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明朝皇帝


Recommended Posts

從明太祖洪武至崇禎皇帝,明朝幾百年來,充滿內憂外患,真不知道當時那些皇帝在幹麻,本人對於明朝皇帝只有對明成祖稍微有正面評價而已,各位的想法如何呢?最近念歷史再思考這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85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其實不會喔

明代存在了應該有200多年,咱們民國都還沒有100年呢,對岸的人民共和國也還沒60年,我們把明朝當成只有一天,所以才會看的是內憂外患連連的,十年浩劫和白色恐怖去今也沒30年,大家不就都拋在腦後了嗎(當然少數的瘋子還是天天活在過去,這叫自閉症),加上古代社會訊息傳遞極慢,所以整個國家其實都還算安定的,關於明代社會的討論可以參看本人的這篇: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t=97054

另外其實我覺得明朝皇帝大抵上來說都還ok,當然有幾個是特別糟糕啦

太祖、成祖、、宣宗、仁宗、景帝、憲宗、孝宗、世宗、穆宗這些皇帝在一定時期內都是好皇帝,勵精圖治

至於爭議比較大的神宗就「皇帝」來看,其實是很精明的皇帝,我記得黃仁宇說他認為神宗是「精於治道」,了解當一個皇帝該做啥不要做啥,很具體的例子就是要立福王為太子這一段,因為大臣都不贊同,反對聲浪很大,神宗乾脆躲起來不理大臣,這樣反反覆覆搞幾次之後大臣也讓步了一點,就把洛陽一帶的土地封給福王當籓地,而且還讓他不用「就國」(也就是到任),神宗在這個折衷樽俎的過程表現出他十分高明的政治智慧來,可以說是他有頭腦知道要怎樣幹皇帝,但是他比較叛逆一點而已,所以整體來說也還可以

順帶一提,大陸很喜歡討論明代,因為他們認為明代是最後一個漢人朝代,但是幹的不好,加上推翻明朝的恰恰好也是從陝西省米脂縣出來的「農民」英雄李自成,所以這一切都是象徵中華人民共和國會打敗先驅但是落後的中華民國統治中國的前兆,但是因為李自成的大順朝是亡於外國殖民者,也就是明朝的建州女真(因此說來也是自己人),李自成自己打下北平之後就不打仗了,被農民的劣根性墮落了,跑去當山大王,所以毛澤東在西柏坡寫《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時又提醒到如果不趕快把蔣介石反動集團趕出中國,就會落得和李自成一樣的下場(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作霸王),為此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講述了這個故事

不過現在大陸又有一本書叫做《明朝的那些事》,或許對於明末和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會有一番新的論述,這可得再等等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至於爭議比較大的神宗就「皇帝」來看,其實是很精明的皇帝,我記得黃仁宇說他認為神宗是「精於治道」,了解當一個皇帝該做啥不要做啥,很具體的例子就是要立福王為太子這一段,因為大臣都不贊同,反對聲浪很大,神宗乾脆躲起來不理大臣,這樣反反覆覆搞幾次之後大臣也讓步了一點,就把洛陽一帶的土地封給福王當籓地,而且還讓他不用「就國」(也就是到任),神宗在這個折衷樽俎的過程表現出他十分高明的政治智慧來,可以說是他有頭腦知道要怎樣幹皇帝,但是他比較叛逆一點而已,所以整體來說也還可以

話說神宗朝似乎還打了一場很大的對外戰爭

中日朝鮮之戰?(韓國好像叫壬辰倭亂還有啥的)

最後雖然贏了,但卻死了不少人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好像沒輸沒贏

雙方都有得失

因為日本打到一半 豐臣秀吉 就掛了

長期來看是中國贏

其實神宗政績很差,但是說他會當皇帝就是真的會當皇帝,皇帝要做到四夷賓服,神宗就做到這一點,他知道中國軍隊要和日本浪人打要贏的機率其實不高,所以要追加的軍費支度很高,但是最後還是打贏了

