於那些功課非常好的學生而言,他們知道能夠進入明星學校的人數是減少了,因此他們會更加用功,而且會考的最前面一段學生,所謂「精熟」程度的學生,只有5%,程度好的學生,當然一定摩拳擦掌,來拼命設法進入這個「精熟」程度,如何能「精熟」呢?補習一定有用的。對專門吸引成績好學生的補習班而言,他們不愁學生的來源。我們國家每一次的教育改革,都希望能夠減少學生的壓力,可是每一次改革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任何人到台北市的南陽街去看一次,就知道我們的補習絕對沒有因為廣設大學而有所減少。

    第五:

    對於一般程度的學生而言,他們究竟可以進哪一所高中,必須經過會考,因為會考成績只分三等,很多學生當然都會同分,其他的三分之二是要主觀判斷的,對於收學生的學校而言,主觀判斷是非常困難的事。相信最後只有實行抽籤,如果真得如此做,將是一個大災難,所引起的民怨可想而知。因為到底是所有的國立高中聯合抽學生還是各個高中單獨抽學生?或者是學生抽學校?我們的家長會信任任何一種抽籤的公平性嗎?單單哪一個學生可以先抽,或者被抽,都是一個大問題,我相信很少家長能夠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最後一個被抽的學生,雖然在數學上這是沒有關係的。

    如果真得用抽籤入學,恐怕會變成全世界性的大笑話。

    第六:

    對於極想唸好學校的家長而言,他們會更壓迫他們的孩子,因為進國立明星學校的機會少了,而且仍然要準備私立學校的考試。我可以相信我們的補習班仍然樂不可支,他們可以放心。對於極為弱勢的孩子而言,他們以不變應萬變,反正如果要唸高中,總有高中唸。可是,對於眾多中間程度的學生,他們會發現自己根本用功也好,不用功也好,結果都是一樣的,完全要靠運氣。我可以擔保如果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我們的國家平均的學業程度將大幅滑落,整個國家的競爭力也將大幅滑落。

    第七:

    免試入學的參考資料是很複雜,如下表所示:

    免試升學將會重視技藝、品德等等,首先我要說,我對此根本就懷疑,假設我是一個高中校長,收了一個會彈鋼琴的學生,可是這個學生都跟不上學校的課程,對他而言是不是毫無意義?關於入學時要看他的品德,我更加不以為然,我們有的時候發現很多國中生有一些誤入歧途,如果我們看一下統計資料,絕對可以發現這些誤入歧途、慢慢走向社會邊緣化的孩子往往是來自窮苦家庭的,難道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犯了一些錯,高中就不該接受他嗎? 反過來說,一旦學生入學要與品德有關,社經地位好的家長會對學校施以壓力,以保證他的子女雖然犯了錯,也不會有什麼不良記錄,所以我甚至於認為,入學考慮品德,反而會毀壞了我們的德育。

    尤其令我感到傷心的是,孩子是可能在國中時期犯錯的,如果我們問法務部和社會局,他們雖然會有青少年犯錯的記錄,可是他們一定不會透露這些記錄,這是為了要保護我們的青少年,不要毀了他們的一生。現在,這個入學方法考慮到學生的獎懲,對於有一些誤入歧途的孩子來說,將是一個嚴重的夢魘。我熟悉一些天主教的中途之家單位,他們專門收容一些有問題的小孩,最近他們非常沮喪,因為這些孩子們可能會在新的十二年國教制度之下受到打擊的。

    常常聽到社會上有一種聲音,認為學生應該做志工,其實如果做志工的原因是為了要進好的學校,這怎麼叫做志工?因為他不是出於自願的。這種因為要升學而做志工,乃是對志工的嚴重侮辱。而且我們常常說,為善不欲人知,聖經上又說,你左手做的,不要讓右手知道,我就知道很多大學生一直在照顧街上的遊民,但是也堅決拒絕學校表揚他們。看來,將來這些真正做志工的同學反而會大吃其虧,因為別人也不知道他在做志工,他也不會敲鑼打鼓地宣揚自己的善行。

    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年輕人都有服務社會的習慣,就不妨強迫他們在學生時期做一些替學校以及社區服務的事情。我發現清華大學就有規定大一學生必須勞動服務,所以常常看到大一學生在很認真地掃地,指揮他們的是一位工友,這些大學生也都完全服從工友的指揮,絲毫沒有所謂士大夫階級的觀念,這種制度比強迫他們去做志工要有意義得多。

