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天空


Recommended Posts

  • 2 months later...
  • 3 weeks later...
  • 2 weeks later...
  • 3 months later...
最初由 rey 發表

我有點討厭那部電影 因為我被逼看了3次 第1次還蠻感動的 但第2.3次就覺得無聊 因為都記的一清二楚

不過我每次看都覺得很好看

很想再看一遍

雖然都知道劇情了

可是~~

內容感人呀^^~~~

是不是在學校看搭?

模擬:

老師:同學們 ~~~看完電影厚..請1000字心得報告~~)(#*_#(*$_...

(我第一次看就是這種情況= =超嘔的 而且剛看完就要寫!沒寫完不准回家 什麼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 3 weeks later...
  • 2 months later...
  • 10 months later...
最初由 六柳先生 發表

他們四個不是

科展得獎的時候

都有大學要嗎??

怎麼最後只有主角的工作跟火箭有關(感覺比較像上過大學)

他比較認真吧XD

(生長在棄城的孩子都比較認真上進?)

覺得....

書好厚一本

雖然比較詳細

但是沒有了電影帶給我的感動!!!

話說

我是小五看的

沒有心得報告的壓力....: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0 months later...
  • 3 months later...

因為蘇聯製造的世界第一具人造衛星Sputnik 1(史潑尼克一號)的發射日期是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或五號 

算是冷戰期的精彩花絮 史潑尼克一號就是書裡的”同路一號衛星”

書裡跟電影應該都有提到整個煤林鎮的父老鄉親都眼睜睜的看著衛星發著微光從他們頭頂的夜空劃過 甚至有某個人卯起來宣稱要用獵槍打下它

激勵主角們研究火箭的也是這件事

--------------------------------------------------------------------------------------------------------------------------------------------

我竟然沒看過電影 真是氣人 唯一一次有機會看但不能看是一次國中時段考前的晚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剛剛搜尋到的 <十月的天空>電影導演是 喬強斯頓(JOE JOHNSTON)

我想感人的電影除了感人的劇本外 導演能否帶觀眾進入劇裡情境也很重要呢

但是反正對那一代人來說 無論在世界的那個角落 都會被此一事件影響的

蘇聯首先發射然後美國急起直追 那個時代的氛圍應該是一種共同記憶

還有那種並不單是為了自己的努力以赴 那種渴望高飛的夢想

這個故事的情感層面應該是很複雜的

只是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完全不可能全部瞭解 更沒有辦法感同身受

這是兩個時代平面的巨大斷層

在科學家的報導或傳記中,很少是以中學生或中學生涯為主體的,本書作者雖是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的航太工程師,《十月的天空》卻非常難得地記述高一受到蘇俄發射人造衛星的衝擊,激發製造火箭的想法,尋找夥伴,製造火箭,到獲得全國科展首獎的經歷。

 前蘇聯在一九五七年將人類第一顆衛星送上太空。這事件的影響是全球性的,不但促使美國全面改革科學課程(書中也生動提到這段經過,連台灣也受到波及,我自己也身逢其會),也衝擊人類心靈深處渴望上太空的夢想,激起無數人走上探測太空之路。本書作者當年正讀高一,在十月五日清晨由收音機中聽到人造衛星發出的「嗶-嗶-」聲。聲音雖然單調,但是所代表的意義卻使作者(以及世界上其他人)就此展開了不同的人生,相信這也是本書名為《十月的天空》的原因。

 夢想,是強大的驅動力,使人願意並能夠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由人造衛星進入太空的事件,使一位高中新生產生製造火箭的夢想,並起而著手進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year later...
  • 6 months later...
  • 2 years later...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