贏了什麼呢,贏了韓國人的人心,本來中國改朝換代要易服色時四方籓屬也要換衣服的樣式,三韓就挨在女真旁邊,早就可能被女真入侵了,可是韓國人感謝神宗皇帝幫他們打日本的大恩大德,終清之世韓國人都穿明服,而且直到日本在明治之後入侵韓國,韓國人還回憶起中國神宗皇帝的大恩大德,向中國求援,可見神宗果然會當皇帝,史稱成祖之後仁宣之治,國家安康,但是有留下什麼除了骨董家具之外的東西嗎?由這個看,神宗高明太多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長期來看是中國贏

其實神宗政績很差,但是說他會當皇帝就是真的會當皇帝,皇帝要做到四夷賓服,神宗就做到這一點,他知道中國軍隊要和日本浪人打要贏的機率其實不高,所以要追加的軍費支度很高,但是最後還是打贏了

當時打仗的日本軍隊似乎是豐臣向各藩徵調的

所以稱浪人可能不太好

我且小小吐嘈一下xd

明軍從各地都有調人

最後雖然贏,但也是慘勝

這個勝值得嗎?

換掉了幾個官,兵部人事異動

對往後軍力部署也有干擾吧!

我之前甚至聽過"明因朝鮮亡國"的說法

雖然我個人不太相信這種武斷的言論,不過也許是有那一點影響吧?

贏了什麼呢,贏了韓國人的人心,本來中國改朝換代要易服色時四方籓屬也要換衣服的樣式,三韓就挨在女真旁邊,早就可能被女真入侵了,可是韓國人感謝神宗皇帝幫他們打日本的大恩大德,終清之世韓國人都穿明服,而且直到日本在明治之後入侵韓國,韓國人還回憶起中國神宗皇帝的大恩大德,向中國求援,可見神宗果然會當皇帝,史稱成祖之後仁宣之治,國家安康,但是有留下什麼除了骨董家具之外的東西嗎?由這個看,神宗高明太多了

可是朝鮮國還是屈服於大清了

它後來唯一做到,有實質意義的助明舉動,就是和南明那些政權以及那些遺臣眉來眼去吧

要是我最後唸歷史系,會想多學一點明朝和藩屬的關係吧

尤其是中山、朝鮮、日本、安南...

這應該是整個中國史裡面,我最有興趣的部分XD

說到這,我突然想離題一下

今天看國編版高中歷史課本居然看到亭林先生的馬褂辮子畫像

我不禁覺得,形式上的東西

在歷史面前,實在太脆弱了

如果今天顧炎武的確作過如此裝扮,

那最後他還是在形式上投降了...

如果他不曾如此,

掌握傳承歷史大權者也會讓它著馬褂,薙長辮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本書"萬曆十五年"

 是在講明朝某一段歷史

 有人讀過嗎?

 我想找機會拜讀一下:p

萬曆十五年,沒有徵兆的一年,過於倦政的皇帝急召大臣開朝會,一群人亂哄哄的到了朝堂,退朝時大家已經忘了朝儀,你踩我我踩你的死了好幾個,這一年國際上也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但是距離滿清龍興已剩無多日,但我們偌大的中華帝國在張居正死後卻進入辦公等於辦紙的階段,因為政府首腦已經在明初就給廢了改由皇帝代替,但是皇帝一懶就成了所有公文到大學是那邊就批一下又轉送回原單位,原單位看完之後只又回到了京城的南紙店燒化,我們帝國的財政在張居正死後快速惡化,最後變成地方官要去向仕紳借錢讓帳面數字好看一點,仕紳實際權力又大幅提升,萬曆十五年,沒有徵兆的一年,我們的帝國日後的局勢卻以看出端倪<--- 以上是很簡單的摘要

我之前甚至聽過"明因朝鮮亡國"的說法

雖然我個人不太相信這種武斷的言論,不過也許是有那一點影響吧?

