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想到一個關於認知系統的問題


Recommended Posts

對於不同的事物,無論是視覺的、聽覺的、嗅覺的等等,我們都透過感官才能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但我們的感官很敏銳,對於不同的事物,我們不會給出同樣的結果。

例如,如果其他人看到的都是藍色,那我看到的也應該要是藍色,而不是紅色;我今天吃巧克力,不該有冰淇淋的味覺,因為這些事物所給予我的感受都是固定的。

但是我們是先有了這些感覺的知識嗎?還是事物傳遞給我們之後才有的?

就算我不曾吃過巧克力,我的腦中也許早就有了對巧克力的感覺,只是當我吃到巧克力之後才被激發;也許我的腦中早就有了對藍色的先驗感覺,只是等到我看到了藍色才體會到。

以此類推,會不會我的腦中早就具備了對這世界所有事物的感知能力?

會不會我能夠靠這些先驗的知識,來認識整個宇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人的感官也沒那麼敏銳 而且不同人的差異也可以很大

甚至同一個事物給予同一個人的感覺也不會完全固定不變

雖然這是哲學版 不過我覺得可以用生物學來回答

我們確實擁有某些先備的感覺:受器

以眼睛來說 我們擁有紅藍綠三種錐細胞 所以我們天生就能分辨這些顏色

然而有很多的光是我們無法感覺的

譬如紫外光 紅外光 X-ray 微波...我們就看不到

因此就生物學的角度來看 你說的有一部分是對的:我們早就具備了對這世界部分事物的感知能力

但解釋這些感覺的是大腦 所以同樣的感覺會因人因時因地因心情而不同

至於腦中有沒有一個宇宙共有的感覺知識庫可以供我們讀取

我個人是比較相信經驗學習

畢竟奇毛仔何其多 一次全拿顯得有點太多餘了

順帶一提

如果你天生看到的藍色是紅色 紅色是藍色

你依然會稱你看到的紅色為藍色 稱看到的藍色為紅色(和正常人相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從神經科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對前者來說,講求解剖、生理、病理基礎,包含細胞、組織、器官,和它們之間傳遞的路徑,及功能喪失產生的疾病。

這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學門,因為近百年一些技術的發展,如開顱手術、腦電圖、fMRI等,

我們才得以更進一步推論認知行為和腦神經的關係,

首先要知道腦部有不同的分區,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同常藉由腦損傷的病人可以觀察特定的失能症狀,來發現特定腦區的功能。

著名的像是位於左腦額葉下回的布洛卡區,若該區損壞會造成特定失語症(aphasia),症狀是雖然可以了解語言的意義,卻無法正常的表達,其他像是各種失認症(agnosia)、失用症(apraxia)、失寫症(agraphia)、失樂症(amusia)等都有研究出特定的腦區受損。

從以上現象反過來說,我們可以推論人腦為適應環境,經過演化後形成不同的分區和功能,以做出特定的認知與行為。

就社會學來說,更重要的是經過高層次的認知過程後產生的意義,相關內容可以參考Allan G. Johnson的《見樹又見林》第二章─文化 - 符號,觀念和生活的種種,引用其中一段

譬如雷聲。

我把一陣滾動的聲音稱為雷聲,把黑暗的天空稱為「要下雨的烏雲」。

當我藉由詞彙把我聽到和看到的賦予意義,我在身體感官上建構出一個真實,

reality。

真正對我有意義的不是聲音本身,不是衝擊我耳鼓的振動空氣,而是我用來形容

聲音的詞彙和觀念,這些詞與觀念使得音產生意義。真實其實是我腦袋想出來的

如果我用不同的詞彙形容這聲音,「掩護士兵前進的炮火」--我就創造了不同的

真實。

連結:http://mypaper.pchome.com.tw/cbere/post/1252589624

綜合以上,認知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是你分辨出藍色,接下來你的腦中依據經驗使你對藍色有感覺。

另外一個重點是,腦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像是盲人因為失去視覺能力,大腦皮質會產生改變,可能更增強他的音樂能力或空間能力,討論認知能力應考慮先天的差異與後天的改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year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