    我曾經問過很多人,究竟扶助弱勢、均衡學習、實行輔導建議、日常生活表現、服務學習、幹部、社團等等,意義為何?大家回答都說是在五里霧中,更加不知道如何可以量化,最重要的是根本都不贊成這種入學評量方法。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內向,根本不能做幹部,也不願意參加社團,難道我們要懲罰這些學生嗎?日常生活表現也是一大問題,男孩子在國中期間極有可能有些叛逆性,免不了有調皮搗蛋的行為,現在很多家長為了這件事情極為擔心。

    第八:

    免試升學對於弱勢的孩子極為不利,至少他們在心理上知道,他們在使人有好印象的努力上是會很吃虧的。要說自己有什麼技藝,大多數的孩子是說不出來的,而家庭好的小孩常常會玩很多的樂器,見識也比較廣。現在,他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至少還是可能進到他們想進入的學校,可是未來免試升學的制度實施以後,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吃虧的一群。

    就以英聽為例,這項措施絕對對弱勢家庭不利的,很多弱勢孩子家裡沒有電腦,有了電腦,也沒有能力上網,既使有能力上網,也沒有人教他如何利用網站練習英聽。現在坊間己有很多補習班招兵買馬,專門幫助孩子英聽,但是弱勢孩子是無法利用這些補習班的。

    第九:

    對於眾多的家長而言,在目前他們知道孩子的學業程度大概如何,也可以預料自己孩子可以進哪一類的高中,將來他們一定會對於自己孩子的入學充滿不確定性,陳院長一再強調他的內閣是安定內閣,我們的社會如果很多家長不知道該怎麼辦才能夠使得孩子進入自己喜歡的學校,試問,我們的社會能夠安定嗎?假設一個大學的教授升等是決定於相當多主觀的評量,助理教授會不知如何地努力,因為他們發現最後升等與否,幾乎要靠運氣,這個大學會是一個好的大學嗎?

    家長們最大的疑問是這些參數可能因為各國中的想法不一而使學生無法受到公平的待遇。比方說,某國中對記大功極為浮濫,某國中卻非常嚴謹,某國中對服務學習要求非常嚴格,某國中卻可以將原來就有的勞動服務看成服務學習。凡此種種,都一定使家長感到孩子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第十:

    免試升學會將程度不好的學生和程度好的學生混在一起,很多人以為這是一件好事,其實絕對不是好事。說是程度不好的學生會拖累程度好的學生,大概不太可能,可是,程度不好的學生絕對會被放棄掉。因為他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跟不上,老師不可能特別照顧這些學生,在過去,進入國中是要經過考試的,在程度不好的學生唸的學校裡,老師一定會教得比較簡單,這些學生至少可以學到一些東西,現在進入國中是免試升學的,其結果是,很多不夠聰明,或者小學沒有唸好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如同鴨子聽雷,完全不知其所云,老師放棄他們,他們也放棄自己。難道我們還要將這一個不幸的現象,延長到高中嗎?

    孔子說因材施教,我們現在卻要反其道而行之,實施一個「混材施教」的辦法。在國中已經實施了這種辦法,我教過的國中學生中,有很多孩子硬是不夠聰明,必須慢慢地教。現在他們都被強迫和一些聰明的孩子在一起上課,已經吃了很大虧,我們不妨看看三所不同國中混材施教的情形:

    (1)一所不算偏遠,也不是都市的國中,一個班上31位同學,10位考到80分以上,11位同學30分以下,其餘的在80分和30分之間。

    (2)一所在都市內的國中,班上有10位同學是資優班同學,數學80分以上20人,5人在80分和60分之間,15人在60分以下。

    (3)一所有點偏遠,但不是最偏遠的國中,數學7人及格,20人不及格。

    由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我們國中M型問題有多嚴重。

    我過去唸成功初中的時候,我們班上無論英文或數學,都只有少數人不及格的,考其原因,當年我們是考進去的,所以程度差不多,班上沒有不聰明的孩子。老師如果用不同的教材,要求也比較小,進度比較慢,這些不夠聰明的孩子仍能學到某種程度的。一旦被混材施教,就一定被放棄了。

    如果現在己經落後的同學,在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的辦法中,進到一所學校又和聰明的高中生一起唸書,這下子,對他們的打擊是不難想像的。

    第十一:

    對於很多家境好的孩子來說,他們知道私立高中一定會以學業程度來招收學生,因此我們可以想見,整個國家會有很多貴族化的私立學校,這絕對不是好的現象。

    以我們新竹而言,很多家境好的家長,都在準備將孩子送進附近的私立高中,因為要進入這些私立高中必須經過他們的入學考試,所以學生的程度會比較整齊,家長也比較放心。可是對於弱勢的家庭來說,這是他們所不能做到的事。