是有此一說,說起來也不是沒道理,一個國家不賺遣進虧錢還學隋煬帝爭高麗,論者當然有意見

可是朝鮮國還是屈服於大清了

它後來唯一做到,有實質意義的助明舉動,就是和南明那些政權以及那些遺臣眉來眼去吧

當然朝鮮還是掛了,天朝連袁崇煥都給滿人殺了,小小一個朝鮮能不亡嗎xd

但是就皇帝愛好虛榮,要幫國家爭取榮典的目的來看,神宗基本上是成功的,扶一下南明這些阿斗就不提了,他連到19世紀都不穿清朝的衣服,這點已經很足夠了,就整個中國來看,最後不離不棄的藩屬,我印象中就是朝鮮對中國最好了

要是我最後唸歷史系,會想多學一點明朝和藩屬的關係吧

照老規矩我應該要勸高中生不要來歷史系,最後有能力的話還是法政、財經走一走吧,媽媽都說現實問題總是很殘酷的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從明太祖洪武至崇禎皇帝,明朝幾百年來,充滿內憂外患,真不知道當時那些皇帝在幹麻,本人對於明朝皇帝只有對明成祖稍微有正面評價而已,各位的想法如何呢?最近念歷史再思考這問題。

高陽曾經寫過的許多歷史小說,其中以描寫清代故事為最多,且著墨最深,他曾提及清朝皇帝的整體素質是歷朝之最優秀。那為何是清朝皇帝的素質最優秀?高陽似乎沒直接提及,但我個人認為是前朝(明朝)皇帝素質太差,所以清朝以殷鑑不遠,所以特重皇子(繼承人)的教育。事實上,我個人認為明代的皇帝,都有一些過度偏執的意念,以非學術的觀念來看,是與身為開國君王朱元璋有相當關係,試想明朝的各個君王,好好的皇帝不當,偏要當什麼大將軍(武宗)、木匠(熹宗)、道士(世宗)、守財奴(神宗),不然就是喜好乳母(熹宗客氏)、宦官等,固然歷史上不務「正業」的皇帝比比皆是,但是令人好奇的是,在充斥著精神狀況極度不尋常的明代皇室,卻更夠將王朝維持將近三百年,的確是種奇蹟!0_o

其實重點在於「制度」,例如:雖然明代的宰相制度被廢除,是被後人所最為詬病的措施,同時也是促使皇權極度集中的惡果,但是其他如內閣翰林制度,卻是朝臣集合對抗皇權的一種反動力量,甚至到中晚期出現「內閣首輔就是宰相」的說法;另外,文官制度的健全,更是可以在皇帝怠惰、荒逸、不上朝的惡劣條件下,繼續行使行政權力,處理國家政務。雖然「制度」是人所設計,會因為人的因素而改變,但有制度的設立與遵循,卻是一個國家或組織重要的依據。

我個人認為,明朝好的皇帝不多,大概只有仁宗、宣宗、孝宗、穆宗,其中短命者多;其他皇帝並非都是荒逸無道,只是個人「私欲」過度掩蓋大眾的「公利」。而明朝早該在英宗土木堡北俘時,王朝就該亡了,但卻出現于謙力挽狂瀾,而延續王朝政權;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王陽明、張居正身上,當然這三人是代表性人物,背後有更多為王朝付出的官員。

總之,明朝皇帝不務「正業」的居多,底下官員鞠躬盡瘁的倒是不少。不知各位看官,意下如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高陽曾經寫過的許多歷史小說,其中以描寫清代故事為最多,且著墨最深,他曾提及清朝皇帝的整體素質是歷朝之最優秀。那為何是清朝皇帝的素質最優秀?高陽似乎沒直接提及

我記得有一種說法叫做因為清朝不是用漢人法度直接立嫡,故然

至於說明朝為什麼可以混這麼久.... 馬克思在《路易拿破崙的霧月十八日》裡說過,行政機關總是能為了保證自己的續存,什麼事都做的出來,明清的中國有超穩定的地方統治基礎(士紳),又有科舉保證中央地方暢通,活不久也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試想明朝的各個君王,好好的皇帝不當,偏要當什麼大將軍(武宗)、木匠(熹宗)、道士(世宗)、守財奴(神宗),不然就是喜好乳母(熹宗客氏

你講到重點了....

