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國史上的第一敗類


Recommended Posts

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崇禎始終未能把安內與攘外孰重孰輕區分明白。就連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明軍即將潰敗,大順要與明朝議和,崇禎竟然不准??!!

此外,崇禎生性多疑。明末不乏驍勇善戰的將領:袁崇煥、盧象昇、左良玉、孫傳庭、洪承疇、曹文詔、陳奇瑜等等,上面幾乎每一個人都被崇禎處罰過,甚至賜死。崇禎不懂軍事,卻胡亂指揮調度將領,屢次放過可以全殲農民軍的大好機遇。就連最後關頭,崇禎催促命令孫傳庭率兵出擊中原,導致大敗,陝西勁旅全軍覆沒。他卻一位責備孫傳庭輕敵貿進,卻不知反思自己。兵部尚書張鳳翔曾說:「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此一副家當,不可輕動」,正確指出當前戰略應以固守為主,這樣看來,崇禎身邊到不全是庸才呢!!(他卻一直冷待孫承宗)

雖然溫體仁、周延儒等人奸詐,卻也頗有才具啊!!

唉,崇禎哪!!!

崇禎?你把資料看完,事實上崇禎是大明除了朱元璋和他兒子之外,最好的皇帝了

而他唯一的敗點就是太相信東林黨,缺乏有力宦官輔政,附帶一提袁崇煥真的該殺

左良玉?超該殺,孫傳庭?該殺,盧象昇?戰死算運氣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106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崇禎腦袋糨糊?

不知此言何出

畢竟我一直都認為崇禎是好皇帝

只是旁邊沒人可用+國勢已去

崇貞的腦袋是怪怪的,他不用太監是明朝滅亡的主因之ㄧ

他確實完成了士大夫共治的理想,也完成了明朝很多帶皇帝都辦不到的事情,準時上班

就國勢來說當時明朝並不爛,魏忠賢留下了還不錯的底子,崇貞前幾年明廷還是有錢的,只能說士大夫毀了明朝,在明朝最後關頭出來拼命的竟然是一群公公這是最好笑的事情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崇禎?你把資料看完,事實上崇禎是大明除了朱元璋和他兒子之外,最好的皇帝了

而他唯一的敗點就是太相信東林黨,缺乏有力宦官輔政,附帶一提袁崇煥真的該殺

左良玉?超該殺,孫傳庭?該殺,盧象昇?戰死算運氣好

閣下所言恕在下完全無法苟同!!!

先講宦官問題好了,試看中國五千年歷史,有哪個朝代重用宦官是有好下場的???

不否認有部分宦官(ex:張居正時期的司禮秉筆太監馮保)是頗有文化素養與政治水準的

但大部分宦官都是家裡貧苦,才從小就淨身入宮(不然哪個男生願意放棄自己的尊嚴???),認得幾個大字的已是鳳毛麟角,你要他懂得如何正確治國,那不是整個抓瞎嗎???

東林黨是有不少壞事的傢伙(ex:不懂得認清時勢的黃道周),但某些東林黨人的確有才幹(ex:大學士錢龍錫、孫承宗、韓爌等等),如果加以重用,國家雖不一定會立刻上升,但至少不會一發不可收拾。整頓吏治、清除閹黨,崇禎一開始做得非常好,但不知後來是哪根筋出了問題??

再談軍事戰爭方面

你說這些將領該殺,那請問您,如果您是崇禎,把這些當時最能打仗將領都幹掉了,請問誰來幫你禦北虜、滅流寇???難不成你指望崇禎自己提著長矛上陣???

袁崇煥與祖大壽等不說,他們手下的關寧軍是當時最強的軍隊。單兵戰鬥能力遠遠超乎清兵。孫傳庭也是不可多得的帥才,手下「秦兵」驍勇善戰,擒高迎祥、退李自成、破張獻忠都有他的身影。盧象昇的天雄軍也是當時的精英部隊,他本人更是忠貞不二,只可惜「太監」(看吧,又是太監)高起潛亂事,加上總司令楊嗣昌戰略失誤,才白白犧牲戰死沙場。

最後提到左良玉。即使他本人有點問題(驕橫跋扈、貪汙甚多),軍紀也不怎麼好。但他的昌平兵也是多次擊敗李自成的勁旅。這樣的人在亂世,可說是利大於弊啊!!!