    第十二:

    十二年國教一直給國人一種印象,那就是要打倒像建中這類的學校,這種反菁英份子的想法是十分危險的,任何一個國家總要靠一小撮菁英份子的,以法國為例,他們的空中巴士替國家賺了很多錢,如果法國沒有一批極為優秀的工程師,何來空中巴士?我們不應該希望人人都要成為所謂社會的菁英份子,但我們也絕對不能將菁英份子的學業程度拉下來。

    第十三:

    教育部宣佈會考要考非選擇題,「精熟」程度只有5%,也要考英聽,部長的理由是要增加會考的鑑別度。我可以說教育部長有一點『進退兩難』的現象,照說會考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爲了入學,當初將成績列為三種,也就是要強調會考主要的任務是要知道學生的真實程度。但是,部長又知道會考的成績是要與入學與否有關的,必須增加鑑別度,我不能責怪教育部長,我只有代他難過,因為他怎麼做都會發現他是在一種矛盾的心情下做的。

    第十四:

    對於免試可以進高中,可是進大學不可能免試,我們要小心有一批自命為思想先進的家長和學者,會要求打倒明星大學的。這僅僅是時間的問題,到那個時候政府如何回應?可是,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會知道大學不可能免試升學,所以他們在高中會更加要將孩子送到補習班,因為他們自己心知肚明,自己的孩子沒有經過嚴格的測試,程度可能是有問題的。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讓補習班來彌補孩子的弱點,專門替高中生補習的補習班仍然會存在。

    第十五:

    我們多數的家長們是很在意其子女的入學問題,公正性永遠是社會看重的事,入學制度只要有一點給人感覺不公正之處,對政府就是嚴重的打擊。台北市的好意,結果弄到郝市長最後要向人民道歉。十二年國教對於眾多的家長們來說,他們心中都充滿了不確定感,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感的社會,一定會對政府不滿意的。

    第十六:

    大家對明星高中有一種奇怪的想法,認為建中生如果厲害,就應該教會程度差的學生,這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說法,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的話,台大電機系應該空出一些名額,讓其他大學程度非常落後的電機系學生也到台大電機系來上課,台大電機系能夠把他們教好嗎?

    學生程度不好,有很多原因,可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混材施教,一旦混材施教,一定會放棄程度不好的學生。建中如果收到了程度不好的學生,唯一的辦法就是從頭教起,可是他已經是高中生了,要請高中的老師重新教他國中的功課,三年以後頂多將他教到高一的程度,絕不可能使他們能夠和那些程度好的學生相比的。

    總結一下我對於十二年國教有以下的疑慮:

    (1)現在的制度就已經使很多的孩子並不一定要進明星高中,甚至於不進高中,進高職也是很多年輕學子的願望。為什麼我們又要改革我們的制度呢?

    (2)新的制度之下,十分有野心的學生絕對更加用功,因為明星學校的名額少了,而且他們要想進私立高中,這些高中都是要考的。

    (3)實施混材教育,將很會讀書的孩子和學習得很慢的孩子放在同一個教室,對於這些程度差的學生來說,將是非常嚴重的打擊,他們一定會被放棄掉。所以,對弱勢孩子而言,他們未蒙其利,反而可能會受其害。

    (4)對於絕大多數中等程度的同學而言,他們發現用不用功沒有多大的關係,最後到底能夠進哪一所學校,絕對不是因為程度的關係。所以,他們會比現在還要不用功,整個國家的競爭力一定會大幅下降。

    (5)免試升學所要參考的項目,在我看來是非常不合理的,一個學生十分內向,不願意做幹部,也不肯參加社團,為什麼在入學上要受到打擊?一個孩子先天體能不好,為什麼要受到打擊?

    (6)免試升學考慮的項目複雜無比,會使家長有無力感和不確定感,也一定會使家長感到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7)我認為我們的惡性補習情況不會改善,恐怕還會加劇,至少現在已經有補習班要開「健康體適能」的課程了。

    最後,容我做一個結論。我國的教育現況並沒有非常嚴重的亂象,當然教育總是可以改善的,總統應該注意的是後段班學生的程度問題,我要在此舉幾個例子。

    (一)一位高三的學生,英文字母26個字母當中,居然漏掉了兩個字母。

    (二)一位高三學生,背不出九九乘法表。

    (三)有一個高中,一年級同學全部不會分數除法。

    (四)一位國中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的英文程度僅僅會了26個英文字母,連I am, you are等等都搞不清楚。