有人說為什麼明代會出現很多這種很變態的皇帝

就是因為他的祖德不好

意指朱元璋當過和尚....

而且明代的監察體系是史上最嚴密的

這麼好的監察體系

配上這種皇帝當然還是會滅亡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要評論 一個朝代 不能只看制度 以及官員腐敗

國家的根基是人民,人民能夠吃飽出暖那這個朝代就是一個好朝代

明朝其實是中國眾多朝代中算是富裕的朝代

明朝充分利用的海外貿易賺了大量白銀,江南一代夜夜生歌,百姓過的虛華根本不愁吃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要評論 一個朝代 不能只看制度 以及官員腐敗

國家的根基是人民,人民能夠吃飽出暖那這個朝代就是一個好朝代

明朝其實是中國眾多朝代中算是富裕的朝代

明朝充分利用的海外貿易賺了大量白銀,江南一代夜夜生歌,百姓過的虛華根本不愁吃穿

明後期並不是這樣夜夜笙歌

那是少數人因經商而致富

例如張岱就是其中一個

明末亂加稅

礦稅是比較為人所知的一種

因為硬加徵稅的關係反而導致更多人成為流寇

而政府為了應付流寇和女真

又要徵更多的稅

惡性循環

其實要講人民過得開心

兩宋才是經典代表

雖然宋代國力不振

但其實人民過得很開心的

"清明上河圖"就是最好的證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嘎?

邏輯關係是?

宋代庶民文化發達

如果宋代的人天天都在想著外患隨時過來

他們怎麼有辦法創造豐富的庶民文化

學校老師也有特別提過

不要看宋代積弱不振

其實宋代人是過的很開心的

撇除國力不談

我個人認為宋代不亞於漢唐盛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您是這樣看的話

似乎拿晚明和一整個宋代比,有點張飛打岳飛的味道

我是在回上面那位

只是說兩宋人也很快樂

沒有特別比較晚明跟兩宋

上面那位是說明代不愁吃穿夜夜笙歌

我只是說宋代人更快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撇除國力不談

我個人認為宋代不亞於漢唐盛世

庶民文化而已,還有科技發達,很多重大發明都在宋代,

要是宋太祖強幹弱枝別玩的太兇,邊疆防守做好,宋朝早就大盛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庶民文化而已,還有科技發達,很多重大發明都在宋代,

要是宋太祖強幹弱枝別玩的太兇,邊疆防守做好,宋朝早就大盛了。

庶民文化是很重要的

在此之前大多數文化都圍著皇室或貴族在打轉

在1960年代後興起的也是大眾文化

史家也是約在此時在開始強調文化是整體

由所有人一同創造而非只有上曾社會人士

強幹弱枝是宋初必要的治國方針

因為宋太祖自己都是軍閥出身的

他當上皇帝後來了個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還有就是毀掉軍閥的主力"牙軍"

都是讓送出大局穩定的良方

後代墨守成規才是積弱不振的主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庶民文化而已,還有科技發達,很多重大發明都在宋代,

要是宋太祖強幹弱枝別玩的太兇,邊疆防守做好,宋朝早就大盛了。

不愛接觸課外的歷史知識,至少多看點高品質的歷史小說吧,如新宋。

別只看教科書的重點整理,要這樣說當然大家都會,元朝只要不種族歧視,明朝只要再勤奮一點之類的DO RE MI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說到這,我突然想離題一下

今天看國編版高中歷史課本居然看到亭林先生的馬褂辮子畫像

我不禁覺得,形式上的東西

在歷史面前,實在太脆弱了

如果今天顧炎武的確作過如此裝扮,

那最後他還是在形式上投降了...

如果他不曾如此,

掌握傳承歷史大權者也會讓它著馬褂,薙長辮

司馬公寧被去勢也不赴死

亭林先生他應該自認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去做才會向形勢屈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