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明星高中與十二年國教並不衝突--看看美國的例子


Recommended Posts

過去幾個月,在各大報的民意論壇或時論廣場版面,有許多篇探討十二年國教與明星高中存廢議題的文章。論者各抒己見,許多論點也都發人深省,但其中也不乏想當然爾而產生的偏見。作者忝列大專教師一員,對此議題也保持相當關注,以下就以國人比較熟知、民意論壇上也常見讀者引述的美國為例,看看他們實施十二年國教之後,高中教育發展現況的若干面向。

*美國普設公立資優高中*

許多人以為,實施十二年國教的美國,不會有資優高中存在;即使有,也應該是私立學校來承擔這種工作。但事實上,美國各州或重要的大城市普遍設有「公立」資優高中,而且在入學競爭上比起國內的明星高中不遑多讓。舉三個例子來說明如下:

紐約市立布朗克斯科學高中(The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這所四年制高中(九至十二年級)的畢業校友中已經產生七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及六名普立茲獎得主,因此入學競爭格外激烈。該校每年招收七百名新生,以紐約市教育局辦理的「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做為篩選依據。紐約市有數百所公立高中,除了本校外,也有另外七所市立資優高中採取SHSAT考試來篩選學生。SHSAT的考科包含數學及語文兩科,並以小規模聯招的方式辦理考試,報名的考生可依序填寫最多八個志願。最近幾年,每年都有二萬六千到二萬九千名考生競爭總共約六千個採SHSAT考試方式入學的資優高中名額。此外,紐約市還有38所公立高中(州立或市立)採取申請入學制,其中多數以過去學校成績做為篩選依據,有些則以面試來篩選學生。在上述46所學校以外的公立高中,才是依照學區登記入學。

佛羅里達州的Pine View資優學校(Pine View School for the Gifted):這所由Sarasota郡政府設立的學校招收從小二到高三的資優生,每個年級150名學生。申請入學的基本條件是智商超過130,然後參加校方指定的數學及閱讀成就測驗,再參考過去就讀學校的成績單。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每年約有一半進入美國最頂尖的數所長春藤盟校大學。

維吉尼亞州的湯馬士傑弗遜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這所四年制高中因為在各項學術成就評比上都有極為優異的表現,已經連續數年被美新週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評選為全美最佳公立資優高中。該校每年招收四百八十名學生,以入學考試及過去學校成績做為篩選學生的依據。

從上述幾個例子可知,美國不但和台灣一樣有公立明星高中存在,而且一樣採取考試作為主要的入學篩選依據。美國幾個重要的媒體如美新週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新聞週刊(Newsweek)、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等每年或每隔幾年都會做全國性的公立資優高中評比,以供莘莘學子及家長參考。其中美新週刊及新聞週刊幾乎每年都做評比,且有全美最優百大及千大公立高中排名表,是美國家庭重要的選校資訊參考來源。但兩個媒體的評比項目有所不同,所以評比結果的排序也有差異。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些以考試方式來篩選學生的公立資優高中,和美國其他公立高中一樣,是完全免學費的。

*磁吸高中及契約高中*

美國實施十二年國教的歷史已經很長遠,也很早就發現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國內讀者從電影或媒體的報導中常常會看到美國公立高中校園失序的畫面,美國重視教育的家長和我們一樣會想辦法幫孩子選擇學校,但如果學校都是一樣爛,那怎麼辦?早年,美國人的解決方法是把小孩送去私立中學,美國的私立中學大部分是天主教會或基督教會設立的,辦學品質不錯,但學費昂貴,大部分家庭是負擔不起的。大約從1970年代開始,由於不滿十二年國教品質的聲音越來越大,美國部分州及城市開始嘗試試驗性的改革。經過多年的發展,這些新興學校大致可分為三類:磁吸高中(Magnet High School)、契約高中(Charter High School)及特殊定位高中(Specialized High School)。