    這才是我們教育界應該注意的事,因為這些孩子之所以沒有學好,絕對不能怪他們自己,我們大人要負很大責任的。我成天到處演講,題目中有一個就是『任何孩子都可以學得不錯的』,我負責的博幼基金會收的全部都是後段班學生,可是我們今年已經做到73%的國三畢業生可以免試升學(現在免試升學是要看在校成績的)。所以,如果政府傾全力將後段班學生教好,社會一定會欣賞馬總統,也絕對不會對於馬總統有什麼意見。

    遺憾的是,我們又在升學方法上打轉,升學方法永遠是吃力不討好的,台北市長就因為改變了升學方法而引起重大的民怨。過去,大家要打倒聯招,因此想出了甄試入學的方法,現在誰都知道甄試對於有錢的孩子極為有利,弱勢的孩子極為不利。可是,不知何故,十二年國教又落入了免試升學有好處的迷思,我只有希望政府知道,陳院長說他的內閣是安定內閣,十二年國教可能會引起家長的疑慮,當然,最嚴重的是國家的競爭力可能會大幅滑落,這才是馬總統最應該注意的事。

  4. 才兩天沒上深藍....發現自己完全狀況外...這裡何時變得跟蛆吱八卦版一樣熱鬧了??XD

    因為內容太多...所以還直接挑幾點來說...有誤會/錯誤請指教...

    1.關於"有錢沒錢上公立私立高中大學"

    我忘了是在哪講過...

    就目前的制度(其實未來的制度也是),有錢在上"好學校"(公立/私立)擁有優勢

    一來是錢所得到的補習/才藝/成長背景等

    二來是高教育程度家長的家庭教育(論普遍水準,不是說沒錢=家教差,別扭曲)

    整理成表格就是

    好學校(公) 差學校(私)

    有錢│ 小優(補) │ 小優(貴)

    沒錢│ 小劣 │ 小劣

    ========103→12============

    好學校(私) 差學校(公)

    有錢│ 大優(超貴) │ 小優(補)

    沒錢│ 大劣 │ 小劣

    兩者都不好,有點像台灣選舉(比爛的)

    2.

    論人民發聲與政府改變

    其關係性可參考Habermasion的公民社會模式

    大致上想法是公共領域上藉由人民參與政治事務論辯達到影響政府的目的

    3.

    前面看到韓國云云

    我並不清楚

    但曾聽過他們的一種制度

    如果"把某科系/學校填在第二志願"

    那"要求的分數會比填在第一誌願高"

    換言之"如果只想當備胎,那你不如成績稍差但有興趣的人"

    我認為這可以改善目前"照排名而非興趣填"的亂象

    喔還有...好像有人說"我用學生觀點看高鐵得結論"

    我的結論是:(弊)高鐵較貴(利)高鐵較快,利弊視不同目的自行考量...

    這應該算是普遍/中立的結論吧??

  5. 其實我個人是覺得這一切都是意識形態做祟

    當年高鐵快倒時政府立馬接手債務,為什麼?原因是台灣不能沒高鐵。回顧他國,高鐵通常用於長程,而台灣這彈丸之地有此必要嗎?原因在於政府認為有高鐵=先進國家。

    現在亦是如此,但現在還加上配套未成,情況愈糟

    十二年國教完全不等於先進國家或是高教育水準國家

    所以意識形態的影響反倒沒那麼重

    而是拿來討好部分怪獸家長的產物

    順便拿來炒政績

    辦得好不用說

    辦不好可以拿"剛開始"塘塞,或是拿一堆"多元學生"來說嘴

    真正問題被發現也要等三年,那時以經不大干現任高官的事了[c]

    高鐵...

    價格台鐵的一倍,時間台鐵的一半

    雖然沒有人會錢多到常常坐

    如果你南下念書時回台北周一早上又没課

    或是想吃火鍋會偏偏周五第八節有課

    這種時候你就會含淚掏出小朋友...T_T

  6. 他們有種就發函給建北學生阿...

    然後跟學校談一下,讓想參加的可以用事假或公假名義請假出席...

    我保證當天會有遊覽車回堵的新聞...= =+

    (台大可能會有腳踏車暴走族出沒??

  7. 還有啊……要借錢創業的話,東亞的銀行普遍保守,像孫正義那樣的不多……(遠目)

    啊,似乎離題萬丈了

    (以下試圖硬扯回來...)

    其實可以總結:亞洲個人/社會皆偏向保守(普遍來說)

    此時若完全抄襲歐美開放性的制度

    (一格10分,答錯倒扣兩倍題分)

    結果就是________.

