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唯一可以聊天的是回憶


Recommended Posts

 南方都市報 2011-08-28

會講故事的人

朋友第一次見到吳念真,吃了一頓飯,直呼「粉碎了預期!」

這也難怪。之前大陸讀者對吳念真最直觀的認識,就是看楊德昌的電影《一一》,吳念真演裡面老實寡言的中年男NJ,「話不多」成了大家對他的印象。

哪知初見面,吳念真就用滔滔不絕的段子鎮住一桌人,隨便一件事在他口中都是一段單口相聲。被稱為「台灣最會講故事的人」,吳念真原來不只會用筆、用電影講故事,更擅長用嘴巴講、用手比劃,說到興起,還起身唱歌!

這是吳念真首次在大陸面對記者。他的新書《這些人,那些事》由譯林出版社推出簡體版,是大陸首次正式出版吳念真作品。強調「正式」是因為早在1988年,內地出版社就出過吳念真的小說集《抓住一個春天》,沒有得到他授權,屬於盜版。「我給那個編輯寫信,說你至少給我寄本書看看什麼樣。他寄了五本到台灣,居然還請我給他簽兩本寄回去。」吳念真又好氣又好笑,不過還是照辦了。

《這些人,那些事》是散文集,文章最初發表於台灣《時報周刊》雜誌專欄上。這些篇幅不長的文章裡,吳念真回憶童年、親人、朋友的往事,也寫不少聽來的事,頗有歲月滄桑感,無不精彩感人,也寫活了傳統台灣的風土、語言。這本書去年在台灣出版,大受歡迎,不斷加印,至今賣出十幾萬冊。

但大陸版推出的時候,吳念真還是為出版社擔心:「在這邊能不能賣得出去?這邊讀者了解書的背景嗎?比如台灣的日據時代。」因此他不遺餘力地配合宣傳,先來到南國書香節,見廣州的讀者;又轉戰上海書展,開講座簽名售書……

懷念過去,所以創作

吳念真生於台灣九份大粗坑,在礦區長大,父親是礦工。他是家裡老大,因為家貧,15歲初中畢業就輟學到台北工作。之後當過兵、讀了大學。他早年寫小說,後創作劇本,與侯孝賢、楊德昌等知名導演合作多部重要作品:《海灘的一天》、《戀戀風塵》、《無言的山丘》、《悲情城市》、《一一》等等。

他執導的電影處女作《多桑》講的是他父親的真實故事———成長於日據時期,受日本文化影響深厚,一輩子只會講日語和台語,因礦工生活遺留下嚴重肺病,後不堪疾病折磨在醫院跳樓自殺。

「我父親有一句至理名言:あいうえお,一夜變作bpm (意即日語假名變成中文拼音)。」吳念真認為這句話道盡父親一生在文化歸屬上的曲折苦痛。「我父親受日本文化影響深厚,和子女的關係很隔閡,總是很嚴肅,現在的人是難以理解的。」正因為吳念真與父親這種隔閡的親情,以及父親之死給他的深重打擊,使他拍了《多桑》,大獲好評。

現在,大粗坑礦場已成過往,但對吳念真卻是心心念念的舊日情懷,比他居住了四十多年的台北感情要深得多。在《這些人,那些事》中,他也寫很多礦區的人和事,借一支筆,表達他對那個年代的懷念,也讓今天的讀者感受已消逝的往事。

作品中堅持用台語

吳念真寫台灣,堅持用本土語言,認為最能表達台灣人的還是台語。他主創的台灣本土舞台劇系列《人間條件》至今10年,依然火爆,全部用台語演出,受到本地人的歡迎,卻苦了不懂台語的「外省人」,馬英九的太太來看演出,和我們聊天。我說話很直,直接問她:「都是講台語的,你看得懂嗎?」馬太太很可愛,說:「猜猜應該有三成。」

不論是寫劇本、做舞台劇還是寫小說,台語寫作一直是吳念真作品的重要特徵。他的國語說得流利,但台灣腔濃重,把「心服口服」說成「心胡口胡」。他還嘲笑那些認真講國語的本地人:「你講得再好有什麼用?去到大陸人家一聽就知道你是台灣人!」

但吳念真也說,台語和國語、本地人和「外省人」的區別和隔閡,在下一代身上已漸漸模糊。「我兒子就不會講多少台語,國語卻講得很溜,還會翹舌音。」在吳念真看來,這種本土文化的消退不可抑制。這也更成為他創作的動力。

南都記者對吳念真的專訪,從他的新書開始。

寫作是自我治療

南方都市報(以下簡稱「南都」):《這些人,那些事》的故事,好多人說看了流淚,很感人。

吳念真:我覺得是跟年紀有關係的,年輕的時候來寫,會寫得比較複雜,用很多形容詞。但是到了一定年紀,人生經歷多了,對文字的處理就不一樣了。剛剛過去這十年裡,是我人生中最動蕩的,有三個人離開了我:媽媽,弟弟,妹妹。弟弟妹妹都是不正常離開,都是自殺。這個對我來講是打擊非常大,但是我hold住了。

南都:你怎麼做到的?

