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炒作“失蹤”太荒唐 包庇逃犯法不容


Recommended Posts

新華社昨公佈了香港銅鑼灣書店老闆桂敏海“失蹤”事件調查,詳細披露了一段時間來在香港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所謂“五人失蹤事件”主角,在內地涉及刑事罪行並自動投案的過程。時間、地點、人物、過程,甚至其內心深處的情緒波動歷歷在目,可謂細緻入微。這是極少見的,之所以如此披露過程和細節,就是要糾正視聽,辨明事實真相。  

近一段時間來,香港反對派政客和個別傳媒,捕風捉影,誇大其詞,將一個並不起眼小書店有人違反內地法律、在內地被調查一事,像吹肥皂泡一樣吹大,製造所謂“失蹤”“綁架”甚至“壓制言論自由”“破壞一國兩制”等不實之詞,蠱惑人心,一些國家如美英也聞雞起舞,唯恐天下不亂。那些政治勢力,以為天賜良機,抓到了內地的把柄,又是聲援,又是示威,鬧得不亦樂乎。所為何事?看看新華社這篇“失蹤”事件調查吧!

  銅鑼灣書店老闆桂敏海,原來是在內地醉酒肇事並令一個家庭失去愛女的逃犯。桂敏海那場車禍後,不僅逃避了被法院判處的刑罰,亦逃避了未完的民事賠償責任,採用非法手段,以出境旅遊方式偷越國境,潛逃在外。不論其此前如何取得了瑞典國籍及之後如何成為銅鑼灣書店的股東,凡是違法的,刑法都有追溯性,所謂“逃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正如桂敏海自己所説,“我偷渡出境,不僅沒有接受原來的處罰,又進一步觸犯中國法律,是罪上加罪”。這個負罪在逃者,因思念亡父、牽掛八十多歲母親,而於去年10月向內地公安機關自首。這是內地執法部門嚴格執法、守護法律尊嚴的必然結果,也是像桂敏海這樣負罪在逃者回頭是岸的唯一途徑。

  從桂敏海“失蹤”事件調查可以清楚看到,內地執法部門的調查瞭解是細緻縝密的,所採取的手段也是依法有據的,是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正當行為,並沒有超出法律範圍,沒有所謂“越境執法”、“政治綁架”,更扯不上所謂“言論自由”。相信在桂敏海“失蹤”事件調查公開後,這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會逐步水落石出,港人對此亦會越加清楚。內地並非像某些人描述的那般無法無天,恰恰相反,內地法治社會日益完善,法制保障日益彰顯。

  涉事人李波的妻子昨日又收到丈夫的一封親筆“家書”,內容除了報平安,亦透露出桂敏海歷史複雜,還涉及其他犯罪,指自己被其所累。李波的三封家書,旨在重申他自己是自願回內地協助調查的。桂敏海、李波這些真心自白是局外人瞭解事件的有效依據,他們均表示不希望事件被“惡意炒作”,但那些閒不住的街頭政客卻樂此不疲。

  讓人意外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法律案件,儘管當事人説“讓我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在香港“銅鑼灣書店”一時成了一些政黨和人士手上的利劍,將他們對兩地融合趨勢的不滿和與中央和特區政府的對抗,寄託其中,不問青紅皁白,不理事實真相,試圖將一個原本只是普通的刑事案件,變成他們期待的政治案件,以達到破壞“一國兩制”的目的。

  香港有自己的法律,內地亦有系統完善的法律體系,這就是“一國兩制”。香港法律需要維護,內地執法也不容挑釁,停止炒作迴歸理性和法治才是根本之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