磁吸高中一開始是用各自訴求的辦學特色(學術、體育、美術、音樂、舞蹈、烹飪..)來吸引學生登記就讀,但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許多學校都採用筆試、面試或術科考試來篩選學生。磁吸高中可以是整所學校為磁吸高中,也可以是「校內有校」,亦即將一所學校的一部份名額做為磁吸課程的錄取名額。

契約高中是政府將公立學校交給有特定理念的團體來經營,經營團隊必須和政府簽訂契約,並在契約上載明必須達成的績效目標,契約期間通常三至五年不等,時間一到即依照績效指標來衡量是否續約。契約高中仍然屬於公立學校,所以學生一樣不必支付學費。但和上述磁吸高中仍然由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門直接管轄有所不同,契約高中可以豁免許多公立學校的管理法令,所以經營起來更有效率。目前大多數契約高中是採取登記入學,遇到登記人數超額時,通常採用抽籤來決定錄取與否。

特殊定位高中很像國內的明星高中,學生在學術成就上有相對優異的表現,是多數家長和學生眼中的明星學校,所以入學競爭相對激烈,必須採取比較嚴格的入學考試或其他方式來篩選學生。前面列舉的Pine View、湯馬士傑弗遜及紐約市八所採取SHSAT考試來招生的學校都屬於這種類型。

*美國的學校會體罰學生*

看到這個標題可能很多讀者會嚇一跳,有沒有搞錯?美國的學校會體罰學生?是的,根據美國CED組織的調查,目前美國仍然有19個州法律明文允許中、小學實施體罰,其中大部分是南方各州及中西部的農業州。根據紐約時報2011/3/29的報導,受體罰的學生大多數是公立高中男生,由於這個年紀的孩子體型壯碩,所以通常是由體育老師出身的副校長或訓導主任承擔體罰的重任。最常用的體罰方式是用大木棍打屁股,有時也會用腳踹或甩耳光。各州允許體罰的情形寬嚴不一,許多地區甚至以「只要不打死」做為標準。許多仍然允許體罰的州每年都有家長或教育團體到州議會陳情要求廢止體罰,但阻力很大,因為許多州民認為體罰是維持公立高中運作的必要手段,所以要求廢止體罰的陳情案年年都在開完公聽會後不了了之。

★教育政策不應該被想當然爾的思維牽著走★

媒體上常見若干評論者想當然爾地認為「美國學校教育如何如何、台灣也應該仿效云云」,卻極少見到關於美國高中教育現況的分析報導。以上幾點說明,相信有助於讀者瞭解美國實施十二年國教的實際情況。台灣十幾年前啟動的教改,最後是讓大學入學考試的科目從原本只要準備六科變成要準備十科,而且許多學生得考兩次(學測及指考);高中入學考試因為國中基測的本質性不容許有難度的題目,所以變成在考細心度,學生不斷地反覆操練本來就會的東西,時間花的更多了,學到的卻變少了。筆者衷心地希望這次十二年國教的教改,不要被某些想當然爾的思維給牽著鼻子走,最後卻越改越糟糕。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OldCKBoy
版面調整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最後一段的大學入學考兩次我認為有減輕壓力

畢竟不是一次就定生死

其實說真的國中難度的東西真的教太少

我相信,一個稍微有點資質的人(這樣講,台北前三志願的學生)

應該都能在兩年內不太吃力的把國中的東西讀完

而一般人(不混的)三年大多能夠學個八九成(太刁鑽的題目不論)

結果因為要檢驗出程度

所以就考得很細

國文就出一堆詞性/修辭(對寫文章/文學素養完全沒用,即便中文系也很少用到)

英文...我們學了那麼久英文,即便是建中生(畢業),有幾成的人真的能跟外國人說話的?

數學/社會/自然,我也常常看到不少題目為了騙考生在題目上動手腳

整個國中感覺指是在考細心度

總覺得是件非常不健康的事

回歸正提

討論該不該有明星高中的時候

各位建中生只要問問自己

如果你今天不是在班上被同學慘電

而是在一個社區高中永遠讀個兩三下書就拿班上第一二名

那麼你還會像現在那麼拼嗎?