吳念真:我有一陣憂鬱症很嚴重,沒有一個醫生有把握能跟我談。他們都很年輕。我聊天的對像是誰?記憶。真的,唯一可以跟你聊天的就是記憶。別人不一定能進入你的內心。所以你要幫你自己。

有時候,想到一些人、故事,講給朋友聽,他們聽後淚光閃閃,會講:你××最會煽情啦!聽完還問我:你要不要寫出來?後來我就開始寫。寫作對我來說是自我治療,我覺得蠻好。

南都:這些文章之前是發表在雜誌上的?

吳念真:對,是雜誌的專欄文章。限制字數是1200字,必須在這麼短的篇幅內把故事寫完。因為是周刊,一周要寫一篇。本來是壓力,但是到後來我很期待交稿日禮拜二。我會期待安安靜靜的時候會想到誰。我發現,故事會出現在腦袋裡面,和時間先後沒有關係,是跟你記憶的深刻度有關係。或者說,你不知道怎麼去講給別人聽,所以就這樣一個個寫出來,盡量用最平淡的方式,只是描繪畫面、話語,不加入很多形容詞。

我喜歡願分享故事的朋友

南都:讀這些文章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你有那麼多故事講?是你一直對故事很敏感嗎?

吳念真:我比較敏感,別人講給我聽,我會記住。書裡面有一篇叫《重逢》,講的士司機偶遇前女友,前女友用打電話的方式告訴他分手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是我最喜歡的故事之一。

你知道我怎麼知道這個故事嗎?是我打車的時候,計程車司機跟我講的。

那時候他在聽交響樂,我就覺得這個人很特別,說「你這個音樂我也很喜歡。」

他說:「我知道你會很喜歡。我可不可以講一個故事給你聽?」

他講那句話的時候我就很敏感了,因為聽到他的嗓音有一點哽咽,是下定決心,就請他講。

故事很長,還沒講完已經到公司了,我說沒關係,車停著,讓他講完。後來我把文章寫出來,那位司機看到這篇文章,特地來公司找到我,一見到我就跟我敬個禮說「謝謝」。

南都:司機講故事的時候就知道你是誰是吧?

吳念真:是的,我在台灣很多人認識的,因為我拍很多廣告。所以不能做壞事(笑)。

南都:那是他信任你,願意講給你聽,願意你寫出來。

吳念真:是的,他願意這個故事被寫出來。我很喜歡這樣的朋友,他們願意把他們的故事講出來,分享給別人。而且敢把故事講給別人聽也是一種治療。

那樣的世界讓人懷念

南都:書裡也寫你自己、親人的故事。你15歲離開礦區,但年少時期好像對你一生影響很深刻。

吳念真:我覺得,人的養成很重要就是你的童年。我們那個村子是個金礦,都是礦工。那個年代,中國人都不想遷移,能從四面八方到那裡去挖金子的,都是一群浪漫之人,他們真的是生命共同體,你幫我、我幫你,就是一個大家庭。如果刮颱風,屋子被掀掉,第一個修的肯定是寡婦家,大家都去幫忙。

我很小的時候就識字,會念東西給鄉親聽,所以他們一直把我當成村子裡的榮耀。我很喜歡村子裡那種生活方式,我希望整個國家、社會是那樣的,人跟人之間是互相幫忙、互相體貼的。所以我剛到城市很不習慣,到現在為止對台北,還是沒感情,我找不到情感投注的地方。

所以我自己做舞台劇,也是希望能把已消失的台灣的美德,比如關於承諾、道義,重新呈現出來。那樣的世界是很讓人懷念的。

南都:你很喜歡那種溫情,作品裡都在追求「情」的表現,是嗎?