崇禎本身戰略眼光也有問題。眾所周知,老蔣先生曰過:攘外必先安內。先與滿清議和,集中全力消滅流賊應是當時明廷第一國策,就連白癡都知道。但崇禎呢???為了不知道值多少銀子的面子,一拖再拖,搞到最後兩線作戰全面崩盤,眾叛親離後上吊自殺,悲哉!!!!!!更可惜的是,皇太極曾不止一次有意與明朝議和,但是每次機會都被崇禎自己親手毀了。

不否認崇禎是個勤政的好皇帝,但是,是否就是因為他的「勤政」,才毀了大明帝國呢??????

以上資料均出自本人所學所聞,如有史料方面實質性錯誤請不吝予以指教,謝謝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fm89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閣下所言恕在下完全無法苟同!!!

以上資料均出自本人所學所聞,如有史料方面實質性錯誤請不吝予以指教,謝謝

太監俗稱閹人,剩下的維基都有不墜示

事實上中華民國至今所有考試只要有國文和歷史幾乎都會考到一個太監,他叫做司馬遷

你所言其實是歷朝歷代對於太監的歧視,事實上唐以降,元的紀錄少一點,多數的宦官都不錯,少部分被認為是不好的宦官也是因為角度不同而不好,總體來說你站在皇帝的角度,家天下的角度而言,宦官是做的非常出色而且忠誠的,甚至要說利國利民也不為過

唐朝滅亡的主因是,藩鎮割據後掌握神策軍的太監被屠戮一空,中央皇帝對於地方不在有壓制性,最後滅亡

北宋最有名的六賊,也是在其滅亡之後整體國力走下坡,最終亡國,而到了南宋的最後一天,太監也是集體殉國去了

到明,主講崇禎就說崇禎吧,像你覺得應該很該死很誤國的魏忠賢,在國家大是上面它可是比袁崇煥還猛的人,袁崇煥執政北方大軍多年天天叫窮,至少我知道的資料上面沒看過袁崇煥自己掏錢助軍,魏忠賢就曾經多次私下掏腰包資助北方軍需,袁崇煥就曾因此稱其從古內臣無出其右者

魏忠賢執政時期明朝修關寧擴大登來並不缺錢,國內也無重大民變,為何?當時魏忠賢主張向東林黨掏錢收稅,明朝稅收制度是稅不及士大夫,官員底下的田產、商號等,是不收稅的魏忠賢力主向商業掏錢,堅持各地鹽礦稅收,萬歷末剩六百萬兩,天啟年因為修好三大殿(終於修好了),花了快七百萬兩,崇禎結婚和公主嫁娶封號等等花了一百四十萬,萬歷末太倉銀收入約六百萬兩,天啟二年收入剩二百萬兩,天啟四年魏忠賢上任,天啟六年魏忠賢被宰掉前壹年太倉銀收入反而增加至三百九十萬兩

在魏忠賢執政期間,各項稅收大致上完稅收入,意指國家該收的都有收到,反而是崇禎元年各項收入遽減,以太倉銀來說天啟六年全國欠稅不到十萬兩,但崇禎二年全國欠稅一百五十萬兩,要知道天啟六年的全國稅收也才一百四十萬兩

像魏忠賢的鹽稅,每年收入約九十萬兩,至崇禎元年完稅270萬兩,崇禎二年免除,這就少了近百萬的稅收,其他如九厘銀等收入也是雷同在魏忠賢執政期間幾乎完稅,而他一死宦官勢力大減,整個大明朝立刻減稅五百萬兩,但史書上最後還是寫民不聊生

事實上魏忠賢還廢止小費,當時上貢實物,在查收時會跟你收取賄賂,這是當時官員的灰色收入,魏忠賢一來就斷了他,另外還強迫太監送馬已充軍用

而再大明朝的最後一天,舉城皆降,只有王承恩陪死,最諷刺的當賊軍入城時,最後唯一的抵抗還是太監

最後是軍事方面

毛文龍是袁崇煥幹掉的,老毛比祖大壽更能打,袁崇煥該死的地方是他主和,其次他的戰略錯誤欺君

其他幾個的問題在於東林黨,沒有有力宦官,形成抗爭局面,盧象升再忠誠也只是換個地方被殺而已,至於你說某太監誤事這條,我不同意,明朝各軍十去九空,吃空餉嚴重,明朝有個軍種很有名叫做家丁,戚繼光所寫兵書和相關史書都把家丁列為正規軍,私人擁有的正規軍,高起潛手下那批能有多少戰鬥力,再說他只是監軍而已,那時東林黨的勢力比宦官還大,揚嗣昌想出兵高起潛連攔的命都沒

崇禎的大方向沒問題,內部問題嚴重就是打,把會叛亂的壯丁都送上戰場被殺死剩下的就不會判亂了,他唯一的問題是王承恩不夠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