台灣的問題在於社會大多的工作是不需要大學學歷的

美國人許多都是高中畢業就出來工作的

但是台灣人因為大學錄取率太高,一窩蜂跑去讀大學

然後(尤其中後段)讀到了就開始混了

然後浪費四年後出來做個高中就可以做的工作

比起高中,大學才是一個真正大的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蠻同意樓上的講法,台灣的大學多的太誇張,政府也沒膽把後段學校砍掉

導致大學學歷根本意義不大,一名混出來的跟認真念書的大學生都拿到一模一樣的"紙"

回歸主題

我不認為台灣的12年國教會跟美國的一樣

台灣的12年國教比較像是被家長聯盟"逼"出來的

而家長聯盟的本意是---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

他們大概希望小孩可以很容易的進入第一志願

接受第一志願的師資

但身為建中的同學們

你覺得影響你們最大的是老師還是周遭的同儕?

老師一定占一定的比例

像建州老師就給我不錯的導向

然而被同學電才是我認真的動力阿

即使你是班上第一名

後面的同學不會讓你芒刺在背?

所以變成了12年國教,我不認為後來的學弟能有跟我們一樣的激盪

(至少讓我們過到117年校慶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想想看 台灣的學生如果沒有聯考 社會會變成甚麼樣子

也許有人會說 阿當初也不是廢除了初中聯考?

廢除初中聯考是人道的 基本上小學階段不該有如此升學壓力 而且小學生的程度差不多 不該需要聯考

但是廢除初中聯考之後 就出現了許多私立國中 也就是貴族學校

何況是高中聯考 假如廢除高中聯考 那高中會變成什麼樣子?

素質參差不齊 會產生像國中隨便考都第一名 像當然爾會減少讀書壓力 但是壓力減少 我們的整體競爭力就會減低 這時候 私立的高中就會變成有錢人子女升學的首選管道 因為這些高中可能會有篩選 所以基本上競爭力會比較好 那像我這種 家裡連公立高中學費都有點困難的學生該怎麼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國中跟高中的考是差別還有一個點

國中的東西,基本上不需要任何基礎也能夠讀(除了英文需要會基本的一些東西)

但是高中的東西沒有國中的基礎你會變得一步都踏不出去

(僅指數理,但我想其他科目在某些程度也可套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本文在幾個月前就寫好了,曾經兩次投稿至聯合報民意論譠,都以版面有限為由,未能刊出。也曾經投稿至中國時報的時論廣場,卻連個回應都沒有。

我發現,國內媒體對情緒化、直覺性的民意總是不吝版面刊出,卻不願接受理性分析、呈現事實的文章。

十二年國教在大方向上沒有錯,但施行的內容及方式並未經充分討論,就趕鴨子上架,最後就容易流於誰的聲音大就按誰說的做調整。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也只是少部分的高中吧

其實如果沒有要拼名校 大部分的人也是頗混的吧= =""

而且他們的課程難度真的很低...:P

美國教育非常在地化 沒有統一課程跟教材(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在台灣的)

台灣是大家幾乎都想上台大(所以幾乎大家都很有壓力)

美國卻沒有每個人都想上哈佛阿(光是學費很多人就出不起了)= ='

台灣爛大學很多 美國爛大學也是超多吧= =

三四千所 進不了也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難道有錢人的學費大家交比較好嗎?

不好啊所以這才是十二年國教的意義吧

只是明星高中到最後會變成私立學校

願意花錢的人就能受到比較好的教育

公立高中的環境就會變成像現在私立高中的光景

乍看之下好像有點朝三暮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好啊所以這才是十二年國教的意義吧

只是明星高中到最後會變成私立學校

願意花錢的人就能受到比較好的教育

公立高中的環境就會變成像現在私立高中的光景

乍看之下好像有點朝三暮四

可是公立學校是花納稅人的錢辦學,這是與花學費辦學的私立學校差異最大的地方,你不能拿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類比

這也就是最不公平的地方:我如果不交私立學校的學費,私立學校大不了把我踢走;可是如果我不納稅,我最慘還要被抓去關......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