吳念真:對,我覺得情感是很重要的。我對知識分子、新聞記者、政府官員,永遠是很多埋怨。因為我覺得他們應該是社會的中心,可是這些人都好自私、好隨便。

南都:但你也是知識分子啊。

吳念真:所以我有時也看不起自己,覺得「自己做的什麼事啊!」有時候演員要演戲,上台之前我會跟他講:今天是滿座的,觀眾花很多錢來看你的表演,你有良心的話把最好的東西給人家。我覺得最值得尊重的是最普通的觀眾、讀者。

南都:你覺得是什麼在提醒你不要忘本?

吳念真: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以前的那種環境,一個貧窮但是有味道的、相濡以沫的社會,這些東西對我影響太深刻,甚至帶著這些典範來期待現在這個社會。我們那個村子,1975年金礦就沒有了,大家都搬走了。可是之後我們村上的人到現在都還在聯絡,情感不會散。

我的記憶都是畫面

南都:你寫的小說都很有畫面感,語言也很生動。是不是跟你是編劇出身有關係?

吳念真:我的記憶都是畫面的記憶。我從前剛開始寫小說,也都是寫畫面,誰做了什麼、講了什麼,我自己很少跑出來講很多話的。

南都:這種思維決定了你做編劇很成功。

吳念真:應該是,我寫小說的時候,電視台的編劇就找我說,你寫小說的方式很像寫劇本,你可以來寫劇本。我自己並不察覺。當編劇的思維,就是哪裡都是一個畫面。有時候我看別人的劇本覺得很難看,很想問他「你怎麼不寫得好看一點?」我讀過朱天文的劇本,就很好看,她有些形容詞是不可能拍出的,但是很美。比如她會寫一個人在客廳安安靜靜地坐著,陽光從後面曬過來,那陽光像千萬年都存在在那邊似的。這句話沒法拍,但是可以給導演一個feel。

南都:你的小說有很多土語。很多鄉土文學土得掉渣,但你的不會。

吳念真:我會挑那些在當時講最有力、用國語表達不了的土話。比如台灣有個詞叫「唔甘」,就是於心不忍,可是又沒有那麼親暱。你看到你喜歡的人在婚姻上挫折,你會「唔甘」,心疼她。但是用國語表達不出這樣的感情。寫作中什麼時候用台語,是需要考慮和挑選的。

身份的尷尬

南都:你現在是成功的跨界文化人。在大陸很少有你這樣又當編劇又當導演、寫小說做舞台劇還自己出鏡的「多面手」。

吳念真:但我的悲哀是每個人都認為我不是他們行業的。電影界、寫作、舞台劇、廣告界都覺得我不是他們界的;你知道我大學時讀會計的,四十幾歲的時候,我的大學教授還跟我說你不要弄那些有的沒的,要回來做會計。為什麼?因為會計系很多理論,英文的,很枯燥。我都會照我自己的方式寫。教授說很像看小說,很好看,說我應該回去研究會計,把理論活化,走學術道路,他覺得我不務正業。對我來說,人生中就是覺得什麼有趣都可以做一做,可是別人總期待你專註一件事。我覺得不一定吧,每個人的人生選擇真的不一樣。

南都:了解你的人都知道你是鐵桿綠營。這個身份會對你來大陸、接觸大陸有影響嗎?

吳念真:不會,只是在台灣就會把人分類,我臉上好像就明明白白寫著個「綠」字。其實沒有,我有很多朋友,國民黨、親民黨的都有。我覺得其實民眾最可憐,他們被迫只能挑選一邊,但其實真正搞政治的那群人哪有分得那麼清楚?他們有利益就好的了。

南都:很多人說台灣是大陸的鄉愁。因為台灣保留著不少大陸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

吳念真:我覺得台灣是比較特殊,經過的是不同的統治者,有不同文化「入侵」。一個朋友說,台灣被「鐵蹄踏過」,不是「滿目瘡痍」,反而是「遍地花開」。各種文化已經長成自己的樣子。一個外國導演到我家來,說「你家真是非常台灣的典型」。為什麼呢?客廳非常西式,沙發是國外名牌;有一間和室,日式的,鋪榻榻米,朋友來可以睡覺;家裡的樓上居然是佛堂,是台式的。我覺得這很正常啊,但在別的地方就看不到。這就是台灣的特色,把很多的文化混在一起。

但台灣也有自己的尷尬,就是「我到底是誰?」台灣人對自己的身份總是認不清。比如說,我們從台灣來大陸,出台灣境要用護照,進大陸趕緊把護照收起來,換台胞證。所以在大陸入境時對著「外國人」和「本地居民」兩條隊,我真的糊塗了,問工作人員說我要排哪條隊?她很兇地指著「本地」說:你當然排這一條!

文字記錄:南都記者 黃長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