    然後家長表示:________

    補教業表示:________

    立委表示:________

    人?、全家?表示:________

    媒體表示:_______

    學生表示:________

    (↑媒體發動固有技:忽視;人?、全家?發動技能:______,學生血量歸零送進墓地)

    然後政府表示:下一個政策,「_________」

    然後台灣的未來表示:__________

    抱歉我又歪串了OTZ......(拖走

  8. 我覺得你們應該要想盡辦法讓媒體按照你們的心意報導

    你們背景和資源應該很多對吧

    不然之後你們的活動只會被越抹越黑

    而且能主導媒體那我想你們的人員就能大服增加

    而建北的形象這點其實頗尷尬的

    能引起注意的確是因為你們是建北,但也因此被抹黑

    也因為你們是建北所以很多學校和人覺得難以親近你們的活動

    雖然12年國教的受害者絕對不只明星高中

    但是因為主導者是你們所以他們沒有參與感

    希望你們能記住這點

    並不是誰的錯,但這是現實

    對不起我只能嘴炮不能提供什麼實體建議

    但我還是希望你們能參考拙見

    其實你的論述很正確

    現在的治本之道其實是讓更多一般高中跳出來

    特別是領導階層

    讓優先使用權來源由建北改為多數

    但這陷入繫貓鈴鐺的兩難中

    正因為要號召更多人得由目前的領導階層主導

    但一旦如此勢必同時加深"建北"的觀念...OTZ

  9. 很簡單,如果畢業之後想開公司,公司在歐美社會比較容易生存?還是在東亞社會比較容易生存?為什麼?

    然後後面還有好長一段故事……

    嗯...那進一步去探究吧..為何歐美公司比較容易生存?

    個人現在想到的論點(絕對不完整,有待組織性的重組)

    根據:某美國十九歲創業家:...跟美國很不一樣的地方,日本的小孩在二十歲大多還是住在家中,...

    分析:(1)社會對"成熟年齡"界定較老ex.小孩還不懂事

    (2)年輕人獨立性相對較低ex.不須獨自應付事情

    (3)缺乏經濟來源的獨立性與需求ex.沒有自己的存款,也沒有這種必要

    (4)父母的地位高ex.該創業家能採談判方式說服父母讓自己高中退學

    我猜啦……沒其他學校積極行動的原因通常是兩種:

    1. 支持這項政策
    2. 被媒體忽視

    補充3.因為被媒體搞成建北主導使得反天龍國情節...= =""

  10. 正是因為要對付12年國教

    所以更需要把自己弄的清白

    不管你們正確與否

    對方都會扭曲你們的言行

    已經被抹黑了之後你們的話和理念會有多少人相信

    會有多少人停下他們的「日常」去聽你們的辯白

    同意是同意,但那是建立在這場十二年國教的前哨戰中我們有足夠的優勢能夠拿下...

    現在偏偏是火力(媒體接近使用權)、兵力(有出聲的人的數量、多元性)都不足

    但掩體(多年來建出來的形象)還能勉強撐住

    這個時候不如集中火力打十二年...一_一狠

  11. 固然怕死是很退縮的行為,可這是人性,每個人都有自己所畏懼的。也因此,人類才能活到現在。

    而且這是個人問題嗎?外界社會的動向沒有影響嗎?

    怕死不是問題啊...但過度怕死是問題

    你看看歐美國家家長怎麼放任小孩去闖...台灣家長怎麼過度保護...

    或者,你可以論述看看歐美社會和東亞社會的"外界社會動向"如何影響導致不同的教育競爭環境與心態

  12. 很好,但是如果是小孩的興趣是需要很長訓練時間又看來沒用的,或是可能讓他/她陷入經濟問題的專業呢?

    如果不讀電髮醬的代價是生活困窘,你還是不會要小孩非上不可嗎?

    我相信你的回答還是會一樣,可是很多人是有著恐懼的,我覺得不能光用形而上的說辭要求別人,而是要有實際的做為消除大家的恐懼。

    不只是實際生活困窘、被排擠也可以是恐懼

    這麼說吧...任何職業都有可能沒錢餓死

    這個不是行業的問題,而是自家小孩有沒有能力(和運氣)的問題

    不敢放受讓小孩去闖(就算會遍體鱗傷)的家長其實是自己不夠成熟

    而這正是我所謂"家長"的問題

  13. 捫心自問,如果你是家長,你願意在現行制度下,立即改變自己的想法嗎?

    如果是,你願意承擔任何代價嗎?

    如果不是,你希望政府要做什麼

    嗯...至少我不會要小孩非上醬料...

    正因為我的父母曾未要求我要考上哪、要當什麼,而是只要照興趣去努力就好,而我因此從不認同那些要求小孩非做到什麼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